得了糖尿病,若不控制血糖,會損傷腎功能,做好3點腎會感激你

2021-01-14 騰訊網

中國有1.4億糖尿病患者,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之中,每十個人之中就有一位患了糖尿病。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根治的慢性疾病,但是只要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也可以讓患者長時間帶病生存,和正常人沒有區別。

若是平時粗心大意,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也不喜歡活動,就連注射胰島素或者吃降糖藥都不按照醫囑,那麼血糖值必然居高不下

久而久之就會引起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臟病或者糖尿病腎病等嚴重的併發症。

看到這裡,有的人肯定感到非常疑惑,糖尿病怎麼和腎臟能扯上關係?難道糖尿病會引起腎衰嗎?

糖尿病會引起腎衰,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慢性疾病,若是可以控制住病情的發展;

身體受到的損害自然能減輕,若是不好好地按照醫囑使用藥物控制病情,身體的心腦血管、腎臟、神經系統都會慢慢地被損害。

長時間的高血糖就會導致肝臟、血管出現問題,身體裡面的糖代謝發生紊亂之後,腎臟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因為人體裡面有50%的葡萄糖都需要通過腎臟進行代謝,若是血糖值長時間居高不下,腎臟代謝糖分的負擔就會加重,繼而引發糖尿病腎病。

患者若是不及時採取控制措施,腎病就會進一步惡化,讓腎臟進入衰竭期。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護腎臟?

一、保持血糖穩定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人最主要的任務,每一個糖尿病患者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量的服用降糖藥或者注射胰島素;

平時要嚴格地控制好飲食結構,不能吃過油、過甜、過鹹的食物,每天還要適當地進行體育活動,讓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強,這樣才有助於血糖的穩定,避免腎臟受到高血糖的損害。

二、適當飲水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消渴的症狀,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會讓患者大量的喝水和排尿,這樣下來就會導致腎臟的負擔加重,長時間下來就容易引起腎功能下降、腎炎甚至是腎衰竭

想要改善消渴的症狀就要儘量的控制好血糖,若是頻繁地出現口渴症狀,患者當然也可以喝水,不過要注意不要一次大量的喝水,只能小口喝、慢慢地喝,而且有尿就要及時排出,這樣才能減少腎臟受到的損害。

三、定期到醫院檢查

糖尿病患者不僅要定期監測自己的血糖值,還要到醫院做腎功能檢查,這樣才能了解腎臟的情況。

因為長時間的服用降糖藥也會對患者的腎臟和肝臟帶來一定的傷害,所以定期體檢也可以了解到自身的健康狀況,出現異常之後可以及時採取對應措施,減少身體受到的損害。

在此要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不要因為糖尿病不會給人帶來過多的不適感就輕視糖尿病,一旦糖尿病併發症發作,患者即將承受加倍的痛苦

為了避免自己承受這些痛苦,大家就應該積極的防患糖尿病併發症,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好好地控制血糖,讓自己可以長時間帶病生存。

相關焦點

  • 剛查出糖尿病還能逆轉嗎?做好這3點,血糖控制穩穩的
    很多人在剛檢查出糖尿病的時候,會非常苦惱,不知道如何是好,到處諮詢醫生還會不會逆轉?在我們以往的認知裡,都知道患上糖尿病後就不會像感冒一樣,短期會治癒。而且由於糖尿病的併發症危害非常大,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問題上,大部分人都不敢怠慢。
  • 晨起第一泡尿沒有3個表現,說明肝膽腎功能良好,血糖控制也不錯
    而且,雖然它被稱為「糖尿病」,但其給身體造成的損傷,並不是代謝紊亂如此簡單。如果患者血糖持續控制不穩定,或沒有發現疾病,走高的血糖就會造成多個靶器官損傷,後期可誘發眼病、腎病、神經疾病、心腦血管病等問題,患者甚至會因此死亡。
  • 晚上睡覺時,身體若出現5個「跡象」,或在暗示你,該控制血糖了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提前預知是否患有糖尿病,實際上,通過觀察體內血糖狀況,可以早期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在體內血糖升高時,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調節血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減少併發症引起的苦惱。一、晚上睡覺時,身體若出現5個「跡象」,或在暗示你,該控制血糖了1、皮膚癢很多人開始皮膚瘙癢的時候,都覺得沒什麼,有時會認為是衛生問題,曬被子,注意個人衛生,總覺得皮膚瘙癢會緩解,但晚上睡覺時經常會出現異常的瘙癢
  • 得了糖尿病腎病怎麼辦?還能治好嗎?
    核心提示:腎病專家白志誠表示:糖尿病腎病的發病因素有很多,除了自身因素外,糖尿病腎病的病因還與遺傳因素有關;控制血糖的升高是每位糖尿病腎病患者都應做到的,而對於長期血糖升高的患者,腎組織蛋白與葡萄糖分子發生作用,使這些蛋白的生化結構與理化交聯性質發生改變,終產生蛋白尿;糖尿病腎病的發病還與血壓的高低有關。得了糖尿病腎病怎麼辦?還能治好嗎?
  • 控制糖尿病,關鍵做好「一個字」,若能堅持下去,血糖會很安穩
    控制糖尿病,關鍵做好「一個字」,若能堅持下去,血糖會很安穩血液正常循環是保證身體正常運行的根本,而想要血液正常運行,那就需要保證多種指標穩定,比如血糖、血脂以及血壓等等,它們三個都是血液中的關鍵指標,但凡任何一個出現異常,都可能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假如超出範圍,牢記3點,血糖或能控制住
    今天就為大家對於血糖指數做一個詳細的解答。當我們去醫院體檢時,前天夜裡或者當天的早餐都是會允許吃飯的,同樣也不能劇烈運動、不能吃降糖藥,就是為了確保檢測的準確性。一般正常人的血糖是在3.6毫克-6.1毫克之間。
  • 血糖高的人,身體會出現3個異常,若一個沒有,血糖控制得還不錯
    空腹及餐後血糖均偏高,介於7.8~11.0毫摩爾/升,被稱為「糖耐量受損」。這兩個標準,只要符合其中一個,就可診斷為「糖前期」,需格外注意控血糖。血糖值參照表:血糖高的人,身體會出現3個異常,若一個沒有,血糖控制得還不錯異常1:吃飽就困有些人,吃飽了就會覺得困,偶爾一次,不必擔心。
  • 糖尿病偏愛這3類人,不想血糖飆升,勸你及時做好預防
    說起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出現異常; 所引發的代謝性疾病,該病會持續對身體造成損害,導致眼部、腎臟、神經、心臟以及血管等組織和器官出現病變,從而引發各種併發症。
  • 多次提醒:血糖高的人,睡覺時會有3種表現,若沒有,血糖控制
    血糖高的人,睡覺時會有3種表現,若沒有,血糖控制得還不錯!一、起夜頻繁通常來說,糖尿病患者,多數會出現睡眠障礙,表現為失眠,起夜頻繁。這是因為,過高的血糖會使血液的滲透壓增加,人會變得容易口渴煩躁、多飲多尿。尤其在睡前出現這種情況,便會造成頻繁起夜而影響睡眠。
  • 得糖尿病之後,吃了紅薯會讓血糖升高,還是下降?別再分不清了
    不過紅薯的味道很香甜可口,這也說明了它含有的糖分是比較高的,所以得了糖尿病的人即使很喜歡吃也不敢吃它了,那麼得了糖尿病之後,紅薯到底還能不能吃呢?吃了紅薯會讓血糖升高還是降低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得了糖尿病之後,在飲食方面確實應該要注意一些的,特別是那些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儘可能要少吃一點。
  • 孕期想要控制血糖增長,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出現,要做好這3點
    然而,如果營養超標,不僅胎兒發育會過大,同時也會增加妊娠併發症的風險,比如「妊娠高血糖」就是常見種類。孕期之所以容易出現糖尿病,除了和飲食過於豐盛有關外,孕媽體內激素變化、懷孕年齡過大、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都是誘發妊娠高血糖的重要因素。
  • 空腹血糖一直是9點多到10點多,是糖尿病嗎?一篇文章說清楚
    很遺憾的告訴你,空腹血糖一直9點多到10點多,幾乎是可以判斷糖尿病了。 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但是如果對高血糖置之不理,長此以往,高血糖對身體各個器官造成的傷害是無法想像的,會危及大血管、微血管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等部位,引起多種慢性併發症以及急性併發症。
  • 得了糖尿病,能不能吃肉了?醫生:若是能做到3點,肉也能大口吃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都還不存在徹底治癒的情況,只能在定期服用降糖藥或者在胰島素的綜合治療外加飲食控制之下,實現血糖的長期穩定。有許多糖尿病患者認為,患上這種病,基本就與肉無緣了,再想吃肉也得忍著,肉裡脂質以及營養價值含量都很高,吃了會給身體造成負擔,對血糖的穩定也是沒有好處的,所以,不論在患病前有多喜歡吃肉,得了糖尿病,就要戒肉了。
  • 糖尿病也能逆轉嗎?不要總指望疫苗,做好3件事,血糖照樣穩定
    但是由於沒有節制的胡吃海喝,超過了身體承受的極限,身體的各種細胞不需要糖份了,這些多餘的血糖只能飄在血液裡,這樣問題就大了,胰島素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樣的情況發生,於是開始大量分泌胰島素,然而並沒有用,血糖依舊很高,得不到緩解,這時候就形成了糖尿病。得了糖尿病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 得了糖尿病,每天運動多長時間好?希望你別做錯,順利降血糖
    在生活中,糖尿病需要大家特別小心謹慎,患病人數多,併發症多,一旦忽視影響非常大,現如今,該病不僅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現的,很多兒童也會出現。尤其是本身血糖高的人,更需要警惕,很多人會想著通過運動改善身體,那麼得了糖尿病,每天運動多長時間好呢?
  •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
    同是空腹血糖6.9,為啥有人得了糖尿病,有人卻能恢復正常?空腹血糖6.9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這類人群,相當於處在疾病發展的三叉路口。有1/3的概率會發展為糖尿病,有1/3的概率繼續維持現狀,還有1/3的概率可以恢復正常。決定疾病最終走向的重要因素,在於自己的生活習慣。
  • 糖尿病人防併發症:關鍵是減少血糖波動,這樣做血糖穩!
    兒童青少年糖尿病友一般來說,兒童和青少年大多數是l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影響孩子正常生長發育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放寬兒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13~19歲:餐前血糖要控制在5.0~7.2mmol/L,睡前血糖控制在5.0~8.3mmol/L。
  • 得了糖尿病千萬不能做什麼?這五大行為不利於糖尿病控制
    、胰島素會使人上癮等,於是一味地尋求各類偏方、秘方,有的患者聽到其他同伴說哪種降糖藥效果好時,就隨意使用,完全不考慮這種藥物是否適合自己患者有的患者自作主張,隨意變動服藥劑量,從而引起血糖波動。 運動時應注意:應評估血糖的控制情況,當血糖大於14-16mmol/L的時候不適合運動;運動前如果需要注射胰島素宜選擇腹部注射;運動後結束仔細檢查雙腳,如發現雙腳有紅腫、青紫及時就醫。
  • 血糖偏高就會得糖尿病嗎?不一定,但血糖高可能會出現幾個異常
    高血糖不等於糖尿病高血糖跟糖尿病有一定的關係,但是還是有區別的,兩個是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在查出來自己血糖值偏高的時候就認為自己得了糖尿病,從而變得很恐慌。但其實高血糖只是一個診斷結果,並且高血糖也是可以治好的,是可以好轉的,通過調理,還可以恢復正常。
  • 想要穩定體內血糖,做好這「3件事」,或可讓糖尿病遠離你
    而對於患上糖尿病的患者來說,也不要著急,平時一定要多注意一些,但是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開始控制自己體內的血糖了。到底我們的身體出現哪幾種情況是就說明我們的病情有所好轉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因為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有尿頻尿急的現象出現。排尿量逐漸減少,這就屬於我們的血糖保持在正常值以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修復腎臟系統。3、口渴現象減少一般糖尿病患者平常經常出現口渴的現象,而且及時喝太多的水,過一會兒還是會口渴,但是如果出現口渴現象減少,則說明我們的血糖逐漸趨於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