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慶幸到憋屈再到擔憂!來看看疫情期間足球迷的心路歷程

2020-09-05 張堯甫的足球評論

截至北京時間3月1日18:30,韓國確診感染肺炎人數已達3736人,歐洲方面漲勢同樣沒有被遏制,確診病例達到1528。其中義大利疫情大有爆發態勢,北部多個大區已經封鎖,意甲官方宣布包括尤文vs國米在內的5場比賽延期進行。



目前國內疫情形勢趨於好轉,但病毒在國外的蔓延讓人不免有些擔憂,尤文圖斯迎戰國際米蘭這樣火星撞地球的大戰也被迫延期。而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中國球迷的心態也隨著疫情的發展出現了不小的波動。

疫情爆發初期,大家也許會感到慶幸,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休養生息和放肆看球的好時光。但是由於踢球需求長時間無法得到滿足,很多球迷隨後感到憋屈,迫不及待想去踢球。如今,疫情在歐洲的蔓延很可能波及五大聯賽,大量比賽延期讓原本希望好好宅家看球的朋友們心生擔憂。



慶幸:難得的看球時光

1月22日,中國足協公布了新賽季的中超賽程,首輪比賽將在2月22、23日進行,2020年將成為中超歷史上開賽最早的賽季。值得注意的是,身處疫情重災區的武漢卓爾面臨五連客的開局。

對於這樣的安排,卓爾球迷給予了更多的理解。一位武漢本地的卓爾球迷表示,當時覺得不能去自家球場也沒事,畢竟還可以跟隨球隊遠徵客場。

卓爾球員受邀觀戰西班牙國家德比

不過隨後疫情形勢加劇,武漢於23日上午實施封城管制。1月30日,中國足協正式宣布中超延期,這讓球迷們現場觀戰的想法化為泡影,只能老老實實待在家裡。

宅在家也有好處,那就是可以安心看球了。以前因為上班、上課等原因,很多球迷不能熬夜看比賽,疫情期間可以完全放開,白天睡覺、晚上看球成了很多球迷的日常。

「這段時間國米的球我場場不落地看了,孔蒂從英超買了不少好球員,就希望今年能和尤文掰掰手腕」,一位平時忙於工作的國米死忠很享受這段難得的看球時光。

疫情也給了很多常年踢球的朋友提供了難得的休養和陪伴時間。「之前踢球一直有傷,每周踢完身上都有反應,剛好利用疫情這段時間好好休息,恢復一下傷病」,一位球迷如是說。

另一位球友表示,由於平時工作忙,陪兒子的時間很少,疫情讓我有了更多時間陪兒子踢踢球了。


憋屈:「踢不了球崩潰啊」

然而,大家也許並沒有意識到疫情會持續如此長時間,原本只是想休養一下的球友,現在因為停的時間太長而感到腳癢了。「踢不了球崩潰啊」成為大家共同的心聲。

實在憋的難受,大家只能買個球在家裡或者樓道玩一玩,對著牆自己踢。但也不能太大聲,畢竟樓上樓下都有鄰居。另外,由於很久不能踢球,身體有些發福,很多朋友只好找來瑜伽墊,在家裡做一做足球相關的力量訓練,保持體能。

其實不止是球迷,女足國腳王霜因為不能隨隊徵戰奧預賽,只能在家裡的樓頂上練練球、保持腳感。



更重要的是,對於很多球迷而言足球其實不僅是一項運動,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項社交活動。

「我現在慢慢地淡化了球迷角色,沒有特別喜歡的主隊,但反而就是自己在踢,跟夥計一起耍耍,聊聊,聚聚,成為了一種社交工具,疫情踢不了,相當於跟夥計聚不了了、喝不了酒了」。一位球友這樣的表述也許代表了不少球迷的心聲。

對於想要安安心心宅在家看球的朋友們而言,日子同樣不太好過。疫情早期國內足壇尚處間歇期,球迷心態所受影響不大。後來時間越來越長,尤其是亞冠、中超相繼延期,大家開始有些不安,覺得沒比賽特別無聊。

「要不是疫情,我現在都坐在航海體育場的看臺上,為球隊加油了,現在疫情搞得,每天只能在手機上看看球隊的轉會消息和訓練情況,哎!」一位建業球迷的回答在字裡行間透漏著無奈與焦急。

另外一位球迷則比較另類。由於平時不喜歡熬夜,不會看深夜的歐洲比賽,所以這位球迷最近莫名其妙地迷上了澳大利亞聯賽,「感覺這地方足球挺原始和純粹的,絕殺逆轉劇本滿天飛」。他甚至還去關注一些更加冷門的賽事,「睡覺前看看西亞亞冠、以色列聯賽、英超U23等等」。


擔憂:歐洲杯會受影響嗎?

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很多球迷已經接受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無球可踢的現實,只能等待解封之後再去球場釋放激情。

但是,國外疫情的蔓延則讓球迷心態從「無球可踢」的憋屈演變成了「無球可看」的擔憂。受疫情影響,本輪意甲的五場比賽被迫延期,再加上此前已經宣布延期的K聯賽和J聯賽,疫情對足球的衝擊進一步加劇。



尤文圖斯大戰國際米蘭這場國家德比吸引了無數球迷的眼光,可以媲美原本幾乎同時開球的西班牙國家德比。畢竟在過去的8年時間裡,尤文圖斯在意甲形成連霸之勢,出現強者挑戰王位是中立球迷所樂意看到的,而孔蒂掌印的國米被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如今受疫情影響,這場萬眾期待的大戰被迫延期,著實讓無數擁躉深感遺憾。而在此之前,意甲官方已經宣布此役要在空場中進行,不曾想如今連如期舉行都無法實現。

其實,對於很多球迷而言,在疫情爆發初期很難想到病毒會以如此兇猛之勢擴散至國外,進而波及足球領域、影響五大聯賽進程。對於時時刻刻關注五大聯賽動向的中國球迷而言,這場義大利國家德比的延期無疑讓失落和無奈的情緒進一步加劇。

嚴峻的形勢讓人對今夏的歐洲杯能否如期舉辦產生了擔憂。由於今年是12座城市聯合舉辦,牽扯到的國家和地區眾多,再加上歐洲杯6月13日就將開戰,因此如果屆時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比賽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同時,儘管日本政府堅決認為東京奧運會不會受到疫情影響,但是病毒蔓延的形勢,還是讓外界對於奧運會能否在7月24日如期揭幕深表擔憂。

更為棘手的是奧運會的應對方案很難抉擇。如果選擇延期,其後的其他體育賽事必將受到衝擊,在賽程安排上存在諸多不便;如果選擇易地,能接盤的國家和地區不少,但日本政府肯定不樂意放手,畢竟奧運會是提振國民信心、刺激國家經濟的重要抓手。極端情況下奧運會也可能因為疫情而取消,這不僅對日本政府是一次沉重打擊,對於全世界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都是一場巨大損失。



其實,對於足球迷甚至是所有體育愛好者來說,更大的惶恐還是在個人心理層面。長期居家閉關壓抑著大家的運動熱情和生活激情,人們需要在疫情結束後來一次徹底釋放和宣洩。正如有球迷所言,以前習慣了每周至少踢一場球,不覺得有什麼特殊的,現在突然好久不能踢,感覺渾身沒勁。

另外,看球是疫情期間為數不多可以在家實現的興趣愛好和娛樂方式。在病毒肆虐、謠言四起、科比罹難等一系列荒誕與魔幻的現實衝擊下,人們太需要足球這項運動調劑生活、緩解焦慮了!

筆者此前換了一套裝備,但不知什麼時候能派上用場


期待著疫情早點結束,在一個周末的午後放下工作的疲憊和生活的瑣碎,和三五好友在球場上好好幹一場,大汗淋漓之後回家衝個澡,從冰箱拿出一聽啤酒,就著比賽慢酌細品。

足球狗的愜意生活,大抵如此吧。


相關焦點

  • 從奪冠到退役再到復出,陳定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計劃,而對於陳定來說,是一個機遇,畢竟體能恢復是頭等大事,所以,面對這次疫情陳定也表示:「一方面還有時間去準備,另外一方面希望通過比賽的方式來提高自己,達到最好的競技水準。」目前來看,陳定還沒有達到奧運會的參賽標準,所以,對於陳定來說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還有很多,也會愈加的困難。
  • 《傳聞中的陳芊芊》:從戀愛到結婚,女人的心路歷程是什麼
    01陳芊芊是穿越到那個年代的女子,她的情感經歷還是特別「坎坷」的。先是直接與韓爍結婚,然後慢慢培養感情;最後相愛相殺,直至生離死別。這樣就是愛吧,就是刻骨銘心的非你不可。從結婚到戀愛再到有夫妻之實,韓爍這個「寵妻狂魔」一直在線。而陳芊芊的心路歷程,最是讓我感慨:從毫無好感、一心防備,再到主動獻身。陳芊芊,愛一個人的方式很實誠。03來,看看陳芊芊的心路歷程——初期:試探陳芊芊的試探,她是知道韓爍的所思所想。
  • 人到五十歲,這四個心路歷程,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你有嗎?
    如果你到了五十歲,還能夠豪氣幹雲,躊躇滿志,就是自不量力,甚至就是自己的一個笑話,五十歲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自知之明,變得成熟沉穩,也會對自己的人生能夠有更現實的認知和打算。人到五十歲,更多的是對生活的一份責任和擔當,人到五十歲,正在經歷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個心路歷程,原因很尷尬,很扎心,很無奈。
  • 從漂洋過海到落地生根(福爾摩沙群友的心路歷程)
    福爾摩沙群是一群,和諧,溫和,友善的企業家聚集的群,主體人員以臺商為主,人在異鄉為異客,離鄉背井,出外打拼,個人經歷冷暖自知,所以我們希望有個人想發表自己的心路歷程
  • 男人的洗澡心路歷程
    今天刷某某蝦小視頻,看到一個外國小姐姐的洗頭心路歷程,覺得有點意思,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直男們的洗澡心路歷程吧。首先來說,男人們不愛洗澡,幾乎是一種標杆。比如那一條內褲穿兩個禮拜的「傳說」,之所以在傳說上打引號,那是因為半個月算什麼,一條內褲穿一個學期的室友每個學校都會有。
  • 看凌度十年故事和成長曆程,解析從零到行業引領的心路歷程
    十年篳路藍縷,十年拼搏奮進,十年的奮鬥心路歷程。10年,3653天,87672個小時這段時間足夠陳奕迅把他的背包背爛十年時間,凌度實現從無到有,從以前的小帆發展成現在的巨艦,從以前的小家庭發展成為現在大家族,一路走來,凌度到底經歷了什麼?
  • 「發微博並非賣慘博同情」來看看宋建驊的心路歷程
    23日,宋建驊通過微信給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發來一段長文,講述了最近一段時間的心路歷程以及切身感受。全文刊登如下:我之所以會選擇用發微博的形式來讓大家了解我現在的處境,並不是為了要像網友們說的「賣慘博同情」,而只是因為我覺得導致我現在無球可打的,不是我的傷病和我想要多少錢的續約薪水,而是我作為一個職業球員,當我履行自己的職業操守為了球隊的榮譽和利益拼盡全力受傷後,卻沒有受到「職業」的對待。
  • 一個普通人疫情期間的心路歷程,及疫情過後對企業的生存之道有感
    我是初一才得知疫情,初二才知道嚴重性的,因為平時工作忙,很少上網看資料。大年初二正準備整裝待發去婆婆家接著孩子一起回娘家的,結果一大早婆婆就發來微信說某某哪個村已經封村了,為了安全起見,別來接孩子了,當時看到這個信息心裡有點生氣,也忒大驚小怪了吧!回趟娘家還能有危險了?但是,生氣歸生氣,我仍然不以為然,也就沒有回覆婆婆,依然做著出發的準備。
  • 《暖暖,請多指教》:一段有關愛情的心路歷程
    每部作品當中,往往都有屬於它們自身的人物心路歷程。這些歷程的演繹,很多時候透露出人物角色的性格、品質以及成長等。它們,通常是值得我們觀眾去回味的。王巖執導、梁靖康以及李凱馨等主演的都市甜美暖劇《暖暖,請多指教》,就是那樣一部演繹了有關人物角色那份愛情世界裡心路歷程的影視作品。
  • 疫情期間 京城足球青訓困境中求生
    「這期間上網課,能讓孩子習慣每周拿出一部分時間練足球,之後恢復線下教學時可以無縫銜接。」安娜表示,疫情衍生的線上教學不失為一種創新,未來仍會保留,「通過這段時間看看怎麼把課程做得更好,疫情之後網課可以變成督促孩子主動聯繫的手段,與線下教學互補。」 作為各青訓俱樂部的指導機構,北京市足協引領了這次「線上教學熱」。
  • 人到中年「失獨」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3位母親講述自己心路歷程
    人到中年「失獨」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3位母親講述自己心路歷程有人說相比於多子女的家庭,獨生子女家庭本身就是潛在的一種更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來自獨生子女如果因故去世,父母就失去了贍養的唯一依靠和資源,晚年必然陷入悲涼的境地。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失獨家庭,進入中老年的夫婦悲痛欲絕,身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甚至有的從此一蹶不振。
  • 袁方怎麼看-NBA球員疫情期間再上崗啦!
    剛剛傳來消息,部分NBA球員有望在疫情期間再上崗!NBA聯盟正在策劃一場由現役NBA球員參加的為期十天的NBA 2K電競大賽,現在這個決定已經做出,正在策劃和協調一些細節。現在到底是哪16個球員還不得而知,根據消息,應該每支球隊都至少有一名球員出來參加比賽。
  • 一位調查記者的心路歷程
    本網訊(記者 郝天韻)12月5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主辦的「一位調查記者的心路歷程」——《我,其實還想進步》新書分享會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資深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郭靜與該書作者褚朝新,共同分享其作為調查記者的百味故事。
  • 伊能靜哭著說覺得委屈 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訴說了最近的心路歷程
    伊能靜哭著說覺得委屈 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訴說了最近的心路歷程時間:2020-06-20 19:50   來源:中華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伊能靜哭著說覺得委屈 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訴說了最近的心路歷程 【伊能靜哭著說覺得委屈】6月19日,伊能靜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訴說了最近的心路歷程,深情表白了自己的小女兒米粒
  • 張天愛徐開騁《我的漂亮朋友》:演繹灰姑娘的心路成長曆程
    那麼面對物慾橫流的資訊時代,家庭環境不算太好的人又會有怎樣的心路和人生歷程,《我的漂亮朋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我的漂亮朋友》講述了2008年,來自江西山村的19歲姑娘劉文靜只身前往上海,結識花花、薇薇、邢天銘、喬海峰、嚴良坤等一群同樣在大城市奮鬥的青年男女。
  • 專訪|從「對國家無感」到堅定愛國——一名香港公務員的心路歷程
    新華社香港2月28日電 題:從「對國家無感」到堅定愛國——一名香港公務員的心路歷程新華社記者王旭、周文其香港公務員馬志成在香港尖沙咀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打開印有「私人保密資料」的信封,中英雙語的公務員擁護香港基本法、效忠特區政府聲明確認書呈現在馬志成面前。「看到確認書那一刻,我很開心!」
  • 《活下去的理由》:從陷入抑鬱症到慢慢走出來的所有心路歷程
    這本書,是抑鬱症患者自助書,裡面講述了他從陷入抑鬱症到慢慢走出來的所有心路歷程。他這麼描寫被抑鬱症俘虜的瞬間:「在某天午休時間,我感覺全身漫過一陣強烈的陰鬱,好像烏雲浮在我的靈魂上空。我再也無法忍受給不想聽我電話的人打電話了。
  • 《西遊記》最高境界:一個人覺悟的心路歷程,磨練心智,堅守信念
    唐僧一看,這趟十萬八千裡的路程白走了,白來了,苦白吃了。西遊記主要講一個人覺悟的心路歷程。一個人的心路有多遠?十萬八千裡!就是孫悟空一個跟頭的功夫,就是一個人的一念之差。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一念是菩薩,一念是妖精;一念向善,一念向惡。一念就是十萬八千裡,結果相差甚遠。
  • 送達是一場「撥雲見日」的心路歷程
    送達是一場「撥雲見日」的心路歷程 2020-10-1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系列故事(二)想群眾之所想 做群眾貼心人——扶貧幹部的心路歷程
    脫貧攻堅系列故事(二)想群眾之所想 做群眾貼心人——扶貧幹部的心路歷程 2020-11-25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