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於浩 通訊員劉禹彤 顧大鵬 李豔輝12月17日北京報導:11月16日,午後暖陽為唐山市遷西縣灤陽鎮鐵門關村鍍上了一層金黃。沿著村中寬闊筆直的水泥路驅車前行,記者來到修葺一新的活動廣場,農閒的鄉親們正在熱議豐產的秘訣……近年,河北省人大代表、鐵門關村黨支部書記劉文福出資改善全村基礎設施,率領村民進行村莊環境整治,發展板慄產業創收,讓曾經貧窮落後的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去30年間,劉文福先後收穫了河北省「扶貧攻堅奉獻獎」、全國「助人為樂好人」、「第六屆道德模範提名獎」等一系列榮譽,被群眾們稱為「山溝裡的慈善家」。
紮根泥土,造血扶貧闖新路
「老劉,快進屋,嘗嘗今年的核桃。」近日,在遷西興城鎮前鋪村,村民李開文硬是把前來調研核桃收成的67歲的劉文福拉到自家,捧出一把果子請他品嘗。
「今年的核桃4塊5一斤賣的,掙了2000多元,正好補貼家用。」李開文指向窗外,他家的兩畝核桃樹一眼就能望見。放眼遠眺,劉文福為全村捐贈的百畝核桃園一直綿延到半山坡。
李開文以前種玉米,一畝地年收入只有約500元,生活很是拮据。劉文福在2007年開始,通過產業扶貧,幫助許多像李開文一樣的前鋪村村民。
劉文福(右一)幫助平山縣六西岸村捐建百畝板慄園。(謝金剛供圖)
「產業扶貧可以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劉文福說,前鋪村地處遷西南部,多是山上坡地,適宜發展苗木種植。從2007年起,他捐資17萬元購買樹苗,幫村民們建起了300多畝高效核桃園,每年還免費提供化肥,幫助農戶聯繫銷售。
「現在年產核桃10多萬公斤,增收160萬元,惠及了全村310戶中的一半以上。」村黨支部書記李開軍介紹說,如果不是劉文福的資助,這些地怕是早撂荒了。
2016年初,得知河北省實施精準扶貧工程後,他立即與省扶貧辦聯繫,向國家級貧困村保定市阜平縣面盆村捐款25萬元,扶持該村種植了250畝紅富士蘋果園和映霜紅雪桃果園;為革命老區石家莊市平山縣六西岸村購買1.6萬株優質京東板慄樹苗,建起了200畝板慄園;與承德市灤平縣馬圈子村結成幫扶對子,捐款10萬元用於肉驢養殖,直至該村脫貧致富。30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十餘個省市的貧困地區,累計捐款8200餘萬元。
點亮明燈,改善貧困地區教學條件
初冬午後,遷西縣灤陽鎮鐵門關村小學在長城腳下映出美麗的輪廓:琉璃瓦牆帽,粉橙色圍牆,園林還未褪盡綠意,如同花園一般。走進校園,微機室、實驗室、儀器室等設施一應俱全。這所小學正是劉文福傾心投入教育扶貧事業的生動註腳。
「黨的好政策,讓我過上了好日子。我應該儘自己努力做點事情,為黨和國家貢獻力量!」劉文福首先想到,由於「文化淺」,自己做生意時沒少走彎路。如果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那國家未來發展就更會有希望。
劉文福(右一)為興建鐵門關村幼兒園捐款30萬元。(謝金剛供圖)
為此,劉文福為鐵門關村小學相繼捐款58萬元;為遷西一中的校園裡捐資141萬元建設了一棟現代化的教學樓「文福樓」;為灑河橋中學建設捐款101萬元;為灤陽鎮中學建設捐款201萬元,為全鎮4所中心小學提供冬季取暖用煤,折合資金24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劉文福捐助教育事業的資金達1200多萬元。
捐款助教也有為難著窄的時候。2008年,灤陽鎮黨委政府為解決鎮中學教學樓老舊簡陋破損嚴重的問題,打算新建灤陽鎮中學教學樓,希望得到劉文福的資助,一向慷慨的劉文福當時卻真的犯了難。
當時恰逢金融危機,劉文福的企業20天虧了4000多萬元。但面對求助,他說:「放心,3天之內,我親自把200萬元送過去!」
「意思意思捐點兒就行了,上哪兒找那麼多錢去?」有人心中不解。劉文福乾脆地說:「貸款!貸款可以還,教育不能等!這筆錢,由我來還!」兩天後,劉文福將201萬元親自送到鎮政府,鎮領導激動得語調哽咽。如今,這座高標準的教學樓就矗立在長城腳下,凝結了劉文福最熱忱的助教之情。
雪中送炭,讓需要之人都沾點兒光
「家裡有困難只是暫時的,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若將來考上大學劉爺爺還幫你們!」「這40萬元一定要用於群眾危房改造,拜託鄉鎮領導們用好它!」……
2020年9月7日,劉文福為30名考上大學的貧困家庭的學子每人送去了3000元捐款。「每幫助一個鄉親,每次成功為鄉親們幹一件實事,心裡都會有一股成就感;看到大家生活有了很大改觀,我就覺得自己沒有虛度晚年。」劉文福說,能為群眾分憂解難既是責任,又是榮耀。
「咱們村還有沒有除了貧困戶以外,比較困難的人?」為了不漏一戶,劉文福在走訪中經常會這樣問村民,有時村民會告訴他一些自己認為較為困難的家庭,這個時候他就會和村幹部一起去查看了解實際情況,並針對該戶的困難,和村「兩委」商議解決方案:有些幫忙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有些讓親屬帶去做了殘疾鑑定辦理了殘疾證,有些納入了邊緣戶並落實了對應的幫扶措施,有些幫助其辦理了慢性病卡並宣傳了相關政策……
多年來,劉文福為5名白血病患者、50多名家境困難的患病農民工、120多名困難家庭及家庭困難的大學生和家中失火的2個家庭、16名家庭困難的現役軍人提供了經濟幫助;把100多名在灑河橋農村五保供養中心的孤寡老人作為扶助對象,每年春節都會帶上1萬元現金和米麵油等生活必需品前去看望慰問,20年來從未間斷過;為貧困家庭辦理醫療優惠卡,累計為959名貧困患者報銷醫療費用超過67萬元。
近年,劉文福又發起設立了扶貧濟困基金,專門用於幫助全縣困難家庭進行危房改造和醫療救助;設立擁軍優屬專項基金,當縣裡的革命功臣和老軍烈屬、現役困難軍人家庭遇到困難時,為他們「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