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創新經濟走廊:精準幫扶穩增收 助脫貧

2020-12-23 新華網重慶頻道

幫扶責任人進村入戶走訪幫扶對象。新華網發(唐淵 攝)

幫扶責任人進村入戶走訪幫扶對象。新華網發(唐淵 攝)

  新華網重慶4月30日電(唐淵)「今年家裡餵了豬和雞,地裡種了糧食,我平時還可以在外面打點零工,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近日,渝北區茨竹鎮茨竹村村民石全仲對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幫扶責任人周良懿說。

  2019年起,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結對幫扶茨竹鎮茨竹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該公司按照「首先解決思想問題,其次解決產業問題,最後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思路穩步推進扶貧工作,形成了「三步走」的扶貧工作方法。「結對幫扶工作開展以來,我們以『兩不愁三保障』為幫扶目標,瞄準幫扶對象精準幫扶,向未脫貧人群聚焦發力,激發幫扶對象內生動力,盡其所能解決現實難題。」周良懿說。

  「屋頂補好了沒有?」

  「補好了,現在不漏雨了,多虧了你們的幫助。」

  近日,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幫扶責任人唐利來到幫扶對象石真惠家裡回訪。2019年底,得知部分幫扶對象存在屋頂漏水的情況後,該公司組織人手對每個幫扶對象的房屋進行了全面摸排,對石真惠等3戶漏水房屋及時進行了修繕,讓困難群眾住得舒心。

  要想富、先修路。茨竹村茶園屋基一帶原有公路為砂石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長期影響著當地村民的出行和物資運送。了解到這一情況後,2019年11月,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投入7萬餘元對這條公路進行硬化。

  受疫情影響,為解決幫扶對象家裡農產品滯銷問題,該公司根據公司內部食堂的供給需求,列出採購清單,點對點安排人員前往幫扶對象家中採購,同時發動員工購買幫扶對象家裡的雞、鴨、蔬菜等農副產品,實現幫扶對象農副產品的動態清零。

  目前,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按照「一戶一策」精準扶貧的幫扶方略,全力推進茨竹鎮茨竹村17戶貧困戶扶貧幫扶工作,其中2戶已實現穩定脫貧,15戶已脫貧戶持續穩定增收。該公司將持續發力,壓實幫扶工作責任,從產業、消費、就業等多個方向實施精準幫扶,激發幫扶對象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相關焦點

  • 精準幫扶顯成效 真抓實幹促脫貧
    脫貧攻堅,責任在肩。近年來,花溪區委、區政府聚焦對口幫扶的我省鎮寧縣、長順縣代化鎮、望謨縣邊饒鎮和羅甸縣沫陽鎮脫貧攻堅工作,多次召開調度會、專題會、推進會,統籌協調,選優配齊攻堅力量,出臺幫扶措施,傾全區之力,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進行幫扶。
  • 貴州聚焦重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幫扶更精準 增收後勁足
    如今,貴州正圍繞公共服務、文化服務、就業等五個體系,全力做好後續幫扶。  發展產業  農技促增收,幫扶舉措多  「一畝蘿蔔得保證3包有機肥,1包複合肥」「打窩窩、挖溝溝,行距和深淺得統一起來」「這塊需要拉線,快,趕緊重新改!」
  • 【強化金融支持 助力脫貧攻堅】腳踏實地真幫扶 全心全意助脫貧...
    【強化金融支持 助力脫貧攻堅】腳踏實地真幫扶 全心全意助脫貧——農行隴南分行服務脫貧攻堅紀實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農行隴南分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工作各項決策部署
  •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川島鎮:精準幫扶有特色 多措並舉助脫貧 2020-04-2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五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掃描
    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築「文化盲道」  自國家實施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政策以來,貧困殘疾人的脫貧成果顯著,但是新時代脫貧工作不只在物質經濟方面,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項目圍繞「脫貧攻堅」展開文藝創作與公益推廣,從文化角度助力精準扶貧、文化扶貧。  據統計,全國有1700多萬視障人士,相當於每100人中就有1人視障。
  • 對口幫扶打出精準「組合拳」,龍田街道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根據市、區相關部署要求,龍田街道黨工委對口幫扶廣東汕尾陸河縣螺溪鎮螺溪村,協作廣西百色市田東縣思林鎮實現脫貧摘帽,打出愛心捐贈、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駐點扶貧等精準扶貧「組合拳」,切實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 赤峰市紅山區立足精準幫扶助推穩定脫貧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赤峰市紅山區文鍾鎮幫扶幹部精準掌握貧困戶家庭實際情況,精準制定幫扶措施,通過產業覆蓋、技能培訓、發展特色經濟、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式,多樣化、全方位帶動貧困戶增收。紅山區文鍾鎮有三眼井、南大營子、柳條溝、西水泉4個脫貧摘帽村,通過「三到村三到戶」扶貧產業項目,實現143戶、360人獲得穩定扶貧項目分紅收益,實現了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 青島城陽:精準幫扶,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產業幫扶精準有效山大溝深、層巒疊嶂,是甘肅隴南地理區位的真實寫照,這裡也是甘肅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月21日,中國第一套花椒原產地萬升級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裝置在成縣試產成功,「隴上江南」的新面貌正在煥發,標誌著對口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收官年實現良好開局。
  • 「電力引擎」添動力 巴山渝水戰脫貧——國網重慶電力助力重慶決戰...
    同時,充分發揮行業優勢,開展陽光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發力結對幫扶,拓展增值服務和延伸服務,多措並舉,助推重慶打贏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戰。在助力扶貧攻堅中,國網重慶電力立足企業實際,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持續開展陽光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行動,多舉措帶動貧困地區的村民和貧困戶穩定增收、穩崗就業,幫助他們實現脫貧摘帽。消費扶貧是國網重慶電力助力脫貧攻堅的具體舉措。 2018年以來,該公司通過線上採購、國網定點採購、員工扶貧櫃檯推廣等多形式、多途徑推動消費扶貧。
  • 定點幫扶顯真情 精準滴灌拔窮根:農發行交出幫扶錦屏縣打贏脫貧...
    一方熱土,一步步邁近脫貧奔小康光輝的山巔。  精準融商 產業扶貧拓寬發展路徑  發展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從果品提升到創立品牌,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水果產業成為百姓脫貧致富的水果經濟。  聚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增收,重點圍繞「合作社+基地+農戶+企業或政府」的「3+N」模式,緊緊抓住產業選擇、農民培訓、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產銷對接等要素,帶領山鄉農民闖關奪隘,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迅速鋪陳開來。
  • 華夏銀行:心向大漠助攻堅,情滿天山促脫貧
    實踐中,華夏銀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1+6」精準扶貧幫扶模式: 「1」是指以總分行後盾幫扶為基礎,落實思想指導、領導責任、機制保障、人員保障、資金保障及關心關愛。通過發揮分行後盾職能,解決駐村一線的後顧之憂,助推脫貧攻堅工作正常運轉;「6」指的是開展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公益扶貧,通過多元化幫扶舉措全面推進駐村脫貧工作。
  • 博白龍潭鎮:2000畝毛豆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脫貧
    龍潭鎮:2000畝毛豆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脫貧為如期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龍潭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扶貧產業。近日,龍潭鎮2000多畝毛豆喜獲豐收,預計總產值一千兩百多萬元,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的貧困戶增收脫貧。記者在龍潭鎮南坡村的毛豆基地看到,成片的毛豆長勢旺盛,一串串飽滿的毛豆掛滿了枝頭,四百多名群眾正在田間採摘成熟的毛豆,現場一派豐收的景象。
  • 政策穩崗 技能促崗 基層拓崗 渝北 就業扶貧「兩手抓」 穩崗增收防...
    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增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十三五」以來,渝北區人力社保局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要求,通過精準摸排區內貧困勞動力情況,提供精準就業服務、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發放扶貧就業補貼、開發公益性崗位等相關就業扶貧措施,讓貧困勞動力在渝北安心就業,通過務工實現脫貧增收。
  • 福建省僑聯開展聯村助戶精準幫扶工作小記
    「僑是福建最大優勢、特色,不光要準確了解和把握歸僑僑眷基本情況,更要進一步做好睏難歸僑僑眷的幫扶工作。」當天,福建省僑聯還組織團體會員所屬受助對象開展座談,徵求受助的歸僑僑眷對省僑聯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送上慰問金。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中航信託精準聚焦彰顯信託特色
    發展綠色產業和脫貧攻堅並駕齊驅,幫助曲白鄉漿坑村脫貧致富,這僅僅是中航信託踐行精準扶貧的一道縮影。近年來,中航信託積極發揮信託工具和服務優勢,通過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消費扶貧等形式,將金融力量化為扶貧「活水」,滋潤實業、澆灌經濟,踐行金融機構責無旁貸的使命擔當,精準聚焦彰顯信託特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八桂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落」
    來源:央行原標題: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八桂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落」廣西少數民族多,貧困人口基數大,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脫貧奔小康任務艱巨。在脫貧攻堅戰中,廣西金融系統通過創建金融精準扶貧對接平臺,完善全面惠農服務體系,形成立足長遠的保障機制,打造金融精準扶貧「廣西模式」,助力廣西脫貧奔小康路上「一位群眾不落、一個民族不少」。
  • 這裡不僅有風花雪月,還有脫貧增收的秘密
    「十三五」以來,大理州委、州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全州工作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緊抓實,同時,大理州殘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發揮部門優勢,整合各類資源,積極擔當作為,通過深入實施殘疾人助殘扶貧基地培育、自主創業就業扶持、職業技能培訓、助盲脫貧行動、無障礙改造、建檔立卡殘疾人基本輔具適配全覆蓋等脫貧攻堅重點工程,積極幫扶農村貧困殘疾人提高能力、發展生產
  • 幫扶貧困戶全部脫貧 鄂爾多斯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榮膺「2020年度精準...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12月4日,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華夏時報》聯合主辦的「脫貧:媒體、企業的溫度和力量——第十三屆(2020)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在北京舉行。
  • 溫州市農業農村局:「內外」促增收 夯實共同富裕的發展基礎
    我們堅持以百姓心為心,持續開展異地搬遷、折股量化、來料加工、幫助就業等「四大促增收行動」,多措並舉打好低收入農戶增收「組合拳」,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近年來,年均異地搬遷近2萬人、累計搬遷31.9萬人,實現了「下得來、穩得住、富得起」。在全省率先開展財政資金折股量化試點,累計實施折股量化項目286個,戶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左右,並形成了「村集體+農戶+企業」精準穩定持續的產業扶貧機制。
  • 雲浮:主動出鞘,創新打好脫貧攻堅戰
    近年來,雲浮市委緊扣省委賦予雲浮「產業興市」和「鄉村振興」的兩個課題,主動出擊,依託生態優勢和佛山對口幫扶,堅持打造粵北生態建設發展新高地,在全省率先提出「整鎮推進扶貧產業」,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產權明晰、監管到位的扶貧資產管理機制,在全省首創商業醫保理賠直付方式,從源頭增收到兜底保障民生,雲浮創新脫貧又致富、脫貧不返貧的脫貧攻堅戰法,凝心聚力打好這場攻堅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