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舉 富口袋又富腦袋 吉林市公安機關精準施策幫扶村民脫貧致…

2020-12-27 澎湃新聞

【媒體聚焦】人民公安報:「輸血」「造血」並舉 富口袋又富腦袋 吉林市公安機關精準施策幫扶村民脫貧致…

2020-10-28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吉林省吉林市公安機關始終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扶貧與扶志、扶智融合,在全力幫扶村民富口袋的同時富腦袋,走出了一條勵志脫貧、智力致富、文化增福的扶貧攻堅路。

★黨建引領「志富」 從「要我富」到「我要富」

吉林市豐滿區旺起鎮四方村地處偏遠山區,山高林密,人均耕地佔有率低,缺少自然資源和穩定增收渠道,村民以傳統種植業為主,是一個典型的靠天吃飯的省級貧困村。

2016年,吉林市公安局定點幫扶四方村57戶貧困戶、145名貧困群眾以來,市公安局及28個局屬單位針對個別貧困戶「等靠要」思想,首先從勵志入手,將黨支部建在村委會,採取「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工作模式,分別與貧困戶結成包保對子,逐戶逐人宣傳黨和國家的扶貧、惠民政策。通過創建工作學習講評會制度,採取書記講黨課、為入黨滿30年老黨員頒發紀念章等多種形式,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各部門警種間組織開展勵志脫貧競賽活動,定期邀請創業致富典型舉辦勵志會,號召全體黨員捐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勵志讀本等圖書,為村民「志富」提供學習平臺,激發致富內生動力,增強貧困群眾致富的信心。

★技術支撐「智富」 從「教我富」到「我能富」

針對四方村貧困群眾的不同情況,吉林市公安機關因人施策、分類施策,在禽類畜類養殖、高產果蔬種植、菌類培育、五味子栽培等扶貧項目上,請專家、開講座、送技術,面對面、手把手地教會每戶貧困家庭至少熟練掌握一門以上專業技術,用技術支撐「智富」。

同時,吉林市公安機關出資72.2萬元,協調資金70餘萬元,建設完成佔地2萬平方米的脫貧種(養)殖基地,組建食用菌、五味子、豆製品加工、花卉種植等專業合作社,村集體收入由過去的3.5萬元增加到現在的20餘萬元,連續4年為每戶貧困家庭分紅,進一步激發了貧困戶創業致富的動力,實現了「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良性模式。2017年底,四方村退出省級貧困村行列,正式「摘帽」出列。

★文化培育「長富」 從「生活富」到「精神富」

結合平安村創建活動,吉林市公安局在村裡設置了警務室,組建了治安巡邏隊,開展常態化巡邏防控,組織送法下鄉活動,開展普法宣傳教育;依託警民關係建設和「網際網路+公安推進」活動,捐贈電視、電腦和價值10萬餘元的圖書,建設村民圖書館和文化小廣場,開展警營文藝小分隊文化下鄉、書法進村屯等活動,因地制宜為村民送上精神食糧。

農閒歇工,夜幕降臨,在村西頭小廣場上,跳廣場舞、扭秧歌、唱民歌的村民隨處可見。「吉林市公安局的扶貧工作,不僅讓村民的錢包鼓了,也讓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富足了,最可喜的變化是村民討論最多的話題是如何發展生產和怎樣把日子過得更好。」村主任安吉光高興地說。

脫貧故事

幫扶貧困戶成為養豬能手

年出欄量兩三百頭,預計淨收入50萬元

村民張弘的兩個兒子身患腦癱,妻子有腦血栓後遺症,行動困難。面對破敗不堪的家庭狀況,渾身都是力氣的張弘即使再能幹也無力扭轉,曾產生過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吉林市公安局政治部幫扶張弘家後,從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入手,對症下藥,幫助他制定了生豬養殖脫貧計劃。

從捐資購買仔豬、豬舍建設到邀請專家指導養殖技術、生豬銷售……扶貧民警傾盡了心血。如今,張弘的生豬養殖規模發展到年出欄量兩三百頭,今年預計淨收入將達50萬元。張弘也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豬能手。面對一天天富起來的生活,張弘再也不用為妻兒就醫看病犯愁了。他逢人便說:「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公安機關的幫扶。我們家不僅富起來了,還奔了小康。」

富起來的張弘沒有忘記鄉親們,不管是村民個人,還是村裡的養殖基地,只要遇到解決不了的技術問題,他都及時傾囊相授。2019年,張弘被豐滿區評為脫貧攻堅「勤勞奮進」先進典型。

制定養殖「溜達雞」脫貧計劃

大山裡成長的100隻「溜達雞」賣了1萬餘元

50多歲的肖翠清身患侏儒症,家裡兩畝山地的收成難以餬口,平時,吃穿用度要靠疾病纏身的丈夫打短工來維持。吉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與肖翠清家結成幫扶對子後,針對肖翠清家的具體情況,制定了養殖「溜達雞」脫貧計劃,這一項目得到一家禽孵化企業的技術和資金支持。2017年9月,特警支隊幫助肖翠清家建成了54平方米的雞舍,養殖了100隻半成品雞。當年春節前,大山裡自然成長的100隻「溜達雞」賣了1萬餘元。

「我們家是頭一次掙這麼多錢啊!我和老伴摸到了一點門道,有了點養雞經驗,也有了信心,我們一定好好幹,還要把養雞技術傳授給別人。」第一次拿到養雞獲得的收入後,肖翠清向特警支隊民警胡海描述著未來的前景。2018年,肖翠清家的養雞規模擴大到200隻,收入上升到3萬元。依靠養雞繁育技術,肖翠清的家庭經濟收入逐年增加,日子越來越好。

來源丨人民公安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媒體聚焦】人民公安報:「輸血」「造血」並舉 富口袋又富腦袋 吉林市公安機關精準施策幫扶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如何讓村民富「口袋」富「腦袋」?來看看這個鎮上的脫貧故事
    幫助村民危房改建成新房、贈送花椒幫助村民靠種植實現增收。和村民「慢慢擺」,達成修新房共識「你們不要勸我,我家裡無兒無女,不想修新房子,就住這個老房子。」前段時間,古昌鎮新民村6組建檔立卡戶戴訓元,在面對幫扶幹部勸說其修建新房時,他提出自己的想法。戴訓元與妻子蔣正蓉居住的房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建的泥土房,因常年受風雨侵蝕,出現漏雨等不安全隱患。「大落大漏,小落小漏。」
  • 精準施策脫貧攻堅,「趕考」路上軍民情深
    近年來,武警河北總隊積極響應號召,聞令而動,著眼地方所需,立足部隊所能,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在「趕考」路上譜寫了一曲動人心弦的愛民之歌。一、緊盯「政治工程」,建強基層組織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
  • ...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口袋鼓起來 腦袋富起來 日子火起來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甘肅客戶端12月1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現在,貧困村裡的水通了、路好了、房新了、山綠了,看病方便了,出行通暢了,群眾不僅口袋鼓起來了,腦袋也富起來了,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
  • 臨滄這個村2000貧困戶7123人全部脫貧 雲南公安精準幫扶出實效
    當地村民都在感慨,這裡5年前還是稀稀落落的油菜田,如果沒有駐村扶貧民警,平和村不會有今天的樣子!雲南公安精準幫扶出實效。雲南公安精準幫扶出實效。供圖幾年前,從臨滄市區到馬臺鄉只有一條土路,路面狹窄,坡陡彎多,遇到交通事故、惡劣天氣等情況,堵車、斷路經常發生。為避免基礎設施落後導致各類項目無法及時落地,開展扶貧工作後,雲南省公安廳同馬臺鄉黨委政府共同研究決定,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
  • 江西公安機關精準幫扶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
    「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後日子會更好」江西公安機關精準幫扶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10月21日,江西省于都縣公安局駐張軍村第一書記溫樹華(右)走訪貧困戶。楊臣先家脫貧致富的故事,正是江西省公安機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訓詞精神,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生動縮影。
  • 鼓了腰包 美了鄉村 富了精神——山西建投幫扶黑山溝村等織出...
    在實地調研後,山西建投決定實施精準養殖幫扶項目。山西建投採取獎勵措施,即母牛每生下一頭小牛獎勵1000元、養殖戶每年可領取飼料補助500元,激發貧困戶的養殖熱情。不僅如此,黑山溝還推行「5+N」發展模式,即政府、企業、貧困戶、銀行、保險公司與其他幫扶措施,多措並舉促發展。
  • 「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後日子會更好」 江西公安機關精準幫扶帶領...
    楊臣先家脫貧致富的故事,正是江西省公安機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訓詞精神,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生動縮影。5年來,江西省公安廳定點幫扶贛州市上猶縣社溪鎮嚴湖村,「輸血」「造血」雙管齊下,2017年,嚴湖村實現貧困村脫貧退出,2019年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 甘肅省定西市精準施策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繡花式」扶貧,「繡」出群眾好生——甘肅省定西市精準施策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摘要  「苦瘠甲於天下」的甘肅省定西市,所轄7個縣區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而「一戶一策」的精準幫扶措施,讓馬永澤重新燃起了致富的希望。  「幫扶幹部一次次上門出點子,幫我化解了一樁樁難事。」一年1.3萬元低保金,吃飯不成問題;健康扶貧大大減輕看病負擔;2017年國慶節政府送來了9隻「扶貧羊」,2018年開春產了6隻小羊羔,種的10多畝牧草當年光賣飼草就收入近萬元……馬永澤掰著手指給記者一筆筆算帳。  馬永澤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 ...致富的渠道——全國人大機關助力內蒙古「兩旗」脫貧的幫扶之道
    2015年,察右前旗和太僕寺旗的貧困發生率分別為11.82%和5.23%,2020年3月4日,「兩旗」正式脫貧摘帽,2.99萬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在「兩旗」脫貧攻堅的進程中,全國人大機關的定點幫扶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全國人大機關累計為「兩旗」投入幫扶資金和物資2000餘萬元,協調引進各類幫扶資金和物資3.05億元,先後派出11名優秀幹部赴當地扶貧掛職。
  • 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廣東順德興起鄉村文明新風尚
    (中國減貧故事)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廣東順德興起鄉村文明新風尚中新社佛山7月15日電 題: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廣東順德興起鄉村文明新風尚中新社記者 郭軍「你看我心態是不是很年輕呀?」室外,還有各類體育設施供村民鍛鍊。水藤村村委會主任、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鄧良傳說,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座敬老院,由於進院養老的長者較少,且無房產證,敬老院停辦,成了一處閒置物業。
  • 農家書屋 富了腦袋
    □胡侍琦攝□連線主持人:本報全媒體記者/拍熱扎提·阿不都「農家書屋送知識,新型農民得實惠」「農家書屋真不賴,富了腦袋富口袋」……流傳在天山南北的順口溜,道出了我區廣大農牧民對知識的渴求。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遍地開花的農家書屋把知識送到了農牧民群眾身邊。
  • 精準脫貧的青川答卷 71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在到村的頭一個月,他對該村貧困戶、非貧困戶進行了挨家挨戶走訪,第一時間摸清村民生產生活狀況,充分了解和掌握他們所盼所需,為全村脫貧攻堅精準施策掌握第一手資料。帶著駐村工作隊員們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助推群眾增收,一項項實打實的幫扶,給村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
  • 【新時代文明實踐】玉井鎮:文明實踐「活」起來 村民腦袋「富」起來
    近日,一群由玉井鎮鎮村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組成的理論政策宣講志願者服務隊穿梭於19個村黨群服務中心、村社巷道、農家小院、田間地頭,他們身著紅馬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點、宣講脫貧攻堅成效、宣傳疫情防控、解讀碼上監督
  • 澄海區下北村:有收入更有衝勁,「富」口袋也「富」腦袋
    自2016年開展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以來,幫扶單位汕頭市委辦公室、汕頭市公路局因戶施策、精準幫扶,激活貧困群眾脫貧原動力,讓這個貧困村在短短四年內實現大變樣,貧困群眾工作有衝勁、日子有盼頭。2019年12月底,下北村105戶334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 「百萬村」的前世今生 看脫貧攻堅中的公安之智與公安之力
    雖地處美麗的東遼河畔,可這裡的村民始終過著靠上級救濟、看老天吃飯的日子。「切實發揮好引導、組織和服務職能;切實增強生產、發展的能力;切實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是四平市副市長、公安局長許輝調研團山子村後對四平公安脫貧攻堅工作提出的方向和目標。
  •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布坪村「第一書記」的攻堅日記
    2016年5月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開始對口幫扶布坪村,楊學成是組織上選派來的第二批幹部,在這裡他開始了第一書記生涯。幾年過去,布坪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2020年6月底,潭下鎮布坪村82戶305名貧困戶已100%脫貧退出,布坪村整村已經退出貧困村序列,已通過屬地市縣驗收。
  • 訪談|靖州縣縣委書記張遠松:生態幫扶 綠色脫貧
    生態幫扶 綠色脫貧 ——訪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張遠松 湖南日報記者 肖軍 黃巍 通訊員 張景武 劉傑華 遠處山坡上楊梅樹蒼翠欲滴,近前村民果園裡橘柚飄香,百畝荷花田蔚為壯觀,充滿民族特色的吊腳樓依山而建……10月19日,走進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太陽坪鄉諸葛村
  • 重慶創新經濟走廊:精準幫扶穩增收 助脫貧
    近日,渝北區茨竹鎮茨竹村村民石全仲對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幫扶責任人周良懿說。  2019年起,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結對幫扶茨竹鎮茨竹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該公司按照「首先解決思想問題,其次解決產業問題,最後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思路穩步推進扶貧工作,形成了「三步走」的扶貧工作方法。
  • 精準扶貧 富了百姓強了隊伍 ——武漢市新洲區脫貧攻堅戰掠影
    新洲三店街龍丘瓜蔞種植基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了優化駐村幫扶工作隊伍,新洲將88名市派「第一書記」納入街鎮班子成員管理,實行市、區、街和派出單位聯考聯評制度。大力開展「聯村聯戶、幫貧幫困」活動,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與村(社區)黨支部結對,聯繫幫扶困難群眾6000多名,共建民生項目520個。為了提高扶貧工作質量,新洲實施「精準扶貧人才服務計劃」,選聘100餘名科技扶貧指導員進駐貧困村,提供技術和信息指導。
  • 我曬我村|蒼溪縣大橋村版《橋邊姑娘》唱出脫貧心聲
    廣元觀察 青涼 樂虹辰 謝建英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00:00/00:00100%用戶鑑權失敗,請先 註冊成為百度雲用戶百度雲9月3日,廣元市蒼溪縣永寧鎮大橋村,貧困戶陽定貴走進自家的獼猴桃園,看著樹上一個個套著泥黃口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