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 富了百姓強了隊伍 ——武漢市新洲區脫貧攻堅戰掠影

2020-12-16 荊楚網

美麗的新洲區徐古街謝店村。

美濤種植專業合作社「扶貧桃」大豐收。

貧困戶住進了安全的改建房。

武漢市城管委扶貧隊員騎摩託車奔走在扶貧路上。

新洲三店街龍丘瓜蔞種植基地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10月17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我們走進地處武漢東大門的新洲區,在城市,在田野,在山村,看到了一些平凡而動人的扶貧場景。

扶貧,鍛造了幹部隊伍

鏡頭一:第一次見到姚家欣,是在村口的堰塘邊。他騎輛頗具鄉土氣息的摩託車,沿村道從稻田那頭來。停車,熄火,迎上來真誠地打招呼,領著我們去看香菇大棚、看養殖基地、看村裡的碾米廠。這些可都是他們扶貧工作隊的寶貝疙瘩哩。

姚家欣是武漢市城管委派駐新洲區徐古街謝店村的扶貧幹部。這幾年,與他一起駐村的4名扶貧幹部,在這離武漢城區近百公裡的小村裡牽頭修堰塘、清淤泥、引項目、搞產業。裡程表顯示:他們自費購置的摩託車,已經在村裡跑了2萬多公裡。因為作風紮實、真心實意為村裡發展產業、辦實事,扶貧幹部深得群眾信任。他們正是活躍在1500 平方公裡新洲土地上,許許多多扶貧隊伍、扶貧幹部的一個縮影。

新洲做法:近年來,新洲堅持抓好黨建促脫貧,加強扶貧隊伍建設。為了建強帶頭人隊伍,新洲選派147名優秀幹部到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薄弱村擔任黨組織名譽書記、發展顧問。採取面向社會公開選聘的方式,為全區8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1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選聘98名村幹部助理,選派38名優秀大學生村官到貧困村任職。

為了激活農村黨員隊伍,新洲開展「黨員聯戶積分爭星」活動,全區共成立102支黨員志願服務隊,聯戶幫扶3200多名困難群眾。創新實施「紅色基金」,截至2020年,共發放「紅色基金」410.6萬元,除對408名特困黨員進行了幫扶救助外,還列支119萬元支持30名有致富技能但缺乏資金的黨員創辦領辦致富項目。

為了優化駐村幫扶工作隊伍,新洲將88名市派「第一書記」納入街鎮班子成員管理,實行市、區、街和派出單位聯考聯評制度。大力開展「聯村聯戶、幫貧幫困」活動,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與村(社區)黨支部結對,聯繫幫扶困難群眾6000多名,共建民生項目520個。

為了提高扶貧工作質量,新洲實施「精準扶貧人才服務計劃」,選聘100餘名科技扶貧指導員進駐貧困村,提供技術和信息指導。持續實施「農村村級班子人才培養工程」,依託區電大辦學,共培養900餘名「農民大學生」。 88個市派駐村工作隊和102個區派駐村工作隊、600多名工作隊員紮實開展駐村幫扶,每周「五天四夜」吃、住在村,及時幫助貧困戶解決日常生產生活困難,增進感情。

脫貧攻堅是幹部的練兵場。新洲區明確了在脫貧一線考察識別幹部的鮮明導向。2018年以來,該區共選拔19名能吃苦、肯擔當、善抓發展的優秀幹部充實到貧困街鎮領導班子中,有10名街鎮中層幹部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優秀提拔進入街鎮領導班子,有6名貧困街鎮領導幹部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優秀得到提拔或進一步使用,3名幹部因脫貧攻堅的突出表現被評為全區履職盡責拼搏趕超突出個人。

專家點評: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蘇娜認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根本在於有一支優秀的骨幹隊伍。扶貧是一項偉大且艱苦的事業,尤其是駐村扶貧幹部,工作生活條件往往比較艱苦。但越是艱苦環境、吃勁崗位,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磨礪幹部的品質,考驗幹部的毅力,增長幹部的才能。「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扶貧淬鍊的是幹部的能力,鍛造的是能打硬仗的隊伍。

扶貧,造福了鄉村百姓

鏡頭二:輕輕叩門,院門「吱呀——」一聲,打開了。肖麗探出頭來:「來了,快請進。」

新洲區三店街徐貴村村民肖麗一家,因病致貧,原來住的老房子到處漏水,一到雨天就發愁。扶貧幹部主動上門幫助解決問題,並結合實際情況,安排肖麗到村裡的瓜蔞基地工作。「一年有一萬多塊,比外面打工強,主要是還能照顧小孩、照顧家裡。」

肖麗說,現在她家不僅享受到了相關救助政策,而且住進了結實的改建房,再也不用為下雨發愁了,一家人也早就脫了貧。

10月12日,我們上門調研,肖麗的丈夫外出打工去了,她正在準備午飯。在她家轉轉,我們看到,小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牆角的南瓜長得茂盛。

在徐貴村千畝瓜蔞基地,我們看到綠色的藤條上結出了難以計數的瓜蔞。這不起眼的瓜蔞是渾身是寶的「金果果」,千畝瓜蔞基地正帶動徐貴村以及周邊的左橋村、石橋村的40餘戶貧困戶共同致富。

新洲做法:近5年來,新洲區共統籌整合各級資金70.78億元用於精準扶貧,重點發展扶貧產業、加強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按照「分類扶、整體富」的原則,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精準施策。

為保證脫貧的可持續性,新洲通過產業扶貧「夯基礎」,5年來共投入專項財政扶貧資金58138.2萬元,建設扶貧產業項目2736個。在產業布局上,利用老區街鎮山地丘陵較多的特點,變不利地形為資源優勢,圍繞「一體」(倉埠田園綜合體)、「一線」(紅色旅遊線)、「一鎮」(鳳凰建制鎮),打造本土特色產業品牌,因地制宜重點發展茶葉、油茶、林果(苗木)、食用菌及鄉村休閒遊等農業優勢產業。全區參與扶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371家,一批成規模、有特色的扶貧產業基地不斷發展壯大。倉埠的桂花苗木,鳳凰的茶葉、葡萄,舊街的白茶、油茶等,逐步形成了「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一村一企一品」的產業發展幫扶新模式,融入產業發展貧困戶達2829戶、7607人,佔有勞動力貧困戶的57.6%、受益總人數的43.1%,有效帶動和促進了貧困人口脫貧,也為貧困地區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促進貧苦戶勞動力技能提升,新洲通過教育培訓為貧困人口「增技能」,並通過精準扶貧專場招聘會、村企對接活動等途徑推薦安排貧困人口務工7783人。

為預防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新洲通過醫療救助「保健康」,88個貧困村完成「五化」衛生室建設。訂單培養了200名鄉村村醫;每年為全區所有貧困人口全額補助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個人繳費。5年來,共為47150人次貧困人口住院報銷基本醫療費用23643.18萬元,為14343人次貧困人口報銷門診特殊慢性病(重症)醫療費用1717.28萬元。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全面推行,貧困戶基本醫療綜合報費率達到90%以上。

為了阻斷貧窮的代際傳遞,新洲通過助學扶智「託希望」,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實行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學段」資助,5年來,共為24026人次貧困戶子女資助6024.867萬元。全區無一名貧困戶子女輟學,有效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為了實現社會保障公平,新洲通過政策兜底「強保障」。從2016年到2020年,農村低保、五保標準年年遞增,低保戶保障標準從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680元,五保戶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1280元。

為了改變貧困戶的生活面貌,新洲通過基礎建設「美環境」。對983戶貧困戶進行了危房改造。新建農村公路272公裡。88個貧困村全部達到市「清潔村」標準,村灣道路、寬帶網絡、農村公交實現「村村通」,每村都建有標準化衛生室、農家書屋、文化廣場,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社會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專家點評:省委黨校副教授李珊珊認為: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民生保障上下足繡花功夫,努力提高保障品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扶貧工作做得怎麼樣,關鍵要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怎麼樣。

脫貧,提振了幹群精神

鏡頭三:「從前,最愁的就是掙不到錢。如今,我想的是怎麼把魚養大、賣個好價錢,帶動更多鄉親一起幹。」在新洲區倉埠街盛咀村養殖場旁,李清梅給我們講她的生意經,思路清晰,充滿自信。

2018年,貧困戶李清梅一家在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武漢農商行的幫助下,申請到政府貼息的扶貧小額貸款,發展魚塘養殖。「去年我養魚除去成本賺了近2萬元,接下來我想擴大養殖規模,再多流轉一些荒地。」經濟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還有明顯改善的生產生活環境,讓這個曾經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的家庭煥發出勃勃生機。

新洲做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扶貧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10月,精準扶貧的號角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吹響。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和「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體要求,新洲區委區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全面動員,全民上陣,統籌整合各方資源,舉全區之力投入脫貧攻堅戰。歷經5年堅持不懈地艱苦奮鬥,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圓滿完成了既定的減貧目標任務。

2015年,通過精準識別,新洲區共確定8個老區街鎮、88個貧困村、7139戶、21833名貧困人口。

2018年,全區建檔立卡88個貧困村、全部貧困人口脫貧出列,農民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15923元增長到2019年的22097元。農村貧困地區環境不斷改善,貧困人口的社會公共服務水平和生產生活條件穩步提高。

專家點評:湖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徐信華表示,從貧困戶到脫貧戶再到致富戶,一路走來,一些貧困戶「依」的是精準扶貧政策,「靠」的是自身堅定的發展信心。扶貧,關鍵在於扶志,在於激蕩困難群眾靠自身努力,創造更美好生活的精氣神。

相關焦點

  • 武漢市體育局舉辦2020年科學健身大講堂進鄉村新洲區培訓班
    《中國紀錄》新媒體 曾佑堂 郭建林 武漢新洲報導2020年12月2日上午,武漢市「2020年科學健身大講堂進鄉村暨農村體育骨幹新洲區培訓班」在倉埠街周鋪村會議廳舉行。此次培訓活動由武漢市體育局主辦、武漢市社會體育局指導員協會、新洲區文旅局體育科承辦、新洲區各街鎮文化站協辦。為貫徹落實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統領,按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總體要求,促進新洲區88個貧困村全民健身活動的有效開展,提高脫貧質量,預防因病返貧。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文章強調,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河北邯鄲精準發力壓實責任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近年來,該縣通過樹品牌、強科技、促融合,推動有著30多年種植歷史的黃瓜發展成富民大產業。館陶縣委宣傳部供圖535個貧困村穩定脫貧,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不足2800元增長到目前的8982.6元,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接近、達到和超過全市平均水平……數據背後,是邯鄲市「十三五」期間舉全市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不懈努力。
  • 中原證券:創新扶貧模式,傾力脫貧攻堅_資本市場精準扶貧在行動...
    題記:  自8月7日起,證券時報隆重推出「資本市場精準扶貧在行動」專欄。  2018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精準脫貧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船至中流,奮楫者先。
  • 脫貧攻堅工作紀實——冠縣梁堂鎮精準扶貧暖人心 精準脫貧譜新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大明確把精準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
  • 句容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原標題:句容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 廉江禁毒—和寮鎮決勝「脫貧+禁毒」攻堅戰
    廉江禁毒—和寮鎮決勝「脫貧+禁毒」攻堅戰 2020-07-31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盟新洲區工委新春掠影
    12月29日,新洲區人大、區政協五屆三次會議圓滿結束。民盟盟員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提交的提案上升為大會口頭髮言1件,書面發言2件。獲得區年度優秀提案1件,優秀社情民意信息3件。6月5日,民盟新洲區工委的政協委員們圍繞即將召開的政協專題協商會議題,到東西湖新區柏泉垃圾中轉站、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博大城市星座和深能環保集團新溝垃圾發電廠進行實地考察調研。
  • 愛心北京助力京蒙扶貧協作,消費扶貧贏戰脫貧攻堅
    全面小康是百年目標,脫貧攻堅是千年夢想,這兩大歷史任務都將在今年完成。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北京充分發揮首都的資源優勢,動員企業和社會力量,合力推動扶貧支援工作;堅持發揚首創精神,形成北京特色的扶貧協作模式;堅持首善標準,精準扶貧脫貧,推進扶貧支援提質增效。
  • 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召開的7個專題會議
    2015年在延安召開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在貴陽召開部分省區市扶貧攻堅與「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2016年在銀川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2017年在太原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2018年在成都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2019年在重慶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每次圍繞一個主題,同時也提出面上的工作要求。」
  • 秉承潘剛扶貧「十六字」方針 伊利積極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作為乳業龍頭企業,伊利集團勇擔重任,積極探索實踐「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持續落實董事長潘剛提出的「十六字方針」,助力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
  • ——南寧市脫貧攻堅戰前線指揮部盡銳出戰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面對這一重要任務和歷史使命,南寧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首創建立南寧市脫貧攻堅戰前線指揮部,選派精兵強將,以「非常政策、非常舉措、非常力度」,派出駐縣(區)工作組,前往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等南寧市脫貧攻堅最艱苦
  • 青島城陽:精準幫扶,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青島市城陽區在對口幫扶貴州安順關嶺、甘肅隴南工作中,堅持高點站位、搭建多元化協作新平臺,形成了「兩地心相融、應需扶產業、產業促消費、消費富農戶、農戶感黨恩」的新格局,走出了一條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城陽之路。
  • 山亭區馮卯鎮抓好產業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
    近年來,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黨委政府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全鎮先後投資3558萬元,實施產業扶貧項目41個,累計獲取項目收益850餘萬元,帶動全鎮968戶239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了穩定脫貧。
  • 探索實施「4+X」扶貧模式 獨樹一幟參與脫貧攻堅戰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社會力量也是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生力軍。碧桂園自 1992 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企業使命,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孜孜不倦投身公益及扶貧事業。
  • 白山市江源區加大產業扶貧力度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白山市江源區把扶貧項目作為群眾增收的載體,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密結合,與本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精準對接,打造區級項目兜底、鎮級項目引領、村級項目為依託、庭院經濟為補充的「四重保障」產業發展增收模式,確保高質量脫貧成色,可持續發展成效,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大力發展區級兜底扶貧項目。
  • 91科技集團榮獲2020年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先進民營企業稱號
    ,最早著手打好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最強舉措打好農村產業革命突破戰,最實對接打好脫貧攻堅協作戰,脫貧攻堅連戰連捷、取得決定性成就。在各方大力支持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在貴州大地蓬勃開展、結出累累碩果,充分彰顯了廣大民營企業家「聽黨話跟黨走」的高度政治自覺,「先富幫後富、促進共同富裕」的強烈責任擔當,「敢為人先、愛拼才會贏」的優秀企業家精神。希望廣大民營企業持續加大精準幫扶力度和產業投資力度,助力貴州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貴州各級政府將全力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助力民營企業在貴州大展宏圖。
  • 中國藥科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五年來,學校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戰略思想,將國務院定點扶貧任務作為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作為推進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過程中為國家做貢獻的重要契機,充分發揮藥學優勢,選派優秀掛職幹部,積極爭取社會各方力量,通過龍頭企業引領,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實現幫扶陝西鎮坪縣、輻射安康秦巴山區國家級集中連片貧困帶的精準措施落地生根。
  • 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張祥:電商扶貧助力實現精準脫貧
    他表示,電商扶貧是新一輪扶貧開發的創新舉措,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等部門,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電商扶貧頻道和中國電商扶貧聯盟等工作為主要抓手,深入實施電商扶貧,地方、企業和社會各界踴躍參與、積極探索,取得顯著成效。
  • 打贏脫貧攻堅戰,教育如何更好發揮作用?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兩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確保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健全和執行好返貧人口監測幫扶機制,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該如何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