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村民富「口袋」富「腦袋」?來看看這個鎮上的脫貧故事

2020-12-22 上遊新聞

「老戴,房子住起還習慣嗎?如果遇到問題不要怕麻煩哈,隨時給我打電話。」在重慶榮昌區古昌鎮有這麼一支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黃武亮就是其中一員。幫助村民危房改建成新房、贈送花椒幫助村民靠種植實現增收。

近日,記者走進古昌鎮這支工作隊,看他們如何深入村社,走村入戶到轄區227戶建檔立卡戶家,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摸清家底,積極引導群眾摒棄「等、靠、要」錯誤思想,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確保小康路上不掉隊。 

和村民「慢慢擺」,達成修新房共識

「你們不要勸我,我家裡無兒無女,不想修新房子,就住這個老房子。」前段時間,古昌鎮新民村6組建檔立卡戶戴訓元,在面對幫扶幹部勸說其修建新房時,他提出自己的想法。

戴訓元與妻子蔣正蓉居住的房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修建的泥土房,因常年受風雨侵蝕,出現漏雨等不安全隱患。「大落大漏,小落小漏。」提到從前下雨時屋內的情景,戴訓元一臉苦笑。

雖然扶貧幹部再三為他宣傳危舊房改造政策,並告訴他符合危舊房改造要求,能享受到一定金額的補助,可固執的他認為自己沒有兒女,沒必要修建新房,再加上對老房子有了感情,對建新房的事更是不上心。

「他們住在這樣的房子裡,對安全沒有保障,一定要想辦法讓他接受危舊房改造。」黃武亮告訴記者,在得知戴訓元夫婦的情況後,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立即將其納入「重點」對象。

接下來的日子,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及幫扶幹部經常到戴訓元夫婦家,給他們講道理,擺事實。「我們首先對他們不接受危舊房改造表示理解,並進行平等地交流,然後才講解我們的觀點,在慢慢聊中達成共識。」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持久戰」,戴訓元夫婦終於同意危舊房改造。

如今,喜遷新居的戴訓元夫婦覺得日子有奔頭了,他們也更有幹勁了,養雞、養鴨、種地,用勤勞雙手改變生活。「好在黨和國家政策好,幫扶幹部也費心,多次過來找我談話,讓我們的居住條件大變樣,日子也越來越好了。」戴訓元夫婦逢人便誇。

用實際行動幫到別人「不好意思」

古昌鎮百合堂村的孫克明,因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缺技術致貧,曾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及區級幫扶幹部多次「軟磨硬泡」,為其發展產業「支招」,可沒有幹勁的孫克明卻無動於衷。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怎樣才能激發其發展動力?」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組員與幫扶幹部一起商量後,決定通過大家合力,先幫孫克明妻子解決戶口上的難題,讓他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扶貧先扶精氣神,只有先把貧困群眾心焐熱,這樣才好辦事。」黃武亮說。

原來,孫克明的妻子戶口在廣東,因為一些原因,她的戶口被註銷了,鎮村多次鼓勵其回廣東重新上戶,但孫克明夫婦始終不願意回去辦理,經過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多次上門勸說才做通其思想工作。隨後,該鎮立即組織派出所、鎮村幹部、幫扶幹部及其本人前往廣東重新辦理身份證,並將戶籍關係轉回了古昌鎮。

「你別說,這一招還是很管用,看著我們為他費心費力,他可能也覺得不好意思,比以前勤快多了。」黃武亮介紹,孫克明不僅將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還養了雞、鴨、鵝。此外,還將別人拋荒的土地用來種糧食。

當地還將自己栽種的10餘畝花椒樹全部無償贈送給孫克明,他只需做好後期管護,2021年就能採摘花椒銷售,為家庭增加收入。

「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穫。他們也給我說了很多,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將通過勤勞雙手改變生活現狀,讓日子越來越有奔頭。」孫克明說。

「志智」雙扶促脫貧 口袋腦袋一起富

戴訓元、孫克明是古昌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在「志智」雙扶工作中,他們始終用科學的管理方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使脫貧有持續的內生動力,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與力量。

今年4月初,古昌鎮成立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成員由鎮改非領導、離任村幹部共5人組成。該工作隊根據實際,將轄區227戶脫貧戶劃分為一般脫貧戶和脫貧積極性不高的重點脫貧戶。針對一般脫貧戶工作隊實施全覆蓋心連心交流,而針對重點脫貧戶工作隊確保每月至少開展一次以上面對面思想交流,確保「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政策全面落地,同時,引導他們摒棄「等、靠、要」思想,鼓勵他們發展特色產業,通過勤勞增收致富,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積極投身到幹事創業浪潮中。

在古昌鎮各村社,總能看見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組長黃武亮與其他成員走村入戶,了解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情況的身影。而為了方便群眾,他們或是早早出門,趁著群眾外出趕場前入戶走訪,或者是到了晚飯飯點時,才到老百姓家走訪。「因為老百姓有他們的事要辦理,我們不能因為工作影響他們的生產生活,而是要在他們方便時去做惠民事。」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古昌鎮相關負責人表示,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成立脫貧幫扶思想工作隊的目的是,在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政策的同時,做好脫貧戶宣傳、教育、組織工作,支持村民積極探索致富門路,在富「口袋」的同時,更要富「腦袋」,力爭在奔小康路上不掉隊。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張皓 通訊員 王新蓮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並舉 富口袋又富腦袋 吉林市公安機關精準施策幫扶村民脫貧致…
    【媒體聚焦】人民公安報:「輸血」「造血」並舉 富口袋又富腦袋 吉林市公安機關精準施策幫扶村民脫貧致… 2020-10-28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廣東順德興起鄉村文明新風尚
    (中國減貧故事)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廣東順德興起鄉村文明新風尚中新社佛山7月15日電 題:富了口袋,還要富腦袋:廣東順德興起鄉村文明新風尚中新社記者 郭軍「你看我心態是不是很年輕呀?」每天來中心參加活動,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圖為6月13日,年輕人在水藤村紅基石黨群服務中心內學習書法。 中新社記者 王駿 攝「學這個快十年了,這個服務中心建起來後,更加方便大家聚到一起切磋,感覺自己心情更加舒暢了。小康生活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韋倩嫦的孫子在附近小學上學,每天把孫子送到學校後,她就會來這裡,既參加感興趣的活動,又幫忙做義工。
  • 農家書屋 富了腦袋
    □胡侍琦攝□連線主持人:本報全媒體記者/拍熱扎提·阿不都「農家書屋送知識,新型農民得實惠」「農家書屋真不賴,富了腦袋富口袋」……流傳在天山南北的順口溜,道出了我區廣大農牧民對知識的渴求。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遍地開花的農家書屋把知識送到了農牧民群眾身邊。
  • 【新時代文明實踐】玉井鎮:文明實踐「活」起來 村民腦袋「富」起來
    近日,一群由玉井鎮鎮村幹部、駐村幫扶工作隊組成的理論政策宣講志願者服務隊穿梭於19個村黨群服務中心、村社巷道、農家小院、田間地頭,他們身著紅馬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點、宣講脫貧攻堅成效、宣傳疫情防控、解讀碼上監督
  • 村民們脹了腰包富「腦袋」
    村民們等的「客人」,就是要來村裡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大學生宣講團」宣講志願者。上午10點,宣講活動正式開始。「大學生宣講團」宣講志願者賀亦毅披上他的「戰衣」——「紅馬甲」,在別具特色的德孝長廊裡開始了他的第十九次宣講。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向官吉:興產業富村民丨羅小二: 好...
    ◆ ◆ ◆ ◆ 興產業富村民 望謨縣石屯鎮黨委書記 向官吉在四年的時間裡如何做到「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這一目標,首先必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以黨建為引領,發展產業,這是解決貧困問題的前提。面對土地資源分散和產業弱的狀況,通過與村民共商提出了「聯村發展,連片帶動,抱團推進」的發展戰略。
  • 教育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富了腦袋、鼓了口袋
    教育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富了腦袋 鼓了口袋  「有了助學貸款,家裡再不用為我上大學發愁了。」廣西桂平市江口鎮胡村羅雨婷說。隨著學生資助政策的不斷完善,許多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  扶貧先扶智。
  • 美了生態,富了口袋!
    美了生態,富了口袋!走進位於山亭區西集鎮馬莊村的山亭區眾鑫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瓜蔞種植基地西區,只見一個個金黃色的瓜蔞掛滿棚架,村民正興高採烈地採摘。同樣,在這家種植基地東區,村民們正跟在藥材收穫機後,挑選著白芍。
  • ...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金昌」口袋鼓起來 腦袋富起來 日子火起來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甘肅客戶端12月1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現在,貧困村裡的水通了、路好了、房新了、山綠了,看病方便了,出行通暢了,群眾不僅口袋鼓起來了,腦袋也富起來了,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省
  • ...貧困村的「富」隊長丨石阡縣河壩鎮王坪村脫貧攻堅隊隊長楊冰凱
    為讓群眾「富腦袋」和「富口袋」,我曾與攻堅隊員一起入室開堂授課、下地插秧打穀、上山開荒種果……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實現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我叫楊冰凱,是石阡縣河壩鎮組織委員,在擔任王坪村聯繫領導及攻堅隊長4年時間裡,我的思想認識更加的「富足」,人生閱歷更加的「富有」。
  • 江西湖口:美了鄉村 富了村民
    2000年起,以鐘山藥業、九普藥業為龍頭企業,採取「公司+合作社+種植大戶+散戶」的模式運營,種植吳茱萸、黃梔子、枳殼等藥材,並帶動周邊300餘農戶1300餘村民利用荒山坡地種植藥材,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 南疆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 興產業富村民
    南疆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 興產業富村民——記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新疆大學、莎車縣衛健委駐莎車縣墩巴格鄉尤庫日阿依庫勒村第一書記於鵬飛新華社客戶端烏魯木齊7月22日電(記者李志浩)「
  • 澄海區下北村:有收入更有衝勁,「富」口袋也「富」腦袋
    自2016年開展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以來,幫扶單位汕頭市委辦公室、汕頭市公路局因戶施策、精準幫扶,激活貧困群眾脫貧原動力,讓這個貧困村在短短四年內實現大變樣,貧困群眾工作有衝勁、日子有盼頭。2019年12月底,下北村105戶334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 環江脫貧故事 | 北投集團助貧困學子莫榮富圓夢
    環江脫貧故事 | 北投集團助貧困學子莫榮富圓夢 2020-05-24 0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的扶貧故事」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丨鎮遠縣尚寨鄉大河村村民陳朝友
    夢想,如何啟程?一個農民的夢想,又如何實現? 說幹就幹,我立即籌建資金建設養豬場,自此開啟了自己的養豬事業和致富夢想。2017年,我購買了8頭原始香豬幼仔,準備大幹一番。然而,由於缺乏科學的飼養技術,豬仔一下死去好幾頭。
  • 「脫貧攻堅百村行」大營鎮:村貌美 產業興 村民富
    6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大營鎮檀頭高村,只見街道寬敞乾淨,綠化樹枝繁葉茂,農家小院、小遊園裡一串串即將成熟的杏子壓彎了枝頭,碩大的桃子長勢良好,綠葉襯得紅桃、黃杏分外好看,農田裡,村民群眾正在搶收已經成熟的麥子……處處呈現著一派喜人景象。
  • 崗廈村民見證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改革巨變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
    原標題:崗廈村民見證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改革巨變 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築牢城中村疫情防線,組織復商復市,穩增長保繁榮;推進雨汙分流,環境提升,物業增收;組織村民股東到國外考察開眼界,村民福利件件暖心。崗廈老村民文老伯說起崗廈股份合作公司給村民辦的實事,連連稱好。
  • 河北圍場:精準扶貧 好了生活 富了頭腦
    溝裡很冷,一到冬天下雪,更是外人進不去,裡面人出不來。每年冬天我們只能自己想辦法上山弄柴火生爐子。屋裡住得土炕,上邊凍腦瓜皮下邊凍腳。現在搬進樓房集中供暖,不用自己找柴火,甭提多暖和了。」談起住進樓房的變化和感受,齊文茹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搬到這之後,就醫、出行都方便太多了。樓下就是衛生院,不舒服了,能走的時候就走過去,走不動了打個電話很快就有人來家裡幫忙。」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射洪市復興鎮九聖村:產業振興「富口袋」鄉風文明...
    射洪市復興鎮九聖村發展特色產業的同時注重感恩教育產業振興「富口袋」鄉風文明「富腦袋」村名片射洪市復興鎮九聖村位於射洪、三臺、鹽亭交界處,幅員面積2.2平方公裡,是省級四好村活動有了陣地,村民們自發組建了三支文體隊,每晚在文化廣場和文化排練室開展文體活動,帶動了全村村民參與文化活動。村文體隊積極組隊參加全鎮文藝調演,主動與周邊鎮、村進行文化活動交流。通過一場場活動,文體隊把脫貧攻堅的利好政策傳遞給了每一戶貧困戶,逐步增強了貧困群眾的脫貧信心。九聖村老人歡聚一堂暢談幸福生活。
  • 我曬我村|蒼溪縣大橋村版《橋邊姑娘》唱出脫貧心聲
    廣元觀察 青涼 樂虹辰 謝建英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00:00/00:00100%用戶鑑權失敗,請先 註冊成為百度雲用戶百度雲9月3日,廣元市蒼溪縣永寧鎮大橋村,貧困戶陽定貴走進自家的獼猴桃園,看著樹上一個個套著泥黃口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