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百村行」大營鎮:村貌美 產業興 村民富

2020-12-16 網信尉氏

6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大營鎮檀頭高村,只見街道寬敞乾淨,綠化樹枝繁葉茂,農家小院、小遊園裡一串串即將成熟的杏子壓彎了枝頭,碩大的桃子長勢良好,綠葉襯得紅桃、黃杏分外好看,農田裡,村民群眾正在搶收已經成熟的麥子……處處呈現著一派喜人景象。

檀頭高村地處大營鎮東北部,全村2000多口人,貧困戶32戶67人,原是大營鎮一個比較偏僻落後的村莊,村裡街道大多是泥土路,坑坑窪窪,基礎設施條件差、產業基礎薄弱。而今,再到大營鎮檀頭高村,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村裡的變化。

要想富,先修路。為解決村民出行難問題,今年以來,大營鎮檀頭高村多方努力申請協調,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泛發動黨員群眾主動清除房前屋後雜物、修葺路面,把村裡的大街小巷全部修建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及柏油路,並在道路兩側、空心院內栽上了富葉妻、月季及各種果樹,打造小遊園、小果園。在村民精心呵護下,綠化樹枝繁葉茂,花香沁人心脾,各種果樹枝頭碩果纍纍,村民們吃著自家種出的水果,樂得合不攏嘴。

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在高質量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時,檀頭高村以產業興旺為突破口,以產業扶貧為主渠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度挖掘本地資源,積極流轉土地,成立永美肉鴨養殖合作社,按照「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運營模式,通過提供就業崗位、技能培訓、利潤分成等多種幫扶方式,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群眾共同發展,讓貧困群眾切實得到實惠。

如今的檀頭高村,大部分村民蓋起了樓房、開上了小轎車,過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這幾年,在鎮村幹部的努力下,俺村幹群一心,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真正實現了環境美產業興,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致富之路。」該村黨支部書記張國旗說。

檀頭高村的變化,只是大營鎮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眼下,大營鎮各村的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道路硬化率逐年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住房、飲水、醫療、教育、產業等扶貧政策不斷健全和落實,群眾的認可度和滿意度得到了極大提升。

相關焦點

  • 「九江」德安縣寶塔鄉九裡村:家鄉美產業興 村民喜笑顏開
    德安縣寶塔鄉九裡村位於寶塔鄉西部,距德安縣城5公裡,轄區面積約23.9平方公裡,下設18個村民小組,農戶460戶186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7戶104人。近年來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村貧困戶均已光榮脫貧,村集體經濟也逐年增長,實現了組織強、產業興、村民富、村莊美的可喜變化。
  • 「脫貧攻堅·百名記者百村行」|八面山|脫貧攻堅|百村|張向陽|雲頂...
    4月8日,湘西州啟動「脫貧攻堅·百名記者百村行」蹲點採訪活動,全州100名新聞記者到全州100個扶貧村進行蹲點採訪,全面記錄脫貧攻堅「好聲音」,立體傳播基層「好故事」,努力營造「雙決」的強大輿論力場。4月24日,湘西州龍山縣八面山上的雲頂村,雨後初晴,山花盛開,雲霞奔騰,張向陽站在雲頂村最頂端,俯瞰雲海中若隱若現的新修的小洋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張向陽為這個貧困又美麗的村莊帶來陽光和希望;用兩年時間,修路開山,發展產業,為村民增收,讓這個國家級深度貧困村摘掉了帽子,用真心暖民心,深受村民愛戴。這是雲頂村的春天,這是年過半百的張向陽的春天。
  • 尉氏縣大營鎮:「小酒坊」壯大村集體經濟 助力脫貧攻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陳尊孝 通訊員 張玉玲「自從村裡建了酒廠,俺在廠裡務工,離家近、工資穩定,俺種植的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還能賣個好價格,這幾年家裡經濟收入明顯提高了,真是感謝黨的好政策……,」7月21日上午,尉氏縣大營鎮三戶趙村貧困戶鍾根嶺高興的對記者說
  • 南疆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 興產業富村民
    南疆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 興產業富村民——記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新疆大學、莎車縣衛健委駐莎車縣墩巴格鄉尤庫日阿依庫勒村第一書記於鵬飛新華社客戶端烏魯木齊7月22日電(記者李志浩)「
  • 聚焦脫貧攻堅 捧起水靈靈的新聞
    原標題:濟南日報報業集團百名記者進百村聚焦脫貧攻堅 捧起水靈靈的新聞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如何展示出老鄉們的生活變化是黨媒的責任,更是黨媒的使命。
  • 尉氏縣大營鎮:西蘭花成了村民「脫貧致富花」
    玉陳村位於大營鎮政府東南3公裡處,有8個村民小組,483戶、2186口人、耕地5400畝,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51人,於2020年實現整村脫貧,這主要得益於玉陳村大力引導村民調整種植結構,打造「一村一品一特色」,藉助蔬菜產業帶領村民群眾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路
  • 百縣千村行(304)丨合江縣委書記與脫貧村民排排坐 實話實說有問必答
    四川在線記者 林嘉薇 付真卿 蘭楠 圖片 肖雨楊如果你是一個已經脫貧的貧困村村民,當縣委書記笑呵呵的坐在你面前,你準備跟他聊點啥?11月25日,四川日報全媒體「百縣千村行」採訪報導行走進瀘州市合江縣。在合江縣榕山鎮回洞橋村,一場別開生面的壩壩會開了起來。壩壩會上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合江縣委書記李仁軍坐到村民中間,與大夥一起暢聊脫貧攻堅。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漢壽縣巖汪湖鎮:業興人和 景美民富
    業興人和 景美民富——漢壽縣巖汪湖鎮決戰脫貧攻堅見聞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傑通訊員 史和清 範暉「以前村道都是泥巴路,坑坑窪窪,村裡的拖拉機陷在泥坑裡,要十幾個壯勞力才能推上來。」木子樹村黨總支書記王連友告訴記者,脫貧攻堅號角吹響後,各方投入1600多萬元,對全村道路進行硬化、農村灌溉設施進行整修。路通了,村裡先後引進玩具廠等6家企業。「現在種田灌溉便利,農閒時可在村裡企業打工。」村民姚紅星說,人窮志不能窮,只要勤勞,就能脫貧致富。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圍場:鄉風美產業強共同富
    作為河北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圍場採取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實施文化春風惠民工程、發展特色脫貧致富產業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實現貧困群眾物質脫貧、精神富足。已成功帶動108個貧困村退出,7866戶貧困戶、17598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探索出一條精神扶貧、文化扶貧助推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 沅陵縣涼水井決戰脫貧「群英贊」之貧村變富村(八) 黨建引領富民路...
    近年來,該村以黨建促發展惠民生,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班子,帶領村民發展產業,辦好惠民實事,發揮好村民自治組織作用,以「強支部、興產業、促脫貧」為發展思路,通過大力發展蛋雞養殖、蔬菜種植和蔬菜深加工等產業,助推脫貧攻堅、集體經濟和鄉村振興,走出一條「黨建強村、產業富村、服務興村、民主治村」之路,形成基層黨組織和鄉村經濟發展齊頭並進局面。
  • 「脫貧攻堅」「一業興鎮」看壩河
    近年來,漢濱區壩河鎮按照「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思路,以「產業興鎮」為抓手,以「基礎強鎮」為載體,全力打造村美民富業興的明珠小鎮,走出了一條產業富民的新路子,開創了綠色崛起的新局面。揚帆築夢小康路「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 「我的扶貧故事」百花深處是桃源|紫雲自治縣大營鎮百花村駐村第一...
    今天的百花村花兒笑、鳥兒鳴,田間地頭農戶們的歡聲笑語,村內肉牛養殖、家庭農場、食用菌、農業產業種植等脫貧產業也有序推進,形成產業「百花」「齊放」的態勢,是真正的「百花村」。今年春天,一夜春雨過後,駐村書記陳懷靜和村支書舒啟凡到中藥材種植基地內查看中藥材的長勢情況我叫陳懷靜,是紫雲自治縣大營鎮百花村駐村第一書記。
  • 決戰脫貧攻堅,點讚富美同安!第九屆廈門網絡文化節同安脫貧攻堅...
    下面就請跟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回顧下吧~活動於8月5日正式上線推出內容豐富 精彩紛呈一「決戰脫貧攻堅 點讚富美同安」活動網絡專題頁面訪談以「話脫貧故事 聚攻堅幹勁 走好初心之路」為主題,講述了習總書記與軍營村、白交祠村兩村的故事,展現了習總書記與同安的深厚情緣。通過實地走進軍營、白交祠兩村,帶網友徜徉綠水青山的同時,了解兩村脫貧致富的發展歷程。首播點擊量高達13.6萬。
  • 陝西安康市聯溝村興產業拔窮根,讓村民富起來——「村裡也能幹成大...
    劉坤秀是陝西省安康市洄水鎮聯溝村村民,2014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年,劉坤秀的生活筍子變竹——節節高,一如聯溝村近年來的變遷。地處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的聯溝村,曾是深度貧困村。如今,脫貧攻堅,山鄉巨變。路通了、網聯了、業興了、人富了。截至目前,聯溝村204戶631人全部脫貧,徹底甩掉了窮帽子。
  • 學習先進 決勝脫貧攻堅 天安鄉長田村:生態宜居產業興
    近年來,天安鄉長田村將產業扶貧作為增強貧困群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帶領貧困戶持續增收致富,同時大力推進村莊整治,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 助農團團丨開陽雙流鎮白馬村:黨旗飄 產業興 百姓富
    助農團團丨開陽雙流鎮白馬村:黨旗飄 產業興 百姓富 2020-12-06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澄邁黃竹村脫貧攻堅中隊引進社會資本發展產業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黃竹村脫貧攻堅中隊副中隊長常彩紅介紹,黃竹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91人,為了幫助這些貧困戶脫貧「摘帽」,近些年,脫貧攻堅中隊注重引入社會資本到黃竹村發展產業,帶動村民們脫貧致富。「在這打工一個月3000元,跟以往在外地打工收入差不多。」
  • 「我的脫貧故事」碧江雲場坪鎮:村美產業興 百姓腰包鼓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發展產業是關鍵,也是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動力源。近年來,碧江區雲場坪鎮因地制宜,深入開展農村產業革命,優化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條,激發鄉村發展活力,有效鞏固脫貧成果。雲場坪鎮轄2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4383人,其中農業人口3183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29戶437人,2019年實現全面脫貧清零。楓木坪村食用菌基地是該村集體經濟產業,佔地面積約十餘畝,共計6萬支菌棒,可年產13萬斤食用菌。
  • 「脫貧攻堅·百名記者百村行」 | 田輝:貧困村裡看變化
    4月8日,湘西州啟動「脫貧攻堅·百名記者百村行」蹲點採訪活動,全州100名新聞記者到全州100個扶貧村進行蹲點採訪,全面記錄脫貧攻堅「好聲音」,立體傳播基層「好故事」,努力營造
  • 【銘記初心使命 · 決戰脫貧攻堅】龍華昌:產業助推脫貧 為群眾鋪...
    心繫貧困群眾,真情實意駐村,用腳步丈量土地,用真情築牢民心。自2017年駐村以來,他紮根脫貧攻堅一線,始終把為民服務解難題放在首位,抓產業、跑市場,走村串戶,他的足跡遍布村裡的每一個角落。2019年12月31日,他成功入選貴州省2019脫貧攻堅群英譜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