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 ‖ 日本:京都金閣寺,美得令人心醉

2021-03-05 來此GO

我們到金閣寺時,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在夕陽映照下,金閣寺與鏡湖池塘交相輝映,金碧輝煌。

遊人們紛紛打開了相機,留下「到此一遊」的瞬間……

金閣寺最早建成於1397年,也算是有點歷史了。

金閣寺(日語,きんかくじ;英語,GoldenPavilion),正式名稱鹿苑寺(日語:ろくおんじ),因為舍利殿整座殿宇都敷上金箔而聞名,也因此而被稱為「金閣寺」。

這座著名的日本古剎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結構

金閣寺(舍利殿)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一樓是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屬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二樓是鎌倉時期的「潮音洞」(一種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築風格),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屬禪宗佛殿建築)。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三種不同時代不同的風格,卻能在一棟建築物上調和完美,是金閣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除此之外,效仿自衣笠山的池泉回遊式庭園裡有許多風格別致的日式造景,讓它成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歷史

這座美麗的古寺曾經遭受過一次大劫:1950年,因一名21歲見習僧人林承賢放火自焚,舍利殿完全燒毀,殿中供奉的國寶、足利義滿像也一同化為灰燼。今日我們所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時依照原樣重新修復建造的,1987年全殿外壁的金箔裝飾皆全面換新,成為目前的狀態。

金閣寺被燒,讓所有篤信日本傳統文化的人極為震撼。因為大部分人相信,正是這座名寺才使京都免於遭戰亂。而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則以這一題材寫出了不一樣的故事,可以這樣說,日本文化成就了三島,三島也使日本文化更為豐富——

三島

金閣寺美得令人心醉,甚至有人為此心碎,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Yukio Mishima)曾經寫過一篇小說《金閣寺》,小說描述了一位僧侶火燒金閣寺,主要理由竟然是嫉妒這座寺院的美。愛之甚,就要毀之?其實,這位主角的內心世界要比這複雜得多,更為離奇的是,與三島的生活信念高度吻合:三島本人45歲時剖腹自殺,他的死被堅守武士道的人視為精神的升華與對自己信念的忠貞。

日本傳統文化在三島心中根深蒂固的。他曾把自己在書中描繪成一個粗線條性格的武士,為國家患難而痛苦。他的自殺合乎日本人把武士比櫻花的觀點。日本人推崇櫻花,讚美那種雖轉瞬即逝、卻頑強堅毅的美。他們往往喜歡以櫻花比喻武士的命運。有三島的短歌為證:「今宵迎風花飄零,明朝世人痛惜櫻」——生命的價值在於強度而不在於長度,三島由紀夫也以自己的死來印證這一觀點。

三島由紀夫原名平岡公威,1925年出生於東京,是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作為日本戰後的文學大師之一,他不僅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甚至有人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他曾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但是,他最後卻因極端激進的政治目的而自殺諫世。因此,儘管其才華橫溢,但大節有虧,是日本特殊歷史鑄就的充滿矛盾的人物,從某一方面揭示了日本社會的暗流湧動。

TIPS

門票:成人400日元,兒童300日元

交通:乘12路、59路等多路公車到「金閣寺前站」下車即可。

開放:9:00-17:00

相關焦點

  • 京都金閣寺,不負盛名,御美而行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京都——古韻、脫俗、空靈…這些唯美的詞彙都不及京都的姿態。
  • 《日本京都金閣寺》大刀-協助拍攝
    日本京都金閣寺【第1幅圖】此作品由河北攝影愛好者昝先生在著名的聊城地區拍攝日本京都金閣寺【第2幅圖】此作品由江西攝影愛好者周先生在著名的杭州地區拍攝日本京都金閣寺【第3幅圖】此作品由成都攝影愛好者宦先生在著名的鄭州地區拍攝
  • 京都行紀之金閣寺
    金閣寺的金閣金光閃閃地出現在我面前。曾經遙遠的想像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我內心一番激動起來。      沒有絲毫猶豫,京都第一站選擇了金閣寺。      我是在看了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後對金閣寺,從而對京都產生了嚮往。去京都,我說不清楚有多大程度上是奔著金閣寺去的。
  • 《日本京都金閣寺建築風景》玉臂匠-協助拍攝
    金閣寺(假名:きんかくじ;英語:Golden Pavilion),正式名稱為鹿苑寺(假名:ろくおんじ),位於日本國京都府京都市北區,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金閣寺其名稱源自於日本室町時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又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又稱為金閣寺。金閣寺始建於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應永四年),在二戰前日本政府就已將其列為國寶。
  • 日本京都金閣寺萬金齊耀!瑞雪迎新
    日本京都知名觀光景點金閣寺寺方,日前利用疫情期間整修屋頂,在更換約萬枚金箔等後,重現18年前剛整修後的金碧輝煌。寺方盼待疫情平息後,能親臨現場慢慢欣賞。金閣寺修復前的建築設計,屋頂並非金碧輝煌。金閣寺位於日本京都,本名是鹿苑寺,為著名世界文化遺產。
  • 【悠行】何志輝 京都最美金閣寺
  • 行色 | 東瀛閒話:美之極致金閣寺
    --東 瀛 閒 話 :美 之 極 致 金 閣 寺(文:周娜)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日本古都京都的寺院數量雖說仍難以與佛教昌盛的南朝相媲美,基本完好保存至今的卻也不少,點點散見於城中,為這座古都平添了許多光彩。
  • 聽日本傳統文化磨耳朵:金閣寺
    京都府京都市北區きょうとふきょうとしきたくにあります。派手はでな金箔きんぱくがまばゆく輝かがやくその姿すがたは、日本にほんの建造物けんぞうぶつの中なかでも類たぐいまれなる豪華絢爛ごうかけんらんさを持もちます。 しかし殘念ざんねんな事ことに、1950年ねんに事件じけんが起おこりました。
  • 塵封的記憶——京都金閣寺
    2015年春,帶小女去日本旅遊。在京都觀賞了被被其尊為國寶的「金閣寺」,其正名本為「鹿苑寺」,因其外包金箔俗稱「金閣寺」,其它建築皆毀於歷史紛爭。只剩此矗立在鏡湖池上之舍利殿。建成於1397年的殿宇華麗不羈,原為鎌倉時代西原寺公經家族所有。
  • 【景色】京都四大名勝之「金閣寺」
    是一座位於京都、最早完成於1397年(應永四年)的日本古剎,除了是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之外,也是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金閣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正式名為鹿苑寺。
  • 漫步日本之京都篇:屬於京都的那些古色古香的美
    這裡供奉著一千尊的觀音雕像,也是非常令人震撼的一個日本文化匯聚地。此外,在京都站附近還有一個頗受女性歡迎的小神社——「市比賣神社」。這裡是日本國內罕見的「為女性驅邪避噩的神社」,可以求「良緣」、「授子」、「安產」等,每天來自國內外的女性參拜者也是絡繹不絕額。除了這些古色古香的建築之外,還有一個很有特色的京都塔也屹立在京都站附近,走出車站就能看到。
  • 京都的紅(第三天 高雄神護寺、金閣寺)
  • 冬日水慢城,美得令人心醉!
    冬日水慢城,美得令人心醉! 紅的楓葉、白的蘆葦嬉戲地候鳥……冬日的水慢城,美得令人心醉
  • 一休哥的家——日本金閣寺
  • 足利義滿將軍建造極盡奢華的京都金閣寺,宛如極樂淨土的世界遺產
    金閣寺,本名為鹿苑寺,由於寺內的舍利殿全部貼以金箔裝飾外牆,故暱稱為「金閣寺」。它原本只是足利義滿將軍的山莊,直到他之後的第四代將軍將其改建,改造成為禪寺,並取名「鹿苑」。並且之後又採用20千克的金箔將其外牆裝飾,這才極顯其奢華之美。
  • 京都丨日本人的精神故鄉
    會議結束前一天,組委會帶我們到附近的古都京都一遊。兩座城市相距不到50 公裡,我們乘坐城際列車而非新幹線,半小時以後即抵達目的地。有意思的是,京都三面環山,只有朝向大阪的西南角是敞開著的。之前我已經了解到,京都是日本人的聖城,但凡日本人都有一個願望,一生應到京都遊歷一次,她就像穆斯林心中的麥加一樣。
  • 金閣寺:世界上最美的存在
    金閣寺是一間位於日本京都的禪宗寺廟,其正式的名稱是鹿苑寺,源自於室町幕府時代著名的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但因為寺內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鍍有金箔
  • 京都的紅葉季很美, 冬季的京都一樣很精彩!
    有一句話說「京都人每逢下雪就趕緊跑去金閣寺」,足以說明了它在本地人心中的地位~金閣寺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在1994年就成為了世界遺產,是日本寶貴的文物和著名的旅遊點。
  • 【一分鐘學習日語】金閣寺
    京都府京都市北區きょうとふきょうとしきたくにあります。派手はでな金箔きんぱくがまばゆく輝かがやくその姿すがたは、日本にほんの建造物けんぞうぶつの中なかでも類たぐいまれなる豪華絢爛ごうかけんらんさを持もちます。金閣寺是俗稱,原名為「鹿苑寺」,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北區。由華麗金箔打造的金閣寺璀璨耀眼、金光閃閃的外觀所散發的豪華絢爛,是日本其他建築物無法匹敵的。
  • 等了17年,安縵京都終於開業了!
    11月的京都,更是美得令人心顫。佔地32公頃,致敬日式傳統旅館,毗鄰17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Kerry Hill大師的遺作.日本的安縵三部曲終於奏響了唯美的第三章。對於酒店控來說,安縵京都的存在已經附上了難以言喻的深遠意義。酒店坐落在京都左大文字山腳的隱僻庭院中,四周環繞著面積達32公頃的蓊鬱森林,世界文化遺產金閣寺信步可達。青苔覆蓋的石像,蔥蘢的植被,蜿蜒的幽深小徑.這仿佛與世隔絕的禪意天地,將安縵一貫的隱士之氣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座隱於蔥蘢林間的庭院由一系列精美的花園平臺組成,一邊是潺潺流水,一邊是繁茂蔥鬱的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