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前一亮。
金閣寺的金閣金光閃閃地出現在我面前。
曾經遙遠的想像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
我內心一番激動起來。
沒有絲毫猶豫,京都第一站選擇了金閣寺。
我是在看了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後對金閣寺,從而對京都產生了嚮往。去京都,我說不清楚有多大程度上是奔著金閣寺去的。
「.(金閣寺)主要建築有舍利殿、護摩堂、懺法堂、法水院等佛教建築....」
"金閣前臨苑池(鏡湖邊),為三層樓閣.一、二層為寢殿式樣,用木板套窗;第三層純屬禪堂風格,中間為棧唐門,左右為花頭窗。閣頂敷檜皮,有圓頂,上立鍍金銅鳳."
「.一層叫法水院,二層叫潮音洞,三層叫究竟頂。」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
金閣寺又稱鹿苑寺,寺內舍利殿因其內外都貼滿了金箔被稱為金閣。鹿苑寺寺名源自於寺院的創立者即室町幕府3代將軍足利義滿的法號,於1397年創建。該寺院是在義滿死後,將他原來的北山山莊改成的寺院。足利義滿這個名字,我小時候就在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裡聽說過。所以,多少有些熟悉的感覺。然而也只是熟悉名字罷了。
金閣在1950年被人縱火燒毀,1955年重建。這個事件就是三島由紀夫創作《金閣寺》的一個源泉。
許是為了保護金閣,金閣的旁邊一道護欄,把行人與金閣隔開了數米之遙。只可遠觀了。這頗讓我覺得有些遺憾。山島由紀夫在《金閣寺》裡把金閣的美寫得驚心動魄,那種尋找毀滅之美的意念讓人多少有些毛骨悚然。我原本想近距離去接觸金閣之美。
金閣寺吸引了很多外國遊客前來參觀。不少日本中學生模樣的人也到金閣寺來學習歷史文化。時值寒冬,日本女中學生卻是光著雙腿,不由讓人感慨。
金閣寺的風景,除了金閣,吸引我的不太多。看到一處小小的石塔,名曰「白蛇的塚」。不知道和我國的白娘子有沒有關係,我心想。不得而知。
金閣寺裡遊玩,看了夕佳亭和貴人榻、洗手池。夕佳亭據說是飲茶之處。這些景致就遠不如金閣吸引人了。
最後,必須提一提金閣寺門前的宇治抹茶冰激凌。真的太好吃了!300日元一個,非常值得擁有。強推!
(下一篇待續:嵐山)
上一篇:京都行紀之First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