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石航語被聘為長沙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專家指導團成員。
2020年7月30日,國科啟航輔導、扶持的企業,奪得2020年「創客中國」湖南省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創客組決賽第一名的好成績。
紅網時刻記者 楊斌 長沙報導
六個人,三個碩士研究生,三個本科生,是湖南國科啟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全部班底。這不是個普通的創業故事,這家成立才一年的公司,在80後法人石航語的帶領下,已傳幫帶、孵化出30家高科技型企業,他們創建的智匯開福湘域創新創業基地,今年10月成為長沙市新增的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之一。
「目前,長沙共有經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44家,其中國家級14家。」看得出,躋身國字號科技企業孵化器,是這家年輕公司的下一個戰略目標之一。而從創業者,到服務創業者的服務者,對國科啟航團隊來說,需要跨越的是角色的轉變,不變的或者說仰仗的,依然是對市場的敏銳眼光和深厚的專業背景。短短一年間,這支六個人的新生團隊,是如何撬動幾千萬資產的,他們有何不一般?
湖南國科啟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一年的時間裡,已傳幫帶、孵化出30家高科技型企業。
自發學習總書記講話的「不一般」團隊
位於長沙市開福區的湘域創新創業基地,是湖南國科啟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30家科技企業的大本營。
這裡以科技型創業企業為服務對象,通過開展創業培訓、輔導、諮詢,提供研發、試製、經營的場地和共享設施,以及政策、法律、財務、投融資、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市場推廣和加速成長等方面的服務,降低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長性,培養成功的科技企業和企業家。
眼下,這裡聚集了三十餘家退役軍人創業企業,為百餘位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崗位。
因此,不難理解,走進國科啟航的辦公室,滿滿的「野戰」氣息:迷彩偽裝布鋪就的軍綠色會議桌,牆上的掛圖更像是亟須開疆闢土的作戰版圖……
石航語和另一位創始人都是老黨員,對國家宏觀政策和全球行業發展趨勢的把握,既是自覺也是必然。
一家民營公司,六個學習「小夥伴」,主動加強政治學習,用石航語的話說:「我們中半數是脫下軍裝,穿上西裝的創業者,從學術研究崗位走上創業道路,只有持續學習才能充實自己,才能體會到服務運營公司的融入感。」
不僅團隊注重專業素養的培養,他們更多的是藉助智囊的作用,為30家企業進行針對性的政策解讀、投融資和創業大賽輔導、市場資源的對接,甚至今年還聯合開福區政府共同為基地企業舉辦了高科技人才招聘會。
就在今年6月,石航語被聘為長沙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專家指導團成員。他說:「我們的目標是,做創業戰友背後的創業者。」
在這裡,全體員工對國家宏觀政策和全球行業發展趨勢的把握成為自覺。
甘做他人衣裳的「後勤部長」
幾年前,湖南國科啟航的90後副總經理陳小輝的商業理想,是成為科技公司的創造者。現在,她和湖南國科啟航公司,已成為雙創基地30家科技企業不可分割的「後勤部長」。
半天的採訪時間接近尾聲時,記者隨著陳小輝在基地企業間四處「串門」。目光所及,沒有一個人不認識她,各企業老總對「六人團隊」中的普通員工也是耳熟能詳;雙耳所聞,無一不是對湖南國科啟航公司的讚許。
這樣的好人緣,陳小輝解釋為「國科啟航既是創業者的戰友又是商業夥伴,情彌堅心更誠」。
免費提供給基地企業使用的共享會議室。
「這裡的氛圍更好,大家都像親人。」90後企業服務總監吳丹感受深刻。上海某高校碩士畢業的她,從上海一家外企辭職後,回到家鄉的落腳點就選擇了這裡。
一年多來,吳丹的雙腳跑遍了所有企業,「有問題,找吳丹」,也成為基地的共識,她所在的部門,被視作30家企業的編外「行政中心」。
為了解決好「這些親人」的需求和困難,公司從創始人到員工,每人作為企業專門聯絡員「平分」了30家企業,「做到有問題要24小時內回復,每月必須兩次上門對接企業需求。」
大到幫企業做市場、技術、投融資對接,2020年公司就分別協助鵬陽、博發、優聚必聯、軍順、官宣、艾克賽普、興導、啟智等8家企業對接市場,協助博發、威升等2家企業對接技術,為東晟南祥對接投融資;小到為企業找試驗基地、協調無人機場地、對接物業,「甚至是幫企業找鑰匙開門這樣的事情,我們都是隨叫隨到。」同為90後的運營專員顏蒙說。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為了保障基地內企業復工復產,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陳小輝和同事就將收集、整理好的基地企業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給開福區工信局,幫助企業解決了口罩等防疫物資,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陳小輝滿是欣慰:「有幾家企業還逆勢向上,實現了擴大經營。」
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還有:2019年10月成立的湖南東晟南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基地內的一家科技型企業。2020年7月30日,他們在國科啟航的輔導下,以90.60分的成績斬獲2020年「創客中國」湖南省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創客組決賽第一名。
儘管沒有站在領獎臺上,但國科啟航團隊成員們心裡比獲獎企業還高興。細數下來,他們今年已為基地企業對接約30餘項政策,提供約500次對接服務,目前基地企業已有:高新技術企業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家、雙軟企業1家,長沙市創新創業帶動就業項目公示2家,湖南省研發財政獎補資金公示2家,長沙市技術交易獎勵1家,ISO體系認證2家,長沙市高層次人才10餘人,技術合同認定金額279.5萬,智慧財產權90餘項等。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深度契合,基地企業和國科啟航公司成了「鐵子」。用星漢時空科技(長沙)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黠的話說:「很多地方想撬走我們,我們做不到。因為在這裡,我們得到了很多,既然來了,我們就會和國科啟航繼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