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觀察|從「老闆」到「保姆」,「六人公司」孵化出30家高科技企業

2020-12-14 紅網

今年6月,石航語被聘為長沙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專家指導團成員。

2020年7月30日,國科啟航輔導、扶持的企業,奪得2020年「創客中國」湖南省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創客組決賽第一名的好成績。

紅網時刻記者 楊斌 長沙報導

六個人,三個碩士研究生,三個本科生,是湖南國科啟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全部班底。這不是個普通的創業故事,這家成立才一年的公司,在80後法人石航語的帶領下,已傳幫帶、孵化出30家高科技型企業,他們創建的智匯開福湘域創新創業基地,今年10月成為長沙市新增的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之一。

「目前,長沙共有經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44家,其中國家級14家。」看得出,躋身國字號科技企業孵化器,是這家年輕公司的下一個戰略目標之一。而從創業者,到服務創業者的服務者,對國科啟航團隊來說,需要跨越的是角色的轉變,不變的或者說仰仗的,依然是對市場的敏銳眼光和深厚的專業背景。短短一年間,這支六個人的新生團隊,是如何撬動幾千萬資產的,他們有何不一般?

湖南國科啟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一年的時間裡,已傳幫帶、孵化出30家高科技型企業。

自發學習總書記講話的「不一般」團隊

位於長沙市開福區的湘域創新創業基地,是湖南國科啟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30家科技企業的大本營。

這裡以科技型創業企業為服務對象,通過開展創業培訓、輔導、諮詢,提供研發、試製、經營的場地和共享設施,以及政策、法律、財務、投融資、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市場推廣和加速成長等方面的服務,降低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企業的成活率和成長性,培養成功的科技企業和企業家。

眼下,這裡聚集了三十餘家退役軍人創業企業,為百餘位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崗位。

因此,不難理解,走進國科啟航的辦公室,滿滿的「野戰」氣息:迷彩偽裝布鋪就的軍綠色會議桌,牆上的掛圖更像是亟須開疆闢土的作戰版圖……

石航語和另一位創始人都是老黨員,對國家宏觀政策和全球行業發展趨勢的把握,既是自覺也是必然。

一家民營公司,六個學習「小夥伴」,主動加強政治學習,用石航語的話說:「我們中半數是脫下軍裝,穿上西裝的創業者,從學術研究崗位走上創業道路,只有持續學習才能充實自己,才能體會到服務運營公司的融入感。」

不僅團隊注重專業素養的培養,他們更多的是藉助智囊的作用,為30家企業進行針對性的政策解讀、投融資和創業大賽輔導、市場資源的對接,甚至今年還聯合開福區政府共同為基地企業舉辦了高科技人才招聘會。

就在今年6月,石航語被聘為長沙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專家指導團成員。他說:「我們的目標是,做創業戰友背後的創業者。」

在這裡,全體員工對國家宏觀政策和全球行業發展趨勢的把握成為自覺。

甘做他人衣裳的「後勤部長」

幾年前,湖南國科啟航的90後副總經理陳小輝的商業理想,是成為科技公司的創造者。現在,她和湖南國科啟航公司,已成為雙創基地30家科技企業不可分割的「後勤部長」。

半天的採訪時間接近尾聲時,記者隨著陳小輝在基地企業間四處「串門」。目光所及,沒有一個人不認識她,各企業老總對「六人團隊」中的普通員工也是耳熟能詳;雙耳所聞,無一不是對湖南國科啟航公司的讚許。

這樣的好人緣,陳小輝解釋為「國科啟航既是創業者的戰友又是商業夥伴,情彌堅心更誠」。

免費提供給基地企業使用的共享會議室。

「這裡的氛圍更好,大家都像親人。」90後企業服務總監吳丹感受深刻。上海某高校碩士畢業的她,從上海一家外企辭職後,回到家鄉的落腳點就選擇了這裡。

一年多來,吳丹的雙腳跑遍了所有企業,「有問題,找吳丹」,也成為基地的共識,她所在的部門,被視作30家企業的編外「行政中心」。

為了解決好「這些親人」的需求和困難,公司從創始人到員工,每人作為企業專門聯絡員「平分」了30家企業,「做到有問題要24小時內回復,每月必須兩次上門對接企業需求。」

大到幫企業做市場、技術、投融資對接,2020年公司就分別協助鵬陽、博發、優聚必聯、軍順、官宣、艾克賽普、興導、啟智等8家企業對接市場,協助博發、威升等2家企業對接技術,為東晟南祥對接投融資;小到為企業找試驗基地、協調無人機場地、對接物業,「甚至是幫企業找鑰匙開門這樣的事情,我們都是隨叫隨到。」同為90後的運營專員顏蒙說。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來,為了保障基地內企業復工復產,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陳小輝和同事就將收集、整理好的基地企業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給開福區工信局,幫助企業解決了口罩等防疫物資,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陳小輝滿是欣慰:「有幾家企業還逆勢向上,實現了擴大經營。」

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還有:2019年10月成立的湖南東晟南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基地內的一家科技型企業。2020年7月30日,他們在國科啟航的輔導下,以90.60分的成績斬獲2020年「創客中國」湖南省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創客組決賽第一名。

儘管沒有站在領獎臺上,但國科啟航團隊成員們心裡比獲獎企業還高興。細數下來,他們今年已為基地企業對接約30餘項政策,提供約500次對接服務,目前基地企業已有:高新技術企業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家、雙軟企業1家,長沙市創新創業帶動就業項目公示2家,湖南省研發財政獎補資金公示2家,長沙市技術交易獎勵1家,ISO體系認證2家,長沙市高層次人才10餘人,技術合同認定金額279.5萬,智慧財產權90餘項等。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深度契合,基地企業和國科啟航公司成了「鐵子」。用星漢時空科技(長沙)有限公司總經理鄧黠的話說:「很多地方想撬走我們,我們做不到。因為在這裡,我們得到了很多,既然來了,我們就會和國科啟航繼續走下去。」

相關焦點

  • 國內10家高科技企業將首先進駐吳川高科技孵化園
    日前,由吳川中心市場興邦商業城與北京中融基元資本投資管理中心合作打造的吳川高科技孵化園傳來喜訊,國內具有一流水準的百公裡視頻監測系統公司、軍事工程塗料公司、殺滅新冠病毒塗覆材料公司等10家高科技公司與該孵化園(廣東興德企業管理中心)籤署入駐協議,將正式入駐該孵化園,開展公司管理等日常業務工作。
  • 深圳註冊科技企業可「同股不同權」 加速高科技企業融資步伐
    8月26日下午,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等7項創新性重要法規。條例允許在深註冊的科技企業可實施「同股不同權」,在擴大企業融資渠道的同時保護其穩定發展。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有利於吸引更多的企業到深圳註冊。
  • 30餘家跨國公司和高科技企業「擺攤」招人
    今天(10月18日),中關村創業大街未來人才集市「開張」,30餘家跨國公司和高科技企業「擺攤」招人,提供了近千個就業崗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未來人才集市是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一個品牌活動,今年已是第三屆舉辦。該活動也為海澱區舉辦的首屆人才主題周預熱。
  • 中國第一家世界高科技壟斷企業,在美國名氣不比華為還高!
    稱得上世界高科技壟斷企業的為數不多,在中國人們普遍都會想到華為,其實還有一個企業,平時就非常低調,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級的利用高科技壟斷市場的企業,而且在美國名氣甚至要在華為之上,這就是大疆,寓意著大國無疆。
  • 伊的家當選2020年」廣州高科技高成長20強」企業!
    伊的家企業代表出席領獎此次成功入選2020年「廣州高科技高成長20強」,是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與德勤中國對伊的家企業以往在技術創新以及成長發展方向上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德勤「高科技高成長」評選項目創辦於美國矽谷,該項目歷屆榜單中曾湧現出眾多科技界巨頭,如蘋果、谷歌、微軟、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被《金融時報》譽為「全球高成長企業的標杆」,素有「中國科技界的奧斯卡」之稱,是全球範圍內最具權威性
  • 30餘家跨國公司和高科技企業招人,就在中關村創業大街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今日(10月18日),30餘家跨國公司和高科技企業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擺攤」招人,將提供近千個崗位。10月18日,第三屆未來人才集市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舉行。活動現場,除了有寶馬、奧迪、大眾、迪卡儂等知名企業外,還有多家發展勢頭迅猛並在今年獲得了千萬美元融資的高科技企業參與招聘,如極納人工智慧、新石器、Sencity等。與往年相比,本屆人才集市最大的特色就是通過路演直播的形式在疫情期間為廣大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同時上線了虛擬招聘會APP,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更為豐富和靈活的招聘方式。
  • 華裕深耕禽蛋業30年:「孵化」夢想
    鄭雲雷口中的華裕,全名為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誕生於河北邯鄲市的農業科技公司。經過30多年的發展,該公司已經從一個只有200元資產的個體養殖戶發展成為一家資產總額26億元、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集蛋種雞繁育、飼料生產、蛋品深加工、有機肥生產、畜牧業機械製造於一體的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每年向社會提供商品蛋雞2億隻。
  • 行業透視|高科技公司大舉拿地,是否要出圈?
    家[1]高科技企業共在土地市場投資超240億元,涉及土地面積376萬平米,折合建築面積773萬平米;而2019年該10家企業的投資額更是高達235億元,涉及建築面積1021萬平米。 事實上,近幾年高科技公司雖然拿地規模相對較大,但大部分拿地用途仍是以自身發展需要為主,而非真正進入到房地產開發領域。
  • ...報觀察①:32家公司營收1766億元,現金流正在回暖、商譽有待出清
    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①:32家公司營收1766億元,現金流正在回暖、商譽有待出清   新華網北京7月1日電(記者 丁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原本印滿賽事的2020體育日曆陷入停滯,也暫時抑制了日常體育用品消費。對於體育上市公司而言,相較當下遇到的種種經營困境,2019年可謂是幸福的回憶。
  • 《河北創業孵化》第十五期專題丨臨漳縣人天科技園建設發展紀實
    科技園整合創新創業資源,瞄準建立從眾創空間、到孵化器、到加速器、到產業園區的孵化平臺,努力構建人天科技園全鏈條孵化體系。澤鑫公司入園孵化僅一年半,年銷售收入和利潤均較入孵前實現了翻番,產品品種增加到19個。科技園積極整合企業、高校院所和政府的創新創業資源,發揮人天集團的行業龍頭優勢,集成構建了以技術轉移服務、公共技術服務、創業導師服務、投融資服務、企業培訓服務等為核心的孵化服務體系,為入孵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創業孵化增值服務。
  • 東莞松山湖高新區近80%重點企業復工——當好高科技企業復工的...
    因年前產品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經上報,企業春節期間未停產,持續保持約280人的生產線運營。「公司密切關注疫情,對工廠進行封閉式管理,確保春節期間加班的280名員工安全。同時,我們根據松山湖園區的指引,科學引導員工梯次上崗、有序復工,目前產能已恢復2/3。」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圖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
  • 深圳十八家高科技企業來廊坊開發區考察
    本報訊(陳亞飛、孟憲峰、王衛國)1月12日,由深圳18家高科技企業組成的考察團來到廊坊開發區,通過走訪企業,了解投資政策,為進一步投資合作探路。 這18家企業大多是納入深圳「孔雀計劃」的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創業團隊創辦的高科技企業,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擁有核心競爭力。
  • 年輕企業成為主力軍!2020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榜單發布
    年輕企業成為主力軍!2020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榜單發布大眾日報記者 張曉帆2020-09-15 16:02:33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9月15日,海創匯第四屆全球創業創新生態峰會暨青島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發展論壇舉行。
  • 孵化企業超70萬家 高新企業突破4000家 深圳南山科技奔康丨百城千...
    10月14日,受邀作為企業代表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後,萬魔聲學集團董事長謝冠宏,寫下以上感言。第二天,萬魔聲學「搬新家」——公司總部整體遷至深圳南山塘朗城。深圳南山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達到4008家喜悅似乎來得剛剛好。
  • 維亞生物孵化逾60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過去三年已8筆退出
    公司的EFS(equity-for-service 服務換股權)業務亦向全球高潛力的生物科技初創公司提供藥物發現及孵化服務。截至2020年6月30日,維亞生物已累計為全球495家生物科技及製藥客戶提供藥物發現服務,研究過超過1300個獨立藥物靶標,向客戶交付超過17000個蛋白複合物結構,共計投資孵化逾60家生物醫藥初創企業。
  • 集賢縣:創新企業孵化基地鍛造特色人才
    集賢縣加快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按照《雙鴨山市「五大基地」建設規劃》的總體部署,積極整合優勢資源,通過多元化培養、服務提升、引領帶動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強電商人才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著力打造富有集賢特色的人才工作品牌。  實施多元化培養,鼓勵人才創新創業。
  • 北生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啟用 兩家明星企業首批入駐
    日前,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以下簡稱轉化基地)正式啟用。作為北生所科研轉化項目,百濟神州、華輝安健兩家明星企業首批入駐,標誌著該基地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經過20年建設與發展,目前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發展勢頭良好,園區內已集聚創新創業企業500多家。作為北京市著力打造的生命科學研究與創新高地,該園區尤其在生命科學基礎研發方面,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坐落於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更是中國生命科學技術領域「跨越式發展」改革的「試驗田」。
  • 失業「老闆」于漢超:名下6家公司
    據《足球報》記者白國華報導,這是恆大老闆許家印親自作出的決策,俱樂部也打算不再給于漢超發工資,並且讓球員走人。作為一名在恆大效力多年,收入頗豐的老將,于漢超在踢球之外,也有自己的「商業布局」。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于漢超名下有6家公司,其中在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超過50%。在于漢超投資的公司中,涵蓋了體育、餐飲、科技等領域。
  • 榜單發布,區內3家企業入選「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
    榜單發布,區內3家企業入選「2020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 2020-12-17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想三維榮獲「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龍華區首批經濟觀察重點...
    近日,創想三維喜訊不斷,連連斬獲德勤「2020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龍華區首批經濟觀察重點企業」、「科技創新貢獻獎」等多項榮譽。   創想三維榮獲德勤「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   2020年12月9日,「2020年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和「中國明日之星」獲獎企業榜單在北京德勤總部隆重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