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澳洲、美國都養和牛,但哪個國家的牛肉更合你口味?

2020-12-10 騰訊網

和牛在牛肉界屬於那種「自帶調性」的美食流派。

「霜降」「大理石花紋」「入口即化」「奶香氣」成為了一提及和牛就率先想到的形容詞,頻頻出現的「牛肉界的愛馬仕」似乎也給和牛加上一層頂奢的濾鏡。無論如何討論,和牛好像都無法跳脫高級的概念。

神戶和牛-A5菲力牛排

在我看來,和牛之所以給人這樣一種印象除了因為它的稀缺性更是因為這個食物一直給人一種疏離感。這次我們將介紹比較主流的日本和牛、澳洲和牛與美國和牛,從食客的角度對比他們的不同之處,分析其特色,並提出在選購時的一些技巧,爭取讓和牛成為一塊可以擺在我們面前的真實牛肉。

By food

致力於和牛生產的不同國家

和牛起源於日本,隨後推向全球,其中比較高級的玩家是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

從左至右依次為日本、澳洲、美國和牛

日本和牛

在日本,和牛有200多個品牌,每個品牌根據其飼養區域,血統,品種,等級,飼養方法和飼養時間長短等不同標準來劃分。多數人知道的神戶牛、松阪牛、近江牛就是日本最知名的三大高級和牛品牌

沒什麼能比血統更能左右牛的肉質,日本和牛的終極美味只有血統純正的和牛才能給予,這也是日本和牛往往能帶給食客未知驚喜的主要原因。

再加上緩慢而謹慎的飼養方式,對飼料搭配和飼養技術的嚴密保護,才成就了獨特、昂貴的日本和牛。

即使去年年底已經擬定解禁日本牛肉,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仍舊吃不到正關進口的日本和牛。

澳洲和牛

在日本以外,澳大利亞是擁有最多「全血和牛牛口」的國家。

走進餐廳,你會發現澳洲和牛才是中國和牛界餐廳的「霸王」,包括很多掛著日式招牌的餐廳,走進去都是採用澳洲和牛為食物原料。

自第一批和牛的胚胎和精液進口到澳大利亞之後,歲月曆久彌新,隨著基因技術的更替選擇、自然環境的影響再加上牧草穀物的飼養和得力的評級監管,這些都讓澳洲和牛在外形、質感和口味上區別於日本和牛。-

美國和牛

1976年日本和牛首次被引入美國,到1989年,美國生產商已經開始為日本生產高質量的和牛產品。

和牛品種在美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用來提高美國生產的紅肉的質量,黑毛和牛與安格斯的雜交品種在美國佔主要地位,其等級可以達到USDA評分系統最高級別Prime以上的水平。

Shepherd Meats

用土豆、軟白麥、玉米等天然穀物飼料飼養的美國和牛同樣擁有高度的大理石花紋和鮮嫩的質感,但其味道更具美國特色。

但無論是在餐廳或者線上線下商城,美國和牛都沒有像澳洲和牛一樣與食客產生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

了解全血和牛/純種和牛/雜交和牛

○全血和牛 FullBlood 100%和牛血統

○純種和牛 Purebred >93.75%和牛血統

○雜交和牛 Crossbred >50%和牛血統

和牛在全球的分配圖

Wagyu international

從左到右國家依次為日本/澳大利亞/美國/亞洲/歐洲/非洲

藍色為全血和牛;紅色為純種和牛;黃色為雜交和牛

血統根源決定了和牛牛肉的基底。

全血和牛(Fullblood)為100%和牛血統。從圖中藍色柱狀可以看出,全球96%的全血和牛都在日本,澳大利亞是繼日本之後註冊全血和牛最多的國家。

純種和牛(Purebred )也是雜交牛。全血和牛依次與具有高和牛基因百分比的雜交和牛交配,當他擁有93.75%的遺傳基因,就可以被稱為純種和牛。美國擁有全球最高數量的純種和牛,其次是澳大利亞,在澳洲的和牛血統評級中,純種和牛就是F4級別。

澳洲和牛血統分級

雜交和牛是全血和牛與其他品種雜交培育的牛。例如,一頭全血和牛與安格斯牛交配,他們所繁殖的就是雜交和牛,當其擁有50%的和牛血統,就可以成為雜交和牛,也就是澳洲的和牛血統評級中的F1,這頭F1和牛再與全血和牛交配產生遺傳基因比例更好的和牛,每繁殖一代,基因百分比都會增加。日本擁有全球將近50%的雜交牛群。

不同國家和牛的評級標準

日本

日本牛肉的評分基於兩個因素:產量和等級。

產量:按照牛胴體牛肉產量比例由高到低分為A/B/C。

等級:按照牛大理石花紋評分(BMS 0-12),牛肉顏色標準(BCS),牛肉脂肪標準(BFS),嫩度和質地由高到低評分為5/4/3/2/1。

由兩個指標綜合評定,A5代表了日本牛肉的最高等級。

日本BMS大理石花紋評分

這個等級適用於所有的日本牛肉,而不單單指我們所熟知的和牛。

而和牛作為牛種貴族,不同品牌根據其血統以及牛肉的特性都做有不同的認證標準:

延伸閱讀|世界最著名的和牛品牌-神戶牛

延伸閱讀|近江牛,高級和牛界的「幻影牛肉」

澳洲

當前有兩種分級系統用於對澳大利亞和牛進行分級——MSA和AUS-MEAT,可對比使用。

MLA

AUS-MEAT等級評定與日本和牛分級系統中使用的BMS(牛肉大理石花紋標準)非常相似。把大理石花紋等級從0劃分到9,甚至到9+,數值越大,大理石花紋越細密,有些商家為了凸顯其和牛的「尊貴」還設計了M12這樣的宣傳術語。

美國

美國和牛由於大理石花紋水平通常超過了USDA用來劃分美國牛肉等級的最高級Prime,因此該系統很難對美國和牛就行等級劃分。

目前美國沒有統一標準來給和牛分級,因此不同品牌也研究開發了給自己產品評分的標準。比如我們所熟知的SRF極和牛(Snake River Farms),他們結合日本大理石花紋評分體系(BMS 0-12)來劃分和牛等級。

SRF極和牛

Silver grade為BMS 4-5;Black grade為BMS 6-8;Gold grade BMS 9+

SRF極和牛

戰斧牛排

而另一個美國和牛品牌WASHUGYU和州牛則使用其公司Super Prime Beef自己開發的大理石花紋評估系統,在USDA 的prime上又增加了SPB 7,SPB 8-9,SPB 10+。

WASHUGYU和州牛

WASHUGYU公司開發的SPB等級評定

不同的外在美

日本和牛飼養時間更長,整頭牛的體積會比澳洲、美國的大。比如,同樣是眼肉,日本和牛切面更大,肌肉纖維更細,幾乎很難看出一絲絲的纖維狀。

The wagyu shop

A5日本和牛橫切面大、肌肉纖維細膩

Rocker Bros. Meat

M9澳洲和牛橫切面相比較小

還有一點特殊,日本和牛具有難以複製的大理石花紋。即使澳洲與美國的和牛也同樣含有大量的肌內脂肪,但不論是數量佔比還是細密均勻程度都不及日本和牛。

日本、美國、澳洲大理石花紋評分與肌內脂肪沉積對照圖

SBTS

圖中橫向坐標為大理石花紋評分,縱向為肌內脂肪沉積比;黃色為日本BMS評分標準,藍色為澳洲AUS-MEAT評分標準,紅色為美國USDA評分標準。

在圖中可以看出,同等大理石花紋評分下,日本大理石花紋的肌內脂肪沉積比例更高。

大理石花紋學名肌內脂肪,日本和牛的肌內脂肪最經典就是以細小點針狀的白色脂肪並配以複雜均勻交織的靜脈網格形狀沉澱在肌肉中;而對比發現,無論是澳洲還是美國的脂肪都不會這麼細密,通常以條帶狀呈現,密度也遠不如日本和牛。

The wagyu shop

從左到右依次為日本和牛、澳洲和牛、美國和牛

相對來講,箭頭所指向的日本和牛的大理石花紋密度高、脂肪紋理更小更細膩

大理石花紋的數量和細度對牛肉的食用感有很大的影響。

味道和質感的差異

因為日本和牛的大理石花紋數量和細密度更高所以它更嫩,汁水更足,加上長時間的谷飼圈養方式,牛肉味被衝淡,充盈溫和的脂肪香氣。

相比而言,澳洲與美國的和牛都更具咀嚼感,口感略紮實,雖然有濃鬱的「奶」香,但牛肉的風味也無法在食客口中被忽略。

在選擇時,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喜好進行選擇,有人喜歡溫和軟嫩的口味,也有人喜歡略具風格有質感的牛肉。

日本和牛雖然很容易讓人入迷,但它從來不是走豪邁路線的,而是需要仔細品嚼,在口中拆解,做成壽司、燒肉或者壽喜鍋,幾片就好,達到一種「未盡」的狀態,太多容易產生油膩感。而澳洲和美國和牛就比較適合大快朵頤,有吃了還想吃的感覺。

一些購買和牛的Tips:

01 | 所見非所得

特別是在線上購買,不要輕信宣傳圖,最好能要求客服看到實物。比如,某寶一些高端牛肉店賣的是澳洲和牛實則用了The wagyu shop售賣的A5北海道和牛的宣傳圖。

The wagyu shop

左邊為某tb商家澳洲和牛宣傳圖,右邊為The wagyu shop A5和牛產品圖

02 | 谷飼800天的和牛存在嗎?

800天?M12?

圖片來自tb店鋪截圖

還沒有正關進口的日本和牛平均谷飼為600天。

澳大利亞和牛谷飼天數一般為350-450天左右;在澳大利亞和牛協會的飼養計劃中有一項獲利能力指數評估,其收集數據之一是體重,最多是到600天的一個體重值,再多可能意味著育肥場在利潤上有所損失;再經過在網絡上查詢澳洲大部分肉鋪售賣的和牛肉,也沒有看到谷飼800天的和牛。

如果你對商家標註的谷飼天數或者等級有懷疑,而又不會通過大理石花紋判斷,可以直接要求看進口原標籤或者問清楚和牛的品牌,直接到品牌的官網查詢其產品特性。

03 | 學會看和牛品牌

既然上文提到看進口原標籤或者品牌,我們就來說下和牛的品牌。

選擇和牛肉的品牌,要看國外牧場或者育肥廠的品牌而不是國內商家的貼牌。

比如,你愛吃射和牛,他是Beefcorp公司推出的品牌,然後在1265加工廠代加工,分割成大部位肉後運輸到國內,很多商家會再切成牛排銷售。這時候你想再買同款,當然不是認定代加工廠1265,也不是認定國內的經銷商,而是找到「射和牛」這個品牌。

原產品圖來源於網絡

靠譜的商家宣傳或者產品包裝都會註明原產國、製造商等信息,你也完全可以直接問商家產品品牌是什麼。

04 | 現在國內的日本和牛能吃嗎?

雖然解禁公告發了,但目前國內還沒有正關進口的日本和牛。所以你看到的日本和牛要麼是虛假宣傳要麼就是走私。

走私日本和牛能不能吃?我個人覺得,走私牛肉是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不論是肉本身的檢驗檢疫還是運輸儲藏的監管都不到位。

現在我國也有培育和牛,但因為牛種基因、飼養成本與方式、監管等等原因還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生產,質感相比和牛飼養技術成熟的國家來說也稍顯薄弱。當然,如果能選到適合自己口味的和牛也是值得認可的,非常期待國內能做出擁有辨識度、精緻出彩的和牛。

其實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和牛,都不需要用「國家」「部位」「等級」等門框給予一塊肉限制,相比「吃的貴」,「吃的開心」才是硬道理。

轉載聲明

本文授權轉載自世界牛肉指南!

相關焦點

  • 烏拉圭和牛——性價比很高,口味不輸澳洲和牛
    日本和牛價格驚人沒錯,和牛確實起源於日本。和牛因其超美味的口感,受到全世界食客的追捧與青睞。但是,日本國土面積就這麼大,全世界這麼多人想要吃和牛,彈丸之地的日本就算全都養滿了和牛也不夠全世界的人吃啊,這個時候,就有很多國家想要引進和牛了。這裡比較出名的就數澳洲。
  • 澳洲牛肉品種和等級
    要知道,澳洲可是經國際動物流行病組比例中項(OIE)審核,公認為沒有主要牲畜傳染病的國家,擁有最有完善的牲畜追蹤系統,確保澳洲政府能夠嚴格把關食品的衛生安全。這些,都讓當今對食品安全問題異常敏感的中國民眾食用時感覺非常放心。
  • 將和牛推廣到全世界——澳洲和牛的知識
    不過此時美國已經在本土建立了龐大的「和牛家族」,並在之後數年出口到數個國家和地區。 這期間澳洲牛肉順利地吃掉了歐美等地區大宗出口的份額,也成為了狂牛症風暴中少數受惠的牛肉生產國之一。去年,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了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牛肉市場,在這之前澳洲牛肉最大出口國為日本。
  • 【PS義大利餐廳】澳洲、日本、美國和牛的分級標準
    ,但是澳洲牛的肉味較淡,M9級也只能到日本的A3級水平。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出[澳洲和牛],其美味遠超目前M9級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加多了M10、M11和M12級。
  • 說說進口牛肉的那些事——澳洲牛肉篇
    怎麼在購買的時候說一句讓老闆對你刮目相看,或者在餐廳點牛排吃牛肉的時候問一句,比如:這是不是JBS 170廠的牛肉吧?老闆頓時會對你直呼內行!最起碼,看完這篇文章,你在網購牛排或其他牛肉的時候不會被坑。我們有消費者買到高壓鍋都燉不爛的A級老母牛,還以為A級是高級的意思。
  • 澳洲牛肉等級劃分
    澳洲牛肉分級標準: 澳洲牛肉基本上分為9級,從M1到M9,M9級為最高級別,但是澳洲牛的肉味較淡,M9級也只能到日本的A3級水平。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出[澳洲和牛],其美味遠超目前M9級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加多了M10、M11和M12級。以油花、風味、香味三方面來決定,澳洲牛肉的油花從4至12共分為9級,平均都是6級,達到9級以上就是很高級的肉了,數字愈高,表示牛肉的肥瘦愈像大理石紋,12級就是最頂級了。
  • 兩種澳洲牛排的大PK,M5眼肉對抗澳洲和牛誰更強?
    國家對牛肉進口有嚴格的管制,而某些國家(日本)對牛肉的出口也有非常嚴格的管控,因此在國內能吃到的高檔牛排,常規的渠道就只有澳牛。當然澳洲也有和牛的品種,因此那些號稱自己是幾級的和牛,其實也都是澳洲的品種。當然你要是特別有錢,當然也是可以買到性價比不那麼合適的美國牛排,而且可能你買到的相當於在美國頂級牛排的價格卻只能吃到工薪牛排的貨色啦。
  • 牛肉檔次如何分別─中國、澳洲、紐西蘭的分級
    2、澳洲Australia澳洲和牛的官方評級其實只有M1至M9,但有訂出非官方的高於M9 的 M10~M12 級別,主因是起源於十多年前,澳洲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養出 [澳洲和牛] ,其美味遠超目前
  • 買牛肉不要再上當了好嗎?(國家與等級篇)
    而澳洲一直是品質的代表,被高端餐飲和終端消費所青睞,很多餐廳都以澳洲牛肉為標榜來提升自己的品質形象。Australia澳大利亞澳洲的水草環境特別適合畜牧業,而且澳大利亞是少數沒有發生過狂牛症的國家,在美國牛肉解禁之前,基本壟斷了國內的高端西餐廳,因此在市場上一直都比較受追捧
  • 牛肉界的「愛馬仕」、牛奶中的LV,這些澳洲「奢侈品」你吃過嗎?
    同時,澳大利亞紅肉行業的國家標準也十分嚴格:每頭牛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記錄這隻牛的出生信息、病例、培育農場等詳細信息,這些身份記錄在澳洲國家畜牧識別體系中都可查詢。日本人用「霜降」形容和牛牛肉肌裡之間散布的網狀的細小脂肪,這種肥瘦相間且沒有筋膜的結構,使和牛不需要費力咀嚼,就有入口即化的質感。這就不得不提一提澳洲人民為了讓牛肉更柔嫩而貢獻的腦洞——他們在發現情緒壓力會讓牛肉肉質變硬後,著力於讓和牛保持穩定良好的情緒,以獲得更柔嫩的肉質。
  • 和牛和戰斧誰更勝一籌?牛肉中LV之爭
    跟同事聊天,發現最近他們都喜歡上了吃牛排,而且說得頭頭是道,西冷牛排,菲力牛排,日本和牛,澳洲和牛,戰斧牛排等等,但是在誰才是最好吃的牛肉問題上和另外一個同事爭論不休,是戰斧牛排還是日本和牛,這兩個可以說是牛肉的"LV」,價格不菲,隨便吃一頓就頂得上普通人半個月的工資。
  • 1785年進口活牛,澳洲牛肉回到中國市場
    隨著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餐已逐漸進入大眾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在吃西餐,我們更熟悉西餐,懂西餐的人都知道西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是牛排。幾乎沒有西餐廳沒有牛排。眾所周知,澳大利亞牛肉以其鮮嫩可口而聞名於世,另外,中國的人喜歡吃牛肉,認為從外國進口的牛肉更好吃,所以每年中國從國外進口大量活牛,其中澳洲是最大的進口來源之一。
  • 外媒曝光:中國市面上銷售的澳洲牛肉有些是假的!價格還貴了5倍!
    因為日本是狂牛症產區,國內從2001年就已經禁止進口日本和牛,如果你之前在中國吃到或者購買到標著「日本和牛」字眼的牛肉,那麼你大概率是被騙了 或者 你買到走私肉(未經檢驗檢疫的肉源)了,不過目前剛解禁了 澳洲和牛
  • 全世界的牛都到齊了!牛!
    即使美國的安格斯牛,也是從歐洲體系帶過去的,雖然全世界各個地方都可以養安格斯牛,但是根據自然環境,養殖模式,其直接影響牛肉品質,不可否認,到目前為止,美國的安格斯牛的品質是最受歡迎的。但是美國安格斯牛肉在中國國內是買不到的,能買到的都是走私或者改裝假冒品。
  • 澳洲牛肉解封?澳大利亞加快行動,1785頭活牛成功抵達中國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這一路都是風景,我就不為你翻山越嶺了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一個龐大的經濟市場,而且具有無與倫比的活力,這樣使得很多國家都非常期望和中國能夠達成經濟合作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牛肉進口國,這對於那些盛產牛肉的國家來說,中國牛肉市場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蛋糕。此前,由於澳大利亞部分牛肉違反了我國的質量標準,所以我國對澳大利亞4家牛肉企業停止了合作。但是如今,澳洲牛肉解封,澳大利亞加快行動,1785頭活牛成功抵達中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牛肉檔次如何分別─澳洲、紐西蘭、中國的分級
    純種血統的和牛),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養出 [澳洲和牛] ,其美味遠超目前M9級牛肉,所以在M9以上又加多了M10、M11和M12級。       澳洲和牛等級的分法是從M4~M12,M12是最高級,大概等於日本和牛的 A5。一般在市面上比較容易吃到的大概都是 M9 M10 這個等級,大概等於日本和牛 A3,但已經非常美味了。     市面多數的澳洲和牛都屬M8至10級(相等於日本的 A3級 ),脂肪比率約達30-35%,澳洲穀飼牛差不多等同美國牛肉的 Choice 級了。
  • 來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好牛肉,再來看看你吃的牛排是哪個等級的?
    如果你想要吃到柔軟多汁的肉質,那你在上選級Select這個等級上其實很難去找到了。但是它的優勢就是價格非常的經濟實惠。各位如果想要做慢燉料理,其實選Select肉質,然後花長時間的燉煮就沒有問題了。再來看看日本牛肉。美國牛肉極佳級Prime等級在日本的分級當中僅僅只能夠達到A1級。
  • 全世界的牛都全了
    即使美國的安格斯牛,也是從歐洲體系帶過去的,雖然全世界各個地方都可以養安格斯牛,但是根據自然環境,養殖模式,其直接影響牛肉品質,不可否認,到目前為止,美國的安格斯牛的品質是最受歡迎的。但是美國安格斯牛肉在中國國內是買不到的,能買到的都是走私或者改裝假冒品。
  • 澳洲和牛要怎麼吃?這裡有超全的食用指南!
    澳洲和牛由日本引入到澳洲牧場飼養,在純天然的環境中成長,通過嚴格控制飲用水和穀物飼料的攝入,來保證它堪稱頂級的肉質。由於多汁細嫩、脂香四溢、營養健康的同時,獨特的風味更是讓人吃完久久不能忘懷。今天,張黑子牛肉就送你一份澳洲和牛食用指南!
  • 恰|在牛氣沖天的專業扒房,嘆一份純血澳洲和牛!
    經常有朋友或粉絲問肥肥,你介紹的美食雖然是非常吸引,但畢竟遠在美國的多,要是身在國內的粉絲想去哪裡慶祝紀念日,該怎麼選吶?咳咳,雖然肥肥自認吃遍了南北半球,不過畢竟在美國的時間更多,自然對美國的各式餐廳更為了解了,不過要是說起一個慶祝紀念日的好餐廳,無非是:環境好、氣氛夠、美食美,這樣的餐廳,今天剛好肥肥就想介紹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