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森:新常態下快消品牌利用創新驅動商業發展

2020-12-14 和訊

  全球化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全球消費者研究的創新諮詢BASES部門宣布了備受期待的 「2020突破性創新快消品榜單」。其中不乏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地區、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的獲獎產品,充分展現了制勝市場的關鍵—— 提供滿足消費者期待的優質產品。

  突破性創新的成功之道,就是真正用心了解消費者需求、洞察市場趨勢,並做到「質」與「量」的平衡。新冠疫情爆發後,隨著消費行為發生變化,市場營銷活動也做出很多調整以加速創新。然而我們也發現約25%的新品上市,實際上是蠶食了自有品牌的份額。值得借鑑的是,今年一些獲獎產品,通過擴展使用場景或吸引新消費者,成功帶來了品牌乃至品類的增長,還有一些得主順應潮流或以高端定位來突圍而出。其他得主也通過推陳出新來驅動品牌的持續發展。

  「BASES突破性創新榜單表彰了市場上表現優秀的新品,這些創新產品的成功與優質的創意、良好的配送和有效的市場營銷策略不無關係。」尼爾森BASES亞太負責人Gautam Seth說,「雖然疫情之下市場環境瞬息萬變、挑戰重重,但消費者一如既往的在生活中追求新意,甚至疫情之下對新鮮事物的追求更能緩解壓力和焦慮。廠商如果能認知並迅速應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就能快速化困難為機遇。」

  最近的快消市場趨勢表明,隨著疫情後新常態的出現,未來創新將主要集中在「植物基」、「可持續」、「個性化」等新趨勢和主題上。

  「這與BASES最新調研結果相吻合,例如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最關心的是營養成分。「同時,消費者更加傾向於選擇健康和環保的產品。平均60%的消費者會願意購買更環保的產品,其中超過80%的消費者認為「環保」在選擇食品品牌時尤其重要。這些新興需求都在引導廠商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都應對產品線進行更新換代及調整。」Seth說。

  2020年突破性創新榜單上的獲獎品牌涵蓋了不同的產品類型,他們通過創新成功吸引了消費者,並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中創下了不俗成績。除此之外,今年BASES也按各新品的屬性(例如針對人群,品牌淨增長等),賦予6種創新策略標籤,更針對性的衡量新品成功背後的原因及驅動策略。

(責任編輯:彭立睿 HF019)

相關焦點

  • 王文京:當代信息技術驅動的新一輪商業創新
    在題為「當代信息技術驅動的新一輪商業創新」的主旨演講中,王文京指出,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這六大當代最具代表性的信息技術正在集群式、交互化發展,共同驅動新一輪的商業創新,即企業數智化,包括了數位化和智能化。
  • 王文京: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驅動的商業創新
    2020年12月18日,2020 T-EDGE全球創新大會,用友網絡董事長王文京發表主旨演講《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驅動的商業創新》。2020年,全球共抗疫情,各行各業共克時艱,每家公司都展現出了堅韌的信念與卓越的智慧。
  • 數智化如何驅動企業的商業創新?|特別策劃
    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數字經濟的深入發展都帶來的商業環境和商業格局的變化,所有企業也都面臨著向數智化轉型的問題。 數位化、智能化之於企業的價值,在此次疫情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企業推動數位化和智能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數據以智能化的方式高效配置,驅動企業商業創新。
  • 龍海波: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眾所周知,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的有力驅動,創新的最終目的是引領發展,而人才是創新驅動的原動力,也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由此可見,「發展」「人才」「創新」三要素是高度統一的集合體,沒有創新驅動的發展就談不上高質量發展,沒有人才支撐的發展也不會是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事關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現代國家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歸根到底是科技的競爭。
  • 6%何以驅動60%?——從兩個數字看創新驅動發展「首都樣板」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記者 李斌 李崢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走過2016年,首都北京這樣兩個數字格外引人注目——北京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超6%,而北京全年經濟增長中科技創新的貢獻率超60%。  6%何以驅動60%?
  • 服務貿易創新企業線上對接:搭建合作平臺 促進服貿發展進入新常態
    內容提要:由市貿促會、市世界貿易中心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PECC博覽會「創新服務 驅動發展」服務貿易創新企業對接會在線上成功舉辦。天津北方網訊:昨日,由市貿促會、市世界貿易中心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PECC博覽會「創新服務 驅動發展」服務貿易創新企業對接會在線上成功舉辦。
  • 堅持創新驅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合肥海關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立足職能定位,拿出更大的勇氣和更多舉措,繼續奮勇前進,為全面開啟合肥海關『十四五』新徵程增添更大動力。」合肥海關關長辛建民表示。安徽自貿試驗區蚌埠片區工作專班副主任、蚌埠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卞家濤對公報中提出的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貿易創新發展等內容非常關注。
  • 尼爾森:「後疫情時代」消費復甦為中國經濟注入新活力
    全球化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近期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隨著中國國內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消費心理也呈現明顯的復甦跡象,這將為國內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為備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全球經濟帶來一線曙光。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在5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如何促進疫情後的消費回彈和刺激消費潛力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 卡爾·馬克思杯 | 時事評論⑤:創新驅動 點燃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放眼國際,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規模快速發展,使得世界正在重塑新的經濟政治生態。在這背景下,自主創新對於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著眼國內,新理念引領的新常態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產業創新驅動內需消費升級 商業企業創新性越來越強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產業創新不僅促使企業持續發展,更是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12月10日下午,在第八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圓桌對話上,來自多個產業的企業代表圍繞著「產業創新驅動內需消費升級」這個話題展開討論。
  •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主要內容有哪些?
    一、戰略背景創新驅動就是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和文化創新相結合,推動發展方式向依靠持續的知識積累、技術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升轉變,促進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精細、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國家力量的核心支撐是科技創新能力。創新強則國運昌,創新弱則國運殆。
  • 張佔斌:以創新和內需「雙驅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並圍繞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等作出重要部署。
  • 渠道創新帶來商業發展新機遇
    原標題:渠道創新帶來商業發展新機遇   當前背景下,很多
  • 尚福林:新發展格局下 創新驅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提升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資本市場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12月11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中國證監會原主席、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上如是說。一方面,經濟發展轉向更多依靠創新驅動,需要與時俱進,主動適應變化,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提高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提升國內經濟發展水平;另一方面,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尼爾森:中國零售業復甦態勢領跑全球 線下渠道強勢反彈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尼爾森最新研究顯示,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全球零售業帶來深刻影響,消費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得益於對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國的消費復甦步伐走在了世界前沿,在經歷疫情期間線上消費的爆發後,線下渠道也開始強勢復甦。
  • 尼爾森:零售業呈現復甦跡象 消費需求結構暗變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美股上市公司尼爾森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隨著中國國內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消費心理也呈現明顯的復甦跡象,這將為國內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數據顯示,零售業顯示出積極的復甦跡象。
  • 義烏召開小商品創新驅動國際會議
    義烏召開小商品創新驅動國際會議
  • 讓持續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源頭活水
    我們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被實踐所證實,「創新驅動發展」也正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原則,因此,必須堅持將創新置於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首先,從國家層面要做好頂層設計、政策扶持。
  • 元數據驅動的YonBIP:真正讓商業創新便捷高效
    對於數字時代企業信息系統的構建來說,實際上就是從傳統ERP拓展到BIP社會化商業創新平臺的過程。然而,數據採集範圍擴大了,數據來源增多了,對於IT系統技術架構來說,社會級應用意味著需要依靠新的雲原生架構,在其基礎上部署和運行多方基於雲原生和容器化的微服務,才能夠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數據和業務閉環。
  • 疫情「新常態」下點亮新「夜態」,城市夜經濟發展與創新課題研討會...
    疫情「新常態」下點亮新「夜態」,城市夜經濟發展與創新課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發布時間:2020-12-07 13:17:00 來源: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