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以鋒利而聞名於世,面對本國的鎧甲,它有怎樣的效果?

2020-12-17 騰訊網

日本刀是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通常概念下人們認為的日本刀是太刀、打刀一類的長劍,學名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但實際上廣義的日本刀還包括肋差、槍等冷兵器,不過我們今天討論的是日本武士刀,也就是打刀一類中長劍類兵器。

日本刀算起來還是受到中國刀劍鑄造技術的影響之下產生的兵器。古代日本的原始刀劍是蕨手刀,這種起源於彌生時代末期的日本本土原生兵器,是一種鐵製的短刀制式兵器,因為彎曲的手柄部位很像蕨類植物,因此稱之為蕨手刀,這種兵器作為日本上古時期的主要隨身兵器被廣泛使用,一直持續到平安時代初期,蕨手刀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長度逐漸變長,刀柄部分不再只是簡單的圓實構造,出現了鏤空的長縫,這種形制的日本刀成為毛拔蕨手刀。

再往後發展則形成了現在的日本武士刀的太刀形制,並逐漸成熟定型,成為獨具日本本土特色的日本刀。而其中產生的巨大轉變,其中原因就是中國的除雜提純的百鍊鋼技術及夾鋼包鋼、覆土燒刃等刀劍鑄造技術的傳入。

中國早在漢代就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鐵冶煉技術,鐵製兵器逐漸取代了先秦流行的青銅武器,在堅韌度方面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冷兵器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這個時候的鐵製兵器,正是以環首刀為代表,加上以環首刀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唐刀,在中國古代軍事歷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更是讓中國周邊其他國家看到了中國武器的強大。

而日本同樣看到了漢唐的強盛,因此中國的兵器也在以不同的形式被引進日本,在學習到了中國的武器鑄造技術之後,結合本土工藝和條件,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武器製造工藝,打造出了日本刀這種具有獨具特色的冷兵器。

日本由於缺乏高燃值的燃料,因此在材料冶煉方面只能採用低溫冶煉疊打提純的方式獲取低雜質的鋼材,而這種方式冶煉出來的日本刀原材料,在日本被稱為玉鋼。玉鋼的產生正是得益於中國的百鍊鋼技術,通過疊打鍛造的方式將雜質逐步去除,才讓日本刀匠們能夠通過調節不同含碳量而獲得不同性能的鋼材。

在進行日本刀鑄造時,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就是夾鋼包鋼技術,通過在刀芯部位則夾入含碳量少的軟鐵,刀刃部分採用高硬度的高碳鋼,不同性質的鋼材包覆在日本刀的不同部位,以獲得剛柔並濟的性能。

也正是因為這種將不同鋼材糅合成一個整體的方式,使得日本刀不同部位在冷萃過程中產生不同的收縮性,形成了日本刀獨有的彎曲外形。

從日本刀的工藝我們很清楚的看出,日本刀雖然被許多刀劍愛好者奉為一種強力的冷兵器,但歸根結底其本質依舊是鋼材,因此無論其殺傷力如何強大,也不可能突破其作為鋼材的性能。

而日本刀雖然在外形上的彎曲特色有利於實戰中的劈砍動作,相對於直刃來說有更大的衝程和更長的劈砍面,但如果要與鐵製護甲進行碰撞,日本刀或許在硬度上略佔優勢,但同為鐵質的差距不會很大,多次劈砍下日本刀也會產生明顯損傷甚至卷刃,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實戰中日本刀如果對陣金屬護具,沒有厚重的刀脊是不可能形成破甲的。

那為什麼在古代日本日本刀依舊是主力冷兵器,能夠對抗日本傳統的鎧甲——當世具足?

當世具足實際上是江戶時代出現的裝飾性質勝過實戰性質的鎧甲,現代日本傳世的古代鎧甲很大一部分都是這種當世具足。

在日本歷史上也出現了多種多樣的鎧甲,不同職業有不同的護具,而在日本武士階層當中,鎧甲的發展水上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大鎧、腹卷、胴丸和當世具足。

大鎧

流行於平安時代的代表性甲冑,也稱為"式正之鎧",意為正式且體面的鎧甲。雖為平安時代流行的鎧甲,但直至江戶時代仍有武將大名在使用。由於大鎧整體做工精細,外觀華美莊嚴,因此價格不菲,並非一般兵士可以使用,多為有經濟基礎的武將貴族使用。由於為了極大的保證其防禦性能,大鎧的主體仍是採用鐵製札片或與其他輕質札片混編串接而成,外層則附上皮革,另外一些重要部位和配飾也採用了鐵質材料,因此大鎧可算是四大種類中最重的一種了。

腹卷

腹卷其實就是一種足輕配備的輕便型護甲,足輕作為最普通的軍隊兵種,是徒步作戰的主力,由於並不像騎兵和其他有身份的武將那樣有馬匹等代步工具,全憑自己雙腳的足輕勢必不能配備過重的裝備,因此輕量化的腹卷就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胴丸

胴丸這種甲冑主要就是對身體軀幹進行保護的類型,從外形和特性上來看,腹卷和胴丸非常相像,難以區分,但二者的區分方式不在外形,而在穿戴方式上。

腹卷和胴丸並非像穿筒狀上衣那樣直接套進去的,而是像圍裙一樣,由展開的狀態圍住身體,然後在接合處綁緊,而這兩種甲冑的不同之處就是這個接合綁固的地方,腹卷是在背後,而胴丸則是在身體側面,因此從甲冑穿戴的固定位置就能將兩者區分開來。

當世具足

這種鎧甲是形式最為豐富且最華麗的,其造價自然不菲,畢竟是需要兼具觀賞性的護具,從傳世的當世具足來看,外形各異並無統一規格形制,但防護性能還是十分完備的。

無論是哪種鎧甲,其製造用料中雖然也採用的金屬材料,但我們從日本的鎧甲配置上可以看出,其重點防護的主要是頭部和軀幹,其他部位並沒有非常嚴密的防護,因此對於日本刀而言還是有可突破之處的。

另外由於使用金屬材質會導致鎧甲重量提升,因此很多鎧甲不使用金屬構件,轉而採用經過特殊處理的竹片漆具覆以獸皮的形式,能夠極大減輕武士的負重,但同時也帶來了防禦性能的下降問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刀這種細長的兵器依舊能夠在日本歷史中盛行的原因,因為非金屬製造的鎧甲依舊留給了日本刀破甲的可能性,而不像中國,因為鐵質鎧甲的破擊不得不拋棄唐刀這種窄脊刀劍兵器,轉而向大刀和打擊兵器發展。

因此日本刀雖然鋒利,但其破甲能力也不可能超越厚脊大刀的劈砍性能,而日本刀之所以能夠在本土長時間盛行不滅,原因之一就是日本的護具技術並沒有得到本質性提升,仍停留在以非金屬材質為主體的層級上。

相關焦點

  • 鎧甲勇士中六把造型獨特的刀,烈焰刀排倒數第二,神威火麟刀最帥
    刀是百兵之霸主,剛狂無輪,刀又是百兵之膽,一刀在手,豪情萬丈。刀是動漫君在鎧甲勇士中看到用得最多的武器,刀鋒利且容易使用,不像劍那樣容易傷到別人也容易傷到自己。刀的使用路數是一招一式皆有路數,也是最為強大的兵器,今天動漫君就來盤點鎧甲勇士中六把造型獨特的刀,烈焰刀排倒數第二,神威火麟刀最帥。第六把:暗影弓形砍刀暗影弓形砍刀說是刀,其實更像一個弓,如果在刀上加上一條弓弦估計怎麼看都是一個完整的弓箭了。暗影弓形砍刀並不是前段都是鋒利的,刀上有倒刺,更像通過刀上的倒刺進行傷人。不過造型真心不好看,有點四不像。
  • 全球最鋒利的刀,非金非鐵,沒有什麼是它切不開的
    刀劍在古代是最受武士們喜愛的物品,而一把鋒利的戰刀則是可遇不可求,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雖然科學技術的發展,鋒利二字開始有了新的上限,而最鋒利的刀也終於被世人所發現,它的材料非金非鐵,它就是水刀。這把特殊的刀無堅不摧,幾乎任何東西在其面前都是不可阻擋的,即便是堅硬的鋼板也不例外。
  • 傳說中的圓月彎刀到底有怎樣的魅力?
    一種曲線形的刀。因為古代阿拉伯穆斯林慣常製造和使用而得名。刀身狹窄,彎度較大,長3一4英尺,刀身上有一道較深的凹痕。其特點是彎度大,韌性和硬度好,刀刃極為鋒利。古代大馬士革和託萊多的軍械工匠因製作優質的阿拉伯彎刀而聞名於世。
  • 盤點鎧甲的武器排名,第五名有必殺威力,第一名實至名歸!
    既然炎龍和刑天永遠都是好作品,那麼鎧傳無論怎麼變化他終究還是好的,只不過對於沒看過鎧甲勇士的人而言看鎧傳就覺得是部爛作品而已,反正我對鎧傳沒什麼壞印象,就是有些小地方處理不當,武器介紹胡說八道,今天肖曲就和大家盤點下,鎧甲勇士的武器排名,第五擁有必殺威力,第一名實至名歸!
  • 怎樣開刃既鋒利又不會崩口?
    怎樣才能讓刀更鋒利?一般來說,將刀刃角度開小,刀子便越鋒利。像生魚片刀、剃鬚刀之類,可謂極薄,開刃角度極小,吹毛斷髮之說對於這類刀而言,簡直小菜一碟。但你用這類刀削個鉛筆可能都費勁, 更別提斬骨、劈柴、剁鐵了,分分鐘給你崩成「鋸齒刀」。
  • 世界最霸道的5大名刀:日本排第二,中國唐刀排名不太理想!
    1.大馬士革刀:據史料記載,該武器最早誕生於古印度時期,後來又傳到波斯、伊朗、土耳其等國家,因其刀刃鋒利,在古代還被作為制式冷兵器使用,它鋒利刀什麼程度呢?據稱手持大馬士革刀,可輕鬆將一頭羊的攔腰切成兩半,非常恐怖。
  • 世界三大名刀是哪三個?日本武士刀可以稱之為名刀之首嗎?
    由於日本本土的資源匱乏,鐵礦和高溫燃料的不充足,鋼鐵的性能受到限制,為了解決刀刃鋒利保持很好的硬度,同時具備非常鋒利的性能,刀身又要保持適當的彈性,日本刀開始採用三明治式的鍛造技術(刀體分為脊鐵、皮鐵、芯鐵、刃鐵;脊鐵和皮鐵只能算作中碳鋼;可以充分展現鑄造匠師的技巧及手法,強化美術觀感。芯鐵算作低碳鋼;目的在於為刀劍提供一定的柔韌性。
  • 柔軟可繞手指,鋒利削鐵如泥,阿昌族的戶撒刀有多厲害?
    文/元氣少女QMQ 眾所周知,中國少數民族有三大名刀:甘肅保安族的腰刀、新疆維吾爾族的英吉沙小刀以及阿昌族的戶撒刀。我們今天討論的主角,就是三大名刀之一的阿昌族戶撒刀。
  • 鋒利著稱的世界名刃武士刀是怎樣鑄成?
    ,最終在這個島國上穩定下來,並發展成獨特的日本刀製造體系。即使到現在,其與五、六百年前的日本刀體系也沒太大的變化。 這樣打造的過程原理有兩條:1武士刀的芯部比較柔軟因為鋒利的刀。刀身會比較弱,所以刀匠師會選擇刀刃使用堅硬的材料。刀背使用柔軟的材料,是刀具備堅硬和堅韌的作用,成為具有尖利和彈性的雙重效果。2 然後融合兩種材料,含碳量高的堅硬刀刃為鋼鑄造裡面則是包含了含碳量較低的比較柔軟的鐵做為刀芯部分外層鋼的整體結構叫做波來鐵和鐵氫體,以達到改變金屬的微結構。
  • 日本廚刀:人與刀合二為一的境界丨日本文化
    但對於觀眾來說,他們可以像吞下一粒爆米花一樣簡單而形象生動地感受到日本刀劍神話般的鋒利。  除了像科斯特納那樣的角色外,今天的現實世界裡已經很少有人能像過去的日本武士一樣揮舞這些鋒利的日本刀。但由於近幾十年來,日本菜在世界各地受到廣泛歡迎,鋒利的日本刀鋒用到了烹飪上,日本菜刀鋒利的名聲也被懂行的大廚們廣為傳播。許多人都稱道,日本生產的菜刀是世界上最好的菜刀。
  • 哈叔的折騰日記:五分鐘磨出鋒利廚刀,史上最簡單的磨刀教程
    (不同的廚刀有不同的角度,凌空切番茄的刀刃角度更小,但更容易卷刃,這裡是傻瓜教程,不討論)刀刃方向:中式廚刀,推薦刀刃向外!向外!向外!西紅柿是個試刀的好道具,不鋒利的刀,切西紅柿會把汁水壓出來。鋒利的刀,刀口非常平直,也沒什麼汁水。哈叔家裡只有兩個非常非常小的小西紅柿……就它了。利用自重,稍微施加壓力就切開了。
  • 百轉千回 還是日本刀 沒辦法
    刀劍鍛造追求兩個目標,一個是足夠鋒利,能夠有足夠的殺傷力;另一個則是要有韌性,能夠在使用的時候最大限度的保證不折斷。但這兩點在技術上不同的方向。學過點兒材料的人都知道,想要鋒利就要有高碳含量,而這個會導致鋼材韌性不夠,而追求韌性就會鋒利不足。
  • 世界上的三大名刀,日本刀上榜,唐刀卻名落孫山?
    都說中國古代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但是在世界三大名刀裡卻沒有中國的。但是日本刀,卻能評為三大名刀之一。但是如果對這方面有相關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出來,日本人製作的這個刀其實和中國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是中國卻沒有能進入,實在是很令人惋惜。
  • 「鎧甲化」寶可夢:傳說「劍盾」變華麗鎧甲,噴火龍變鎧甲太酷炫
    蒼響蒼響是伽勒爾地區的傳說的寶可夢的另一位,和藏瑪然特一起居住在微寐森林中,同樣有兩種形態,百戰勇者和劍之王形態,是第八季中的「劍」。嘴裡叼著一把最鋒利的劍,有人說它可以將大海都斬斷!當蒼響變成鎧甲之後,背後披著紅色的披紅,原本飛揚的鬃毛變成了肩鎧,而嘴裡的利劍則變成手持式,看上去好像一往無前的劍客,攻擊力肯定爆棚。就是不知道最強盾和最鋒利劍交戰的話,會是什麼結果?
  • 暴力美學日本刀:如今被視為破鐵棍,為何曾讓中國古人自愧不如?
    也是因遠跨重洋的漢朝人帶著制鐵的技術傳入,日本才有了鐵質的器具。 早期的日本,也並沒有什麼獨創的兵器。因為島國內的戰爭遠遠沒有如中國、波斯、希臘等古國面對的環境那般複雜,日本的武器發展也往往較為單一。一直到唐朝,中國冷兵器算是走向了巔峰,日本人這才意識到了「刀」的重要性,並開始派遣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兵器製造技術。
  • 世界4大快刀,第3被譽為反曲刀之王
    世界4大快刀,第3被譽為反曲刀之王刀是一種非常鋒利且結實耐用的冷兵器,在古代刀的登場率僅次於劍,不管是民間還是戰場上,刀都能夠起到作用,一般來說好刀都需要精心打磨,同時還需用好的材料製作,並且要經過實戰的考驗,具備這些條件才能稱之為「好刀」,而裡面有很多款的快刀,有些很出名,有些不為人所知,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兵器。1.
  • 神奇寶貝變身「鎧甲寶貝」,耿鬼化身巫師法袍,噴火龍版鎧甲太帥
    小南覺得二次元就是一個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因此當可愛帥氣又熟悉的寶可夢們變身成為鎧甲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奇怪,反而是興奮的迫不及待想要看看是怎樣的。來,一起看看吧!神奇寶貝藏瑪然特作為伽勒爾地區中傳說級之一的寶可夢,有兩種形態,普通形態是百戰勇士的形態,還有一種是盾之王者形態,即第八季中「盾」。
  • 雁翎刀是什麼刀?與柳葉刀、繡春刀等其他刀有何區別?
    雁翎刀和繡春刀區別刀可以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而雁翎刀則是從明朝時期開始盛行的一種兵器,那個時候不管是將領官員還是普通的士兵都會隨身攜帶雁翎刀,而這個名字的由來則是和它本身類似大雁的翎毛有關。而繡春刀也是刀類武器中的一個類別,但是它和雁翎刀卻有著一些不同的地方,那麼雁翎刀和繡春刀的區別是怎樣的呢?
  • 如何才能讓你的刀劍更加鋒利?掌握這些磨刀技術很重要
    ⑵採用凹磨技術,也可以說是⑴號的變形,刀體內凹,刀刃輕薄,可以達到很高的鋒利度,不過當刀刃被磨厚以後,鋒利性亦相應下降。許多折刀都採用這種刃口形制,刀友在網上展現鋒利性的大多是這類刀具。⑶、 ⑷號多見於手工刀,比如唐大刀、日本武士刀。
  • 鎧甲勇士要是對上巴啦啦小魔仙到底誰厲害呢?
    鎧甲勇士對巴啦啦小魔仙,剛看到這個問題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這兩位對打當然是鎧甲勇士要厲害,這是根本不用想脫口就出來的,不過細想一下,嗯!那個,想什麼來?還是鎧甲勇士厲害。★Ⅰ★鎧甲合體★奧特曼、假面騎士、超級戰隊是日本的三大特攝劇,不得不說論起特攝劇日本這方面的確是領先的。雖然他們的特攝劇很優秀,但是我們的也不差,並且和他們的比起來絲毫不輸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