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小時候聽過《故宮裡的大怪獸》系列,老母親陪聽完以後心裡默默種下了一片草原。所以這次看到《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來到西岸藝島以後,我藉機帶著家裡的四腳吞金獸,把心中的草拔了。
一進展廳門就被滿牆的神獸名單驚到了,一眼望去似乎認識的只有狸和貔貅??但是沒關係,即使我看完了整個展覽,認識的也沒有超過一半。畢竟故宮中的神獸太多了,一兩個小時走馬觀花的參觀難以領略其百分之一。
我覺得神獸展其實是一個披著親子打卡點外衣的正經文化課程。即使我全程拿著紙筆記錄,也未能完全消化裡面的內容,因此如果是幼兒園及以下的兒童來參觀的意義不大。最低年齡也要能看懂拼音以後,否則絕大部分神獸的名字都是生僻字,大人講解起來都面露難色,更別說娃了。
故宮裡神獸的故事,還得從乾隆十五年說起。那一年,為了以彰顯清朝之地大物博、祥和安康,乾隆命官員開始編寫一部囊括天上地下神界凡間的各種異獸的書,這就是《獸譜》。其中很多神獸,是編寫者為了迎合乾隆歡心而描繪出來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原本就存在於故宮的各個角落。參觀之前你要問我知道哪些神獸,我可能也就說得出麒麟和貔貅。但是看完神獸展以後呢?不如一起看下去吧。
整個展覽是以尋寶打卡的形式遞進的,所有人在進門時就會領到一張地圖,回答出地圖上面所有神獸的名字,以及背面的十道問題,那麼這個展基本不會太到此一遊了。在娃被多媒體影像資料吸引得難以自拔的時候,老母親倒是替全家答了通關,順利兌換到四份獎品。所以我決定把這十個問題放在文章最後,如果對神獸知識有自信的話,可以直接拉到最後參與投票。
1
白澤
看完神獸展回家路上,我和娃一起扳著手指頭回憶神獸們的名字或者做神獸趣味問題,白澤總是不會被忘記。畢竟相比其他生僻古怪的神獸來說,它的名字太好記啦。
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中就有記載:黃帝東巡的時候曾經遇到過白澤,它有著獅子一般的外貌,但是頭上有一個角,還長著山羊鬍子。最重要的是,它不僅能通人性、會說人話,還是一隻能闢邪驅鬼的吉祥神獸。這樣的小可愛誰會不喜歡呢?看到上圖山頂那一身雪白的白澤了嗎?它居住的地方充滿了仙氣,這也是古代文學作品對神靈一貫的美好想像吧。
2
龍馬與飛馬
穿過一條道園林拱門般的走廊,來到龍馬的展廳。
龍馬的身體像馬,但是長著龍頭、龍爪、鱗片還有翅膀。傳說伏羲曾經看到龍馬躍出黃河。我們常說的成語「龍馬精神」,也是來自於它。龍馬的名字,讓我想到了西遊記中的白龍馬。但白龍馬本來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後因受罰才鋸角退鱗成馬。白龍馬要麼為龍,要麼為馬,與似馬非馬的龍馬還是有區別的。
繞了半天,有沒有被搞暈?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再來看天馬。一眼看去,除了尾巴以外,天馬跟馬可以說是毫無相似之處了。黑色的身體和白色的狗頭,外加一對翅膀,可能叫天狗都比天馬更貼切。
3
狏即和狻猊
狏即(yí jí)是一種白色的犬類動物,它最大的特點是張嘴就能吐出火來。《山海經》中記載,狏即出現的地方往往會發生火災,因此它是一種災獸。
狏即的展區有兩面牆的互動投影,可以讓小朋友們去正抓正在噴火的狏即。因此它也幾乎是除了白澤以外,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神獸了。
狻猊(suān ní)也是故宮神獸中比較有名的一隻了。它是龍的九個兒子之一,但外形酷似獅子,喜歡安靜,經常出現在香爐等地方。
除此以外,狻猊還是太和殿屋脊上的十隻神獸之一。如果去故宮參觀的時候注意聽過講解,那麼狻猊這個名字應該不太陌生。下圖左五就是狻猊。在狏即和狻猊的展廳旁邊,還有一個「天之境」網紅打卡點。走到五面都是玻璃的拍照點中央,彷佛身處萬花筒,讓我想到了草間彌生。只不過玻璃裡面的內容,從波點換成了神獸圖案。
4
屏翳和蜚
屏翳(yì)嚴格來說應該是神,而非神獸。它身體黝黑,手拿神蛇,可以呼風喚雨,控制雷電。《山海經》中也有過關於屏翳的記載。實測觀展完畢以後最容易被遺忘的就是它,複習了幾遍沒有一次能記起來,存在感實在太低。誰讓它長得實在不那麼討喜呢,甚至有點驚悚。
蜚,是一種惡獸。它長得像牛,但尾巴像蛇,而且只有一隻眼睛。《山海經》說,蜚所到之處,水源會幹涸,草木會枯死,因此人們也都很懼怕它。
5
夔
夔長得也像牛,但是它沒有角,而且只有一條腿跳著前進。夔的特點是聲音特別洪亮。《山海經》又說了,皇帝與蚩尤交戰時,用它的皮做戰鼓,鼓聲直接震懾對方而取得大勝。
夔的互動屏幕有點萌,甚至懷疑動畫師是以袋鼠為原型創作的,否則兩者跳起來為何如此相似?
6
甪端、乘黃、騶虞和吉光
甪端、乘黃、騶虞和極光這四隻雖然本領各異,但之所以聚在一起,是因為它們都是風一般的神獸。
甪(lù)端雖然能夠日行一萬八千裡,但它最大的特點並不是快,而是能夠通曉多國語言。而且傳聞甪端只陪伴在明君左右,因此它經常出現在太和殿龍椅上,而蘇州的古鎮甪直也因甪端而得名。下圖左邊就是萌萌噠甪端了。
上圖右邊的的神獸,就是乘黃了。它雖然只能日行萬裡,比其甪端來說續航能力弱了一點。但是《山海經》又記載了,騎乘黃的人能活兩千歲,有長壽功能加持,速度慢一點又何妨呢?
上圖左邊這只可愛的大貓,就是騶虞。騶虞也是一隻能日行千裡的老虎,而且還相當具有慈悲胸懷。騶虞身為老虎但不殺生,只吃自然死亡的生物,因此是一隻仁獸。
上圖右邊這個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圖案,則是吉光。吉光據說是一種馬,但是它跑得實在太快了,所以從來沒有任何的文字或者圖片描述過它的樣貌。古人在還不知道光速的情況下,也用光來比喻快馬,說明古人對於自然界的現象已經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
7
並封和狸力
並封的名字雖然有點拗口,但是它的形象絕對令人過目不忘,我和娃經常戲稱它為「兩頭豬」。它是一種沒有尾巴而兩邊都是豬頭的動物,傳說它可以辨別草藥,化解毒性。
而並封的小夥伴狸力則雖然長得也像豬,但叫聲卻像狗。而且它的兩個前蹄非常擅長刨土,因此可以幫助並封一起尋找草藥。
8
獬豸
和狻猊一樣,獬豸也是太和殿屋脊上的神獸。下圖左三就是獬豸。
獬豸是一隻僅有一個角的羊,它性格忠正耿直,會用角牴撞有罪之人。因此現在很多法院的門口也會有獬豸的雕像,以象徵法律的公平性。
9
九尾狐
相比前面那些生僻的神獸,九尾狐算是文學和影視作品中的常客了,《山海經》、《封神演義》以及很多民間傳說都提到了它。它的故事甚至傳到了日韓和越南,前段時間韓國還剛拍過一部《九尾狐傳》。
相傳它本是西王母的靈獸,後來指引大禹找到了他的妻子塗山氏。到唐宋以後,它才和各種紅顏禍害搭上關係。其實人家本來就是一隻普普通通的小狐狸而已。
10
開明獸和犀
與九尾狐相反,開明獸只有一個身體,但是有九個人頭,聽起來就很驚悚。它是崑崙山的守護者,以一獸之力震懾百獸。下圖右為開明獸。
犀的頭上有一個角,傳說這個角可以通靈,因此才有了「心有靈犀」這個成語。
11
麒麟
最後,終於到了家喻戶曉的麒麟了。它有著鹿的身體、牛的尾巴、馬的蹄子和前額的一個角。它在神獸體系中的地位非常高,身居「麟、鳳、龜、龍」四獸之首,它也是仁義和吉祥的象徵。
集齊所有神獸徽章後,可以拿到神獸書籤和粘紙,卡通形象賦予了這些神獸第二次生命。有口福、吉祥福、萬能福、Biu Biu福的的背面分別是百毒不侵、心想事成、逢考必過和盛世美顏。同去的小學生表示此刻最需要的是逢考必過,那麼心想事成給外婆,百毒不侵是爸爸,盛世美顏當然是留給本麻麻咯。
看完本文,來動一動腦筋,做一套小問答吧。
1、出門旅行時,如果想找個小夥伴說話聊天,哪只神獸是最佳的選擇?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一部分。
2、伏羲看到龍馬從一條河裡破水而出,這條河的名字是?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二部分。
3、龍子狻猊的原型很有可能是一種來自西亞的動物,它的名字是?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三部分。
4、所有神獸中,嗓門最大的是?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五部分。
5、去太和殿參觀時遇到一隻神獸,它最有可能是?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六部分。
6、有一種神獸有會解毒的功能,它的名字是?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七部分。
7、傳說中會衝出來撞到壞帶的」神羊「,他叫什麼名字?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八部分。
8、是哪只神獸指引大禹找到了他的妻子?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九部分。
9、有一隻神獸的角擁有特別的神通,由此還產生了一個成語,這個神獸和成語分別是?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十部分。
10、位居四獸之首但又「四不像」的瑞獸是什麼 ?
提示:請仔細閱讀本文第十一部分。
如果喜歡,分享、贊和在看三連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