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開放!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神獸」世界!

2020-12-26 知識就是力量

撰文 / 周乾(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29日,北京市宣布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宣布將從5月1日起有序開放。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激動!

作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之一,故宮氣勢恢宏,紅牆綠瓦上,飛簷雕壁間無不顯示著中國古代建築的極高水準。站在金水橋上,屋頂那一排排屋脊獸映入眼帘。這些故宮裡的小怪獸是不是也有著秘而不宣的往事?今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這些「神獸」世界!

神獸是顆「螺絲釘」

故宮宮殿屋頂的神獸,最初的功能卻是一顆顆「螺絲釘」。因為宮殿的屋脊是屋面兩個坡的交線,這個位置用來粘瓦的泥巴一般非常厚且鬆軟,瓦放在泥巴上容易產生下滑。為了防止瓦下滑,古代工匠常常用釘子來固定該部位的瓦。然而,裸露的釘子很容易在空氣中生鏽,因而工匠便給釘子戴了個「帽子」,還做了個造型,這個「帽子」的造型就是不同形象的神獸。久而久之,神獸逐漸與屋脊部位的瓦件連成一體,成為了防止雨水滲漏和屋脊鬆散脫裂的重要琉璃部件,對脊的連接部起著固定、支撐、裝飾作用,默默守護了幾百年。真真是 「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梁思成)。

雪中的神獸

神獸披了「金」衣裳

這些神獸歷經滄桑巨變,卻依舊光鮮亮麗。這是怎麼做到的?原來,屋頂神獸是用琉璃瓦燒制而成。琉璃瓦與普通陶瓦都是以黏土為主要原料,經過原料處理、成型、乾燥後,在高溫下燒制而成。但琉璃瓦還在瓦胎體表面施加釉料,並進行第二次燒制以獲得光亮而又黏接牢固的釉面層,這種釉面層牢牢地與瓦胎體黏接在一起,很難脫落。

從化學成分來看,琉璃瓦的主要成分有氧化鉛、二氧化矽、氧化銅等。其中,氧化銅是呈色劑,它採用鉛丹作助熔劑。琉璃瓦之所以有如此豐富的色彩是因為其主要著色劑是鐵、銅、錳、鈷等金屬氧化物,在燒制過程中,鐵使釉呈黃色,銅使釉呈美麗的翠綠色,錳使釉呈紫色,鈷使釉呈藍色等。

紫禁城在明代建造之初,屋頂就使用了以黃色為主的琉璃瓦,屋頂上的神獸也因此外表披了一層琉璃釉料,不僅不容易脫落,還具有防水、保持屋頂恆溫、防止瓦件風化、保持表面清潔等優點,這使得神獸的形象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像披了件「金」衣裳。

太和殿上的神獸為什麼是10個?

原因是火災。據統計,自紫禁城建成以來,太和殿至少遭受過5次火災,每次太和殿被焚毀後,皇帝都要下令重建。而當太和殿第5次著火後重建時,面臨嚴重的材料不足問題。工程負責人梁九在材料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把太和殿的開間(長度方向每兩根柱子的間距)做了改動,由原來的9間變成11間,使很多尺寸較小的楠木就能用上了。

首位為騎鳳仙人

然而,新的問題又來了。開間數量為9間,屋脊獸也是9個。開間變成11間,屋頂又要重新排瓦,而且對應的尺寸也要變。梁九發現,排完9個屋脊獸後,每個屋角恰恰多出一塊地方,而且恰好能放下一塊瓦。梁九決定在這塊空地上增加一個小獸——行什。此提議終獲得康熙皇帝批准。至於為什麼放行什,是因為它在外形上很像雷公(雷震子),也就是上天主管打雷的神。造成太和殿多次火災的重要原因是雷擊,因此在太和殿屋角放行什,寓意非常明顯:希望「雷神」多「關照」。

今天,神獸的世界有沒有讓你

重新了解故宮。

相關焦點

  • 當四腳吞金獸遇見故宮神獸:帶娃打卡西岸藝術中心《故宮裡的神獸世界》
    所以這次看到《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來到西岸藝島以後,我藉機帶著家裡的四腳吞金獸,把心中的草拔了。一進展廳門就被滿牆的神獸名單驚到了,一眼望去似乎認識的只有狸和貔貅??但是沒關係,即使我看完了整個展覽,認識的也沒有超過一半。畢竟故宮中的神獸太多了,一兩個小時走馬觀花的參觀難以領略其百分之一。
  • 故宮太和殿有10隻屋脊神獸,其中獨一無二的那隻叫什麼?
    太和殿民間俗稱「金鑾殿」,位於故宮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是故宮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始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故宮裡的大怪獸》:揭秘「故宮600年特展」中神獸的前世今生
    最近正好趕上「故宮600年特展」,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故宮裡的大怪獸》,從一個孩子的眼睛去探尋故宮房簷上神獸的前世今生。這是一個系列書籍,目前已出版15冊,暢銷300萬冊。它講述了五年級小學生李小雨在故宮撿到了一個神奇的寶石耳環,竟然能聽得懂故宮裡神獸和動物們的語言了。於是,李小雨在野貓記者梨花的帶領下,認識了那些在故宮生活了幾百年的怪獸們,並和他們一起經歷了許多驚險又有趣的故事。這些與神獸一起冒險的故事,巧妙挖掘了中國神話和傳統文化資源。
  • 故宮神獸「復活」:11大奇幻空間,探索好玩的神獸世界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呀,我是朵朵~最近要羨慕魔都了,因為故宮「帶著」可愛的神獸來了!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因為全都是陸地上的「走獸」,所以沒有我們熟知的龍鳳等。
  • 展訊|「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全國首站
    2020年12月4日,由故宮博物院官方出品,「故宮裡的神獸世界——清宮獸譜多媒體綜合展」,將登陸上海文化藝術「新地標」西岸藝島Art Tower迎來開幕。2020年12月5日至2021年1月10日,展覽正式對公眾開放,並開啟全國多地的巡展之旅。2020年,正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故宮博物院成立九十五周年。
  • 探訪故宮神獸,跟隨博物館館長,走進不一樣的故宮
    向斯在《這裡是故宮:鎮守神獸》中,精準地還原了故宮的這些神獸,它們的形象與個性,同時,我們也在他的文字中,了解了它們的歷史演變,神話傳說。這些內容,都是孩子們喜歡的,但鮮少有書籍能夠把這些神獸的故事講得如此精準,準確到故宮中的每一個神獸,都有不同的寓意。
  • 五脊六獸,大有來頭,跟隨向斯,探訪故宮的脊翔瑞獸
    1.五脊六獸常常有人用五脊六獸,來形容心煩意亂、忐忑不安的情緒。但實際上,「五脊六獸」的本意,和古代宏偉建築的屋頂有關。真正的「五脊六獸」,其實指的是古代宮殿建築上,那些為了穩固屋頂的瓦脊,而給釘子們戴好看的「帽子」。只不過,它們不是普通的模樣,它們是中國古代的神獸。
  • 看了那麼多清宮戲,還不知道故宮的這些神獸都是神馬?
    歡迎在本文最後留言分享你對故宮神獸的感受或看法,我們將在明天(12月25日12:00)選取留言點讚數最多的三位讀者,免費送出《這裡是故宮》~你知道故宮裡的神獸都代表了什麼?這些神獸,你只聽過他們的名字,可你知道他們的寓意嗎?脊翔瑞獸是數量龐大的神獸譜系當中的一種類型。
  • 「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合作夥伴|ZHotel
    「故宮裡的神獸世界」攜手 ZHotel奉上新春祈福大禮包上古神獸是體現天地意志的動物它們代表自然,徵兆祥瑞神獸文化裡滿滿都是吉祥如意歲末年初,祈福必備在中國傳統的自然觀念裡,神獸代表著天地意志。因此,民間把神獸視為一種祥瑞文化,具有祈福迎祥的功能。值此歲末年初之際,「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深挖神獸IP的祥瑞屬性,攜手ZHotel聯名開發應景必備的新春祈福大禮包。
  • 來這個「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尋找答案吧
    去年在全國多個城市巡展的「故宮裡的海洋世界」展覽引發熱議,掀起中國傳統文化IP與多媒體技術的跨界風潮。昨天,由故宮博物院出品,「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在上海西岸藝島開幕。圖說:故宮裡的神獸影像圖表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2020年正逢紫禁城建成600年,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展覽,以故宮博物院館藏清代御製《獸譜》為藍本,精選出數十種古代神獸,製成數位化「再創作」的多媒體互動作品。
  • 紫禁城和故宮到底有什麼區別?
    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龍紫禁城是龍的世界,無論遠近、俯仰之間,到處閃耀著龍紋的光輝。剛剛我們知道了,所謂紫禁城就是皇帝的居所,紫禁城裡裝飾最多、氣勢最盛的圖案就是龍紋。那麼今天,我們要認識的第一隻小神獸就是龍。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神通廣大的動物,漢代以後,龍更被象徵有聖德的君王。帝王被稱作「真龍天子」,為世人中間的最尊貴者。帝王借龍神化自己,五爪金龍也就成為紫禁城中佔主宰地位的圖案。
  • 親悅讀|打卡600年故宮,沒有一套合適的書怎麼行?
    全書24冊,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線,書中小阿哥和小格格與十個紫禁城神獸一起,循著四時節氣,帶領我們探索故宮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受故宮四季之美。索菲爸爸把這套書讀下來的感受是,簡約而不簡單。
  • 如何激活乾隆皇帝的神獸?一場從故宮走來的展覽做出回應
    12月5日至2021年1月10日,「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以故宮博物院館藏《獸譜》為藍本,登陸上海西岸藝島Art Tower,並將開啟全國多地的巡展之旅。2020年,正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故宮博物院成立九十五周年。
  • 那些下在故宮裡的雨都去哪了?
    圖源故宮博物院微博雨水節氣開始,春天的影子從立春的探頭探腦,已經變成自信的搖頭晃腦了。我們感受了飄雪的故宮,賞燈的故宮,也在雨水節氣裡撫摸一下雨中的故宮吧。前段時間故宮幾乎天天上熱搜,先是情人節相約故宮賞雪,單身的人被虐的梨花帶雨,馬上600多歲的紫禁城在上元節又大辦「燈會」。
  • 一大波「神獸」襲來 故宮多媒體展登陸西岸藝島
    「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現場展示的「神奇的畫屏」。(均展方供圖)製圖:馮曉瑜    故宮御貓打翻了清代御製《獸譜》,封印失衡,神獸四散。循著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展開的一幕幕幻境,人們跟隨神獸白澤,找尋它失蹤的小夥伴,開啟了一場補全《獸譜》的旅程……由故宮博物院官方出品的「故宮裡的神獸世界——多媒體綜合展」,近日登陸上海文化藝術新地標——西岸藝島,以創新的觀展體驗讓人大開眼界。
  • 「不可錯過的家庭音樂劇」《故宮裡的大怪獸》,把故宮講給孩子聽
    忽然有一天,小女孩李小雨在故宮撿到了一隻神奇的寶石耳環,誤打誤撞闖入了故宮怪獸們的世界,和龍的兒子吻獸成為了朋友。離別之際臨近,故宮深處卻開始陰雨連綿,與此同時,李小雨和吻獸也產生了隔閡。這對朋友能否解開誤會?烏雲背後隱藏著什麼可怕的事情?故宮將面臨怎樣前所未有的危機?怪獸又是否從此絕跡於故宮?
  • 故宮又上新了
    故宮又上新了!隨著《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開播,歷經600年風雨沉浮的紫禁城再次以穿透歲月的優雅和從容翩然而至,沁潤人們的心脾。過去,故宮的歷史文化元素高高在上,局限於三米紅牆之內。為了讓這些具有寶貴价值的文化元素走進消費者的日常,故宮選擇用兩種高頻消費與體驗方式來帶動它們———開發文創產品和參演電視/網絡節目。2013年8月,北京故宮第一次面向公眾徵集文化產品創意,舉辦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為主題的文創設計大賽。
  • 溥儀遊故宮,專家解釋雨花閣不開放原因,溥儀聽後搖頭,說出答案
    歷經六百年風雨的故宮古老而龐大,藏著太多秘密,發生過數不清的怪事。有一些流傳很廣的傳聞,比如有人在晚上看見過故宮的過道上出現成群結隊的宮女,打著燈籠走過,又突然消失,以及傳說中的「鎮宮之獸」,像老鼠又像豬,奔跑迅速,從來沒人看得真切。
  • 故宮又上新了!
    故宮又上新了!2018年,《上新了·故宮》開啟博物館綜藝消費全新模式;全年文創收入超過15億……傳承於中國古代皇家的宮廷要素被重新演繹,古色古香變得觸手可及。越來越年輕的故宮以一系列文創產品為起點,成功打造了一場文化遺產領域的盛宴,讓國潮、國風變成了年輕人的時尚文化新寵,也讓自己成為了國潮文化先鋒。
  • 北京的故宮,為什麼有40%區域不開放?那裡才是真正的故宮
    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室的宮殿,它歷史悠久,而且極具知名度,是數一數二的世界宮殿。這裡的建築都十分宏偉,從屋簷的設計到宮牆厚度的防禦實用性,都是經過能工巧匠計算的。每年都會有很多的遊客來到北京參觀故宮,遊覽一下故宮,見證一下中國古代王朝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