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此文能對你的生活與信仰有幫助,如果你喜歡,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知道主的愛。
歡迎關注微信帳號:yangpuhepingtang
【天亞社.香港訊】華北山西省榆次(晉中)教區王藎主教,以及西北陝西省三原教區榮休主教蘭石,分別於九月廿三日及廿一日安息主懷。
王主教,聖名若翰,因年老體衰,醫治無效,於廿三日清晨在主教府蒙主寵召,享年九十歲。
主教的葬禮將在榆次主教座堂舉行,然後遺體葬於太原洞兒溝榆次教區神職墓地。治喪委員會發出殯葬禮儀通知的日期原是十月二日,後改為十月七日。
教區秘書長嶽錦龍神父解釋,時間變動「是由於十月二日沒廚師備餐,十月七日方便神父們回來參加,又是玫瑰聖母節,而主教一生也很喜歡唸《玫瑰經》」。
他說,主教是於廿二日「吃中午飯時開始覺得主教不對勁,還發高燒」,最終因心、肺衰竭離世。
今年五月,王主教也曾因肺積水住院,並於當時任命了武雲祿神父為教區署理,暫時代為處理教區日常事務,直到新主教產生為止。
嶽神父對天亞社說,自一九九六年修道後開始熟識王主教,並獲他於二零一一年任命為秘書長,輔助年邁帶病的老主教處理教區各項事務。
他形容「王主教信德堅固,為人和善,常教導我們要順從天主的安排,他常說的一句話是:『天主給的我就要,天主要的我就給』。」
王主教於一九二四年四月廿二日出生於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西澗河村一個虔誠熱心的教友家庭,從小立志修道,三五年進入太原備修院學習。兩年後,日寇侵華,回家務農一年,之後又回太原公撒格小修院繼續修道。
他於一九四三年進入太原蒙高維諾大修院,五年後轉入漢口兩湖總修院,四九年再前往澳門三巴仔總修院進修,翌年畢業回太原實習,於五一年晉鐸後任圪遼溝副本堂,五六至五八年任太原修院教務長,之後在忻縣任武家莊本堂司鐸。
一九六四年,他因四清運動回到太原,六五年文革開始,含冤被捕入獄,刑期二十年;八五年刑滿出獄後,到榆次教區服務。至一九九九年,在太原教區李建唐主教的主持下,在榆次博愛裡天主堂的主教選舉會議上,當選為榆次教區主教,並獲教廷批准。同年九月十四日晉牧。
教區的訃告讚揚王主教「一生順應主召,矢志淬瀝,囹圄煎熬,浩氣凌然,善牧群羊,悉心救靈,剛毅人生,可敬可頌,王主教實為主之忠僕!」
儘管年事已高,王主教仍於今年七月九日中華殉道聖人慶日,親自祝聖賈俊兵、王全偉、秦璽寵、段建斌四位執事為司鐸,但因考慮到年老體弱,故未舉行大型典禮,只在一所祈禱室,由教區的神父和修女見證這一神聖時刻。
此外,王主教曾於二零零五年以「普通人的身分」出境,到羅馬覲見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事後逾年才為官方知悉。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會消息人士向天亞社確認此事。他表示,王主教是「做事很低調,很謙卑的一個人」,「一般不會和人們說一些事情,特別是這樣秘密的事」。
另外,在九月廿一日的主日,三原教區蘭石主教也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九歲。他的葬禮將於廿五日在他大半生服務的涇陽修石渡天主堂舉行。
蘭主教一九二五年生於陝西高陵縣通遠鎮。自幼入教,聖名金口若望。十四歲進教區修院,廿九歲晉鐸,任修石渡本堂。文革間被捕,關押半年後放回修石渡農村勞動改造。改革開放後恢復教務活動,再任修石渡本堂。他曾於一九九七年陪同三原教區宗懷德主教去德國進行天主教友好訪問。
一九九九年,他獲宗主教任命為副主教,次年秘密祝聖為助理主教,但一直沒得到政府承認。他愛好音樂,曾創作《耶穌聖心頌》等歌曲。他一生培育了二十多位修女,十多位神父,為主為人兢兢業業,恪盡職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