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南千年石頭村-鄒城上九山古村落遊記

2020-12-23 騰訊網

1/遊上九山古村

在孟子故裡鄒城市西南部,有一處古老的村莊——上九村,屬於低山丘陵地帶。這裡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悠久的人文歷史景觀,吸引著眾多的探訪者。它東臨104國道,西臨伏羲故土,南鄰微山島,北接「鄒城三孟」、「曲阜三孔」,它像一顆明珠鑲嵌在鳧山山系西側。周末空閒之餘,從曲阜自駕40多公裡,到位於鄒城西南區域的古村落進行閒遊。石牆鎮上九村,歷史久遠,幾經變遷,據史料記載:明朝初期,聶、鄭二姓來此定居,因村莊周圍崇山峻岭,大小山頭較多,故取名「九山」。不久,其後山山下又建一村,為便於區別,便取名「上九山村」。他們世代以農耕為主,主產小麥、玉米等農作物,過著「桃花源式」的田園生活。

在魯南地區,山東鄒城市上九村當屬於上善之地。

依勢而建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山坡盆地之間,懷抱清泉,綠樹掩映。上九村,被九座山峰圍繞,與世隔絕,別有洞天。「近攬九峰之蚰雲,遠涵四湖之煙景。石徑曲回,鋪陳十裡清歌;石牆漫立,雕琢千山雲影……」

民俗故居,還是那些經年的農家院落。

民俗故居,還是那些經年的農家院落。風塵蒙面的石碾石磨,還在等待日常的驅動和故人的呢喃。

錯落有致、高低相間的石房,經過多少風雨的洗禮和歲月的砥礪。

宅心安穩,風俗厚淳。巷巷道道、溝溝坎坎的生命之火,汪洋恣肆。雞犬相聞、生生不息的生活氣息,浩浩蕩蕩。鋪天蓋地、漫山遍野的家國意識、生態意識和宗教情懷。

古老滄桑的石磨石碾,打發了多少歲月,粉碎了多少糧食,餵養了多少芸芸眾生。凹陷的磨道,承載了多少驢馬的鐵掌,沐浴了多少日光流年。古老的石磨石碾,那咿呀作響的吟唱就在眼前。

層巒疊嶂、相生相和的青一色的石砌牆,呲牙咧嘴,風風雨雨的咬合。

坎坎坷坷、彎彎曲曲的石板路,晦晦明明的面龐,展示著時光的衝洗和打磨。

古村依舊恪守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儒家信條。

柳琴戲纏綿悱惻,婉轉跌宕。藝人字正腔圓,一字一板,表情沛然,動作井然,口才斐然,讓人聽了頓生千古喟嘆!

古村落保存完整,被譽為「古村落發展建築史書」、「民俗文化的博物館」,獨特的古建築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純樸的鄉村文化、傳統的農耕文化,盡顯其中......

2/上九山村由來

人住石頭房,腳踩石頭路,院牆石頭壘,人稱石頭村。鄒城市石牆鎮鎮政府駐地西南八公裡處,有一呈東北西南方形布局的古村,明清時期全石牆古民居建築群被相對完整地保存在這裡。明朝洪武年間,聶、鄧、滿、婁四姓從山西來此定居,因村莊周圍有大小山頭九座,故取名「九山」。 上九山村完整地保存了三條明清時期石頭建成的街巷,古石院300餘個,古石屋1200餘間。村莊坐落在群山之中,隨處都有易採可用的石材。村民利用大自然的恩賜,在頑強地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抗爭中,給後人留下了極具觀賞價值的石屋遺存。石灶、石盆、石凳、石缸等隨處可見。

過眼儘是寫滿歷史的石頭,水墨畫般斜畫入石的古樹飄灑著點點清香。。

幽深的胡同了傳來了悠長的叫賣聲,合著石磨碾壓小麥發出的吱吱呀呀的聲音、不知名的鳥鳴聲、雞鳴犬吠的吵鬧聲,將小村寫入了您的耳朵。

唐朝末年,戰亂頻發,民不聊生,上九村先民段氏為躲避戰亂,於北宋初年,來到此地。看到「南山」四季常青,半山腰水流不斷,段氏決定在此定居。後來,鄭、聶、滿、婁四姓從山西來此定居,從此,上九山村民世代繁衍生息,一直延續至今。

人文之地---蕭進士院、六合院,聽!古老的房屋正在述說著屬於他們的故事。

該村現存石磨、石碾、石臼、石凳、石槽,牛車、排車、鐮刀、犁、簸箕等傳統生活生產及民俗用具用品多達2000多件,柳琴戲、腰鼓、舞龍習俗及貓頭鞋製作等傳統手藝至今仍在流傳著…

房屋錯落有致,山巷曲折繁複。石街石巷,石屋石院,石橋石欄,石磨石坊。好像一座大大的石 頭城 堡,又似一座大大的石頭迷宮。探尋一段與石頭有關的鄉村記憶。

房屋錯落有致,山巷曲折繁複。石街石巷,石屋石院,石橋石欄,石磨石坊。好像一座大大的石 頭城 堡,又似一座大大的石頭迷宮。探尋一段與石頭有關的鄉村記憶。

房屋錯落有致,山巷曲折繁複。石街石巷,石屋石院,石橋石欄,石磨石坊。好像一座大大的石 頭城 堡,又似一座大大的石頭迷宮。探尋一段與石頭有關的鄉村記憶。

房屋錯落有致,山巷曲折繁複。石街石巷,石屋石院,石橋石欄,石磨石坊。好像一座大大的石 頭城 堡,又似一座大大的石頭迷宮。探尋一段與石頭有關的鄉村記憶。

3/上九山石頭村

上九山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故事,每一個石屋都有一種精神,古老的建築只要保存下來,就可以隨時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是時候體驗一下古村的生活了,看到那座石樓了嗎?進入石門你將穿越到石牆石路石屋的上九古村。過眼儘是寫滿歷史的石頭,水墨畫般斜畫入石的古樹飄灑著點點清香。幽深的胡同了傳來了悠長的叫賣聲,合著石磨碾壓小麥發出的吱吱呀呀的聲音、不知名的鳥鳴聲、雞鳴犬吠的吵鬧聲,將小村寫入了您的耳朵。從這一刻開始你就是上九古村的村民。

相關焦點

  • 美不勝收:雨意氤氳中的上九山古村
    上九山古村風景區大門細雨中的古村落這裡要說到的上九山古村落呢,本來不在我們的計劃之中,不是不計劃,而是不知道有這麼個村落也就沒計劃到我們到了鄒城,才知道有此古村落,於是臨時插入到我們的計劃之中。上九山古村落位於山東省鄒城市西南二十公裡處,據歷史文獻記載,該村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古村北接朗子山,向南毗鄰微山湖紅荷溼地,位置優越。
  • 山東這15座百強縣,大部分在膠東半島,魯南地區滕州、鄒城上榜
    山東省經濟實力雄厚,在全國百強縣的名單上,可謂是舉足輕重。2020年的全國百強縣名單中,山東省一共有15個地方榜上有名,大部分集中在膠東半島,魯南地區滕州、鄒城上榜,不知道你怎麼看?>從名單上不難看出,大多數百強縣集中分布在山東的煙臺、威海、濰坊、青島等地,其次為魯中地區、魯南地區,被譽為「魯南明珠」的滕州市位居全國百強縣第34名,在省內僅次於榮成市,不過數據看出榮成市排名14,滕州排名34,這中間有很大的差距,再看滕州往後的百強縣,可以看出來,山東的百強縣排名整體靠後,這與江浙等地有一定的差距,數量雖多,但整體實力略低。
  • 大山深處的世外桃源,湖南千年古郡客家第一村,古代和諧村落典範
    大山深處的世外桃源,湖南千年古郡客家第一村,古代和諧村落典範,「翠嶺環抱接田疇,坐北朝南向遠峰,流水彎彎繞村去,山川靈秀伴人居」,在有著「千年古郡」、「楚南名區」之稱的湖南郴州市桂陽縣,有一個有著民俗文化與古民居建築「活化石」之稱的古村落,這就是位列中國十大古村之一的陽山古村。
  • 西安香積寺村:千年古寺旁的千年古村落,或許即將消失……
    遊覽之後,便準備穿過旁邊的村落乘坐公交車返回西安市區。外表看起來普通的小小村落,走入其中卻發現這裡底蘊頗為深厚,值得一寫。這個村子名叫香積寺村,村因旁邊的香積寺得名,歷史卻比香積寺還要久遠。介紹這座古村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香積寺。香積寺位於西安長安區郭杜鎮,神禾原畔,潏河、滈河的交匯處。唐高宗永隆二年,為了紀念淨土宗創始人善導大師而建,是佛教淨土宗祖庭,自古極負盛名。
  • 河北石家莊,太行山裡的十大古村落
    古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現今卻成了「即將消失的美景」。如果不能引起關注和足夠的保護意識,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村莊一旦消失,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 山上的古村落黃連峪印象記
    黃連峪,為淄博市博山區域城鎮石門景區的一處古村落,2016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古樸大氣的石頭民舍和豐富的紅色資源使之備受歡迎,成為日益受人關注的旅遊景點。關於黃連峪村落的名字,其來源有多種說法。因博山其地多山,故其村名多帶「峪」字。
  • 一座山,一眼泉,一家人!平陰藏著一個明代古村落,現在就剩一家人獨守
    樹蔭下是一座座青色的石頭房子,沿著山勢排列在路的兩側。谷秀芬的家在村子靠上的位置,她家比較好找,聽著狗叫、鵝叫、雞叫聲就能順利找到。張吉恩早上五點就要出門到城裡打工,晚上八九點才回家,22歲的兒子又在外當兵,這些動物對谷秀芬來說既是陪伴者,又能看家護院。現在,這座古村只住著谷秀芬一家三口,他們的家也是村裡唯一現代建築。
  • 國內絕美的17個少數民族古村落,不輸婺源宏村
    國內有許多人少景美,非常原生態的古村落,這其中尤以少數民族的村落最具特色。
  • 五一假期鄒城魯南汽車城很「熱鬧」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5月2日訊(記者 孔令俏)為提振汽車消費,助力汽車產業更好發展,五一小長假期間,鄒城魯南汽車城開啟購車節活動,30餘家汽車品牌聯合讓利,通過減現金送禮品、惠民補貼和活動抽獎等大力度優惠方式,進一步激發汽車市場消費潛力。
  • 安徽績溪最美8處古村落,在徽州的源頭尋找古風靜謐
    在績溪,你信步走進一個山村,就會翻開一頁歷史;你隨意踩到一塊石頭,就會觸動一個朝代。一起來尋找那些在悠長歲月中,被時光之手雕刻而成的績溪古村落。1 磡頭村磡頭村位於績溪縣家朋鄉,是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從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等方面看,都算得上是極具特色的村莊。
  • 福建最適合洗肺的12個古村落,有一個就在我們閩清
    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森林覆蓋率達86%,名古樹木眾多,千年以上古樹30多株。傳承千年的畲族古民居保存完整,其中,「安良堡」被譽為「土堡之冠首」。文化遺存(巫氏畲族醫藥、巫家拳、廟會等)豐富而獨特,原始生態長期未受汙染和破壞。
  • 績溪孔靈:千年古村落 美麗新鄉村
    績溪縣臨溪鎮孔靈村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徽山皖水之中。  這個有著1800年歷史的古村,穿越歲月的長河,走過歷史的滄桑,如今,既是一個傳承了徽文化精髓的傳統古村落樣本,又是一個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範本。  這是一個清秀的古村落。四周青山環抱,河水繞村而行,轄11個自然村,人口2619人。雖歷經千年風雨洗禮,目前仍完好地保存著大量徽派民居建築,宛如一個原生態的古民居博物館。  在這裡,徽派元素隨處可見,青石板路與馬頭牆相映成趣,磚雕、木雕與石雕裝飾的農家院落,清清爽爽又別具特色。稻田初染金黃,桑園依舊青青,大片的菊花田即將綻放。
  • 珠海十大古村落之南門村遊記
    南門村位於鬥門黃楊山附近,600多年前立村,是宋皇室趙氏的聚居地,南門村山清水秀,人文歷史深厚,是值得一去的特色古村,村內有建於明代的趙氏祖祠菉猗堂,另外還遺存有古井、古樹、碉樓、古建築。 近六百年曆的菉猗堂蠔殼牆為現存規模最大、完整度最好、時代最為久遠的蠔殼牆。最近在維護沒有能進去參觀下,也非常遺憾。
  • 三晉明珠:山西古村落
    通過認知古村落,可以徜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領略華夏先祖的智慧人生。讓我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中華民族的鄉愁。村落居境中偏西,上莊河匯聚閣溝及三皇溝兩溝之水,由東而西穿村而過,經永寧閘進入中莊、下莊,匯入樊河,為季節性河流,俗稱「莊河」。沿莊河的水街是上莊村聚落的脊椎與核心(圖4)。
  • 半個山 石頭城
    後來因災害、戰爭、匪患等因素,開馬店的老闆最初採取當地特有的老洋河石材建蓋起了能防火固守的客棧,開創了石頭城的歷史。慢慢地,有過往商賈喜歡上這個古樸秀美的村子,也定居了下來,還有鎮夷關逐漸被廢棄以後,部分守關人員也就地安置居住於此。漸漸地,發展成了村落,並有了一定規模。因緊連騰越州南行滇緬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控制點「鎮夷關」,故名叫「鎮夷關村」。後整體搬遷至大盈坡西麓的半山腰,所以取名為「半個山」。
  • 蒙城藏著兩個千年古村落!有你家嗎?
    根據省民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旅遊局、省文物局、省地方志辦公室《關於開展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的通知》(民地字〔2014〕142號),今年全省繼續開展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申報認定工作。
  • 蘭溪這2個村榮獲「全球人居環境村落範例」稱號
    10月16日,在深圳舉行的2020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頒獎盛典上,蘭溪諸葛—長樂村、芝堰村被授予「全球人居環境村落範例
  • 「十一」假期周邊遊之井陘|在天路趕山貨大集 在古村落賞民俗社火
    2、" 一眼千年 陶你喜歡 " 陶瓷文化、" 好事成雙 " 節慶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地點:井陘縣秀林鎮南橫口村。活動內容:圍繞井陘古瓷窯主題,開展特色文化展示和體驗活動。舉行井陘拉花、川劇變臉、小丑泡泡秀、銅人和紅臉社火等文藝演出。南橫口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傳統村落,這裡是河北省四大名窯的井陘窯保存最完好的窯區。古村落面山臨水,明清古建築群保存完好。
  • 績溪:古村落裡的慢生活
    厭倦了城市裡的車水馬龍,喧囂浮躁,如畫卷般的古村落是很多人內心最淳樸的嚮往。績溪縣瀛洲鎮仁裡村,「仁裡」二字語出《論語.裡仁》"裡仁為美」。仁裡村建於公元539年,南朝梁大同5年工部尚書耿源進助國鎮天大將軍致仕後與弟新安山水卜居於此而建。
  • 邳州這3個村入選省級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上榜啦另外兩個分別是邳州市官湖鎮授賢村和邳州市佔城鎮山上村話題傳統村落,又稱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博覽園主要由古銀杏姊妹園、林趣園、沂河灣特色休閒景區、觀音樹景區、青少年野營區和港上河觀光帶等景區組成。漫步銀杏園中,宛如走進了無邊無際的銀杏森林仙境,既有上千年樹齡飽經滄桑的老樹,又有生機勃勃亭亭玉立的新樹,滿目樹影婆娑,令人陶醉,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