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素材 | 古代樂器

2021-02-19 創作推文中心

各朝代盛行樂器

新石器時代:

笛(骨哨)、陶損、陶鐃、石磬、土鼓。 

夏:需。

商:竽(大笙)、和(小笙)、言(簫)、鑣(大鐃)、編鐃、缶、鐸、特磬、足鼓。

西周:篪、管、簫(排簫)、簧、賁鼓、應鼓、懸鼓、琴、瑟、編鐘。

春秋戰國:箏、築、銅鼓、沱鼓、錠於。

奏、漢:遂(笛)、羌笛、蘆笙、葫蘆笙、角、笳、節鼓、琵琶(阮)、菱侯(臥笙笑)。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

笛-長笛、短笛、橫笛、義嘴笛,尺八,簫(排簫)-大蕭、小簫,笙-大笙、小笙,口琴(口弦),吹葉,髯篥、雙髯篥(雙管),方響,鑼,鼓-羯鼓、簷鼓、齊鼓、腰鼓、都縣鼓、毛員鼓、答臘鼓、雞婁鼓、正鼓、連鼓、達卜(手鼓),銅拔-正銅拔、和銅拔、銅曉,拍板,星,三弦琴,擊琴,太一,七弦,六弦,天寶樂,琵琶-大琵琶,素琵琶(阮)、曲項琵琶、大五弦琵琶、小五弦琵琶,笙模-臥答侯、豎笙侯、鳳首笙饃,箏-彈箏、擋箏、軋箏、奚。

宋、元:

笛-官笛、羌笛、夏笛、小孤笛、鷓鴣、扈聖、七星、哨笛、豎簫,橫簫,蘆沙鳳荃(36簧),雲鑼,統鼓,水盞,火不思,渤海琴,葫蘆琴,胡琴,三弦。 

明、清: 

笛-曲笛、機笛,鼓-堂鼓、缸鼓、板鼓、書鼓、八角鼓、點鼓,揚琴,胡琴-提琴、南胡(二胡)、板胡、椰胡、椰胡、四胡、京胡、阮-月琴、雙清、奏琴。

吹管樂器

中國吹管樂器起源甚古,相傳在四千年前夏禹時期,就有一種用蘆葦編排而成的吹管樂器叫做「禽」。民國二十年山西萬泉縣荊村發覺出三個新石器時代的「損」。<詩經>中有簫、管、禽、龠、笙等樂器的記載。取代興起的軍樂,又叫鼓樂、橫吹、騎吹等,是以排簫、笳、角、笛等為主要樂器,常在軍隊行進時吹奏,也有用作儀仗隊或在宴會上演奏和其他娛樂之用。噴吶的出現較晚,約在明代始有所記載。至今,在民間婚喪喜慶及民俗節日中,吹管樂器俱是主要樂器。笛子,簫,笙,噴吶。

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是用裝在細竹弓子上的馬尾摩擦琴弦,使之震動發音的一種樂器。我國常見的拉弦樂器包括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倍革胡、板胡、四胡等。胡琴早在唐朝已有,散見文學作品中,當時名曰「琴」,北宋時,它在我國北方悉部民間廣為流傳,稱之為悉琴。目前,各地方與各劇種所用的胡琴類樂器,不下數十種,它們不僅有優美的音色和鮮明的地方色彩,且有高度的演奏技巧與豐富的表現能力,尤其是二胡,在近幾十年中更有較大的發展,已成為極佳的演奏樂器和重要的樂隊樂器。板胡,二胡(南胡), 中胡, 革胡, 倍革胡。

彈撥樂器 

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及用琴竹擊弦而發音的樂器總稱。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和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弦樂器。根據樂器形制、性能和演奏方法的差別,彈撥樂器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以七弦琴為代表,包括琴、箏等樂器。這類樂器都有一個長方形木箱做為琴身,張以琴弦,平放著彈奏。第二類以琵琶為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弦等樂器,裝有

四根、三根或兩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彈撥,多放在腿上彈奏。第三類是揚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擊弦取音,約在明代由外國傳入。琵琶,柳琴,三弦,阮,揚琴,箏。

敲擊樂器 

中國樂器中,打擊樂器歷史最悠久,且估有重要的地位。在傳統上,分為鼓、鑼、拔、板和鍾五類,若依製造材料來分,又可分為金屬、竹木和革等三種。它們的演奏技能和表現力極為 富,音響具有特色,不僅使樂曲的節奏鮮明強烈,且具有極深刻的感染力,其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民間音樂中十番鑼鼓、潮州鑼鼓、蘇南吹打、河北吹歌和遼寧鼓吹等,俱是以打擊樂器見長。

在現代國樂團中因種類很少使用,以下分別簡介常用四大類打擊樂器。大鼓,小鼓,板鼓。排鼓鑼,低音大鑼,小鑼,雲鑼,拔,椰子,木魚。

先秦時期的樂器,見於文獻記載的有近70種。僅在《詩經》一書中提及的即有29種,打擊樂器有鼓、鍾、、磬、缶、鈴等21種,吹奏樂器有簫、管、損、笙等6種,彈弦樂器有琴、瑟等2種。由於樂器品種的大大增加,於是在周代時產生了根據製作樂器的不同材料而分為:金、石、土、革、絲、木、泡、竹八類,稱作「八音」分類法。

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被譽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在古代是地位最崇高的樂器。古琴充滿著傳奇的象徵色彩: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13個徽位,代表一年的12個月及閏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為平象徵地,為天圓地方。有西方音樂人評價:這個樂器的構造,是依據中國天與地之間關係的觀念而設計的,使人聯想到傳說中只有天上神仙才能聽得到的音樂。中國原始的絲弦樂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詩經》中有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瑟曾銷聲匿跡千年之久,而今「幽蘭漢樂」將傳說中的聲音再次呈現於舞臺之上,琴瑟合鳴,樂聲如流水,如鳳鳴,如南風,如月行,引我們走進大自然深深的芬芳裡。中國古老的彈弦樂器,始於漢代,歷史悠久;音域寬廣、音色 柔美清澈,表現力強。唐時期曾用於西涼、龜茲、疏勒、高麗、天竺諸樂中。明代後失傳達300年之久。 古代打擊樂器,由十六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玉片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兩層懸掛,用小鐵錘敲擊;出現於北周。隋唐時用於燕樂,後也用於宮廷雅樂,自宋代後漸少使用,現瀕於失傳境地。

相關焦點

  • 小說素材如何搜集?7類主要素材你一定需要!
    上周在談到村上春樹的8個寫作技巧時,其中第2點就是「建立分類清晰的素材庫」。寫作前需要很大的素材搜集工作,如果有長期的素材搜集習慣,寫任何種類的小說都能快速進入狀態。3、玄幻類玄幻類和神話類特意作為大分類,是當今玄幻和修仙都是熱門小說。這裡主要是指搜集這類小說中的世界觀設定,以及好的故事設定。
  • 古典魅力:中國古代十大樂器
    古典魅力:中國古代十大樂器  10、琵琶
  • 古典魅力:中國的古代十大樂器賞析
    在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製造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而中國的古代10大樂器,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變革,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官的享受,還有歷史的魅力。  編鐘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 穿越時空的古代樂器(尋古探源)
    依據考古出土的豐富的音樂文化遺存可以探討音樂史、樂器史乃至禮樂文化。「凡音者,產乎人心者也。感於心則蕩乎音,音成於外而化乎內。」無論是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還是五穀豐登的農耕文明,人們都有著對「樂」的美好嚮往,樂器的發展演變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物質狀態與人們的精神世界。距今40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了一例我國迄今考古發現最早的紅銅鑄就的銅鈴。
  • 中國古代有哪些快被人遺忘的樂器?
    經過考古學家考證,這個東西,就是傳說中,給樂器校準用的「鈞鍾」。讓考古學家們確定這把琴為「均鍾」的一個原因是這把琴的漆繪。二、琴頸對於音樂的起源,中國有著一個古老的傳說。黃帝讓一個叫伶倫(也叫泠倫 )的同志去搞一搞音樂這件事兒,制定一下音律。
  • 從賈湖骨笛到九霄環佩:中國古代樂器大展亮相國博
    2020年8月8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將向公眾開放參觀的「天地同和——中國古代樂器展」即取意於此,系統展示了反映中國古代音樂發展演變歷程的代表性物證,彰顯中華傳統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自古以來,音樂既是傳統治道的有機組成,也是文人修養的重要內容,具有很強的功能性。它穿過歷史的浩蕩激流,充分見證了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發展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偉大曆程。
  • 中國古代的樂器之王「笙」,如何淪為葬禮上「喪曲」的標配?
    吳彤先生從5歲就開始學習笙的演奏,不僅僅是一名歌唱家,近年來更是專注中國民族樂器,致力於把中國樂器發揚光大。笙作為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樂器,如今卻不被人熟知,這是一種遺憾。《中國好詩詞》特邀嘉賓,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評價,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夜夜笙歌、鳳管鸞笙、笙歌鼎沸等成語,都是在說笙。
  • 寫作指導 如何製作小說封面(含封面素材)
    小說封面是網絡小說的門面,它是通過藝術形象設計的形式來反映小說的內容。首先你需要找到小說封面素材,下面是我從網上找到的免費小說封面素材,如圖所示。接下來你需要有一個叫作光影魔術手的軟體,來幫助你製作小說封面。
  • 中國古代常見的3種吹奏類的樂器,你想知道嗎?
    從古至今,我們的生活處處都有音樂的存在,有音樂就有樂器的存在。小編曾為小可愛們分享過中國古代常見的3種彈撥類的樂器,今天小編繼續為大家分享中國古代常見的3種吹奏類的樂器。壎(xūn),可以算是我國最古老吹奏類的樂器了,大概有七千多年的歷史了。壎最初是用動物的骨頭和石頭製作的,用來模仿鳥獸的聲音誘捕鳥獸以獲取食物,後來漸漸的用陶製作壎。壎在戰國初期被廣泛用於宮廷祭祀活動,秦漢以後多用於宮廷音樂的演奏,後來漸漸的不受重視,幾乎消失在人們的眼前。近年來因為壎的音色古樸,漸漸地被人們重視和學習。
  • 中國古代常見的3種彈撥類的樂器你知道多少?
    有音樂就代表著有樂器,那麼對於中國古代的樂器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常見的3種彈撥類的樂器吧。古代有名的琴曲有《廣陵散》、《平沙落雁》、《陽春白雪》等。
  •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我國的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
  • 推薦4本人氣爆棚的古代言情小說,《歡喜記事》穩居榜首
    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都能喜歡。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推薦四本美文,喜歡的收藏哦!《歡喜記事》劇情簡介:穿越到剛剛招安封侯的土匪一家。親爹,威武勇猛愛闖禍。親娘,貌美如花愛愛闖禍。精彩內容:蘇錦是打算把皇上賞賜給她的鞭子抵押給謝景宸,現在杏兒把蠟燭一擺,頓時變了味,感覺她要為借錢賣身了。她就是隨囗問了一句啊,這小丫慧要不要這麼盡職盡責?
  • 【短視頻】一個失傳已久的中國古代樂器回來了
    尺八,中國唐代宮廷樂器、宋代佛教法器,後傳入日本。竹製,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稜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在中國古代多年的戰亂中,尺八逐漸失傳。而在日本,尺八得以傳承和發展。一音無心創始人倪費先生和曹晨先生,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將失傳已久的尺八藝術從日本引回國內並推廣。
  • 樂器大全系列,中國民族樂器之吹奏樂器篇
    前面小編我寫了一篇樂器大全系列之中西不同的樂器分類法介紹完了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不同的樂器分類法,今天我們繼續來說說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吹奏樂器。由於樂器種類過多,文中只能選取流傳較廣,民眾認識基礎較好的樂器重點介紹。
  • 古代純愛:《古代最強工科生》《農家子》穿越到古代科研搞基建
    熱門古代純愛文推薦,獻給喜歡閱讀的書友們!《古代最強工科生》作者:大澤瑪利亞簡評:一朝重生在未知古代,祁一白便遭遇那些極品親戚,被逼著嫁給打死兩任前妻的老鰥夫?身為一個兵器設計師,他弓弩一出手,便把老鰥夫和極品親戚制服。遭流匪襲村眼看就要被屠村?
  • 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壎
    壎是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壎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擊獵物時,石上空腔由於氣流的作用而產生哨音。這種哨音啟發了古代先民製作樂器的靈感,於是早期的壎就產生了。
  • 一個文化的結晶,中國維吾爾族樂器大全,絕對有你沒看過的樂器
    《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我國和世界音樂藝術的魂寶,是維吾爾勞動人民對人類音樂藝術做出的傑出貢獻,它是長期以來維吾爾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高度發展的古代維吾爾文化的歷史見證。
  • 中國傳統樂器簡介
    它在古代就深受各階層喜愛,文人們更是將箏寫入詩詞歌賦中。       隨著時代的發展,箏的流傳更加廣泛。茫茫中國十一派流,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下,一位位古箏名家被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縱然時光飛逝,餘音繞梁的樂音仍流淌在我們心中。       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
  • 中國十大樂器,你知道嗎?
    門道提示:農曆四月二十九在中國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製造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而隨著樂器的出現,也造就了中國獨有的一種音樂—古典音樂。那麼今天門道君就給大家說說在樂器中最有名的十種。
  • 中國民族傳統樂器的分類
    這些古樂器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一、中國古代的「八音」分類法 早在周朝,已有根據樂器的不同製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把眾多的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共八類,稱為「八音」。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進行樂器分類的方法。「八音」分類法一直沿用到清朝初期。金類樂器:主要是鍾,盛行與青銅時代。鐘不僅作為樂器,也作為禮器,是神權和王權的象徵。它用於祭祀、宴享等典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