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一個失傳已久的中國古代樂器回來了

2021-03-02 地產天下官微

點擊 地產天下↑

關注極具創意的房地產視頻微信!

尺八,中國唐代宮廷樂器、宋代佛教法器,後傳入日本。竹製,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稜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

在中國古代多年的戰亂中,尺八逐漸失傳。而在日本,尺八得以傳承和發展。

一音無心創始人倪費先生和曹晨先生,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將失傳已久的尺八藝術從日本引回國內並推廣。

 因此,日本琴古流尺八鈴慕會會長三代青木鈴慕先生、鈴慕會師範著名制管師 小林純平先生專程受邀來到上海,為鈴慕會中國支部揭牌。

一同受邀參加揭牌儀式的還有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中國道場指導者、心武館館長趙韡先生,天真正傳香取神道流中國道場門人朱宏先生還在現場為遠道而來的嘉賓和尺八愛好者表演了日本劍道。

隨後,青木鈴慕先生和小林純平先生以合奏或獨奏的形式為大家演奏了琴古流尺八著名的《雲井獅子》《鹿之遠音》等曲目。蒼涼遼闊的音色、餘音繞梁的旋律,衝擊著在場所有人的心靈。

感謝青木鈴慕先生和小林純平先生,也感謝曹晨先生和倪費先生,為了將已經失傳的中國古代藝術重新發揚,他們所做的努力,值得每一位炎黃子孫尊敬。願尺八在鈴慕會中國支部的引領下,吸引更多人加入和傳承,也祝未來我們能找回更多遺失的美好。

對房地產市場的新動態和樓盤項目的新資訊感興趣的朋友別忘了長摁下方二維碼,關注《地產天下》的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了解房地產市場動態!



長按識別二維碼

地產天下

轉發評論第一時間了解房地產市場最新動態




相關焦點

  • 小說素材 | 古代樂器
    目前,各地方與各劇種所用的胡琴類樂器,不下數十種,它們不僅有優美的音色和鮮明的地方色彩,且有高度的演奏技巧與豐富的表現能力,尤其是二胡,在近幾十年中更有較大的發展,已成為極佳的演奏樂器和重要的樂隊樂器。板胡,二胡(南胡), 中胡, 革胡, 倍革胡。彈撥樂器 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及用琴竹擊弦而發音的樂器總稱。
  • 中國古代十二個失傳的高科技!
    敦煌壁畫中的17窟的唐朝提包在現代,有些高科技很正常,但中國古代的科技水平絲毫不比現代差!但小編很好奇這無人機是怎麼飛起來的,而且維持了那麼久,不得不說在當時的條件的下,魯班就能做出如此精巧、複雜、飛翔三日不落的木鵲,實屬難得。02、紗衣
  • 日本收藏機構向國圖捐贈四千多冊漢籍 其中不少中國失傳已久 !
    捐贈的漢籍中有失傳千年的重要典籍據介紹,這批捐贈漢籍保存完整,其中不乏我國歷史上失傳已久的重要典籍,特別是中國古代政治文獻選集《群書治要五十卷》,該書唐末已亡佚,國內失傳千年,因遣唐使帶回日本而得以流傳至今,此次日本捐贈的是日本天明七年(1787)刻本,共25冊。
  • 中國民族樂器
    箏聲此時已完全不復「慷慨」,與現在已經大體相似,對於隋唐盛世,顯然已不適合。而箜篌華麗優雅,聲調繁複,於是便漸漸成為宮廷演奏的重中之重。同時,因竽一般用於雅樂,九、十部樂中已經廢棄,便也逐漸失去重要作用。        二胡發源於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為「奚琴」,宋陳蜴在《樂書》載「奚琴本胡樂也」。二胡可謂是出現晚、發展快的典範,但「二胡」此名,卻是出現於近代。
  • 盛唐雅樂,一尺八寸:中國失傳千年的樂器在日本發揚光大
    《火影忍者》《海賊王》《陰陽師》等流傳甚廣的日本動漫中都有尺八演奏的背景音樂(鳴人出擊時的BGM,Narutomaintheme即是尺八、三味線、筱笛等樂器演奏),很多人聽到後會恍然,原來這就是尺八演奏的啊。尺八原為中國古代傳統樂器,因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為「尺八」。尺八興盛於唐,並自唐時流傳到了日本,但自宋代以後,尺八逐漸被簫所取代,漸漸的從中國樂器中消失。
  • 古典魅力:中國古代十大樂器
    古典魅力:中國古代十大樂器  10、琵琶
  • 唐紫檀嵌螺鈿五弦琵琶——世界僅此一件,敦煌樂舞中失傳樂器之一
    敦煌壁畫492窟中有一半是音樂題材的壁畫,其中許多樂器已失傳。有一種形似琵琶而非琵琶的樂器,存世僅此一件,那就是收藏在日本正倉院的「五弦」,是唐玄宗贈予日本聖武天皇的「國禮」。聖武天皇死後,光明皇后將其生前所用樂器、玩具和其它珍寶藏於此處。這把五弦琴被人們稱為「唐代紫檀嵌螺鈿五弦琵琶」,其實,它與我們通常所說的琵琶不一樣。現在所說的琵琶是四弦四柱曲項,而正倉院的這把是五弦五柱直項,彈奏方式也不一樣:四弦琵琶是直抱指彈,而「五弦」從敦煌壁畫和唐代陶俑可以看出,是橫抱於胸前,用撥片撥彈的,明顯不是同一種樂器。
  • 古典魅力:中國的古代十大樂器賞析
    在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製造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而中國的古代10大樂器,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變革,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官的享受,還有歷史的魅力。  編鐘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
  • 中國古代十二個失傳的高科技!
    敦煌壁畫中的17窟的唐朝提包在現代,有些高科技很正常,但中國古代的科技水平絲毫不比現代差!但小編很好奇這無人機是怎麼飛起來的,而且維持了那麼久,不得不說在當時的條件的下,魯班就能做出如此精巧、複雜、飛翔三日不落的木鵲,實屬難得。02、紗衣
  • 中國古典樂器中你所不知的秘密
    音樂在古代代表著一個國家的興衰,會反映當時社會特定的文化背景,也反映出了當時人們的內心感受和思想狀態。音樂有很深的內涵,從一個人彈奏的樂曲中可以體會到這個人的個性和修養。編鐘是中國古代漢族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 江湖失傳已久的十五種武功秘籍,練就武林高手的武林秘籍200本
    那麼偉岸的一個身影,卻早已失去了魂魄,每念及此,五味雜陳。。。14本》《道家練氣吐納法、氣功、真氣運行、古代秘傳氣功秘籍148本》《武林內家功夫秘籍、氣功、內功修煉、真氣運行、等武林秘籍159本》《一代武術宗師李小龍武術、截拳道、雙節棍、寸拳等武術秘籍51本》《那些年收集的武林秘籍,號稱武林功夫百藝魁首的棍法秘籍44本》《傳說武當派失傳已久的鎮派絕學武林秘籍這38本都在這裡》《
  • 中國古典樂器,你認識幾個?
    中國古代的石質打擊樂器,為「八音」中的「石」音。磬,最早用於先民的樂舞活動,後來用於歷代帝王、上層統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為象徵其身份地位的「禮器」。唐宋以後新樂興起,磬僅用於祭祀儀式的雅樂樂隊。
  • 日本古箏和尺八演奏,來欣賞一下中國失傳的樂器
    竹製,外切口,五孔(前四後一),屬邊稜振動氣鳴吹管樂器,以管長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蒼涼遼闊,又能表現空靈、恬靜的意境。傳承歷史隋代和唐,尺八成為宮廷中的主要樂器。《新唐書·呂才傳》:「貞觀(627—649)時,祖孝孫增損樂律,與音家王長通、白明達更質難,不能決。太宗詔侍臣舉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稱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長短不同,與律諧契」。因長一尺八寸,故稱尺八。
  • 中國古代的樂器之王「笙」,如何淪為葬禮上「喪曲」的標配?
    吳彤先生從5歲就開始學習笙的演奏,不僅僅是一名歌唱家,近年來更是專注中國民族樂器,致力於把中國樂器發揚光大。笙作為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樂器,如今卻不被人熟知,這是一種遺憾。《中國好詩詞》特邀嘉賓,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評價,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夜夜笙歌、鳳管鸞笙、笙歌鼎沸等成語,都是在說笙。
  • 三味線——這件在中國本土失傳的樂器,如今卻成了日本國粹
    《魔弦傳說》海報然而,就是這件被日本在世界範圍內發揚光大的樂器,卻是起源於中國,並且在中國已經失傳了。中日雙方公認的信史,是16世紀即明初葉,三味線由中國傳入日本衝繩,在衝繩生根發芽,後來流布到整個日本。
  • 蘇城巷裡的樂聲:深巷裡的博物館 樂器激發音樂靈感
    這是一座年輕的博物館,只有2歲,卻館藏300多件珍貴民族樂器。樂改先驅、蘇州民族樂器製作大師張子銳,在博物館裡度過百歲生日,音樂大師譚盾專程為它而來,在古老的樂器中尋找創作的靈感,蘇州民族樂器博物館。蘇俄式紅磚房,爬山虎枯萎的蔓枝纏繞著老房,在老房的不遠處,便是蘇州民族樂器博物館,匾牌上揭幕的紅綢還在。走進博物館,籤名牆上的名字映入眼帘。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朱昌耀,著名琵琶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方錦龍,著名阮演奏家寧勇名,箜篌演奏家教育家崔君芝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魯日融。「這臺箜篌是現代箜篌演奏第一人崔君芝用過的,她帶去了維也納,在世界上算是唯一的。」
  •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傳統樂器箜篌的簡介與賞析
    箜篌【kōng hóu】是中國漢族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最初稱"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在古代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從十四世紀後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日本正倉院藏品,唐漆箜篌殘件。
  • 中國古代有哪些快被人遺忘的樂器?
    考古學家在看到這麼一個琴的時候一開始很奇怪,根本不明白這個琴是幹嘛用的。首先,這個玩意兒分不清首尾,不知道怎麼擺才是正確的擺放方法。其次,這個東西也不像箏或者瑟,因為其弦距太短,根本沒有設置琴碼或者的位置。當時的弦樂器,除了能夠撥弦的撥弦樂器,還有一種叫做「築」的擊弦樂器。原理類似於現在的揚琴。經過考古學家考證,這個東西,就是傳說中,給樂器校準用的「鈞鍾」。
  • 新疆樂器知多少?
    上部是細長的琴身,頂部彎曲,最下方是一個半球形的共鳴箱,琴面用驢、羊或蟒皮蒙裹,有5-7根弦。它的音色清亮、純淨,表現力強,所以大多用於獨奏。熱瓦甫不但有美妙的氣韻,更有美觀大方的外形,琴身由很多牛角片或骨片鑲嵌出形式多樣的花紋,並帶有規則性的紋路和圖案,顯得美觀大方,且極具民族特色。
  • 中國樂器百科——吹奏樂器介紹!
    現代常用的笛多用紫竹、鳳眼竹(斑竹)、湘婦竹、黃枯竹、長莖竹、梅鹿竹等製作,長度依調高而定,內膛去節中空,管身上開吹孔 、膜孔各一個,按音孔六個,音色清脆,音域較寬,常被作為旋律主奏樂器,表現力很豐富。能吹出兩組 多一點的音。前出音孔一個和後出音孔二個。吹孔七端管內堵有軟木製的笛寒,笛寒至吹孔一段的管身內 膛稱海底或笛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