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飛將——龍城是哪兒 飛將是誰

2021-01-19 麒麟讀書吧

出 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曲

這首詩太出名了,以致 「秦時明月」都寫成歌詞了,又被動漫借用為名字。

「龍城飛將」也引起了後世的共鳴,多次被引用,那麼這「龍城」是哪兒呀 ?「飛將」又是誰呢 ?

其實,這個「龍城飛將」說的是兩個人的事情,古代文人寫作,以實物代事件,以事件代人物也是比較常見的手法。

首先,這個龍城指的是匈奴祭天的地方,匈奴人稱之為龍城。這裡的事件就是,衛青北伐匈奴破龍城。所以這個「龍城」指的是衛青。

漢初,經過四年慘烈的楚漢戰爭,大漢初建,國力薄弱,受制於匈奴。每每與匈奴和親,遠嫁公主,贈與珠寶黃,以卑微屈辱之態換的北方的穩定。雖然沒有大規模戰爭,但匈奴依然時時搶掠北地百姓。隨後,經歷三代的勵精圖治生養休息,在大漢帝國,第四代皇帝漢武帝在位時,國力日盛。於是,雄才偉略的漢武帝決定北伐匈奴,洗漱屈辱的同時換取北方百姓百年的安定生活。

衛青指揮漢軍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迎擊匈奴。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

衛青首徵,果敢冷靜,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衛青勝利凱旋,封衛青為關內侯。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後來,衛青作為大軍統帥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對匈奴作戰,最終,在漠北決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匈奴從此轉衰,大漢王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衛青也成為歷史上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代表人物,受到歷代推崇。

然後,「飛將」是誰呢? 「飛將」就是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

李廣,隴西郡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先祖為秦朝名將李信。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常年與匈奴對峙,保護邊境百姓。武帝的時候,用李廣為右北平郡太守,常年與匈奴激戰。

飛將軍 —— 李廣

李廣為將廉潔,常把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祿二千石的官,家裡沒有多少多餘的財物,始終不談購置家產的事,深得官兵愛戴。

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李廣殺敵時,要求自己箭無虛發,所以非在數十步之內不射,常常是箭一離弦,敵人應聲而亡。

李廣治軍比較有特色。休憩之時,士兵皆下馬飲水,看似懶散,然而,號令響起,能夠立刻上馬列隊衝鋒射箭,讓匈奴無可奈何。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

從此「飛將軍」稱號傳世流芳。

相關焦點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飛將」到底指誰?
    稍讓讀者困惑的,是詩中第三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一般注本會註明「飛將」是李廣,課本上好像也是這樣注釋的。可能有人覺得有點武斷,起碼不夠嚴謹。然而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判定李廣的直接證據,就是「飛將」二字。「飛將軍」經史記潤色,幾乎成為李廣的專稱。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在哪裡?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這首的《出塞》膾炙人口,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問題:如「陰山在哪裡?」,「飛將是指誰?」等問題。這兩個問題在以前文章中做過分析,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問題:龍城在哪裡?在國內,以「龍城」為別稱的地方有很多,如甘肅天水、甘肅武威涼州、山西太原、遼寧朝陽、山東諸城、河南濮陽、江蘇常州、四川瀘州瀘縣、廣西柳州、黑龍江齊齊哈爾等等。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飛將究竟指的是誰,李廣還是衛青?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首句寥寥7字,一輪明月、一座雄關,就將數百年的秦漢邊境勾勒而出。時光滄桑與蕭蕭邊關,在王昌齡筆下,如此自然唯美地結合到了一起。這綿延萬裡的邊關外啊!
  •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匈奴的龍城找到了,飛將是誰?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這首七言絕句《出塞》,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吧?近日,考古界傳來一個重大發現消息,蒙古學者經過多年的探索挖掘,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以西大約470公裡的地方,發現了2000多年前強大剽悍的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政治宗教中心------龍城的遺址。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李廣嗎?
    唐朝詩人王昌齡在他的七言絕句《出塞》中寫下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這首詩因為選入了中小學語文教程,可謂是家喻戶曉。作者的觀點很明確,龍城飛將要是在,胡馬就不敢度過陰山,那麼,龍城飛將說的是誰,不少人可能認為是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事實上,龍城飛將真的是指李廣嗎?恐怕未必,至少不單純指李廣。飛將軍李廣李廣綽號飛將軍,是漢朝對抗匈奴的得力幹將,曾經鎮守邊疆,打得匈奴破膽,聽見李廣名字就犯怵。
  • 但使龍城飛將在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個人覺得這已經是唐代邊塞七絕的巔峰了,悲愴豪壯而不悽涼,高昂慷慨而不淺露。連寫作手法也很有意思。這首詩使用了一種很難得的手法叫做互文。以「秦,漢,關,月」四字描述了戰爭的悲涼與持久。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教」的讀音是平聲,是允許的意思。然而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下面。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的「龍城飛將」,到底指的誰?答李廣是錯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句詩讀起來氣勢磅礴,一股子豪氣直上雲霄。這句詩是出自「七絕聖手」王昌齡。對於此首詩的解讀,很多人都認為這裡面的「龍城飛將」代指漢朝的「飛將軍」李廣。
  • 「但使龍城飛將在」的龍城飛將是衛青還是李廣?已經可以確定了
    但是,由於年代久遠,人們對詩中的「龍城飛將」的理解出現了偏差,「龍城飛將」到底指誰?千年來也是爭論不斷。這些爭論歸納起來有大致有以下幾個觀點:一, 龍城飛將指李廣;二, 龍城飛將是衛青;三, 龍城指衛青,飛將是李廣,龍城飛將是衛青和李廣兩人並稱;四, 龍城飛將是指駐守邊關的所有將士
  • 「但使龍城飛將在」,「飛將」指的是誰?連教科書都出錯了
    到底誰是「五絕一哥」,這點同樣不好說,但若論誰是「七絕第一」,那麼此人非王昌齡莫屬了。他在七絕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後人稱之為「七絕聖手」。他有一首詩,秒殺李白杜甫,被譽為「七絕第一」,這首詩就是《出塞》。
  • 「但使龍城飛將在」 原來說的是朝陽
    三、詩中不僅說到「飛將」,還說到「龍城飛將」。以目前所知的稱「龍城」的古代城市,有李廣時,沒有「龍城」;有「龍城」時,沒有王昌齡。因為:第一,李廣沒到過匈奴這個地方去任職,而且「龍城」是匈奴的「王庭」,這種情況,李廣如何能為「龍城飛將」呢?第二,假若李廣是匈奴的「龍城」的「飛將」,那麼他不就成了匈奴的「飛將」了嗎?,既是匈奴的「飛將」,他又怎麼能「不教胡馬度陰山」呢?由此可知,如搞不清「龍城」的具體所指,就會為明晰此詩的內在含義造成不小的理解困難。如何破解?先來看看各注釋版本的解析與說明吧。
  • 《古劍奇譚網絡版》龍城飛將天罡星蘊怎麼選 龍城飛將天罡星蘊選擇...
    導 讀 《古劍奇譚網絡版》龍城飛將天罡的星蘊有很多種選擇,怎樣選擇才是收益最高的呢?
  • 「龍城飛將」的稱號被李廣竊取了
    其實在歷史上,竊取榮譽的事情還有為數不少的,其中一個,便是「龍城飛將」的稱號。 詩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這首詩,水平相當高,流傳也非常廣,然而圍繞「龍城飛將」這四個字,卻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說的是衛青,還是李廣
    王昌齡出塞二首這首詩中最容易讓人引發爭議的就是:「龍城飛將」四個字,那龍城飛將是誰?關於龍城飛將,歷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龍城飛將是李廣《史記 李將軍列傳》記載: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 【每周詩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注釋但使:只要。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青奇襲龍城的事情。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2.龍城飛將:《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 上谷,至籠城,斬首虜數百。籠城,顏師古注曰:「籠」與「龍」同。龍城飛將指的是衛 青奇襲龍城的事情。
  • 不教胡馬度陰山前一句中的「龍城飛將」到底指的是誰?
    韓愈雕像很明顯,「龍城飛將」這種稱呼與第二類有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因為詩詞還需要押運與應景方面的考慮,但總的來說「龍城飛將」確實是地名加稱呼的傳統叫法,我也相信作為一個大詩人③諧音龍城, 有人根據宋代王安石《唐百家詩選》一書,把「龍城飛將」刊為「盧城飛將」,他們認為詩中的「龍城」應是「盧城」,因為右北平在西晉時改為北平郡,而至唐朝時一度在北平郡設盧龍城。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的匈奴龍城可能找到了?此龍城並非彼龍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詩中的匈奴龍城多年來一直不確定具體位置衛青出徵大勝的龍城漢朝史書也沒記載具體在哪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18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
  • 李廣和衛青,到底誰是真正的「龍城飛將」?可以用一場戰爭來說明
    在古代,「龍城飛將」是將軍勇猛和智慧的代名詞, 但關於「龍城飛將」到底是誰,卻起了爭執;很多人都認為「龍城飛將」應該指的是西漢時期的名將李廣,因為李廣的綽號就是「飛將軍」,而且這個綽號還是匈奴人起的。但「龍城飛將」真的就是李廣嗎?其實不然,接下來就看看為什麼不是李廣吧。
  • 「但使龍城飛將在」指的是李廣還是衛青?我的答案和你不一樣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邊塞詩。王昌齡先用互文見義的修飾手法暗示了邊關戰事從不間斷。然而戍邊將士們一旦參加戰鬥,就很難回來了。只要有龍城飛將在,外面的胡人們就入侵不了邊疆。這首詩寫得很好,不過這裡有一個很大的疑問,龍城飛將究竟指的是誰?歷來也是爭議不斷的。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指的是衛青還是李廣?
    若『龍城』,見《漢書·匈奴傳》:『五月,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崔浩曰;『西北胡皆事龍神,故曰大會處為龍城。』所以,唐竇威《出塞》:『潛軍度馬邑,揚旆掩龍城。』楊炯《從軍行》:『牙璋辭風闕,鐵騎繞龍城。』即王少伯又《從軍行》:『『去為龍城戰,正直胡兵襲。』則『龍城』命名屬匈奴中,豈得官於『飛將』上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