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優勢顯現 鳥類「朋友圈」擴大 逾300種候鳥「打卡」新疆

2020-12-22 新華網新疆頻道

  記者從新疆觀鳥會獲悉:今冬,約有300餘種候鳥「打卡」新疆,天山南北的湖泊、溼地、河岸成了候鳥的「驛站」和棲息地。

  1日,庫爾勒市杜鵑河畔,成群的天鵝在潺潺流水中嬉戲、遊弋。

  岸邊,庫爾勒市民王蘊東靜靜地看著這美妙的圖景,時不時會端起相機,將天鵝婀娜的倩影和藍天白雲相映襯的畫面定格。

  「現在來這裡過冬的天鵝多了,我隨時來都能看到天鵝的身影。」王蘊東笑著說,「與以前大不一樣了。」

  十幾年前,在庫爾勒越冬的水禽只有屈指可數的天鵝、紅嘴鷗等,若想一睹天鵝芳容,還真得碰運氣。

  而隨著荒山綠化、生態輸水、溼地保護等一系列生態建設項目的實施,庫爾勒這座大漠小城的「氣候劣勢」逐漸轉化為「環境優勢」,吸引了很多像天鵝這樣的「生態精靈」來此棲息、越冬。

  今冬,是野生天鵝連續第15個年頭到庫爾勒越冬,數量也從最初的十幾隻增加至如今的400餘只。

  「新疆有490多種野生鳥類,其中遷徙候鳥約佔2/3,也就是300多種。」新疆觀鳥會理事長苟軍說,「令人欣喜的是,這幾年不僅有越來越多的天鵝、豆雁、鵜鶘等常見鳥類來新疆棲息甚至落戶,鳥類中的『貴客、稀客』也頻頻到訪新疆,擴大了新疆鳥類『朋友圈』。」

  2019年,新疆「鳥界」可謂捷報頻傳:在吐魯番艾丁湖發現大型水鳥草鷺;國內罕見鳥種赤頸??,出現在伊犁河畔;北塔山一帶,兩隻矛隼直上雲霄的矯健身姿被「鳥友」抓拍,其中一隻是極為珍稀的白色矛隼;在克拉瑪依市、伊寧市、瑪納斯縣,曾經只在歐洲、非洲出現過的侏鸕鷀也多了起來。僅在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內,侏鸕鷀的數量就從2018年的40多隻增長到2019年的60多隻。

  2019年,新疆觀鳥會會員在新疆重要鳥區開展觀鳥、拍鳥活動,記錄到侏鸕鷀、草鷺、矛隼、彩䴉、鴝巖鷚、白翅百靈、火烈鳥等罕見鳥種,其中前5種鳥被新疆觀鳥會鳥類記錄委員會評選為「2019年度明星鳥種」。

  「種群數量的激增,鳥類『稀客、貴客』的加入,是新疆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最好注釋。」苟軍說。

相關焦點

  • 冬天,到武漢來看鳥—— 打卡後官湖溼地,隨候鳥跨越千年
    冬天,到武漢來看鳥——打卡後官湖溼地,隨候鳥跨越千年以「綠色世界,鳥類天堂」為特色,有水鳥和林鳥130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頭鶴有71隻,國二級的灰鶴有383隻,還生存著鯮、䲘、光唇蛇鮈、長吻鮠等4種湖北省重點保護魚類,華南兔、狗獾、豬獾、小麂等4種省級保護獸類。優越的自然地理生態環境,使後官湖溼地成為大武漢不可多得的一個天然野生動植物園。
  •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 網紅打卡地 淮南鴛鴦湖⑦ 把鴛鴦湖打造成鳥類的樂園
    ( 淮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越 攝)市政協委員、市財政局民生辦高級經濟師孔菊,十分關注鴛鴦湖的生態環境。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近年來隨著我市對生態環境整治和投入力度的加大,採煤沉陷區溼地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自2015年以來,每年9月底至第二年4月都有200多隻鴛鴦在大通溼地沉陷區越冬,今年更是達到了300隻左右。
  • 河北石家莊、新疆烏倫古湖溼地誌願者監測到珍稀鳥類
    河北省石家莊市巡護河道發現黑鸛 4月7日,石家莊護飛隊積極響應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護飛行動」倡議,駕車巡護石家莊地區平山縣、靈壽縣、鹿泉區、橋西區的滹沱河、冶河、太平河等河道,行程約300公裡,持續開展環境保護、候鳥護飛及打擊違法捕撈活動。
  • 溼地環境不斷改善 天津成鳥類「五星級驛站」
    「遠處這些正在悠閒散步的就是東方白鸛,今年秋季以來,在七裏海及周邊地區發現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逾5000隻,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50%,是歷年同期的3倍多。」11月30日,天津市七裏海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陳力指著遠處成群的東方白鸛自豪地說。
  • 神農架林區共記錄野生鳥類438種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魏家鋒、彭劍利)12月25日,神農架林區一名攝影愛好者微信朋友圈的一段視頻,引來網友圍觀。視頻顯示,一隻白冠長尾雉雄鳥炫耀著長尾向一隻紅腹錦雞雌鳥求偶。這名攝影愛好者叫喻傑,視頻拍攝於神農架林區紅舉觀鳥基地。
  • 把鴛鴦湖打造成鳥類的樂園
    近300隻色彩斑斕的鴛鴦從遙遠的東北來到淮南鴛鴦湖過冬,不僅成了淮南的一大景觀,而且每天都會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觀看。市民們紛紛呼籲:要好好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好過冬的鴛鴦們,讓它們每年都能來淮南。 市政協委員、市財政局民生辦高級經濟師孔菊,十分關注鴛鴦湖的生態環境。她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近年來隨著我市對生態環境整治和投入力度的加大,採煤沉陷區溼地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 新疆是鳥棲息的樂園,這21種最珍稀的鳥,歡聚在新疆哦!
    新疆廣袤沃土和良好的地形、氣候、環境,孕育著豐富的野生鳥!新疆的野生鳥有488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達9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77種。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新疆21種漂亮可愛珍稀的野生鳥吧!1.東方白鸛。
  • 天津市野生鳥類種類達到452種
    新華社天津11月19日電(記者黃江林)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巡視員路紅介紹,2014年發布的《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這裡遷徙,到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 東亞候鳥星級「加油站」
    遺產地有680種脊椎動物,包括415種鳥類、26種哺乳動物、9種兩棲動物、14種爬行動物、216種魚類,以及165種底棲動物等。大量鳥類聚集依賴於此,它們在這裡換羽、越冬、覓食、繁衍等。尤其是潮間帶的泥灘,吸引了眾多鳥兒。
  • 「愛鳥周」開啟我國1445種鳥類佔世界鳥類種數六分之一
    1445種,約佔世界鳥類種數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鳥類種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愛鳥周」標識外形像「周」的第一個英文字母「W」和一隻鳥;綠色代表「森林」,藍色代表「藍天」,象徵著鳥的生活環境;「W」像鳥兒飛翔時候的動作,並融合愛心和保護的雙手,代表奉獻愛心,保護鳥類,體現保護好野生鳥類,傳播生態文明的理念。據悉,自1982年開始舉辦「愛鳥周」活動以來,越來越多的公眾參與到鳥類保護活動中,成為生態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力量。
  • 近百種十餘萬隻鳥類棲息,津東60裡的候鳥驛站「七裏海」
    七裏海溼地內蘆葦和水面形成的圖案。因此,七裏海國家溼地公園營業僅兩年,便「因未經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被天津市環保局責令關停。2017年7月,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啟動問責,天津市立即整改,迅速制定頒布了《七裏海溼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17—2025年)》,一場聲勢浩大的溼地整改保護工程自此展開。
  • 候鳥成群!這群「小精靈」在滻灞翩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最有發言權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處在全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中部路線,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物種多樣性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候鳥開始到此棲息越冬。這裡單日鳥類最大觀測量達到上萬隻次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候鳥遷徙停留部分鴻雁等鳥兒甚至成為留鳥很多珍惜鳥類也開始出現在了人們眼前攝影 寧峰"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有冬候鳥
  • 天津成為鳥類「五星級驛站」
    溼地環境不斷改善 保護意識明顯提升 天津成為鳥類「五星級驛站」本報記者 陳 曦「遠處這些正在悠閒散步的就是東方白鸛,今年秋季以來,在七裏海及周邊地區發現的瀕危鳥類東方白鸛逾5000隻,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50%,是歷年同期的3倍多。」
  • 中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中新社貴陽12月19日電 (周燕玲)冬日氣溫漸冷,又到了候鳥遷徙越冬的季節。截至19日,中國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的貴州威寧草海,已迎來10萬隻候鳥越冬。資料圖:貴州草海保護區內的黑頸鶴。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近年來,通過「退城還湖、治汙淨湖、造林涵湖」等綜合治理,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得到逐步修復,吸引大批候鳥絡繹不絕前來越冬。截至目前,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比1985年建立保護區之初的200多隻增長了10倍。
  • 三百多種鳥類的家園,鄭州要建萬畝鳥類棲息地保護區
    【環境】鄭州與開封交界處的黃河灘區 冬季是三百多種鳥類的家園盛夏時節,多雲天氣,黃河岸邊。渾濁的黃河水來勢洶洶,侵蝕著南岸的大片大片的土地。站在中牟候鳥棲息地保護區內,土方隕落黃河之內的聲音,更顯出灘區的寂靜。和剛剛過去的冬天相比,如今的棲息地保護區要寂靜得多。
  • 留鳥和候鳥
    鳥類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種,遷徙是鳥類遵循大自然環境變化的一種生存本能反應。根據鳥類有無遷徙習性,可將鳥類分為留鳥和候鳥(包括夏候鳥、冬候鳥、旅鳥和漂鳥)兩大居留類型。1.該海拔帶200米左右冬候鳥種數較多的主要原因是A.
  • 野生鳥類398種,佔全國鳥類種類數量的28%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璐 青島報導  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野生動植物保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關注,近年來,青島市加大了對溼地的保護力度,
  • 新疆阿瓦提民警巡護六萬餘只野生鳥類越冬棲息地
    秋去冬來,又到鳥類越冬時。為加強冬季野生鳥類平安越冬,切實維護生態平衡,11月27日,新疆阿瓦提縣公安局組織森林派出所會同林草部門開展了」保護溼地野鳥、守護安全越冬」鳥類棲息地生態文明護航實踐活動。隨著該縣生態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各處溼地成為候鳥過冬的樂園,今年還首次迎來了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灰鶴在此越冬,且數量達到約4500隻。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天津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每年春秋兩季經天津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天津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