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和回族都信奉伊斯蘭教,那麼這兩個民族有什麼區別嗎?

2021-01-15 騰訊網

維吾爾族和回族生活方面的有些相似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們所信的宗教一樣,但這兩個民族的區別確實很大的,首先,兩個民族的長相一點都不一樣,維吾爾人像歐洲人,回族人則像漢族人。其次,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他們在諸多方面也不盡相同。

在歷史上,人們為了區分內地的回民與新疆地區的維族,一般把新疆的維族和來華的阿拉伯與波斯穆斯林稱之為「纏回」,即纏著頭巾的回教徒,把內地的回民稱之為「漢回」,所謂「漢回」就是信奉了回教的漢族。伊斯蘭教對回族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作用,它是在7世紀初阿拉伯各部氏族制度瓦解的過程中,由穆罕默德創立的一種宗教。由阿拉伯商人至遲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即傳入我國。我國回族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屬於遜尼派,遜尼派自稱正統派,是伊斯蘭教教徒最多的一個派別。

新疆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新疆大部自漢朝便屬中國,漢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漢代出現於我國史籍。維吾爾族的祖先是匈奴-突厥人,眾所周知,漢武帝劉徹為了打敗匈奴,鞏固其統治,決定「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為此他先派張騫兩度出使西域,以加強同西域諸地的聯繫,共同對付匈奴。張騫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區對西域的了解,密切了兩地之間政治、經濟聯繫,擴大了漢朝在西域諸地的政治影響,為漢朝統一西域創造了條件。

回族的族源比較複雜,就構成的成份來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就遷入我國的時間來看主要有兩個時期:早期的是從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間,從海上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商,最後留居在廣州、泉州、揚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後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紀中葉被蒙古族先後徵服的蔥嶺以西、黑海以東中亞和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人、波斯人外,還有其他一些民族。這些徵服的民族,由於各種原因隨蒙古軍從陸上經過新疆來到中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徵調過來的「西域親軍」中的「回回軍」。

這些在不同時期、經不同線路到中國來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民,經過與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特別是與漢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變,到明代時終於形成了一個獨立民族,因「回回軍」而得名回族。

因為信伊斯蘭,所以維吾爾族和回族的男人一般戴帽子,兩個民族都不吃豬肉,因為伊斯蘭教禁止吃豬肉。維族該遵守伊斯蘭教規的都有基本遵行,但沒有回族虔誠,維族的人喝酒、吸菸,不禮拜,女的不戴蓋頭的。民族服裝不同,回族傳統服裝就是正統的阿拉伯服飾,頭纏白布(叫戴斯塔爾,垂下一段在後腦勺),身穿長衫,一般夏天白色冬天黑色,女的帶蓋頭。維吾爾族女的是火紅色裙子,男的是繡花的上衣,帽子和回族的也不一樣。

其他方面區別,相貌上維吾爾族更歐化啊,回族主要在內地,相貌被漢族融合了。再有就是語言不同,維吾爾族用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的語言,即維吾爾語,回族一般使用漢語,部分時候使用阿拉伯語,宗教用語方面,一些伊斯蘭教專用詞彙,維吾爾族用波斯語,回族用阿拉伯語。舉個例子回族把真主叫做安拉(阿拉伯語),維吾爾族叫胡達(波斯語)。節日方面維吾爾族重視古爾邦節,回族更重視開齋節。現在的回族之所以與漢族沒太大分別,是因為後來的混血造成的,因為回回本來是軍隊,轉戰各地,造成各地分散分布,而沒有像維族集中居住,因此分散各地的回族與漢族不斷通婚才造成現在的回族大部分漢化,其實較純的回族,他們的皮膚往往比漢族白(我認識的都如此),這就是其血液裡混有東歐,中亞血統的遺傳證據之一。最早的回回軍漢人比率是非常非常低的,與漢人更是兩碼事。

綜上所述,兩族相似是應為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但民族來源、民族歷史可以說大不同.

熱愛新疆、支持小編的阿達西請右下角點

相關焦點

  • 維族和回族都信奉伊斯蘭教,那麼這兩個民族有什麼區別麼?
    維吾爾族和回族生活方面的有些相似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們所信的宗教一樣,但這兩個民族的區別確實很大的,首先,兩個民族的長相一點都不一樣
  • 維族和回族都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那麼區別在哪裡?
    維吾爾族和回族生活方面的有些相似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們所信的宗教一樣,但這兩個民族的區別確實很大的,首先,兩個民族的長相一點都不一樣,維吾爾人像歐洲人
  • 維吾爾族和回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
    文/維吾爾族和回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之間有什麼樣的區別? 回族和維吾爾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這兩個民族給人的感受卻有很大差別。首先從人種屬性來看,維吾爾族具有顯著的歐羅巴人種特徵,而回族人險些和漢族人長相無異。
  • 維吾爾族和回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回族和維吾爾族是中國最大的兩個穆斯林民族,他們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這兩個民族給人的感覺卻有很大不同。首先從人種屬性來看,維吾爾族具有明顯的歐羅巴人種特徵,而回族人幾乎和漢族人長相無異。這就牽扯涉及到兩個民族的起源問題了。
  • 蒙古國的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
    大清朝的時候曾把伊斯蘭教稱回教,所以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大多稱為回回,稱現在的新疆地區為回部或回疆、回域。可能蒙古和滿洲都有把信奉伊斯蘭教稱回回的習俗,所以蒙古國也曾把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分為回回。 但現在要細分,在蒙古國信奉伊斯蘭也分屬不同民族,其中有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人,被稱回回部,或算是回回在蒙古內部的狹義用法。
  • 伊斯蘭教與回族
    那麼關於回民和穆斯林你又了解多少呢?回民是不是就是穆斯林呢?這就要從伊斯蘭教開始說起。Part 1:伊斯蘭教簡介及起源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門等。伊斯蘭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
  • 回族、維吾爾族不吃豬肉,藏族不吃魚肉,你知道漢族忌什麼肉?
    大家好,我是小威,歡迎和我一起看世界,"56個民族56枝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從小在音樂課本上就學過這一首歌。當這首歌響起時,腦海中不禁浮現我國遼闊土地上不同種族的人相親相愛的畫面。既然是在我國各個地區內孕育產生的不同民族,那麼傳統文化飲食習俗甚至是生活習慣這方面都是有著一定的差異的。譬如說飲食方面:回族、維吾爾族就是不吃豬肉,藏族不吃魚肉。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首先,回族人民炒的菜中無論放入什麼樣的主料配料都不會看到豬肉的身影,甚至他們會在很多地方都貼有清真的標誌。為何回族居民不吃豬肉呢?
  • 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
    第三章 第三節 滿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和朝鮮族  一、滿族
  • 新疆維吾爾族和回族如何過春節?
    在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中國,不但是漢族,同時有一些少數民族也是過新年的,甚至原本不過春節的一些民族,也會隨著兄弟民族有一些慶祝活動,畢竟都是中國人,骨肉情深。我想在這篇文章中講述的是,世代生活在新疆的維吾爾族同胞的過年景象,和回族同胞過年的風俗習慣以及有趣的春節樂事。
  • 湖南為什麼有維吾爾族?
    這裡的肉當然指的是豬肉,信仰伊斯蘭教的族人們直到民國時期都被嚴格禁止吃豬肉。村裡的老人對民族觀念只有漢回二元,是因為在當地的生活環境中,人口確實主要以漢族和回族為主。兩者在血緣上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不同之處只在於是不是信仰伊斯蘭教。和這些鄰居住得久了,很容易認為自己屬於一種一支。
  • 維族、哈族、回族有什麼異同?
    當然,哈維回漢傳統上都有農牧民、商販和飯館老闆;但在較大規模牧業、本地傳統商業、傳統餐飲業領域,前三個民族顯然是各有側重的。而漢族本來人數眾多,經濟文化水平較高(下館子消費能力強)的個體又比較多,在回族老闆開的飯店裡食客多為漢族,也就比較正常了。維哈族的朋友在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可以母語互通,兩個母語同屬於官話或普通話的回漢朋友,也可以用帶口音的普通話互通。
  • 回鶻和回回是一回事嗎?不一樣,區別很大!
    那麼,回鶻和回回是一回事嗎?不一樣,區別很大!維吾爾美女回鶻就是今日維吾爾族的祖先。回鶻族以遊牧為主,逐水草而居。那時候,漠北還是鐵勒的天下,回鶻崛起後統一了鐵勒,成為漠北的主人。744年,回鶻汗國建立,他們與唐王朝的關係非常好,經常幫助唐王朝一起抗擊外族。
  • 回族為什麼不吃豬肉,不僅僅只是因為信仰伊斯蘭教
    3、伊斯蘭的飲食禁忌伊斯蘭飲食規定以佳美為原則,所謂「佳美」除一般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營養滋補外,更主要的是指該食物的「潔淨與性格」穆斯林是講「衛生與衛性」的,正可謂「食以養性」。舉凡食草類動物其性善,其食潔,如牛、羊、駝等。而尖齒、獠牙的食肉類動物或食腐屍、腐食之動物其性貪、惡,其食汙,如豬、狗烏鴉等 所以,回族不吃的肉有很多,肉、蛇、驢、狗,都不能吃.
  • 民國宣稱五族共和,那麼民國時期中國真的只有五個民族嗎?
    五色國旗上有漢族(紅)、滿族(黃)、蒙古族(藍)、回族(白)、藏族(黑)。有很多人在不了解民國到底有多少民族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就會被五族共和這個說法給帶偏了方向,以為民國時期就只有五個民族而已。,而是指民國時期五個影響力極大的民族,分別是漢族、藏族、蒙古族、滿族還有回族。
  • 回族的歷史起源是什麼?估計和你想的不一樣!
    其中回族為中國第四大民族,到現在都有很多人把回族搞混,認為回族和維吾爾族是一回事。其實回族的形成頗為波折,中間吸納了很多東西,和維吾爾族雖有關聯,但相去甚遠。那麼回族的歷史究竟是怎麼樣的呢?然而這一時期所謂的「回回」,泛指各種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包括波斯人、阿拉伯人、庫德人,我們現在的回族或者維吾爾族,可以說都起源於這一群體。
  • 回族人不吃豬肉有什麼原因?「答案」可能與你想的不太一樣
    回族人不吃豬肉有什麼原因?很多人以為,回族不吃豬肉是因為他們將豬看作是圖騰,還有人認為回族的祖先曾經吃不起豬肉,進而導致回族人吃不慣豬的味道。今天小編要來告訴你,回族人不吃豬肉有什麼原因?「答案」可能與你想的不太一樣其實在人們心中對於不吃豬肉這件事存在一些錯誤的理解,並不是回族不吃豬肉,而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人都不吃豬肉,中亞地區很多國家的人都支持牛羊肉,不吃豬肉。
  • 維族和回族飲食習慣的不同
    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維吾爾族群眾以麵食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喜食肉類、乳類,蔬菜吃的較少,夏季多拌食瓜果。  早餐吃饢喝茶或「烏馬什」(玉米面粥),中午為面類主食,晚飯是湯麵或饢茶。吃飯時一家大小共席而坐,吃完飯,在拿走餐具前,由長者帶領大家作「都瓦」(祈禱),然後離席。
  • 回族與漢族通婚問題的認識 精闢!
    因為禁止回漢之間的通婚,導致許多愛情悲劇產生,這樣的做法似乎是在維護伊斯蘭教,豈不知卻與伊斯蘭格格不入。考證《古蘭經》和聖訓,有哪一段經文禁止過不同民族之間的通婚了嗎?沒有。有哪一段聖訓禁止過不同民族之間的通婚了嗎?也沒有。相反,真主說: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
  • 你以為「新疆美女」,只有維吾爾族?其實還有這些其他少數民族……
    回族:蔣欣除了維吾爾族,新疆還有很多其它民族新疆一共有47個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是漢族,約佔新疆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而少數民族中,人數較多、且居住歷史較為悠久的一共有12個少數民族,分別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俄羅斯族、錫伯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滿族、達斡爾族、塔塔爾族。
  • 民俗:信仰伊斯蘭教蒙古族穆斯林
    有些人說,和羅裡所帶領的蒙古族群眾中「姓胡和左的兩姓人就是蒙古族穆斯林」,但這也是傳說而已,也沒有歷史依據。如果說和羅裡所帶領的部眾中有過少數信仰伊斯蘭教的其他民族,如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這有可能。這7人不是維吾爾族就是哈薩克族的說法從年代和往來地都比較吻合。對準確時間上有點誤差,這也難免。又說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阿拉善第三代王爺羅布森道爾吉立有戰功,滿清皇帝給羅布森道爾吉賞晉郡王大喜之機凡有戰功者均授嘉獎,信仰伊斯蘭教群眾也一樣授晉項嘉獎。從此正式歸屬旗阿拉巴特,記入蘇木名冊。此事震動原籍哈密王旗親朋好友,又有部分人做生意順新——綏路來到阿拉善留下與親戚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