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扶持才能抵達勝利終點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2021-02-10 科技日報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數萬名最精銳醫護全線壓上,用血肉之軀,參與這場「必須要打贏的戰鬥」,全面勝利已觸手可及。

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勝利,越不可掉以輕心。在這乘勢而上、不進則退的關口,讓我們互相扶持,相互鼓勵,堅持就是勝利,曙光就在前方!

全力掃尾,迎接最後的勝利

3月16日 星期一 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陰

講述者:肖舟 湖南援鄂醫療隊隊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

援助湖北省,我來得相對較晚。但我依然很榮幸,能成為全國四萬援鄂醫療隊隊員中的一員,親歷這場「戰爭」的最前線。

疫情暴發最開始的春節期間,我戰鬥在湖南長沙湘雅醫院的疫情防控前線。我們腎內科擅長血液淨化治療,能有效抑制危重症患者的炎症風暴,為患者帶來更多救治希望。

2月7日,醫院召集援助武漢的醫療隊,我第一個報了名。不過,科室委員會商議,決定先派黨員前往最前線,我沒有入選,但也沒有放棄。

在再次報名醫院醫療隊後備隊員時,我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月28日,經歷第三次報名,我得償所願,以隊長身份帶領湘雅醫院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加入了湖南省第五批援助黃岡醫療隊。

到了黃岡駐地,才有了疫區的真實感。雖然救助已經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那裡網格設卡的道路,嚴防死守的社區,讓整個城市像是陷入了休眠。

我被指揮部編入MDT會診組,負責大別山及下屬四縣重症患者的會診和病案質量把關。日常工作,是去各湖南負責管理的病區中,巡視重症患者,對接下屬縣級醫院會診。

我記得第一天就遠程會診了一位麻城的患者,持續加重的多臟器損傷,炎症風暴和急性腎損傷互相惡化,讓他急需CRRT治療。後來,在MDT組查房時,還有位肌酐400+μmol/L的患者,因體內毒素增高引起胃腸道反應,我們商議精簡藥物、減少藥物副反應,同時爭取條件進行腸道治療,最終獲得了良好的反饋。

經歷了多少個這樣那樣的病例,我們的戰疫,終於走到了現在的攻堅戰階段。現在對我來說,病案質量把關是重點。我們正在抓緊對死亡病例與在架病例仔細審查、反覆修改,及時反饋給當事醫生。

勝利不遠了,在最後的「一班崗」上,我們將毫不懈怠做好掃尾工作。

錄製視頻幫助患者做康復練習

3月15日 星期日 武漢同濟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 晴

講述者:陳倩 江蘇省援鄂醫療隊隊員、江蘇省人民醫院內鏡中心主管護師

暖暖的春風伴著河堤的楊柳輕輕拂過我們的面龐,春天的腳步伴隨著陣陣花香來到我們的身旁。到武漢已經四十多天了,隨著疫情漸漸被控制住,如果說初期我們是以救援為主,那麼現在康復治療則顯得日益重要。

24床的範爺爺早在重症監護病房時我們就認識他。由於來院時病情較重,雖然脫去了呼吸機,但是範爺爺還是存在呼吸功能弱、心肺功能差的情況,大部分時間他只能坐在床上。不僅僅是範爺爺,病房裡尚未出院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活動耐力差等新冠肺炎患者常見的症狀。為了更好地幫助他們加速康復,從2月中下旬起,我們便開始結合醫生查房的信息反饋,為每位患者定製起了個體化的康復訓練方案。

隔離病房裡我們都穿得嚴嚴實實,活動受限,病人看不到我們的動作和表情,怎麼教學呢?

看著恢復期患者在病房裡麻溜地使用手機,我突然想到可以把正規的康復教學視頻下載好,通過醫院的手機再發給大家。白天上班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視頻加講解的方式來教患者們進行康復訓練,我們不在的時候,他們也能跟著繼續學。

通過視頻教學和病房指導,患者們學習了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踝泵運動、八段錦、穴位按壓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康復鍛鍊方法。患者出院的前一天,我們還指導患者學習七步洗手法。有的患者學會了還在病房裡主動擔任講解老師,幫著我們一起教同病房的患友。

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鍛鍊,有的患者呼吸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不再感到呼吸困難,心肺活動耐受力增強了;有的患者通過科學的、循序漸進的運動,促進了骨骼肌肉功能的恢復,運動功能逐漸好轉;還有的患者原本精神負擔較重,有輕度的抑鬱和焦慮,每天都要吃安眠藥,通過穴位按壓和運動訓練,逐漸不再需要依賴安眠藥,心情也變得開朗起來,身體恢復的也更快了。

加油吧範爺爺,加油吧病房裡的患者朋友們,我們會竭盡所能,祝你們早日康復。

患者已痊癒,我們這層病區關閉了

3月13日 星期五 武漢市第四醫院 陰天

講述者:陳明豔 海南援鄂醫療隊隊員、海南省婦兒醫學中心護士

今天是個令人振奮的日子,我工作的18病區關閉啦!

這期間工作經歷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剛到武漢工作時我有點緊張,因為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與隔離衣,裡面的衣裳溼了又幹,依然要繼續堅持忙碌的工作。由於穿著多層防護服,對於以前輕而易舉的技術操作就顯得有些困難和笨拙,但我和隊員們都想辦法克服各種困難儘量為患者做好服務,也非常感謝患者們的理解。

我負責的病區裡大部分患者都是老人。我們每天的工作不僅是要給病區的患者做好治療,還要照顧好這些爺爺奶奶們的生活起居。他們中很多人生活都無法自理,我們一天中很多時候都要清理他們留在床上的大小便,為他們擦洗身體,換上乾淨的床單和被套。為了不讓這些老人們感到孤獨,我們也會在空閒的時候陪著他們聊天。他們有時候像孩子一樣,要哄著才肯乖乖吃藥。

每次給他們送飯時,他們都會關切的文問:「你們有沒有飯吃?吃過了飯再工作。」我們說已經吃過了,他們才安心。

相處了這麼多的日日夜夜,如今看著他們一個個康復出院了,真心為他們高興。但是有一位爺爺卻一直遲遲不肯出院,他說不想回家,想要待在這裡。他告訴我們,他自己的孩子整天忙著工作都沒有時間陪他,在這裡我們能陪他說說話,也被照顧得很好。

雖然相處時間短暫,但是18區的這些充滿情義的畫面,終將因為我們的付出,銘刻在大家的心中。

互相扶持才能抵達勝利終點

3月14日 星期六 武漢雷神山醫院感染三科C6病區 晴

講述者:胡佳俊 廣東省援鄂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急診科護士

「也許值得紀念的事情不多,至少還有這段回憶夠深刻。是否遠方的你有同樣感受……」下班路上,耳邊響起的熟悉旋律,今天在武漢雷神山醫院工作的一幕幕,倒放快進般湧入了我的思緒中。

在這裡的每一個班都著實忙碌,除了平常的巡視、打針、發藥、霧化、吸痰、安排檢查、中醫特色治療等專業的護理操作以外,我們還要事無巨細地照料患者的日常生活,為臥床患者翻身、擦浴、餵食、料理大小便等,在隔離病區內,失去家人陪伴又飽受病毒摧殘的他們,唯一的依靠就是醫護人員。

11床的大叔因病情需要,所有大小便都須床上解決。我查房的時候大叔面露難色,詢問之下才知道他是想解大便,我熟練地拿起了便盆協助他擺好體位,並告訴他「解好了,您就按床頭鈴,我馬上過來。」他不好意思點點頭。不一會兒,大叔便按鈴了,我快步向病房走去,為他清潔完,並協助恢復到舒適體位。順手把床底小便盆也拿去清洗。回到床邊,大叔激動地握住我的手,不停重複說:「謝謝!」入院以來,大叔的大便一直不通暢,經過中醫藥調理逐漸好轉。

37床患者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入院當天,因對醫院配藥系統不了解,他擔心降糖藥無法按時送到,便焦慮起來。我巡房時候發現了他的情況,邊安撫邊詢問是否還有其他需要。得知他想要更換口罩和打熱水,我很快地找來兩個口罩以及打滿一壺熱水,這時他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開。接近午飯時分,我將降糖藥送到了他手中,他面帶笑容連連點頭表示感謝。

這些天與患者相處的點點滴滴,我開始慢慢理解了「醫護和患者本就是一條路上並肩的戰友,唯有互相扶持才能抵達勝利的終點」的含義。路上春意漸濃了,我住處窗臺的對面有幾棵樹上已開滿了花。大學園路口,一樹繁花壓枝頭,滿眼春色迎曙光。一切的欣欣向榮都仿佛預示著疫情退卻,春回大地。

相關連結:

靠近你,溫暖我。未來很美,我們一起走下去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沒有硝煙的戰場,見證永恆的愛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分工不同,並肩的戰友一起守護希望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期待美好的明天,見到英雄城的別樣風情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千裡逆行,為了所有病人都順利出院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相關焦點

  • 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大家的殷切期望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共然,我相信這樣一群有信念、有實力的醫務人員凝聚在一起,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抗疫勝利,山河回春,這樣的春天一定更美。我仍舊非常清晰地記得情人節那天,伴著夜空下的星星,我像往常一樣來到了武漢協和醫院的病房開始夜班工作。
  •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2月27日 武漢 陰有小雨講述者:楊雪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神經外科的護士兒子有點小失望,突然問到:「媽媽,那你什麼時候才能打敗病毒回來呢?要是您能趕回來給我過生日,不開Party也沒關係。」這個問題,已經被他問了無數次,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已經被我歡樂地更換了無數種版本。但這一次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卻選擇了嚴肅回答:「兒子,這次你的生日,媽媽是趕不回來啦。因為現在病毒還在考驗著媽媽和媽媽的戰友們,只有通過了考驗,媽媽才能回家!
  • 肯定會怕,但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戰役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他們也會難過,可他們是白衣戰士,必須堅強。只有全身心投入工作,他們才能救隊友、救家人、救更多患者。 感謝同濟醫院的老師。怕北方人受不了南方的冷,給我們協調電暖氣;剛來我們不熟悉系統,他們一遍一遍教我們;物資不夠了,缺什麼東西,只要我們說,同濟醫院的老師打遍電話,盡全力給我們找。之所以能在這裡順利展開工作,同濟醫院的老師們真的付出了太多。
  • 我們不是英雄,我們只是來盡「綿薄之力」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致敬白衣戰士,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馳援武漢,是送給爸爸最好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患者的感謝信是最好的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因為他們,春天不遠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元宵節,晚上要開新病房了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雍黎 王春 葉青約稿 通訊員 李姍 王奕璇 孫鈺 簡文揚 李饒堯整理 )編輯:張爽審核:朱麗終審:冷文生
  • 我們的使命仍在繼續,每一秒都在與死神搶人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從新開病區時24小時內收治30名患者,到現在病區黑板上住院總人數在逐漸下降,我相信,在施行強有力的抗疫措施和積極治療後,病例一定會越來越少。今天是武漢封城第30天,也是我們醫療隊來武漢的第28天。春花正盛開,未來定可期!
  • 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疫情當前,是廣大醫護人員日復一日、捨生忘死、負重前行,在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的精湛護理下,湖北一線捷報頻傳,一個個患者轉危為安、一個個家庭重獲團聚,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在這裡,大家沒有過多的情感抒發,也沒有過多的情緒宣洩,而是一個個冷靜的白衣戰士,把技術、溫暖、強大都給患者;而我們感控醫師又是各位醫護老師的定海神針。大家就這樣各司其職,除了那一個個明亮的眼睛,我們都看不到彼此的臉龐,除了一筆筆青A、青B、鄂A……我們也只能通過聲音判斷彼此的夥伴。我們就這樣一天天書寫著自己的故事。
  • 抗疫不是簡簡單單喊喊口號 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我想:自己不僅僅是一名抗疫護士,也是他們生命的希望!我一定盡全力幫助更多的武漢肺炎患者早日康復!既然來到武漢抗疫,就不是簡簡單單喊喊口號;既然來抗疫,就要對得起這些患者,也要對得起領導的信任,更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 6小時夜班護目鏡已布滿水霧,雖辛苦但值得丨援鄂戰「疫」日記④
    他們是白衣戰士,懷揣戰勝病魔的共同信念,帶著同事的祝福、親友的牽掛毅然出發,目前已分別抵達了湖北武漢和荊州。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來自南海的白衣戰士們在湖北如何開展工作,將會遇到怎樣的困難與挑戰,他們又將如何克服?從2月13日起,珠江時報推出《援鄂戰「疫」日記》欄目,通過這些逆行者的「眼睛」,走進湖北戰「疫」最前線,深度了解他們如何與疫魔鬥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如果連我們都情緒緊張,病人的情緒就更不好了」丨湖北支援日記
    26日中午朱妍正準備下班,她負責照顧的3床的中年男患者開始大哭,「他說想念他年邁的父親了,父親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自己現在也還沒有小孩,如果自己不在了父親該怎麼辦」,朱妍和隊友安慰他「你要好好努力,保住自己的性命,早點康復回家,才能好好照顧家人啊。」患者聽到朱妍開解的話後,情緒也慢慢地穩定了下來。
  • 真實的抗疫日常,折射不平凡的抗疫精神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
    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讀懂抗疫專題展背後的家國情懷
    武漢是曾經疫情來襲時的「風暴眼」,也是抗疫的主戰場。在全國抗疫鬥爭取得戰略性勝利的節點舉辦這次專題展,具有特別的意義。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段段視頻,銘記見證著萬眾一心的戰疫故事,生動闡釋了抗疫英雄們「以生命護使命、以大愛護眾生」的家國情懷,既是淬鍊精神的坐標系,也是汲取力量的「加油站」。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圖為《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封面《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我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來自春天的表白:我在戰疫勝利的終點等你
    在抗疫前線的第一天,耿葦葦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道:「嫁給軍人我不後悔,但是再堅強的女人也是女人,我也會偶爾嘮叨一下,發洩一下自己心裡的委屈!你是軍人,我是護士,這是兩個註定要奉獻的崗位,彼此體諒、彼此扶持,咱們這個小家才會幸福,軍嫂雖然不易,但是我要對得起這個稱呼。我相信,疫情過後,你一定會是第一個在終點擁抱我的人!」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
    月2日電 (記者 曹玲娟)記者日前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該書以抗疫一線醫生的視角,完整記錄了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68天的難忘抗疫經歷,用點點滴滴的細節為讀者勾勒出中國戰疫「路線圖」,揭開了中國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碼」。
  • 下沉日記D37丨豐橋札記(篇四)——青春支哥
    下沉日記D37丨豐橋札記(篇四)——青春支哥 2020-08-0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下沉日記D9丨豐橋札記(篇一)——「豐」
    下沉日記D9丨豐橋札記(篇一)——「豐」 2020-07-0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願做一束星火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我和長亮互相檢查後,來到隔離病房,我們分管患者,我負責護理12名患者。接班後去病房交接完患者,查對今日患者要輸注的液體及皮下注射,查對完畢,給患者輸上液體,測體溫、測指脈氧並錄入護理記錄和體溫單,這一圈活下來,我的衣服早就被汗打溼。一旁的患者看到,說:「護士,你們幹活慢點,別著急。」
  • 為國分憂,為民解難,才值得為自己點讚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國內疫情正逐步緩解,海外抗疫工作正有序推進,白衣戰士們的回憶與堅守,成為新的主題:他們有的人終於放下數十天緊繃的神經,回顧經歷、記錄感悟,發出「抗疫阻擊戰,我們贏了!」在義大利工作期間,我們也接受了多次大型採訪,這本身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媒體向義大利甚至全世界介紹了中國疫情最新的控制情況以及相關抗疫經驗,強調目前中國本土已經實現病例增長零報告,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同時,通過媒體,我們向義大利民眾普及抗疫知識,支持「封城」和「居家隔離」等必須採取的措施。
  • ...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把最真實的抗疫過程告訴全世界
    記者從出版方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曾經引起熱議的《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
  • 金婚愛情:互相理解,互相扶持
    是兩個人的互相理解,互相扶持成就了這長久的愛和婚姻。金婚秘訣一:互相理解那個年代的戀愛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的影響。畢業的時候,學校會把他們分配到不同省份工作,為國家做建設奉獻。但他們並沒有因為分隔兩地而放開對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