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思考,你只是想太多」

2020-12-23 二胎媽媽日記

在遇到困難,尤其是遇到從未有過的困局時,你的大腦是會秩序井然開啟思考通道還是當即陷入一片混亂、任憑情緒和簡單的好惡做出判斷?

在與人有觀點上的分歧時,你是會意識到自己的思考可能存在盲點然後耐心聽取對方意見,還是立馬覺得:憑什麼你要否定我啊,本寶寶不開心……但是似乎也很難說服別人?

如果是前一種,恭喜你,你應該很有思考力,而如果是後一種,你恐怕真的和我一樣需要提升思考力。

《是思考,還是想太多——寫給年輕人的36堂思考課》這本書最初吸引我是因為書名,很認真地看完並做了讀書筆記,把啟發和你分享。

01

警惕立場

中國古書《列子》中記載了一個「疑人竊斧」的故事:一個農夫掉了斧頭,懷疑是鄰家小孩偷的,於是怎麼看他的言行舉止,都像個偷斧頭的人。然而,當農夫在田裡發現自己遺忘的斧頭之後,再重新觀看鄰居小孩,他怎麼看就都不像是個偷斧頭的人了。

這就是立場影響思考的好例子。立場讓我們的思考無法客觀,思考的結果就是不斷印證自己原本的立場是對的,這樣想問題只會讓人越走越偏,越來越缺乏反思能力。

這本書提到:

很多人自己的想法被否定時,思考能力好的人會以理智面對,尋找別人否定的理由。而不是先有負面情緒。如果對方沒有把反對的理由講出來,我們應該也會感到好奇並且詢問:「為什麼你會這麼認為呢?」如果沒有好奇提問的習慣,表示自己的想法來源很可能是立場優先於理由,缺乏客觀性的思考。當我們以立場優先時,想法容易受情緒幹擾,往往會把思考變成支持原有立場的附庸,而不是客觀分析的利器。

很多時候都是這樣,不想讓別人說「不」,可能是因為從小缺乏思維訓練,無法將「我」和「我的觀點」剝離開來。認為別人否定「我的觀點」就是否定「我」,所以在遭到批評的時候,頭腦中立馬就會出現危險信號,憤怒的外殼包裹的也許是害怕和想要擺脫危險的情緒。

《影響力》一書也提到影響力的六種武器,其中一種就是「喜好」,認為,我們會被自己喜歡的人操縱。你喜歡一個人,你就有了立場,就會覺得他說的是對的,做的事也是對的,實際上,這也是立場間接影響思考的例子。

當然,如果在生活中,對你的愛人這樣做,你覺得心甘情願,你覺得很幸福,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是需要進行是非和過錯等價值判斷的場合,就需要警惕,否則可能帶來不良後果。

02

警惕固化的價值觀

我們總說找對象要看「三觀」,分手的時候也總以「三觀"不合為理由。到底什麼是「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很大,很空。往細了說,價值觀可能就是你對人對事所持有的確定的觀念和看法。

書中寫到:

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總有一套自己的思考法則,當我們無法跳出這些思考法則時,很多問題都無解,但是當我們通過深度思考,發現這些價值觀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確定,也沒有那麼重要,我們的思考便可以更自由。只要有機會選擇其他更適當的價值觀,就容易找到困局的新出路。

這本書認為,絕大多數家庭矛盾,都是因為抱持固化的價值觀導致的。比如,婆媳吵架,不管誰對誰錯,必須媳婦先道歉;又比如,人有缺點就一定要改正。還比如,男人就一定要賺錢養家,女人就一定要操持家務……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價值觀都難以找到不可動搖的必然性,它們不是什麼天理法則,而是人類社會應用的工具。一個有智慧人不應被這些價值觀所限制,而是要懂得善用它們。價值觀都有好的一面,在這一面我們好好運用它,但當它們的應用會導致不良後果時,就可以簡單地放棄。有了這樣的思考轉折,即使現況完全沒變,處境卻截然不同。這是智慧在日常生活的最基本用途。只要觀念一變,生活便能從痛苦轉為幸福;只要感覺幸福,家人的關係也跟著改善,轉向更容易感覺幸福快樂的狀態,各種衍生問題自然煙消雲散。最困難的地方就在王很多人往往放不下既有的價值觀、這就需要更多以及更深入的反思來協助觀念的轉變。

舉例來說,我們其實也不夠好,是否應要求自己改掉所有不夠好的地方呢?就算是,我們真的做得到嗎?既然自己做不到,為什麼別人的缺點就一定要改呢?如此一想,對別人的要求就會降低,對別人的包容力則會想升,彼此施加的壓力相對減少,家庭可能就更和諧、安樂?

不久前剛剛結束的一個培訓營上,有個小夥伴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是,就是把自己的價值觀寫下來,顯性化,做成表格,然後不斷迭代。她認為價值觀是後天融成、升級迭代的行為指導模式,比如說愛情觀、事業觀,你怎麼做事都是由它們指導的。你要把心裡那些說不清道不明融合後寫出來,指導你的行為。

我覺得這樣做很酷,僅僅是寫下來這個動作就可以自動校正和迭代自己的價值觀。而面對各種價值觀,抱持著需要時拿來用,導致不良後果時就暫且放下它的態度,這會是智慧思考送給我們的一項大禮。

03

警惕成為頭腦想像的奴隸

智慧思考的宗旨是有智慧,從而更幸福。然而智慧思考太難獲得,必須經過大量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不斷反思,對生性敏感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在生活中,敏感的人總是想太多,也因此而吃盡了苦頭。

到底什麼是真相?什麼是頭腦的想像?陷入情緒中,一片混沌,無法分辨。

如何避免成為頭腦想像的奴隸?避免成為情緒的奴隸?或者說,怎麼才能不要「想太多」?

最近看一篇文章說:「敏感是好品質,但過度敏感就是病態了。」

別人再正常不過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一個眼神,你就能從中讀出對自己不利的信息。自卑又敏感,倔強又生硬。

對過度敏感的人來說,外界的一點浪花,就能掀起內心的波濤洶湧。別人的一點無心的批評和指責,就是一場能毀滅一切的災難。

怎麼辦呢?除了經常反思,好好訓練思考力,似乎也別無他法。

民國于右任先生有對聯,上聯是:「常思一二」,下聯是「不想八九」,橫批「如意」。的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就不要多和那「十之八九」糾纏了,多想想如意的那「十之一二」吧。

相關焦點

  • 對感情的思考:也許你並不是想談戀愛,只是厭倦了長久的單身
    而相反的,願意花時間去思考,擅長思考的人就得悲催了。而在我看來,願意花時間去思考的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個膽小的人。至少在愛情面前,他是個膽小鬼。思考,只是他面對愛情時手足無措的緩兵之計而已。因為,我發覺自己就是這樣的一種人。
  • 生活中的焦慮來自於想太多——心理學:你是一個過度思考的人嗎?
    當陷入到焦慮中時,我們往往會產生過度分析、負面思考、完美主義等心理現象。負面的心理信念不僅僅加重了我們的情緒問題,同時也成為了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一個障礙。事實上,生活中大部分的焦慮問題,都來自於一個共同的核心,那就是想太多。
  • 他不是喜歡你,他只是想和你曖昧
    他每天與你聊天,從清晨至黃昏,他對你噓寒問暖,細緻入微。你因這細細淺淺的關心逐漸動了心,你相信他是喜歡你的,可當你和他表明心意時,他為何又消失不見了呢?答案很簡單,他不是喜歡你,他只是因為內心的空虛或者生活的無趣,而將你當成了他的曖昧對象之一,用來打發他每天倍感無聊的時間。
  • 不是你不想變更好,只是你麻木機械懶思考,來看正確努力姿勢
    這就是養豬啊,所以開始想努力的減肥,在網上查很多攻略,要吃什麼,每天控制飲食,還有運動多少,可算是非常專業了。可一到實際減肥,就不是這樣了,今年家裡做飯有紅燒肉,哎,好吃,吃點,明天再少點。吃完了該運動了,因為吃太飽。
  • 《好好思考》:你想充分利用你讀過的書嗎?你需要學會深度思考
    一、機械學習只是浮在表面,學不到知識的本質機械閱讀的人,只是花了很多時間積累了一些知識點,卻沒有思考知識背後的原理和邏輯。這樣,我們就不能對知識進行透徹的理解,也不知道哪些知識可以關聯起來,就無法構建知識網絡。這樣,我們只能看到一棵樹,卻,而不能看到森林。
  • 我不是網抑雲,我只是想告訴你
    隨便一首民謠都成了「網抑雲用戶們」的聚集地,還有人評論: 「不抑鬱就互刪吧,別人都抑鬱了,就你一個人開心,你不覺得不好意思嗎?」 我問他:」為什麼你當時在學校的時候和女朋友分手鬧彆扭,都感覺你跟個沒事人似的。「 他說」因為有你們,你們每天跟我嘮嘮嗑,玩玩遊戲,阻止我去想這些事情,我的心情自然也不會差。可是現在每天晚上就我自己,沒人找我嘮嗑,自己就不自覺的去想那些事情,感情也就被放大了。「
  • 如果你想的太多,那可能是你太閒了
    每天24小時你有多長時間是在胡思亂想?如果你用過多的時間做一些沒有意義的思考,那只能說明你太閒了,試著讓自己忙起來,你就沒有時間想那麼多了。長時間地陷入胡思亂想中可能會讓你的思緒會越來越混亂,最終你會因為一直想不通而讓思緒的混亂越來越嚴重。如果你是因為想不通而去想太多,那就不要去想你有沒有發現,在日常生活中你急需使用一個東西的時候,但是在你需要的時候你卻一直找不到,但是在你不需要的時候,你卻能發現它。
  • 2020年,你有什麼想做,卻一直沒做的事情?孔子:別想太多
    可在這個節奏如此快速的時代下,機會是不可能留給你太多考慮時間的,甚至很多機遇都是一閃而過的。等你全盤考慮清楚了,最佳機遇也早已錯過。事實上,很多成功者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有過一些思考,但並不會想太久就會立即做出決定。
  • 網球比賽時你是否思考?你思考什麼?你的思考適度嗎?
    在職業比賽中,我們常常看到球員在喃喃自語,這是球員思考和提醒自己的方式。在網球場上,你看到的是球員的動作和表情,你看不到的是他的思考和心緒。而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更為神秘,對比賽的走向起著更加至關重要的作用。從0到4.0再到更高,這是每個人能看得到的進步。而懂得思考,學會思考,對網球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和認知,這才是真正步入網球殿堂的標誌。
  •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多向思考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稱之為」容易想太多「,」敏感度比較高「的一類群體。這是一本非常有具有人性關懷的心理輔導書,它的作者是被譽為法國「國民心理師」的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本書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神經學和行為學等眾多學科領域。
  • 想得太多,過度思考,會變得很消極
    想得太多,過度思考,會變得很消極1:只要你還在遠處看著我,就不會有別人走進我的心裡,一顆心永遠為你而跳動2:你不用管我照片和本人多大差距,是胖還是瘦,是高還是矮,要知道我以後的日子並不和你過。4:我費盡心思把真心掩藏,只為某一天你發現它的時候,嘴角能漾起微笑;愛情中有這麼一種悲哀,大約就是,對於一個人,想愛,愛不得,想忘,卻又忘不了5: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願你趟過世俗渾水,仍能不沾染那一身的世故。6:人生無完美,曲折亦風景,看開,想通,就是完美!
  • 抑鬱不是想太多,他們只是病了而已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個被誤解很深的群體——抑鬱症患者很多抑鬱症患者,不僅要遭受疾病的折磨,還要遭受旁人不理解的各種閒言碎語,親人朋友都覺得是他們想太多,矯情,是他們自己對生活自暴自棄,甚至因此更加遠離他們。
  • 你不要怪我想太多,因為我想的都是你。
    而在不愛的時光裡想念就成了苦澀的毒藥,你知道有毒但沒能夠忍受得住。愛情就是這樣溫暖又這樣傷人,可我們還是會想念那些傷了自己也離開了的人。我們一起走過的大街小巷,每次我都會有意無意地路過,不是可以尋找什麼,因為留在腦海裡的那些點滴都不會被遺忘。愛一個人最深刻的時候,莫過於就是不用任何人提醒,隨時隨地就會展開瘋狂的想念。
  • 太多的問題想問你,太多的話我要說給你
    惟願你在我的心裡種下一棵樹,我用心血培植,參天以後你便是我最大的賭注。只想我的筆少一點是憂傷的痛楚,它是一種纏綿的妖嬈。太多的回憶,都在一點點變成煎熬,只想細水長流慢慢燃燒,就像一首歌溫熱的音調。多少個日夜,歇斯底裡的發洩成一把鋒利的刀,把自己傷到了無可救藥。不聞不問,依然可以堅持在懸崖的邊緣,聽風雨瀟瀟。把委屈都埋掉,那鐫刻成海的思念激不起你憐惜的心跳。
  • 感情變淡5個的警告,絕對不是你想太多了
    雖然很多人會喜歡用「你想太多了」這句話來安慰別人,但有些事情的確是不能用這5個字簡單概括的。感情由濃轉淡,不一定是一件壞事,也有可能意味著彼此的感情已經由熱戀期轉入了平靜期。以下5個感情變淡的跡象,可能意味著你們需要調整彼此的相處模式,但更有可能意味著,TA已經變心了。
  • 「love you」不是對你表白!當成 「我愛你」?想太多了吧!
    如果有外國人跟你說:love you!你可別臉紅!人家可不是在對你表白!老外說 「love you" 不是表白認真的表白應該說「I love you」— 我愛你而沒有「I」的 「love you!」表白是一個引申義,不是馬上就說I love you。可以說:You are my angel,I think you are the one,will you be my girlfriend?你就是我的天使,你就是我要找的那個人,可以做我女朋友嗎?
  • 女人有時只是想讓你哄,並不是真的要走
    其實不是女人難懂,而是你不知道,她提這些要求的背後,其實只是想讓你哄她,想讓你關注她。女人真正的心寒,是不再有抱怨當你聽到女人抱怨你時,其實,她是對你還抱有期待。因為有期待,所以會失望,因為失望才會心生不滿。只是,很多時候女人都不太懂迂迴,她們直來直去地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 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想得太多?
    導語生活中,你是個總想得多的人嗎?,我的同事小朱就是個想得太多的人,我們總說他多愁善感。比如他早上還笑眯眯的,下午卻愁著個臉,晚上就躲在被窩裡面哭了起來。這在心理學中是典型的大腦多向型思考者。據調查顯示,慣用右腦思考的人只佔據百分之十五到三十左右,相對左腦型的人少很多。慣用右腦思考的人擅長發散性思維。而發散性思維的人思維路徑太多,且相互之間沒有太多的聯繫。
  • 巨蟹座不是任性,他只是難過的時候,想聽你說一句:我懂你!
    有人說巨蟹座分手的時候很無情很冷漠頭也不回,但是有誰會知道,當巨蟹座說和你要斷絕來往的時候,他已經準備了多長時間,那是因為你給他們的傷害太多太多了。巨蟹座也是人啊,他們不是一個冷血動物,如果巨蟹座主動跟你說了分手,那麼被巨蟹座寶寶愛著的人你應該好好想想,你把巨蟹座傷的有多深。
  • 【職場】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我發現,她們並不僅僅是瘦,不是那種紙片人的瘦。相反,她們的身材非常立體,背部、肩部和腰部的曲線十分明顯,有三個顯著要素,分別是緊緻、曲線感和力量感。所以,維密身材的本質就是緊緻、曲線感與力量感的完美融合。如果要想擁有維密的身材,那就需要在完成減脂之後,著重完成這四處肌群的強化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