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當競爭法 落地中尚有難題待解

2020-12-23 瀟湘晨報

【厚植法治沃土 護航企業發展 ①】反不正當競爭法 落地中尚有難題待解

編者按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保市場主體,關係廣大企業的生存發展。以法治護航企業行穩致遠,司法和執法層面都有一系列的舉措。例如,法院加強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司法保護,以公正司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在行政執法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為企業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全國開展民營企業「法律體檢」,幫助民營企業穩工穩崗;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國人大常委會9月啟動反不正當競爭法執法檢查。

立法、行政、司法等不同機關部門如何在這段特殊時期為市場主體護航?本版推出《厚植法治沃土 護航企業發展》系列予以報導,敬請關注。

閱讀提示

在近期,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到四川省就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時,一些企業介紹了所遭受的商標、包裝「攀親」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同時,還有意見反映,在法律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如果有一道文字題擺在我們面前,大家能馬上答對嗎?

題目如下:

請回答「彩-虹」和「彩虹」有何不同?

如果能答對上面這道題,那請繼續——你能說清「水井坊」和「水池坊」有何區別?「五糧液」和「九糧液」是不是親戚?「黃老五」和「王老五」又有何關係?

……

這些其實不是考題,也不是文字遊戲,而是現實中一些不正當競爭行為玩的「把戲」。

商標、包裝玩混淆,侵權者都愛「攀親」

9月14日至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到四川省就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檢查中,一些企業經營者、負責人介紹了所在企業、公司遭受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你叫『彩虹電熱毯』,他叫『彩-虹電熱毯』;你叫『彩虹』,他叫『彩虹月亮』……」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榮富說起自己企業曾經遭遇的不正當競爭,舉出了好幾個例子。

使用與知名商品相似、相近的名稱、包裝等的侵權產品,很容易讓消費者誤認為是知名商品或是與知名商品有各種關聯關係。消費者不明真相,往往會出於對知名商品及其商家的信任而購買侵權產品。

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也曾遭遇侵權。

2018年,在一次會展期間,水井坊公司工作人員發現展會上有一款在包裝名稱和產品上標有「水池坊」字樣的白酒。

「它包裝的六邊形形狀以及底座都跟我們水井坊類似。」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事務總監王剛介紹說,水井坊公司在取證後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水池坊」的產品被依法暫扣,其外觀設計專利和商標等也被依法撤銷。

遭遇過侵權的還有「五糧液」。

2019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一個再審判決:濱河集團停止生產、銷售標有「九糧液」「九糧春」文字或突出標有「九糧液」「九糧春」文字的白酒商品,並向五糧液集團支付賠償金共計900萬元。

類似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高。以四川省為例,來自該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四川省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力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案件,這類案件佔全部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數量的41%。

合法商家和消費者都「很受傷」

「企業搞得再好,假冒偽劣給你一衝,你就垮掉了。」劉榮富說,目前在四川省內已經很少有假冒「彩虹」的現象,這與四川省市區三級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分不開。「我們彩虹能發展到今天,營商環境非常重要。」

儘管彩虹集團沒有給出此前因假冒偽劣而遭受的損失,但劉榮富認為,假冒偽劣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企業的經營影響巨大。

在執法檢查組走訪、調研過程中,部分企業反映,仿冒混淆、商業詆毀等讓企業深受其苦,但對這類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夠,與實施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獲利相比,不足以震懾違法經營者。

有的企業負責人還談到遭遇不正當競爭後的異地維權難問題。

據王剛介紹,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水井坊在部分川外銷售區域也遇到過惡意混淆行為,但企業在異地維權中遇到的困難一直較大。他說:「希望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能夠進一步協調異地行政執法部門,幫助企業維權。」

除了企業,受不正當競爭行為直接侵害的還有消費者。

「黃老五」牌花生酥是在川渝地區為人們熟知的傳統零食。有商家看到了「黃老五」的名氣,給自家花生酥起了個「王老五」的名字。

四川省內江市工商局的調查顯示,資中縣一家食品公司自2017年開始,自行設計「王老五」原味和椒鹽味花生酥外包裝紙,並委託成都某食品包裝公司進行生產。

買到「王老五」牌花生酥的網友@前陸軍下士發微博吐槽:「常吃黃老五花生酥 ,覺得很不錯,準備買來當喜糖,回來一嘗怎麼不是原來的味道了?!仔細一看,是王老五……」

由於生產「王老五」花生酥的公司使用了與「黃老五」相近似的包裝、裝潢等標識,構成不正當競爭的違法行為,被當地工商局給予了相應處罰。

法律實施中面臨一些問題和困難

反不正當競爭法是我國規範市場競爭秩序、維護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基礎性法律。該法的實施涉及眾多常見的市場競爭行為,直接與市場主體參與競爭的公平性相關。

執法檢查組在四川了解到,該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就貫徹落實反不正當競爭法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一定成效。同時,有意見反映,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貫徹實施還存在一些困難。

有意見提到,目前,由於多個部門承擔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執法職責,執法依據的法律不同,可能導致對不同領域同一違法行為處罰標準不一致。

四川省高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尹寧寧談到了法律的適用標準問題。她說:「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作為一般條款,對於司法維護競爭秩序,尤其是對新行業、新模式競爭秩序的規範和引導有積極作用。但是因為『誠信』『商業道德』等概念的不確定性,導致一般條款在司法實踐中適用容易造成裁判標準不一的難題。」

宜賓市市場監管局局長王青春則介紹,當地在執法中發現 「查封、扣押與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比較難。

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3條規定:「監督檢查部門調查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四)查封、扣押與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採取前款第四項、五項規定的措施,應當向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監督機關主要負責人書面報告,並經批准。」

「以宜賓市為例,如果某個縣的一個基層市場監管所在市場巡查中發現一瓶仿冒五糧液白酒,要採取扣押措施,就必須書面報請宜賓市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審籤批准。」王春青說,「建議對反不正當競爭法上述條款進行適當修訂,規定區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查封、扣押與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時,辦案人員在向所在區縣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書面報告並經批准後,即可實施上述行政行為。」

據悉,執法檢查是人大監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手段。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監督工作計劃》,今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聽取並審議反不正當競爭法執法檢查報告。

張偉傑

【編輯:陳海峰】

【來源:中新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北舉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公平競爭審查發布會
    根據省政府新聞辦的要求和我局安排,現將今年以來我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有關情況,與大家做個交流。  一、聚焦社會熱點,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今年以來,我局把查辦案件擺在突出位置,加大執法力度,維護市場秩序,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290件,罰沒款1255.81萬元,其中市場混淆案154件,虛假宣傳案115件,違法有獎銷售案18件。
  • 陶鈞:「反不正當競爭法」修正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影響
    貳、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的修訂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影響「一般條款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靈魂,即使在不存在具體規則的情形中,其仍要發揮調節社會的功能,在這一意義上,反不正當競爭保護可以認為就是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的保護」[14],因此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系對何為該法所規制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為之概括性規定,既確保了在適用該法第二章所規定的具體七類[15]不正當競爭行為時內在判定標準與價值取向的統一性
  • 河北公布10例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典型案例
    摘要:河北公布10例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典型案例,對涉法單位及個人視情況給予了吊銷營業執照、沒收非法所得和20萬元至200萬元不等的罰款。
  • 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反不正當競爭法執法檢查
    檢查中發現,隨著線上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正當競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手段更加複雜、隱蔽,衍生出屏蔽廣告、流量劫持等新型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檢查中還發現,儘管各地區各部門在普法宣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有的地方、有的部門對貫徹實施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地方保護主義依然存在,影響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實施。
  • 河北省公布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19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公平競爭審查新聞發布會,公布了10例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典型案例。經調查,當事人在經營過程中,通過召開學術交流會從而獲取其他醫療機構醫生的聯繫方式,然後通過其他醫療機構醫生介紹患者到當事人公司就醫,以此增強自己在同類型醫療公司中的競爭優勢,增加交易機會,患者就醫後當事人按照收費的一定比例通過公司員工銀行帳戶轉款給推薦醫生。此案受賄主體為醫療機構的醫生或工作人員,其職權影響力足以為當事人謀取競爭優勢及交易機會,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造成不正當競爭。
  • 東鵬控股盈利能力走低背後 尚有三大難題待解?
    東鵬控股盈利能力走低背後 尚有三大難題待解?疫情對於企業的衝擊顯而易見,但隨著國內經濟復甦,在行業有著領先地位的東鵬控股,如何在規模做大之後提升盈利能力,依然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存貨長期居高不下翻閱東鵬控股的招股書,《投資者網》發現,公司存貨規模一直居高不下。顯然,大量的庫存積壓問題成了公司當下亟待解決的第二道難題。
  • 河北省公布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十大典型案例
    河北新聞網11月19日訊(記者馬南)今天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北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公平競爭審查新聞發布會。會上,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河北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十大典型案例。  新聞發布會現場。
  • 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綠園分局紮實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
    為營造綠園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今年以來,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綠園分局紮實開展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行動,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助力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建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有限公司及長春老韓頭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三家商業秘密保護服務指導站(聯繫點),對企業加強商業秘密指導,提高企業商業秘密自我保護意識,引導企業樹立公平競爭意識,自覺依法合規經營,明確權利邊界,避免侵犯他人商業秘密及智慧財產權。
  • 這裡發布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十大典型案例!
    轉供電違規加價、哄抬口罩價格、房地產公司虛假宣傳……為進一步宣傳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法律法規,引導經營者加強價格自律,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浙江省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十大典型案例。
  • 這裡發布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十大典型案例
    轉供電違規加價、哄抬口罩價格、房地產公司虛假宣傳……為進一步宣傳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法律法規,引導經營者加強價格自律,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浙江省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十大典型案例。
  • New Balance告「NEW·BARLUN」案,是不正當競爭還是商標侵權?
    這個案件中抓眼球的因素,算屬該不正當競爭案件中判決的1080萬元賠償金。當然,支持賠償金額也需實際證據支撐,正如判決中提到「但現有證據證明原告的損失超過了法定賠償數額的上限500萬元」,故法院依照誠信公平等原則綜合判決1080萬元賠償。不過,本案的處理有個一般法律通屬之疑問,即本案為什麼是不正當競爭案件而非商標侵權案見?
  • 河北省公布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十大典型案例|河北|禁止...
    河北新聞網11月19日訊(記者馬南)今天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北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公平競爭審查新聞發布會。會上,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河北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打擊傳銷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現場。
  • 佳木斯市委書記楊博陪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反不正當競爭法執法檢查組...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佳木斯市開展反不正當競爭法執法檢查。陳竺強調,反不正當競爭法是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基礎性法律。
  • 浙江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布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十大...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轉供電違規加價、哄抬口罩價格、房地產公司虛假宣傳……為進一步宣傳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法律法規,引導經營者加強價格自律,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浙江省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價格與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十大典型案例。
  • 「傳華」傍「傳化」 杭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因涉嫌不正當競爭被查
    原標題:「傳華」傍「傳化」 杭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因涉嫌不正當競爭被查   此前,杭州一家生物科技
  • 正當行使監督權力不構成商業詆毀 ——衍生集團訴王老吉不正當競爭...
    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對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造成損害的,構成商業詆毀行為。那麼,同行業競爭者行使監督權,向行政管理機關投訴、舉報競爭對手可能存在的違法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
  • 盤點2017年企業不正當競爭十大經典案例
    文/中細軟智慧財產權 劉苗苗回首2017年,越來越多的惡性競爭手段相繼出現,尤其是電商、餐飲、二手車等競爭激烈的行業。價格力壓、攔截導流、侮辱互懟……無所不用其極。下面中細軟小知為大家盤點2017年十大不正當競爭事件,看看你還記得幾件?
  • 訴公眾號閱讀、投票刷量不正當競爭 騰訊獲賠2374萬
    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成為此案焦點。法院認為,雙方圍繞微信從事軟體產品開發與服務,存在直接利益衝突,是反不正當競爭法意義上的競爭關係,被告方存在「幫助他人虛假宣傳」以及「妨礙、破壞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 行政執法 以案說法——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線上線下同步舉行反不正當...
    「廣東省市場監管部門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大講堂」活動。案例類型涵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市場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賄賂、商業詆毀、不正當有獎銷售、侵犯商業秘密和網絡新型不正當競爭等七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示範性。
  • 河北查辦不正當競爭案件290件!這些網絡傳銷「套路」要當心
    11月19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河北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和公平競爭審查情況。今年以來,河北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290件,罰沒款1255.81萬元,其中市場混淆案件154件,虛假宣傳案件115件,違法有獎銷售案件1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