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雲酒頭條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
1月11日,在「回到初心·雲酒傳媒三周年年會」期間,來自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三位高級研究員作為特邀嘉賓,同臺亮相,「開講酒業2020」。
在演講中,北京君度卓越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楓、海納機構總經理呂鹹遜、北京卓鵬品牌營銷諮詢公司董事長田卓鵬等三位專家,深度闡述其對於行業過去一年間的觀察與研究成果,剖析行業未來的走向與新趨勢。
林楓:酒業新趨勢下,營銷業態應如何變遷?
「一個企業再大,大不過產業。因此,一個企業的戰略必須基於產業的判斷,產業的發展趨勢將決定產業的大小。」
以「酒業趨勢及營銷業態演變」為主題,林楓闡述了在酒業新趨勢下,2020年白酒行業營銷業態應的變遷路徑。
林楓認為,由於產業周期、全球經濟形勢等因素的疊加,白酒景氣周期進一步被拉長,但未來白酒行業波動將超預期。
▲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北京君度卓越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楓
而在產業發展上,整個行業正面臨三種機會,包括財富上漲、用戶教育、定義美好所帶來的的財富機會,以及科技賦能、產業網際網路等紅利。
基於環境變化為傳統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會,酒業營銷業態自然也應隨之變化。在林楓看來,白酒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品牌模式曾有過三次升級:
第一次是在商品短缺時,先發速度形成的優勢,稱其為「比較優勢」;
第二次是在商品供給豐富,通過品類概念和定位形成強化認知的「認知優勢」;
第三次是商品供過於求,需提升認識、強化關係、累計信用的信用優勢。
而與品牌模式升級相伴的,是從白酒營銷模式的升級。第一次是以孔府家等為代表的大流通模式;第二次是以徽酒為代表,在人海戰術、終端掌控下開展的深度營銷;第三次則是未來社區商務、用戶私有化的新營銷時代。
「未來商業競爭『贏』的邏輯將是信用優勢為先,認知優勢為次,比較優勢為末。」林楓預判,「未來將是從以渠道交易為導向的深度營銷時代,轉變為「用戶教育、定義美好」的時代。
關於如何在新的商業環境中找到品牌突圍的路徑與思維,林楓以仰韶彩陶坊品牌家族中的形象單品天時系列作為案例,深入剖析營銷業態走向。他認為,天時系列的成功是在產品組合、組織分工、招商賦能、話術升級、三級場景、八步羅盤、數字工具等七種營銷模式下取得的。而其中,品牌是價值,營銷是價值的變現。
「傳統企業在營銷上常被網際網路公司打敗,其本質在於行為打敗認知」,林楓表示,在營銷中,傳統企業往往是基於消費心理邏輯而進行渠道佔有和品牌傳播,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則要求企業在運用數位化技術後,基於消費行為邏輯下做的場景與關鍵時刻。
因此,未來傳統企業的營銷模式,將會是社區化+C2B,在此基礎上,傳統企業數位化生存將形成採購生產端、管理端、渠道端、需求端的閉環。
「企業應該做好產品、抓住觸點、講好故事,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再到教育用戶。」林楓表示,從渠道交易導向的供應鏈,到用戶關係為導向的需求鏈是不可抵擋的時代潮流。
在網際網路下,做到產商一體化,未來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消費端。正如林楓所言,現在需要給消費者把產品的故事講好,這便是未來營銷的主旋律。
呂鹹遜:增溫持續不斷,醬酒熱進行時轉為未來時?
醬酒熱,顯然是近年來酒業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而隨著醬酒行業的利潤不斷增加,醬香板塊的競爭愈演愈烈,步入了更深層次的發展階段。
數據顯示,2018年,醬香型白酒整體產能約為50-60萬千升,佔我國白酒整體產能的4%左右;但其銷售收入卻達1100億元,約佔我國白酒收入的20%。超過430億元的行業利潤,約佔整個酒業的35%左右。
▲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海納機構總經理呂鹹遜
放眼整個醬香領域,醬酒企業各自的卓越表現,成為醬酒品類崛起的核心力量。
在2019年茅臺醬香酒全國經銷商聯誼會上,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宣布,茅臺2019年營收總量為1003億元,作為白酒行業龍頭,茅臺率先實現千億目標,成為中國首家千億級白酒企業。而隨著股價、營收、市值站上新高度,茅臺的引領為醬酒軍團的整體突進創造了更多積極因素。
茅臺之外,郎酒營收在2018年再度跨界百億,其中青花郎系列產品2020年全渠道銷售計劃將過百億;2019年,習酒在全國市場累計實現銷售約79.8億元,同比增長40.69%;國臺2019年銷售額超20億元,淨利潤達4億元,並有望於今年3月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
在此基礎上,醬酒行業發展目前呈現出哪些特點?2020年,醬香型白酒如何保持定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呂鹹遜認為,「兩超四強」的醬酒企業格局已經形成,2029年中國醬酒市場將呈現出五大趨勢。千億茅臺集團(茅臺酒、茅臺醬香酒、習酒)+百億郎酒組成「兩超」,而此外,國臺、釣魚臺、金沙、珍酒也坐穩了醬酒四強的席位。
同時,從目前的醬酒產品價格上看,飛天茅臺零售價穩居2000元以上;摘要、釣魚臺琺瑯彩、國臺10年等佔據600-1000元價位帶;300-600元的價格區間,已成為國臺國標酒、釣魚臺、珍十五、金沙1951等爭先競逐的主戰場;100-300元價格帶則呈現出「魚龍混雜」的特點。「在茅臺的引領下,醬酒的主流價格帶已形成」,呂鹹遜表示。
2019年12月11日,李保芳率茅臺集團總經理助理、習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鍾方達等一行人到訪郎酒,在與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的座談中,李保芳提出,三方要共建醬香酒谷,提高醬酒品質。在呂鹹遜看來,醬酒產區相對其他香型更有心智認識,產區間跨地域融合,而坐擁中低度醬香等工藝的山東、湖北等省份,也在北派醬香的成長框架下,不斷覺醒。
與此同時,頭部醬酒品牌也紛紛在產品升級上發力。國臺10年已獲中國酒業協會真實年份酒認證;潭酒2012年啟動的年份潭酒戰略,成為企業品牌和業績增長的關鍵支撐;金沙新品金沙1951,則融入更多6年老酒……
「『真實年份』已成為中小醬酒企業產品有力賣點。」呂鹹遜表示,醬酒相對其他香型,更需要時間成本、時間價值,而以此為基礎,「真實」既是產品賣點,也是消費利益點。
「消費升級、營銷轉向」,呂鹹遜同時預判,未來在醬酒板塊,數字營銷將取代深度分銷,由此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從搶大商、搶大店到搶人,搶關鍵人,消費帶頭人」,呂鹹遜指出了KOL數字團購的核心要點,而在其看來,醬酒企業當以C端運營為主,引入數字營銷模式,讓人、廠、貨在醬酒銷售環節中實現統一。
田卓鵬:2020年,行業新分化時代來臨?
在醬酒熱持續發酵的同時,關於白酒行業增速是否放緩、動能是否持續,同樣是行業所關注的焦點話題。
2019年前三季度,白酒上市公司中有六家出現利潤負增長,其中更有酒企首次出現負增長。
▲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北京卓鵬品牌營銷諮詢公司董事長田卓鵬
在田卓鵬看來,宏觀GDP下行、醬酒擴容影響次高端和高端酒、茅五後千億時代的擠壓張力凸顯、消費迭代升級,上述四大因素影響下的2020年,行業將呈現「新分化」現象,包括名酒分化、省酒分化、香型分化、營銷分化等八大新分化。
行業的熱度聚焦點也會隨之發生轉變。由於名酒的增速放緩,2019年的「名酒+醬酒」熱、將轉變為「單一醬酒熱」,行業「濃染醬」現象進一步凸顯,「酒廠新零售+酒商新零售」亦會成為熱點。
醬酒板塊,「醬金時代」+「濃染醬」現象繼續蔓延。田卓鵬認為,一是白酒行業品類交替40年,催生「醬金第二次規模化擴容」;二是醬酒從補充品類走向正面競爭;三是未來五年,醬酒產業銷售與利潤將佔據200元以上產品半壁江山。
這其中,田卓鵬提到名酒熱與醬酒熱的轉變——「名酒賺的是有限的錢,因此每個酒商都想做一款醬酒,做醬酒是利潤互補、品類互補和價位互補。」
再看名酒板塊,進入後千億、後百億時代,兩個現象尤為突出。
一是後千億名酒腰部之戰「三國殺」時代來臨。
田卓鵬將之總結為六大「作戰模式」的轉變:從瀘郎洋錯位競爭到茅五瀘集團作戰;從大單品突破到三五大單品系列作戰;從10億量級到百億量級規模化作戰;從單方作戰到廠商一體化全控模式作戰;從重點省份突破到板塊化中心作戰;從矩陣管理到集團化「組團」作戰。
這場腰部之戰分為「上腰、中腰、下腰」,「上腰」代表母品牌張力戰,「中腰」上演百億級置換戰,而「下腰」將拉開新地盤陣地戰。
二是後百億時代,深度全國化煙硝再起,體現為大省之爭、大商之爭和深度全國化。
在田卓鵬看來,過百億和準百億的企業將深度全國化,勢必會尋找全國新動能,加速對白酒大省的爭奪,而大商在其中又有著加速全國化的優勢。以「行走的汾酒」和「川酒全國行」為例,田卓鵬認為,這一家酒企和一省酒業的「行」,是行業最大的亮點,是後百億時代下,酒企構建全國新動能的標杆案例。
據粗略統計,進入後千億、後百億時代的企業,其收入規模總和約3000億,佔據行業營收的40%,加上五十億級和準百億級的企業,大概在3500億左右。而剩下的規上白酒企業有上千家左右,尤其是後百億時代下的省酒,它們應該怎麼活?
「不構建新的動能就很難活」,田卓鵬認為,當下省酒正處於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政策刺激消化期,為改變現狀,省酒之間構建勢能新動能的規模戰,構建品質新動能的高端戰和構建精益新動能的地盤戰不可避免。
對於白酒行業來說,營銷是不亞於生產環節的重要板塊。田卓鵬預測,2020年酒水行業的全域化營銷將替代傳統營銷邊界。他表示,「多年來,餐飲、流通、商超一直是酒水主流銷售渠道。但是在渠道碎片化、細分化、專業化的今天,三大主流渠道已經無法滿足酒水消費的多元化場景需求,未來酒水渠道將圍繞消費場景細分實現線上線下全域營銷。」
對於酒水大商來說,其必須展開包括全數據、全渠道、全觸點、全鏈路在內的全域營銷,拓寬渠道的邊界,發育專業團隊,構建平臺化、集團化組織。
2020年,行業即將迎來新分化時代,各板塊、各品類的競爭都將呈現新的面貌,看清大勢,才能在越趨複雜的競爭中看清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