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2020-12-23 中國教育在線

  12月22日,教育部舉行第六場「收官」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的有關情況。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總體情況。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對外開放。「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大場合多次對外宣示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飽含深情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和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並提出殷切希望,這些都給我們以極大激勵和鼓舞。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一、完善頂層設計,形成整體牽引力

  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召開全國教育外事工作會議,出臺教育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加快形成並完善頂層設計。特別是今年5月出臺的《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突出「加快」和「擴大」,強調「提質」和「增效」,體現了教育對外開放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主動作為。教育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在「四點一線一面」加快布局,打造新高地。2019年,教育部、海南省出臺《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全速推進,允許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獨立辦學。前不久,教育部、廣東省出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規劃》,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全面啟動。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新時代的教育對外開放藍圖也在加緊謀劃。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也加快了開放步伐,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戶貴州,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覆蓋東三省和7個中西部省份,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進一步形成。

  二、全面深化改革,增強內生發展力

  「十三五」時期,按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總體部署,教育對外開放領域著力加大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來華留學聚焦提高質量。出臺《學校招收和培養國際學生管理辦法》《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試行)》《中國政府獎學金工作管理辦法》,規範高校接受國際學生的資格條件,來華留學質量規範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來華留學生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來華留學學歷生比例達54.6%,比2016年提高7個百分點。出國留學聚焦完善服務。打造「平安留學」服務體系,健全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留學服務的科學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穩步提高。合作辦學聚焦提升活力。改革中外合作辦學準入審批制度,在上海試行理工農醫類學科專業「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備案制,在海南、福建、廣東、浙江、重慶、河南等六省(市)試點實施部省聯合審批制。「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共審批和備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580個(獨立法人機構7個,非獨立法人機構84個,項目489個),其中本科以上356個。截至2020年底,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外事管理聚焦簡政放權。授予 「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定的外事審批權,為高校開展對外合作交流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便利性。

  三、聚焦「一帶一路」,提升全球行動力

  2016年7月,教育部出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2017年5月,「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納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提前一年實現兩國元首確定的目標。「十三五」期間,我國新籤11份高等教育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已累計覆蓋54個國家和地區。與此同時,我國各級各類教育赴境外辦學穩步推進,發布《高等學校赴境外辦學指南》,加快「魯班工坊」建設,啟動中國特色海外國際學校建設試點。今年9月1日,杜拜中國國際學校作為首批試點正式開學。

  四、推進全球治理,擴大中國影響力

  「十三五」期間,我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我國高度重視教育減貧國際合作,一方面,通過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合作開展農村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和質量提升項目、兒童早期教育與發展項目,為國內教育脫貧攻堅助力;另一方面,積極分享我國教育脫貧經驗做法,為教育減貧國際合作賦能。我國高校和職業院校在「一帶一路」、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培訓了大量管理和技能人才,並與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幫助東非國家應用技術大學培養支柱性產業的學科骨幹。

  五、強化人才培養,助推創新驅動力

  人才培養始終是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發力點。2016至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達八成(79.9%)。與此同時,我們通過引進國外高水平教育資源進一步豐富國內高等教育資源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國內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在讀學生已超過30萬人,我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合作方。此外,圍繞「雙元制」模式深入開展中德職業教育合作,推動完善現代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六、深化人文交流,發揮教育親和力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作為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秘書處,積極承辦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各領域籤署協議133項,有力服務了外交工作大局。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各類中外青少年交流豐富多彩、與時俱進。比如,中美青年創客大賽連續舉辦了7屆,吸引超過3.5萬名兩國青年參與,產生了近萬件作品,為兩國青年在創新創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語言交流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十三五」期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這表明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七、推進港澳臺教育交流,增進國家向心力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持續拓寬港澳臺學生來內地(大陸)就學渠道,具備港澳臺學生招生資格的院校超過400所,其中具備研究生招生資格的院校達225所。「十三五」期間,高校共培養港澳臺學生約4.5萬人,持續做好在內地(大陸)高校就讀的港澳臺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師生雙向交流方面,2016至2019年,教育部「內地與港澳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累計資助近1800個項目,惠及5.6萬人次。內地與港澳中小學、幼兒園締結姊妹學校累計超過2000對。經過多年實踐,「華夏園丁大聯歡」、「港澳教育界國慶訪問團」等活動已形成品牌。

  八、全力抗擊疫情,展示教育系統戰鬥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對教育對外開放的一場大考。疫情不僅給正常的教育合作交流按下「暫停鍵」,而且給跨國(境)流動的各類學生、教師的健康和學習、工作、生活帶來嚴峻挑戰。面對疫情,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和駐外使領館教育部門迅速行動、全力應戰,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針對在華的外國留學生、外籍教師和在內地(大陸)的港澳臺師生,堅持「屬地化管理、一體化推進」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內地(大陸)的港澳臺師生零感染,在華外國留學生確診病例已動態清零。針對海外留學人員群體,我們持續強化防疫指導,建立遠程會診機制,上線疑似症狀風險自評,整合國內高校心理輔導和健康諮詢平臺,配合外交部等部門安排臨時航班接回確有困難的留學人員,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落到實處。此外,為緩解疫情導致的出國留學受阻問題,教育部推動94個中外合作舉辦的大學、機構和項目臨時擴招,共錄取3031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規劃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任務目標,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好「十四五」時期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
    「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新的臺階。」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說。  完善頂層設計,強化人才培養  「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快形成並完善教育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
  •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港澳臺辦公室):在新時代中奮進 在大變局...
    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特別是今年5月出臺的《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突出「加快」和「擴大」,強調「提質」和「增效」,體現了教育對外開放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主動作為。教育對外開放深度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在「四點一線一面」加快布局,打造新高地。
  • 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記者22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此外,「十三五」期間,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中國教育國際影響力邁上新的臺階。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
    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一、完善頂層設計,形成整體牽引力  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召開全國教育外事工作會議,出臺教育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加快形成並完善頂層設計。
  • 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一、深刻認識「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的重大現實意義  之所以說「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是重大戰略要求,是因為它體現了時代發展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決定著我國的發展前途和國際地位。  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發展。
  • 「十三五」教育對外開放這樣邁上新臺階|教育2020「收官...
    「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大場合多次對外宣示擴大教育對外開放,飽含深情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和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並提出殷切希望,這些都給我們以極大激勵和鼓舞。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
  • 以不變的初心在變局中開新局
    在2018年6月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也指出:「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提出,要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中國教育閃亮「國際範兒」
    (資料圖片)「十三五」期間,中國教育對外開放在新時代中奮進,在大變局中前行,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邁上了新臺階。5年來,這張教育對外開放的藍圖變得更清晰、影響更為深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學生生源國和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國,而中外合作辦學、民間教育國際交流等形式,也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對外開放的蓬勃發展。
  • 社科賽斯李發進:危機中尋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原標題:社科賽斯李發進:危機中尋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12月2日,匯聚了近千位教育行業專家、業內精英以及眾多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媒體觀察者、教育
  • 從時代潮流中找準奮進坐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清晰擘畫今後5年乃至1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系統回答了「中國向何處去」「新發展階段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等深層次、全局性問題,為國家的發展、個人的工作生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有幸處在奮進的新時代,只有將「小我」融入「大我」,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準人生坐標、奮進目標,我們的人生才能精彩出彩,才能在5年、15年回頭看時無怨無悔。
  • 社科賽斯李發進:危機中尋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其掌舵人李發進,堅守教育初心,勇擔社會責任,身正為範,帶領企業在疫情影響下,逆風上行,破局前行,榮獲中國教育產業價值榜·2020年度教育行業領軍人物。 行業寒冬與危機中的新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領域,特別是服務類行業造成了嚴重衝擊,教培機構亦未能倖免。
  • 【社科網評】在持續奮鬥中書寫新時代中國發展傳奇
    2020年,逆風破浪的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風雨兼程、奮力前行,於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育先機,有效應對疫情防控、恢復生產、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等一系列重大考驗,守住了「山河無恙、人間皆安」的國家安全,成就了「全球唯一經濟正增長」的「逆行」奇蹟,奪取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為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中國答卷,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 在變與不變中砥礪奮進
    當時間進入庚子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入汛以來我國洪澇災害頻發;大國博弈引發的貿易戰日益加劇;就連一年一度的高考也因新冠疫情被迫延期……你們中一部分同學可謂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雖說這是一種巧合,但也折射出世事無常的人間百態。
  • 南昌大學校長周創兵畢業典禮講話:感恩新時代,奮進新徵程!
    感恩新時代 奮進新徵程校長 周創兵(2020年6月28日)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無論是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抗擊「非典」,還是2008年汶川地震,我們都能共克時艱、攜手並進,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對於一個自強不息的民族來說,歷經磨難是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在磨難中堅強不屈,在磨難中萬眾一心,在磨難中砥礪前行。
  • 新時代推動國際理解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探析
    關鍵詞:國際理解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新時代國際理解教育及其在我國的發展國際理解教育是世界各國在國際組織的倡導下,以「國際理解」為理念所開展的教育活動。[1]這一思想萌芽於「地理大發現」之後的歐洲。
  • 玖富集團: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Mayo Clinic國際部總裁G.Anton Decker在高瓴HCare全球健康產業峰會上表示,疫情過後的世界經濟肯定會面臨挑戰,或者說現在已經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無疑將進入快車道,而玖富集團亦在審時度勢、沉著應對,順勢提出「新消費、新財富、新科技」戰略升級。
  • 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
    年會會場央廣網南寧12月18日消息(記者 劉發丁)2020年12月18-19日,以「全民閱讀:在變局中開新局」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年會旨在建設書香社會,推動全民閱讀,打造公益性年度全民閱讀推廣的交流平臺。
  • 危機中育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各大院校專家與企業負責人集聚在湖北民族大學,真正是群賢畢至,滿庭生輝,大家獻計獻策,共商產學研訓合作與發展大計,必將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架設起合作互助的橋梁,這對於進一步促進湖北及中部機電行業高質量發展,必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和作用。會上,湖北佳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香城智能機電研究院有限公司與湖北省機電工程學會分別籤訂了會企產學合作協議。
  • 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在朝陽區小學生網球錦標賽中獲得雙打第一名
    2020年10月18日,力邁中美國際學校在北京市朝陽區第五屆中小學生網球錦標賽中取得丙組雙打第一名,女子甲組單打第四名的優異成績,閃亮全場!儘管競爭激烈,晉級艱難,力邁中美國際學校的選手依舊不負眾望,捧回了冠軍金牌!我校戰況力邁中美國際學校由個性化中心代歡老師帶隊,劉校言、周秦藩,張歆悅、於靈霏、潘晨樺、張沐祺六名選手在460多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丙組(一、二年級)雙打第一名和女子甲組單打第四名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