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南昌大學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校長周創兵作題為《在變與不變中砥礪奮進》的講話。
在變與不變中砥礪奮進
——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 周創兵
(2020年9月26日)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這是一場期待已久的相約,更是一次攜手並肩的出發!一萬多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加入了南昌大學這個大家庭,開啟你們新的人生之旅。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辛勤養育你們的父母和悉心培養你們的老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當時間進入庚子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入汛以來我國洪澇災害頻發;大國博弈引發的貿易戰日益加劇;就連一年一度的高考也因新冠疫情被迫延期……你們中一部分同學可謂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雖說這是一種巧合,但也折射出世事無常的人間百態。面對始料未及的疫情影響,你們堅持停課不停學,「宅」家備戰,決勝高考大關,來到了美麗的山水前湖,成為了南昌大學的新主人,我由衷地為你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經歷了這場特殊高考,你們經受了考驗,歷練了心智,收穫了成長。你們見證了許多直面挑戰、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奪取勝利的艱難歷程,也讓你們第一次感受到何謂公共衛生與重大疾病危機、何謂變化無常的外部世界?事實上,世界萬物總是在動靜行止與千變萬化中演進,變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南昌大學的發展亦是如此,回顧學校近百年的辦學歷程,「變」與「不變」始終貫穿其中。
——日新月異的是學校辦學實力不斷增強。從1921年辦學初期到1993年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南昌大學,開創了全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先河;從1997年入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到2005年與江西醫學院合併,成立新南昌大學,翻開了學校建設發展的嶄新一頁;從2014年率先在全國地方高校啟動綜合改革到如今躋身國家「雙一流」建設、部省合建高校行列,開啟了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新篇章……幾代學人,篳路藍縷,緊跟時代變革的大趨勢,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大邏輯,把握教育強國的總要求,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因事而化,形成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整體高水平大學建設和部省合建「三位一體」的建設布局,呈現出學校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的發展態勢。習近平總書記曾兩次親臨學校視察,寄語「南昌大學,前景無限」,並勉勵學校走創新發展之路,希望當代大學生珍惜韶華,用青春鋪路,讓理想延伸。
——始終如一的是學校與時代同行、與國運相系,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歷代南大人自強不息、勵精圖治,鑄就了自強與創新的精神、奉獻與大愛的品德、大氣與務實的風格。無論是何煥奎先生三間瓦房創辦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還是胡先驌教授在抗戰時期扛起國立中正大學的大梁;無論是潘際鑾院士年逾花甲義無反顧推進學校教育創新,還是江風益院士矢志不渝走矽基LED自主創新之路,一代代南大人都自覺地將報國為民的理想融入自己的血脈,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競爭前所未有,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形勢變化的不適應、不對稱前所未有。在國際上,去全球化和單邊主義思潮抬頭,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逆流湧動,強權政治和霸凌行徑四處橫行,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著眼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本領,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同學們,於你們而言,當下「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就是要把學習作為第一要務,作為一種內在需求、一種生活狀態、一種社會責任。從你們跨入大學的第一天起,就要做好一切「歸零」、從頭來過的準備,要有先「粉碎」自己、後重塑自己、再完成蛻變的意識,樹立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的觀念,讓勤奮學習、勇於探索、追求卓越成為生活習慣和自律要求。以學識變、以學應變、以學求變,實現明明德、求至善,肩負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時代大任。藉此機會,我想對你們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一是希望你們初心不變,致知識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你們的初心,既是「人之初,性本善」之心,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之心,更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心。滋養初心,要居常慮變,要努力拓展新視野、涵養大格局,把握時代發展大勢和主流方向。
中華文化歷來推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格物致知」是基礎和前提,是「大學之道」的基石。陶行知先生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南昌大學代代相傳的「讀書乃為養正氣,問學不敢忘國憂」,都深刻揭示了大學立德樹人的本質,立德是修身之本,格物首在修身。大學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你們要將價值塑造、知識重構與能力提升融為一體,正確分析客觀世界和主觀認識,正確處理「本來」與「外來」、「當下」與「未來」、「守正」與「創新」,正確把握時代責任和使命擔當,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
同學們,在這個充滿機遇、挑戰和變革的時代,希望你們不要「亂花漸欲迷人眼」,而要「不畏浮雲遮望眼」,培養「一葉落知天下秋」的洞察力,鍛造「窺一斑而知全豹」的辨識力。希望你們德為先、學為上,以學致知,在學校倡導的「四自教育」中,學會自主學習,善於自我管理,踐行自我教育,不斷自覺成長,爭做不忘初心的踐行者。
二是希望你們恆心不變,積極應變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大學不僅有激情、浪漫、榮譽,還有困難、挫折甚至失敗,需要克服浮躁之氣,靜心澄慮、惜時如金、堅忍不拔,善於從眼前的困難和危機中捕捉機遇、應對變局。
江風益院士聚焦我國LED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十九年磨一劍,獲得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在矽襯底上做LED發光材料,江風益及其團隊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在40多年前,美國IBM公司就在研發這個技術,但後來放棄了,甚至給出了這項技術不可能成功的結論。但他不惟書、不惟洋,勇闖「無人區」,歷經無數個晝夜,無數次實驗,屢敗屢戰,咬定青山不放鬆,矽基LED技術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一舉打破了日美技術壟斷,從而確保了我國巨大的照明市場的戰略安全。學校也因此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正是由於他在追光道路上持之以恆,近年來又取得了高光效LED黃光等多項國際領先成果,引領了國際LED照明技術的發展方向。
若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同學們,大學是夢開始的地方,夢想的實現需要持久的恆心和堅強的毅力。大學生活豐富多彩,除了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還有創新創業與社會實踐,更有圍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教育。你們要善於在體育中淬鍊意志,在美育中陶冶情操,在勞動中感悟艱辛。希望你們樹立危機意識和底線思維,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既要鼓足幹勁埋頭幹,又要挺直腰杆迎難上,在逐夢前行的道路上積極應變,爭做百折不撓的搏擊者。
三是希望你們信念不變,主動求變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信念是人生的火把,是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中華民族精氣神的集中體現。只有信念堅定,才能振奮精神、攻堅克難,一個人才能真正安身立命,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能巍然屹立。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面對突襲而至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抗疫大戰,以非常之舉應非常之變,全國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真正形成了「一道令、一張網、一盤棋」的全國疫情防控體系。正是因為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的堅定信念,有舉國同心「舍小家,為大家」的逆行出徵,中國人民才取得了抗疫鬥爭的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此次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制度優勢,是抵禦重大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希望你們保持「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定力,展現「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氣魄,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自覺將個人成長成才成功的「青春夢」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爭做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的奮進者。
春秋代序,歲月崢嶸。同學們,明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恰好也是南昌大學辦學100周年。新時代,新作為,學校將開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藍圖宏偉、任務艱巨、使命光榮!面對變化多端的世界格局和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相互激蕩的各種思潮和泥沙俱下的社會現象,面對可以洞察的戰略機遇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能一帆風順,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作為新時代大學生,你們是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中堅力量,你們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新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青年人正逢其時。深情寄語廣大學生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珍惜時光好好學習,掌握知識本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聰明才智。希望你們懷赤子之心,守大學之正;揚青雲之志,篤奮進之實,在變與不變中用青春和汗水描繪絢麗的人生畫卷!
同學們,大學之大,等著你們去探索;天地之美,等著你們去領略;萬物之理,等著你們去窮盡。願你們乘風破浪,揚帆起航,綻放最美麗的青春芳華!
最後,祝同學們快樂學習,健康生活,茁壯成長!
謝謝大家!
攝影 | 許航
編輯 | 張丹
原標題:《在變與不變中砥礪奮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