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會場館建設及賽事舉辦的能源生命線!揭秘最深藏不露的工程!

2020-12-18 騰訊網

北京冬奧會有個最「深藏不露」的工程——全長約7.9公裡的地下綜合管廊。在沒有路、沒有電、沒有水、沒有信號的延慶賽區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造雪水及生活用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難度可想而知。

2017年,北京京投管廊公司的48個年輕人接受了這個任務。說年輕,因為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34歲。

團隊「帶頭人」、京投公司副總經理韓寶江回憶,大山裡真的是要啥沒啥,大家有段時間在山腳下小飯館要碗面,嬉皮笑臉地蹭人家的桌子開會,圖紙都是趴在車裡繪製。「我當時給大家說,這兩年我們要準備脫兩層皮,身上要脫層皮,精神上也得脫層皮。」

姜德建是韓寶江團隊中的一員,今年只有31歲,負責地下綜合管廊的前期規劃。他說,當時管線建設有地下、地表、架空、沿路四套方案,大家用了5個月的時間詳細踏勘,反覆計算出了4個方案的生態帳、建設成本帳、後期運營維護帳,最後卻「自找苦吃」選擇了建設難度最大、工期最緊迫,但環保效益、經濟效益最好的方案,那就是在地下建綜合管廊。

管廊承擔著冬奧會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排放、電力、通信和有線電視轉播等市政能源輸送任務,是支撐冬奧會場館建設及賽事舉辦的能源「生命線」。這個隧道要從海拔550米的山腳開始,沿著山體開鑿到海拔1050米,垂直落差達到500米,沒有先例可循。

負責安全質量的鄒浩發現,小海陀山的地質結構複雜多變,甚至一個幾十平方米的作業面一半是堅硬的巖石,一半是破碎的巖石,連所向披靡的TBM(硬巖掘進機)都無所適從,常常鬧「罷工」。冬日的小海陀寒風凜冽,氣溫最低可達零下30℃,在最大坡度15%的施工隧道裡,地下隧道倔強地一米一米向前延伸,闖過了地質複雜關、洞內湧水關、生態保護關、生活艱苦關。

2019年1月7日,經過432天的連續施工,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綜合管廊實現全線洞通。管廊一通,延慶賽區滿盤皆活。韓寶江說,那天媽媽看了電視新聞報導,打來電話邊說邊哭,他一個大小夥子也哭了。

按照北京冬奧會的計劃,當年9月,冬奧綜合管廊要實現送水上山、送電上山、送信號上山,各類管線交叉施工又成了一大問題。

18條管線,13家單位,30多家施工企業,都要趕工期,而施工橫截面只有不到50平方米。狹小的作業空間、陡峭的坡度使得各類管線按期入廊困難重重。「這簡直就是螺螄殼裡做道場」,韓寶江腦海裡想像著各家單位因搶時間、搶「地盤」而擁擠的畫面。

48個年輕人經過頭腦風暴,他們很快利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研發出了設備安裝推演系統。通過精密計算推演,膠囊一般的管廊空間被科學劃分區域,每道工序被精準排序,這個「螺螄殼」在數位技術的幫助下,有條不紊地完成了總計達98公裡的管線安裝,準時為延慶賽區啟動了「脈搏」。

目前,綜合管廊已安全正常運行了一年多,為延慶賽區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生命之水、運行之能。

這個由48個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其實都是名牌大學碩士、博士。剛從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畢業的博士薛斐,來到團隊時才27歲,在設計中巧妙地利用了「煙囪效應」,藉助小海陀山的山風,實現了管廊內最大化自然通風,綜合管廊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會呼吸的隧道」,每年預估將節省電量6萬千瓦時。

團隊中的「知心大姐」馮淳說:「這些理工漢子都有一股子倔勁兒,有聚精會神幹專業的精氣神,有知識報國的質樸情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築城雙奧|打通「生命線」!揭秘北京冬奧會最「深藏不露」的工程
    北京冬奧會有個最「深藏不露」的工程——全長約7.9公裡的地下綜合管廊。在沒有路、沒有電、沒有水、沒有信號的延慶賽區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造雪水及生活用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難度可想而知。
  • 冬奧會12項配套電網工程全面投運 所有場館100%綠電供應
    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了解到,北京地區規劃建設的12項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已於近日全面投運,將全面滿足運動員訓練、測試比賽、正式比賽、服務保障等供電需求。電網建設項目將張北地區的綠色清潔能源接入北京電網,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
  • 清潔能源冬奧會綜合能源項目正式啟動
    展示了京能集團在新能源開發、應用、運營方面的成熟經驗和綜合優勢,並表示將與參建各方密切配合,以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和攻堅克難的奮鬥精神,在工程質量上精益求精,在工程進度上爭分奪秒,在安全建設上恪盡職守,確保萬無一失,為成功舉辦低碳環保的綠色冬奧會保駕護航。
  • 北京冬奧會12項配套電網工程全面投運 所有場館100%綠電供應
    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了解到,北京地區規劃建設的12項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已於近日全面投運,將全面滿足運動員訓練、測試比賽、正式比賽、服務保障等供電需求。電網建設項目將張北地區的綠色清潔能源接入北京電網,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
  • 申奧成功5周年 北京冬奧會場館創下了哪些「綠色之最」?
    由此,北京也成為全球唯一一座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奧會的城市。轉眼間,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五周年紀念日已至。,北京冬奧組委所有場館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都落實「綠色辦奧」理念,所有新建場館都採用了高標準的綠色設計和施工工藝,通過科技創新、技術革新等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
  • 維蒙特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
    其中,張家口市崇禮區將舉辦跳臺滑雪、單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北歐兩項、冬季兩項和越野滑雪項目的比賽,而2015年1月19日冬奧申委公布了在張家口市崇禮區擬建奧運場館的規劃情況,將新建改建五個比賽場地,分別是北歐中心越野滑雪場、北歐中心跳臺滑雪場、
  • 北京冬奧會12項配套電網工程全面投運 場館100%綠電供應
    冬奧所有場館100%綠電供應近日投運的首都體育館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總佔地面積1878平方米,變電容量126兆伏安,北京冬奧會期間,將承擔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項目比賽及訓練場館的供電任務。同時,電網建設項目將張北地區的綠色清潔能源接入北京電網。2022年冬奧會的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位於延慶區的張北柔性直流工程是支撐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首次實現100%綠電供應的重要力量。今年6月29日,張北柔性直流工程正式投產,張家口市張北地區的清潔能源成功接入北京電網。
  • 楊樹安到張家口賽區調研冬奧會場館建設等工作
    楊樹安到張家口賽區調研冬奧會場館建設等工作進展情況徐建培武衛東何江海等出席協調會或一同調研12月10日,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楊樹安到張家口賽區調研冬奧會場館建設楊樹安先後到古楊樹場館群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和雲頂滑雪公園B場地、C場地、打蠟房等處實地察看工程建設、山地運行、器材準備、功能用房等情況,在張家口冬奧村詳細了解了設施建設情況。
  • 北京冬奧會場館創下哪些「綠色之最」
    賽後,場館可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等所有冰上運動。」「這一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製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零,同時也是最先進的製冰技術,它可使整個冰面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馬進說,「這樣製冷,不僅比傳統方式效能提升近30%,而且製冷非常均勻,不會出現各部位溫度不一樣的情況。」
  • 北京冬奧會三個賽區場館建設:綠色辦奧為冬奧場館打下最美底色
    綠色辦奧為冬奧場館打下最美底色——北京冬奧會三個賽區場館建設探訪7月30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項目建設正酣。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7月28日至30日,北京冬奧組委組織有關媒體,對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進行了集體採訪。
  • 北京冬奧會三個賽區場館建設:綠色辦奧為冬奧場館打下最美底色
    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7月28日至30日,北京冬奧組委組織有關媒體,對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進行了集體採訪。在對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部分場館建設的採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綠色辦奧理念已貫穿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的全過程,正為冬奧場館打下最美底色。
  • 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競賽場館、配套設施建設進展如何?
    央廣網張家口9月21日消息(記者孟曉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北京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目前,張家口賽區競賽場館、配套設施建設進展如何?下一步,張家口賽區的重點工作又是什麼?
  • 北京2022年冬奧會12項配套電網工程全面投運
    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了解到,北京地區規劃建設的12項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已於近日全面投運,將全面滿足運動員訓練、測試比賽、正式比賽、服務保障等供電需求。電網建設項目將張北地區的綠色清潔能源接入北京電網,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
  • 探訪北京冬奧會三個賽區場館建設:綠色辦奧為冬奧場館打下最美底色
    7月28日至30日,北京冬奧組委組織有關媒體,對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進行了集體採訪。在對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部分場館建設的採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綠色辦奧理念已貫穿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的全過程,正為冬奧場館打下最美底色。
  • 冬奧會綜合能源項目建成後 每年可利用綠電約1800萬kWh
    啟動儀式上,清潔能源黨委書記、總經理張鳳陽介紹了項目整體情況,展示了京能集團在新能源開發、應用、運營方面的成熟經驗和綜合優勢,並表示將與參建各方密切配合,以勇於擔當的責任意識和攻堅克難的奮鬥精神,在工程質量上精益求精,在工程進度上爭分奪秒,在安全建設上恪盡職守,確保萬無一失,為成功舉辦低碳環保的綠色冬奧會保駕護航。
  • 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全部完工
    至此,北京地區規劃建設的12項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全部投運。此前,冀北地區規劃建設的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已經全部完工。這標誌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全部建設完成。下一步,國網北京、冀北電力將繼續做好冬奧場館供電保障服務,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 北京冬奧會場館創下哪些「綠色之最」?你了解嗎?
    馬進說,「這樣製冷,不僅比傳統方式效能提升近30%,而且製冷非常均勻,不會出現各部位溫度不一樣的情況。」 除高效、環保地製冰外,該場館還能通過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把製冷產生的廢熱,用於除溼、冰面維護、場館生活熱水等。「在全冰面模式下,每年僅製冷部分就能節省200多萬度電。」馬進說,相當於減少近3900輛汽車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
  •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 史上首次實現場館100%清潔能源供電
    第24屆冬奧會和第13屆冬帕運會由北京市、張家口市聯合舉辦,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冬季奧運會。  除融入「可持續」元素外,本屆冬奧設計徹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首先實現的就是清潔能源電力100%供應。據媒體報導,今年7月1日起,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等第一批7家北京冬奧會場館和配套服務設施將率先用上綠色電能。接下來,冬奧測試賽、正式比賽期間,場館用電將100%實現清潔能源供電。
  • 2022北京冬奧會:比賽場館建設有序推進 賽會志願者全球招募預計12...
    北京冬奧會比賽場館建設有序推進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冬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推進,目前場館建設的進度如何?來了解一下。北京冬奧會共設置了3個賽區,分別為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
  • 中信建設陶揚力推冬奧會配套工程
    來源:泡泡網近日,「築夢未來.相約太子城」藍圖發布會在北京舉辦。太子城即2022年冬奧會重要配套——崇禮太子城。崇禮太子城冰雪小鎮項目位於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核心區,是崇禮區重要冬奧配套工程之一,工程旨在依託北方山地原有自然風貌,打造以健康休閒和會議度假產業為核心,集文創商街、會展酒店、滑雪學校、運動康復基地、國賓山莊、綠色生態住宅等板塊於一體的國際化四季度假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