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前,位於浙江麗水的遂昌縣因為盛產金礦被譽為「江南黃金城」。千年以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字經濟成為這裡更有價值的無形「金礦」。
12月14日,仙俠湖論劍暨「天工之城·數字綠谷」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遂昌舉行,遂昌縣與海康威視、網易、千尋位置等11家行業頭部企業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網易聯合創新中心、千尋位置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等項目,開啟「天工之城·數字綠谷」建設,打造綠色創新第二空間。
為什麼是遂昌?
「在最美的地方,發展數字經濟;以嚮往的生活,聚集有趣的人。」2019年,遂昌縣委縣政府提出擘畫「一城五區」生產力布局,拉開了「天工之城」的序幕。
記者了解到,「天工之城」項目的名稱源於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著作《天工開物》,「天」是指自然天成,「工」指的是鬼斧神工,「開物」是指創作,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位於仙俠湖畔的「天工之城·數字綠谷」,是遂昌縣正在打造的以應用場景創新為主導的「雙創」平臺,目標是將其打造成全國「兩山」轉化的標杆。
自去年以來,遂昌緊抓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機遇,認真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強化數字變革引領,探索數字經濟「遂昌模式」,為高質量綠色發展賦能。繼今年7月份遂昌縣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後,11月30日,遂昌縣又集中開工了阿里雲創新中心、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增材製造技術創新中心浙南基地、數字茶業創業園等9個數字經濟類項目。
據介紹,遂昌縣還啟動了智能製造攻堅戰三年試點,給予企業智能化改造專項獎補,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2家。通過智能化、數位化改造,浙江宇恆電池有限公司新增全自動鋰離子電池智能生產線、上線數位化工廠系統,企業能級顯著增強,年銷售額預計超過3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遂昌縣科創評價指數躍升至全省第四,數字經濟發展影響力居26個加快發展山區縣之首。今年1-10月,遂昌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2%。
名企入駐 數字之風吹進遂昌
根據14日集中簽署的項目協議,海康威視將運用海康AI開放平臺技術,聚焦森林防火、秸稈燃燒、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與遂昌全面開展應用合作,構建全天候、全覆蓋、立體化的生態防護體系。網易將整合網際網路技術、教育和媒體等優勢資源,三年內引進不少於50家的企業入駐遂昌,實現累計運營產值1.6億元,助力遂昌「三創」融合發展。千尋位置則將加快助推政府數位化轉型,在安全監測、土地管理、應急管理等領域形成具有時空智能特色的應用場景「浙江試點」。
「海康威視和遂昌縣乃至麗水市有多年的合作經驗。另外,遂昌也擁有良好的生態農業和文化資源,是綠色科技和數字經濟協同發展的好地方。」海康威視浙江業務中心副總裁童軍傑在接受天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海康威視希望通過科技帶動「農創+文創」的發展,在遂昌這塊沃土上探索新興產業的更多可能。
網易副總裁、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向記者介紹,網易將在遂昌縣打造一個聯合創新中心,和政府、企業、高校等方面合作,打造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孵化平臺。
「此前網易在國內其他地區的27個聯合創新中心都位於一二線城市,並大多設在核心商業區。把第28個聯合創新中心設在遂昌這樣一個縣城,也是我們的一個突破性嘗試。」汪源認為,「天工之城」項目的設計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前瞻性,能充分利用分時經濟引入人才,並具備短期中期和長期的規劃,這樣的轉化路徑正好和網易的人才戰略布局相符,「相信項目落成後,會在人才和產業升級轉型以及網易的生態資源銜接的方面出現一些不錯的成果。」
數位化、生態化「時代風口」已來臨。遂昌縣委書記張壯雄表示,遂昌將聚焦數位化引領、撬動、賦能現代化,充分將發揮「秀山麗水、天生麗質」獨特的比較優勢,堅持市場導向,最大限度激發蘊藏在綠水青山之間的巨大潛能,探索山區縣最美生態、綠色科技、數字經濟、嚮往生活深度融合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徑,努力讓遂昌成為山區人民的美好家園、全省人民的嚮往之地。(一鳴)
[ 責編:戰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