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麗水遂昌|蔡和古村,古老臉譜文化至今悠遠流長

2020-12-26 古村記

浙江麗水,遂昌,蔡和古村。

這個浙南大山間的靜美古村落,不只是古風淳樸,更因古老的蔡和班臉譜文化而名揚。

蔡和村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龍山東北,蔡溪自南轉東流經村境,村以蔡山得名,2019年6月被住建部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蔡和村內至今古老建築保存良多,社廟殿宇、宗祠、宗譜、石刻、石墓、古建築、花燈、龍燈等種類眾多。其中社廟殿宇10座,蔡王殿祭祀蔡氏二十四異姓兄弟,殿內塑佛像33尊。建築古樸、規模恢宏,布局有致。

走進村落裡,土地廟、關羽殿、蔡王殿、周建明民居、白雲庵羅永招民居(遂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巫姓老屋、羅氏宗祠(遂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鄭氏宗祠(遂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禹王廟、羅家老屋都是獨棟建築,並未連片。

其中,白雲庵、鄭氏宗祠、羅氏宗祠、禹王廟、羅家老屋均已得到修繕保護,而關羽殿破壞嚴重,現已重新修葺。土地廟和蔡王殿已修葺完成。

另外,村落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泗洲塘、明清一條街、蔡和祭品等。其中泗洲塘,始於元代末期。

麗水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蔡和班、蔡和臉譜,始於明嘉靖年間,至今已有470多年歷史。起源於遂昌縣蔡源鄉蔡和村人金小六創辦的提線木偶戲班,之後成立婺劇「蔡和班」。戲班成立之時,蔡和臉譜隨即誕生。

近五百年來,「蔡和班」歷經風雨,幾經興衰。最輝煌的時候,「蔡和班」演出劇目有108本大戲。除在本縣演出,還流動演出於金華、衢州一帶,名噪一時。「一筆筆勾描,一點點誇大,一張張臉譜美佳佳……」,蔡和臉譜可與京劇臉譜媲美。

蔡和臉譜是蔡和班舞臺演出中使用的化妝造型藝術,其不斷汲取其他劇種和戲曲名班臉譜藝術的長處,逐漸形成以譜式方法相對固定下來。按照戲曲人物角色行當分類,有「生、旦、淨、醜」和「生、旦、淨、末、醜」兩種分行方法。臉譜色彩,有紅、紫、黑、白、藍、黃、綠、粉紅、褐、金、銀等色,各俱妙用。近500年歷史形成保留了較完整的臉譜體系,其著色蒼老,圖案豐富,有明顯的地方象徵和民間藝術氣息。

同時,蔡和村特色還有蔡和文化節。這著名的八月會,也幾乎是蔡源鄉一帶最大的節日。每逢此時,蔡和,與周邊的大柯等村,讓蔡源鄉徹底成為藝術的海洋。在這裡,可以欣賞到歷史悠久的蔡源花燈。這是集燈彩、歌舞、小戲於一體的表演藝術,始於五代;每逢重大慶典活動均有迎舞。

據記載,蔡源八月會,又稱迎佛會,始於明代。每年農曆八月,由蔡源上、中、下三坦輪流值年,值年頭首要按例擇定「迎佛」吉日,統計全村人丁,確定甲旗數,分派祭品到戶。屆時抬蔡相大帝、五顯靈官、定光佛、如來佛神像出巡遊行,遂成廟會。

此外,蔡和村周邊風景也十分優美,境內多奇峰翠崗,林木蔥鬱。蔡相巖,峭巖壁立氣勢崢嶸,傳為蔡相二十四兄弟隱身化神之處,有「仙境」之稱,此外大風嶺、「烏石陣」、西潭溪谷等景觀,都秀麗幽靜。

如此美好的村落,若有空,值得深入探訪。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探村麗水遂昌|大柯古村,江南梯田上的「小布達拉宮」
    浙江麗水,遂昌,大柯古村。位於遂昌縣蔡源鄉,因層層疊疊依山而建,風景秀美,又被譽為江南梯田上的「小布達拉宮」。200多年來,通過13代的羅氏子孫不斷的努力,形成了以古村莊為中心,梯田圍繞的四周村落格局,沿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產生活習俗,充滿濃厚的傳統農耕文化底蘊。 大柯村中心現有羅家祠堂,坐南朝北,祠堂總面積226平方米,分為上下堂。其中上堂分為三間,內有祖宗廚豫牌等。下堂也分為三間,中間堂有戲臺,中間大門能走上堂。兩面各一個廂房,有小門能通人走路。
  • 浙江省資訊|探村浙江寧波|茅鑊古村,華東第一古樹村落,絢爛靜美之至
    探村浙江寧波|茅鑊古村,華東第一古樹村落,絢爛靜美之至浙江寧波,茅鑊古村。作為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歷史文化遺蹟到處可見,頗具規模的「井」字形古民居保存完整。單體四合院古民居零星地點綴於幢幢新樓之間。一堵堵斷垣殘壁之間還鑲嵌著富有美感的石花窗。古祠堂雖稍有破損,但格局、風貌基本保存完整……走進管山村諸多古建築內,仿佛走進一座古村博物館。管山村的古建築,可謂集仙居村落古建築歷史文化之精華。2016年12月,該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 尋鎮麗水遂昌|王村口古鎮,舊時深山小上海,紅色文化記憶悠遠
    浙江,麗水遂昌,王村口古鎮。 九龍山下,烏溪江邊,古鎮王村口沉默而孤寂。 如今,歷經幾百年的發展,地處遂昌縣西南部的王村口鎮,已成為了遂昌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並有著「深山都市」「紅色古鎮」之稱,不僅是旅遊觀光和休閒度假的好去處,同時也是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培訓基地
  • 「數字之風」吹進麗水遂昌
    千年以前,位於浙江麗水的遂昌縣因為盛產金礦被譽為「江南黃金城」。千年以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字經濟成為這裡更有價值的無形「金礦」。  自去年以來,遂昌緊抓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機遇,認真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強化數字變革引領,探索數字經濟「遂昌模式」,為高質量綠色發展賦能。繼今年7月份遂昌縣和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後,11月30日,遂昌縣又集中開工了阿里雲創新中心、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增材製造技術創新中心浙南基地、數字茶業創業園等9個數字經濟類項目。
  • 文化浙江大講堂 | 甌江山水詩路:秀山麗水 詩意綿長
    甌江,從山中來,到大海去;綿延八百裡,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徜徉於甌江山水之間,寫下一首首詩篇,傳誦至今,讓甌江山水詩路閃耀千古。甌江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麗水人,孕育出了光輝燦爛的甌江文化。在甌江之濱的麗水,人們收穫了哪些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麗水先民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耕讀傳家?如今的麗水人又是如何保護與發揚甌江文化的?
  • 探村廣東惠州|旭日古村,濃鬱客家特色,羅浮第一古村
    廣東惠州,旭日古村。位於博羅縣龍華鎮北面,前臨東江,右依太平山,北靠羅浮山,諸山環抱,風景秀麗,有著典型的客家宗族聚居特色村落。這個寧靜美好的古村落,也被譽為「羅浮第一古村」。旭日古村是嶺南地區現存規模較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保存較完好的古村落,匯集了明、清、民國時期建築群於一村的稀缺古建築群,是廣府文化與客家文化交融之地。
  • 一座城400年,多情最是《牡丹亭》,跟隨湯公遊歷文化遂昌!
    幾百年前,湯顯祖和遂昌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遂昌執政5年期間遊歷山水,獲得靈感創作了東方戲劇史上經典之作《牡丹亭》。翻開遂昌的書卷,俯首皆是湯公尋夢的蹤跡。多情最是《牡丹亭》跟著湯公遊歷文化遂昌線路:湯顯祖紀念館——獨山村——鞍山書院——關雎戲曲小鎮||湯顯祖紀念館— 一個人,一座城,400年湯顯祖紀念館
  • 探村金華婺城|上陽古村,項羽後裔聚居地,古韻雄風至今在
    浙江金華,婺城區,上陽古村。深藏在青山綠水間的塔石鄉深處,一個寧靜古樸的項羽後裔聚居村落。這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靜謐祥和,如世外桃源。大多數村民姓項,據說是西楚霸王項羽的後裔。而這塊牌匾,至今被保存在上陽村的祠堂之中,村民一直引以為豪。走進村落的古老房子內,很容能找到精美而古老的雕刻,各家各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納涼方式,這絕對是在城市裡不可多見的景象了。上陽村旁還有縱橫交錯的梯田景觀,也是來此村落途中可以一賞的美景。
  • 探村麗水松陽|山下陽村,卵石巷道密布,宛若八卦迷宮
    浙江麗水,松陽,山下陽古村落。位於松陽縣城西北古市鎮,一個似乎被時間遺忘了的傳統靜美村落。早在清朝初期,張氏先祖舉家遷入此地,便開始對村落進行了嚴謹的布局。整個村落按照傳統星象布局,處處蘊涵著道教「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整個村莊與自然風水緊密結合,是松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經過規劃的古村落。據介紹,山下陽張氏源自福建泉州。清順治十八年,清政府實行遷海政策,在與鄭成功對壘的區域實行「堅壁清野」戰略。大批的福建沿海居民內遷,山下陽村張氏家族遷徙到龍泉,康熙初年再由龍泉輾轉而來。
  • 麗水民宿,多少人心中的新歸宿
    (從左至右依次為青田網紅橋、景寧畲鄉、龍泉青瓷,攝影師:小紅書@Jinni Yellow、echo小姐的信箱、離塵吃茶漫談錄)它繽紛辣椒、火鍋、酒糟、咖啡繽紛的灶颱風味也早已融進麗水的高臺爐火(左右滑動查看,麗水的美食,從左至右依次為遂昌辣椒、安仁魚頭火鍋、龍泉酒糟肉、慶元冬菜火鍋、青田咖啡
  • 探村溫州蒼南|項東古村,小橋流水人家,浙南狀元故裡
    浙江溫州,蒼南,項東古村。浙南平原地帶上的小橋流水人家,別樣靜美的所在。村落位於蒼南縣城東南18.7公裡的江南平原上,一條河流環抱村落,青山蜿蜒,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素有「瀛橋西堡」之美譽。項東村至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仍然保存著較為完好的「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水鄉典型特色。項東村有項、陳、楊、董、王、鄭、蔡、林等姓聚族而居,以項姓人口為多,有255人。項姓始遷祖項昭,福建省長溪縣(今霞浦縣)赤岸人,後晉時官至大理事評事。因閩王之亂,棄官攜家遷入,後各姓陸續遷入,合成一村。
  • 非遺過大年·文化進萬家 | 百變遂昌的濃濃年味~
    年味遂昌·土豆腐▲年味遂昌-土豆腐| 視頻俗話說:小孩看過年,大人看種田;因為只有過年才能吃上幾天魚肉和豆腐。年味遂昌·油桶餜▲年味遂昌-油桶餜| 視頻從前,在縣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油桶餜攤。如今,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小縣城一步步向大都市邁進,但街頭巷尾和一些小裡弄,依然擺著油桶餜攤。尤其是慶祝油茶豐收、家有喜事或過年年關,也炸油桶餜,高興一番,此風俗一直延續至今。
  • 傳承甌江水文化 共繪麗水幸福河
    以水為名 見證麗水文明史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自大禹治水至今,中國先祖先民開展除害興利的治水活動已有四千年的歷史。
  • 麗水:遂昌小山村的致富「良方」
    原標題:遂昌小山村的 致富「良方」 入伏後的麗水遂昌,天氣難免酷熱,但在遂昌縣應村鄉高棠村境內,村民們卻不懼酷暑、熱情高漲。原來是當地一期種植的10畝蟠桃現已成熟,大家正在利用晴好天氣抓緊採收,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 探村浙江建德|溪口古村,清泉流芳遠,雙溪世澤長
    浙江建德,溪口古村。位於大同鎮美麗的雙溪河畔,古樸且寧靜。村落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800年歷史,是建德市內保存較完整的古代聚落建築群之一。村中的各類型建築及不同的民風民俗,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鄉土文化。古樸村落裡至今保存著不少精美的古建築,白牆黑瓦,現古幽之色。散步村落,「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頗有一種寧靜古樸感覺。翁氏宗祠位於溪口村中心,據《翁氏宗祠重修碑記》記載,其始建於明成化年間,佔地面積477.2平方米,原為二進,後加建第三進。
  • 浙江麗水遂昌十八裡翠,江南最美自駕和騎行路線,趕快收藏
    十八裡翠,位於麗水遂昌,在甌江上遊十四都源,集山、水、湖為一體的水利風景區,以好山好水好空氣著稱,因為這樣的寶藏風景,所以被當地人賦予了十八裡翠這樣一個極美的名字。從遂昌源口一路自駕到神龍谷,十八裡路,可以駕車,也可以騎行,既與青山相對,又有水波嶙峋,是穿越遂昌最美的風景線之一。路邊的紅葉石楠層次分明,為翠色枝頭增添了幾許鮮亮的色彩。
  • 隱藏在麗水山巔的這個詩意棲居地,承包了你一年的雲海和星空!
    隱藏在麗水山巔的這個詩意棲居地,承包了你一年的雲海和星空!▲北鬥崖雲海延時拍攝一年365天,這裡有360天都是雲海繚繞,山巒疊著山巒,雲霧攏著雲霧,這裡便是麗水遂昌雲上高坪!
  • 浙江遂昌王村口紅色古鎮,亦曾是深山都市
    古鎮除了保留源自清代的古老街鎮外,這裡還是紅軍挺進師的革命舊址,開國大將粟裕將軍在此創建了以王村口為中心的浙西南遊擊根據地,至今保存有當年建立的蘇維埃政府、紅軍挺進師師部等多處革命遺址,還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月光山、白鶴尖、蔡相廟、天后宮、宏濟橋等遺址。
  • 首屆中國(浙江)畲族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展演頒獎典禮在浙江遂昌舉行
    「古老的山歌唱出新韻,竹竿舞跳出時代節拍……」11月12日晚,浙江遂昌縣湯顯祖大劇院裡歌歡舞美,在充滿畲族特色的歌舞表演中,2020年首屆中國(浙江)畲族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展演頒獎典禮順利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畲族同胞、畲族文化愛好者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首屆中國(浙江)畲族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展演的豐碩成果。據了解,首屆中國(浙江)畲族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展演由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主辦,麗水市委統戰部(民宗局)、遂昌縣委統戰部(民宗局)、浙江省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承辦。
  • 崑曲越劇贛劇輪番上演 浙江遂昌滿城盡唱牡丹亭
    包月仙 攝   中新網麗水4月8日電(記者 童靜宜 實習生 包月仙)「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優美而熟悉的唱詞,這些天又縈繞在浙江遂昌這個400年前湯顯祖寫就傳世名著《牡丹亭》的浙南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