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高中校長齊聚川大 共話新高考下創新人才培養

2021-01-09 中國教育在線

11月27日,由四川大學主辦,中國教育在線協辦的「川渝百所高中進川大——高中人才培養與高校人才選拔對接高峰論壇」在成都成功召開。

包括全國教育領域資深專家、川渝地區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百所重點高中校長在內的200餘名嘉賓參加了本次活動。

論壇現場

本次論壇旨在加強新高考背景下川渝重點高中與四川大學在人才培養及人才選拔方式上的有效銜接,對加強高校與中學交流與合作、探索新高考改革下招生與人才選拔機制具有重要借鑑意義。開幕式上,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致歡迎辭。隨後,圍繞論壇議題,各位受邀演講嘉賓作了精彩致辭與分享。

李言榮校長致歡迎辭

李言榮首先對四川大學的基本情況進行了全面介紹,詳細闡述了四川大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定位,李校長指出,四川大學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學科最齊全、辦學規模最大的現代大學之一,始終肩負集思想之大成、育國家之棟梁、開學術之先河、促科技之進步、引社會之方向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學校一直致力於發展多學科優勢,開展了獨具特色的本科通識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可以在由院士、名師領銜的交叉創新班和跨學院、跨學科打造的交叉培養平臺上實現思維的匯聚碰撞、感受學科的交叉融合。除此之外,優質小班化教學、先進智慧教室、國際課程周以及「大川視界」海外訪學計劃等也是川大本科人才培養的特色。他希望以本次川渝中學校長論壇為契機,與與會校長們、專家們共同研討拔尖創新人才的對接貫通培養機制,共同努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四川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昌宏致辭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四川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崔昌宏在致辭中表示,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是緊密相連、一體貫通的,而高中是基礎教育的最後一站,所以深化高中人才培養與高校人才選拔的對接尤為重要。因此本次論壇舉辦得很及時,且意義深遠,是共同推進新時代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務實行動,是探索新高考改革下高中人才培養和高校人才選拔機制的生動實踐,是高中與高校一體化培養人才的生動實踐,是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生動實踐。他表示,希望與會來賓能充分交流討論,啟發思辨,凝聚共識,為促進川渝地區基礎教育深度融合,推動兩地中學之間、中學與高校之間、高校與高校之間開展跨省域合作注入更多新思想,新活力。

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勇華致辭

隨後,重慶市教育考試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張勇華致辭。他表示,川渝是一家,巴山蜀水山水相連。當前,川渝兩地各行各業正在積極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努力把成渝地區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川渝兩地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高校及中學雙向交流、良性合作,構建了成渝地區經濟圈教育招生考試協同發展合作機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四川大學召開此次高峰論壇正當其時,為如何創新高中人才培養、高校人才選拔方式,尤其是兩者如何良性互動、有效銜接提供了推廣借鑑價值。張勇華院長認為,通過本次論壇的深入的交流和務實合作,川渝兩地的教育合作會更加緊密,良性互動會越來越多,最終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及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建設做出川渝兩地教育人應有的貢獻。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劉敏做主題報告

「高考作為銜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橋梁,承擔著為黨選才、為國選才的重要使命」。在主題報告環節,四川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劉敏做了題為《高考的形勢與中學應對》的分享。他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區域經濟還是高校、考生都對高考有了新的期待,尤其是考生的需求已經從能上大學轉變為上好大學,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需求更多。川渝兩地山水相依、歷史同脈、文化同源、人文相通,川渝地區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協同發展具有天然的基礎和優勢,機遇難得,使命崇高,責任重大。站在川渝融合發展的歷史潮頭,期待四川大學和川渝百所高中以本次論壇為契機,以改革展望為新期待,打造更高水平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邁向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成都七中黨委書記、校長易國棟做主題報告

作為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成都七中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課程改革、拔尖創新人才基礎培養等方面成果顯著。該校黨委書記、校長易國棟作為高中代表做題為《中國特色 世界一流——高品質學校建設的七中解讀和七中探索》的報告。易國棟校長談到,建設高品質學校是國家要求、國際共識,也是七中不懈的追求。而他認為,高品質的教育就是高品位、高效率、高質量和高體驗的融合,其目的是實現學校內涵特色發展,學校教育從有選擇的優秀到全面的優質;完全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實現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還分享了學校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具體做法和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目標。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做主題報告

「近年高考一系列政策調整的核心是維護公平正義。」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提到,針對本輪高考改革,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按照「時間服從質量、進度服從效果」的原則穩步推進。論壇上,他深入分析了近年新高考改革在選科模式、賦分方式等方面的積極變化,並分享了他在新高考改革中的一些思考。談到人才培養時,他表示強基計劃是高考改革以來,大學招生、選拔、培養模式迎來的又一重大變革,有利於培養國家急需的優秀基礎學科人才。

四川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四川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蘭利瓊做主題報告

在題為《辦最好本科 育一流英才》的報告分享環節,四川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四川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蘭利瓊從幾個方面介紹了四川大學本科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經驗。一是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全面實行「啟發式講授、互動式交流和探究式討論」的課堂教學改革,讓學生真正「把頭抬起來、坐到前排來、提出問題來」。二是強化師資護航,引導教師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師學業評價方式改革,引導教師愛教樂教善教。三是不斷創新模式拓展學生的全球視野,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第四,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四川大學還出臺了「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行動計劃(18條)」,把「雙創」教育改革貫穿到人才培養全過程。

據悉,四川大學最新出臺的《四川大學新時代本科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及配套的13個實施方案,凝聚全校智慧,描繪了四川大學本科教育下一步改革發展的目標和藍圖,即:「厚通識、寬視野、多交叉」,讓 「開放、包容、厚重、大氣」的文化特質成為每一個川大學子的人生底色,讓「追求卓越、志存高遠」成為每一個川大學子追求的人生境界!

主論壇環節結束後,參會的高中校長們還分組參觀了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華西校區和江安校區,共同領略百年川大的歷史沉澱、文化底蘊和學科實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入新時代以來,四川大學秉持開放、創新的精神,以本次川渝中學論壇為橋梁和紐帶,搭建高中高校交流思想、分享經驗的平臺。本次論壇針對川渝兩地高中人才培養與高校人才選拔銜接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入研討,對新高考背景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發揮了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高中對話高校 雙方這樣聯手培養人才
    近日,四川、重慶近百所中學校長走進川大,出席「川渝百所高中進川大——高中人才培養與高校人才選拔對接高峰論壇」,討論高中如何為高校培養人才、高校如何吸引優秀的學生。為何聯手高校和高中缺乏交集,培養目標不同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在論壇開幕式上說,把高中校長請進校園,彼此交流,才能讓高中校長知道大學是如何培養人才的;同時高校也能夠了解到高中的需求。通過雙方的合作,共同為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培養一流人才。
  • 共話創新人才培養新思路
    湖南日報12月20日訊 (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雷蕾) 12月19日,「燎原計劃」2020全國中小學創新教育論壇暨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第26屆年會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科創教師近百人齊聚一堂,共話創新教育的機遇和挑戰。中國發明協會發來賀信。
  • 浙江財經大學舉行人才培養高峰論壇 專家學者、高中校長與用人單位...
    》的主旨報告,他全面地闡釋了新高考改革的思路與特點,分析了教育評價改革的理念與設想以及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提出高中、高校均要積極行動起來,做好應對大類招生的改革措施,努力實現有效銜接,確保人才培養不斷線。
  • 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校長吳子健: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在哪裡?
    重磅嘉賓:吳子健  圓桌論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在哪裡?》  上海民辦教育是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建立的5所學校,發展到現在有上百所。  我國民辦教育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在曲折中前進、在規範中發展,現已發展成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被認為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一項標誌性成果」 。
  • 迎接新高考!汕頭大學舉辦2020年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論壇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28日,2020年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論壇在汕頭大學成功舉辦。汕頭大學執行校長王泉、中國教育在線執行副總編江愛萍、濟南市萊蕪一中副校長賈玉彥、舒伯生涯學院執行院長餘國平以及佛山石門中學、潮陽實驗學校、澄海中學、湛江市第一中學、茂名市第一中學、深圳育才中學等省內重點中學代表,學校招生就業處、各學院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本次論壇。
  • 同濟在高中建設AI創新實驗班探索人才貫通培養新模式
    同濟大學在高中建設人工智慧(AI)創新實驗班,探索麵向戰略需求的人才貫通培養新模式。 同時,同濟大學也將從課程建設、師資配備和資源保障等方面對這一創新實驗班培養項目予以全力支持。「人工智慧被世界各國認為是改變世界格局的新引擎,各發達國家都將人工智慧作為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國也高度重視人工智慧的發展,制定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教育部啟動『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
  • 川大附中高標準創體驗飛行優良率全國第一 校長5句箴言鼓勵學子
    按照現行空軍招飛錄取原則,學生高三畢業參加招飛選拔檢測合格的,按照高考成績和體驗飛行專業成績折算形成的綜合成績擇優錄取。為國家、為人民空軍培養飛行人才,容不得半點閃失,因此學生們在高二會有一次實裝體驗飛行,體驗飛行考核成績分為A、B、C、D、E五檔,A和B分別代表優秀和良好,由此計算出體驗飛行優良率。
  • 銘師堂教育2020-2021學年全國巡迴論壇江西站,共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近日,由江西省教育廳教學教材研究室主辦,杭州銘師堂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江西省「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變革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峰論壇」在南昌落下帷幕。培養高中人才,也對各位專家的辛勤付出和承辦方銘師堂教育的極致服務表示由衷感謝。
  • 11所京郊優質高中校齊聚延慶一中 共謀提升高中教育質量大計
    ,在北京市示範性高中延慶區第一中學展開了以「共商·共創·共享——首都郊區優質高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與探索」為題的探討交流。 現代教育報社社長兼總編輯王宇、現代教育報社代理副總編輯鮑丹禾,延慶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秦生及11所京郊優質高中校校長、副校長共聚一堂,以論壇的形式,共謀京郊提升高中教育質量的大計
  • 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攜手杭州銘師堂教育,共促雲南高中學校變革與...
    12月19日-20日,由曲靖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杭州銘師堂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曲靖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珠源論壇」培訓會在雲南曲靖召開,聚焦新課程新教材,共促新形勢下雲南高中學校的變革與發展。
  • 浙財「才賦錢塘」人才培養高峰論壇隆重舉行
    他表示,此次共商育人大計的論壇在浙財大隆重啟幕,優質生源基地、優質用人單位代表匯聚一堂,把握教育脈絡,剖析培養問題,共話育人事業,必將有力促進我校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向縱深推進,也將有助於學校各項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 四川大學:推進強基計劃,交叉創新班、拔尖班面向未來培養人才
    經過十幾年實踐,我們認為吳玉章學院是非常成功的,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拔尖優秀人才。第二,交叉創新班,比如臨床醫學8年制的交叉創新班。有的考生說,特別喜歡臨床醫學8年制,但高考錄取的時候沒有錄到,沒關係,進入學校兩年後可以申請轉到臨床醫學,當然,需要你足夠優秀才行。另外,我們還有生物醫學材料交叉創新班、深地研究交叉創新班等。第三,拔尖班。
  • 福州三中校長陳煒:內外合力,迎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挑戰
    這樣的方式不僅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多樣化學習需求,也讓學生擁有足夠的實力和精力應對新實施的強基計劃。針對強基計劃開發和培養學生潛能在以往的自主招生中,福建三中一直是福建省自主招生通過人數最多的一所中學。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高考內容,還需要在高考基礎上學習更深的內容。面對強基計劃提出的挑戰,陳煒表示「怎麼開發學生的潛能,如何培養學生的潛能」,是學校需要交出的答卷。在關於學生潛能的問題上,陳煒透露,福州三中將從選拔和培養兩方面著手準備。
  • 江蘇無錫最好的10所高中(附2019年高考一本上線率)
    百餘年來,江陰高中為國家培養了數萬名畢業生,其中有著名社會學家、共和國的部長、省長、將軍、中科院院士和博士生導師、大學校長、優秀企業家等,為國家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以及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 聚焦湖南「新高考」看高校高中如何協同育人
    12月25日-27日,由湖南高中高校協同育人聯盟(雙高聯盟)主辦,洋光在線教育集團承辦的「湖南省2020首屆高中高校協同育人高峰論壇」在長沙召開。全國各高校招生辦主任代表及湖南省內高中校長等百餘名專家參會,聚焦新高考,共話新變化。
  • 長沙名師桂陽「論道」 分享新高考背景下的「名校實踐」
    如何全面、系統、準確把住新高考的脈搏?8月初,郴州市桂陽縣800多名高中教師共同聆聽了湖南省教育大家、名師「談經論道」。培訓現場。據了解,受桂陽縣教育局委託,湖南省教育督導與評價協會組織全省頂級名師齊聚桂陽,與該縣高中校長、教師共同探討新高考背景下的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之道。
  • 創新「新農科」人才培養新模式
    昨天下午,山東農業大學學工處副處長宋偉做客山東商報高考「雲講堂」現場答疑,並對學校招生政策進行了詳細介紹,此次直播共吸引11.2萬人次收看。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楊芳鄒元德農業科技人才的搖籃很多人對農業大學都不太了解,此次山東農業大學學工處副處長宋偉在直播中進行了解讀。宋偉表示,每一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專業特點、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
  • 兩所百年名校,成華高中們的崛起大勢,說來就來
    創優班、培優班成績斐然:創新班班平均分638.7分,培優班平均分651.6分。「炸裂」的口碑,彪悍的成績。不僅讓這所百年名校跑得更快,走得更穩,還為下一步騰飛匯聚了海量能量。如今,新校區已經投入使用,既有百年名校的底蘊和積澱,又不乏現代化學校的時尚。
  • 高層次科技人才齊聚南京雨花 共話創新發展
    人民網南京6月24日電 (顧姝姝)6月23日下午,國際高精尖科技人才創新合作論壇在南京市雨花臺區舉行。此次論壇作為南京創新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旨在為高精尖科創人才與企業交流合作搭建平臺,共同探索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徑。 「人才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
  •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雲泉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在此新年到來之際,京領獨家放送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雲泉的精彩演講,以饗讀者。(掃描文末二維碼可觀看完整發布會回放)以下是陸雲泉校長的演講內容:陸雲泉校長在京領榜單發布會暨諾獎創新論壇上的精彩演講01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參加諾獎創新論壇,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一個題目是:在強基計劃背景之下,作為中學怎麼去培養拔尖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