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莊村隸屬文安縣新鎮鎮,座落在大清河畔、千裡堤上,社會和諧穩定、毓秀鍾靈、人勤物豐、物產豐富。農產品有:玉米、小麥、水稻、密桃等農作物;工業有:文安縣東亞五金衝壓件廠、廊坊乾碩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文安縣太保莊澱神五金廠等龍頭企業。太保莊村位於京津冀窪澱文化核心區域,太保莊村是東澱與西澱的中心紐帶,清乾隆三十二年五月,直隸總督警方觀承奉旨敕建澱神廟祠,乾隆三十四年奉建行宮,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南巡水圍的重要行轅,至今依然有大量歷史遺蹟沉睡於地下。 澱神廟與行宮的創建 ,不僅起到了祈求神靈保估的目的,還給當地經濟與文化帶來了空前繁榮。
據歷史記載,各類船隻在太保莊村周轉起運,官民商紳都在此轉乘歇息;各類倉場、諸多錢座、糧行、商號、商業十分發達;街上銀號錢莊、油米糧行、布店綢緞、水產商貨、各行名業的門市攤點,鱗次櫛比、宅院商賈雲集。 澱神廟佔地十二畝,坐北朝南。山門前有精工雕刻的漢白玉石獅一對,高九尺、雄偉猛毅、肅穆威嚴。山門上橫懸「甸流承佑」藍底金字匾額,彰顯著皇封御賜的堂皇氣派。正對山門就是乾隆皇帝《澱神廟碑記》的御碑殿。殿內贔屓御碑、高大莊嚴。御碑殿的後面是中軸線,大月臺上是供奉澱神的雄偉大殿。月臺石級五階,殿高一丈八尺,單簷廡殿頂,綠瓦紅牆,三開間四名柱,中間端坐著主管東西兩澱十一縣千百裡水域的澱神。澱神像戴高山梁冠,服赤羅衣,五縷長髯,粉面朱唇。兩側分列著四個侍者塑像,圓晴虯髯,武將打伴。大殿之東、西、北三面牆上繪有壁畫。有澱神騰雲、踏水巡遊圖,有笙管笛簫演奏圖,有水中靈異獻寶圖,有民眾老者捕魚獻禮圖。大殿前院東西兩側各有廂房五間。有治水名賢塑像,懸有名人善士書畫。大殿之後是皇帝御詩、大臣和詩與建廟記錄的碑林。澱神廟最北部是兩層閣樓,一樓是廟宇管理者的客廳、功課室,供有慈航大士塑像。二樓是藏經閣、住室。整個廟宇洋溢著一派莊嚴肅穆、大氣磅磚、傲視兩澱、縱覽人寰的隆盛氣象;澱神廟旁建有乾隆行宮,佔地四十餘畝。行宮建築宏偉,內有靜寧齋、頤慶堂、惠暢樓、互鏡軒、問源亭、延青閣、澄淥池、引燻廊等建築。 經濟的繁榮,催生了各種文化的發展,太保莊村的老調便是其中的文化瑰寶之一。《中國戲曲志》中記載,光緒七年(1881年)文安縣太保莊村創辦了絲弦老調同樂會。之後隨著韓大倉班、高老壽班、槓子紅班、周福才班等老調班社的相繼出現,標誌著老調藝術越來越成熟,成為了河北眾多地方戲曲中的一個重要劇種。
太保莊村老調遠近聞名,除在當地演出外,還之泛活動於保定、任丘、霸州、永清、河間、安新等地,曾先後到保定、天津、北京等大城市演出。尤其在1925年至1931年,多次和霸州韓大倉老調戲班進北京天橋戲院和同樂園演出。成為進大都市最早的老調戲班,太保莊老調劇團歷經滿清、民國和新中國,歷經滄桑,至今已有138年的光輝歷史。 在太保莊村,人們將老調視為自己的榮耀與生命的一部分,已成為太保莊人們世代相傳、深深觸入於血液之中,烙印於心靈深處的傳承之寶。 太保莊村的老調與保定老調緊密相聯,系出同門,保定老調劇團著名表演藝術家王貫英先生,多次來太保莊村演出和交流,講述老調歷史淵源及兩團同地演出相互支持等軼事,最重要的是王貫英先生充分肯定了太保莊村老調原腔原味的特質,驚嘆於保持百餘年未變的神奇,味美腔簡,才能受之者眾,傳之者久,這也是太保莊村老調傳承百年而不哀的關鍵所在。 太保莊村依託千畝荷塘,打造京南垂釣休閒、攝影美術、寫生基地,對現有垂釣坑塘統籌管理,完善娛樂休閒基礎設施與荷塘景觀建設。與全國美術、藝術院校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開發中青年主流消費人群,並對遊客數據進行跟蹤管理,持續進行網際網路營銷,吸引京津冀乃至國內遊客群體,把太保莊村打造成生態鄉村旅遊為一體的示範村。 太保莊村依託大清河生態治理,規劃設計沿河觀光旅遊碼頭,開發現代生態民宿,打造京津冀網紅打卡地概念。同時,要避免房地產式的「硬開發模式」,不動用基本農田,探索村民舊房統一改造的「微」開發模式,先期試點部分村民房屋現代化改造,保證讓村民的房屋產權不變,重新設計規劃外觀及房屋內部的改造,以及時尚、智能的居住新體驗。 弦揚荷塘文化,發展太保莊村的特色餐飲業。開發特色荷塘月色美食街,圍繞「荷塘」與「太保」品牌,統一規劃餐飲布局,註冊餐飲品牌,引入特許經營模式,打造太保莊村生態健康餐飲新體驗。 為弘揚祖國傳統詩詞文化,太保莊村在文安縣詩詞協會的大力支持下,於2018年成立了春雷詩社,詩社以「弘揚詩詞文化,建設鄉村文明」為宗旨,以普及和提高相結合為目標,已發展詩社會員百餘名,創作出歌頌黨歌頌人民的詩詞有三千餘首,總計出版詩集3集,並榮獲廊坊市詩教先進單位、河北省詩詞之鄉光榮稱號。 為豐富太保莊村人們的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2015年,太保莊村成立了澱神桌球俱樂部,從剛開始僅有一臺桌球臺子,發展現如今四臺,球館內寬敞明亮,藍色的桌球桌排列的整整齊齊,球館俱樂部可舉辦中小型桌球賽事活動,2017年,在參加文安縣桌球比賽中,獲得亞軍光榮稱號,並多次取得文安縣桌球比賽獎項。 金秋十月,碩果纍纍,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揮灑汗水,辛勤耕耘,這是一份收穫的喜悅。 在縣、鎮各級政府的關懷下,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新一屆村「兩委」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太保莊村的人們正煥發勃勃生機與活力。太保莊村的老調這一鄉上瑰寶,在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省級老調非遺申請工作已全面開展,新編老調歷史神話劇《澱神》,正在緊張有序的排練中,各項服裝道具的籌備、文武場人員的培訓等在積極的策劃中,相信,在新時代東風的鼓舞下,太保莊村的老調會綻放出更豔麗的花朵,吟唱出更優美的鄉音。為打造成籃天綠水、環境優美的生態旅遊度假小鎮,太保莊村圍繞「澱神」文化,以行宮文化為依託,建造窪澱文化館、中國窪澱生態研究會、京南民俗館、大清河文化館、孝道文化館、乾隆行宮八景;以老調非遺文化,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活躍人們的文化生活,對於研究地方戲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研究當地的民族發展史,文化藝術發展史乃至風物人情,有著深遠的重要意義。(記錄者:張庭懷)
責任編輯:馮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