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3300隻產品清盤 百億私募也赫然在列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超3300隻產品清盤!百億私募也赫然在列,原因竟是……

馬嘉悅

今年私募的發行進入了高光時刻:前10個月,私募規模從13.74萬億元增長到15.78萬億元,百億級梯隊擴容近一倍,爆款基金更是層出不窮。

不過在這場發行盛宴裡,大批量的老產品卻提前清盤。據第三方平臺統計,截至12月10日,今年以來超3000隻基金提前清盤。其中,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佔據了絕大部分,林園投資、東方港灣、明汯等知名百億級私募產品也赫然在列。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清盤的理由比較多樣,但因投資人獲利了結而遭到巨量贖回,是大批私募產品清盤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品牌力度和長期業績較弱的私募,更易出現這一問題。

3366隻產品提前清盤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0日,今年已有3900隻私募基金進行了清盤,其中,提前清盤的產品數量高達3366隻,佔比超過了八成;此外,到期清盤的數量僅有534隻,佔比不足兩成,另有63隻基金延期清盤。

分策略來看,在提前清盤的私募基金中,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佔據了絕大部分,合計有2066隻產品清盤,佔比超六成;複合策略基金清盤數量為367隻,固收類清盤數量為119隻,期貨類清盤數量為290隻,宏觀對衝策略清盤數量為75隻,相對價值清盤數量為303隻。

從清盤機構來看,有多家百億級私募在年內也進行了產品提前清盤,包括了凱豐投資、源樂晟、景林資產、石鋒資產、林園投資和明汯投資等,例如,明汯投資提前清盤了14隻產品,東方港灣提前清盤3隻產品。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分析稱,造成提前清盤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兩方面:一是投資者不夠理性,在產品大幅獲利的情況下,急於獲利了結,同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者對高收益持續性的質疑,擔心均值回歸效應;二是量化私募近期表現欠佳,加之管理人規模擴張速度較快,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

滬上一家新晉百億級私募的市場人士透露,公司前三季度業績排名靠前,但10月以來多隻產品淨值有所回撤,強化了投資人年底落袋為安的意願。

據悉,據第三方平臺數據,在已提交上月數據的683隻股票市場中性私募產品中,有433隻產品收益率為負、佔比到達63%。具體來看,鳴石投資、致誠卓遠等量化私募的中性產品近一個月回撤幅度超過4%,明汯投資的多隻產品同樣出現大幅回撤。

中小型私募佔多數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型私募因投資人獲利了結而遭遇贖回的情況更為嚴重。

分規模來看,百億級私募年內提前清盤產品數量有133隻,管理規模在10億元以下(含1億元以下),年內提前清盤的基金數量高達2562隻。由此可見,提前清盤的基金管理人絕大部分屬於小型私募。

「仔細看提前清盤的私募產品,很多產品淨值是高於初始淨值的,表現為盈利狀態,盈利超過20%的產品也不少,但是由於中小型私募品牌黏性較差,而且很多都是短期業績衝高,缺少能夠驗證的長期業績,投資者拿到足夠的收益自然會選擇贖回,這也是每年行情好的時候,較為常見的情況。」滬上一位私募研究員表示。

需在品牌及產品上下功夫

面對「產品表現差被贖回,表現太好也會被贖回」的困擾,私募機構正重點在產品設計、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方面下功夫。

據第三方平臺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場新發私募產品約為1.6萬隻,百億級私募新發產品超2600隻,其中,鎖定期超過三年的百億級私募新發產品數量超過了500隻。與此同時,還有私募機構將產品設置「兩年硬鎖定+一年軟鎖定」的封閉方式,即投資者在兩年後可以選擇贖回,但需要支付一定贖回費,森瑞投資更是針對三年期的私募產品,實施首30%的業績免收績效提成,待基金三年期滿後,該私募對超過30%業績的以上部分,收取25%績效回報。

「其實我們也想設計一些封閉型的產品,這樣產品收益率表現會更好,基金經理的長期投資理念也能得到落實,但想做和能做是兩回事,投資者不買帳、渠道沒優勢是最大的難題。」一小型私募機構人士感慨道,投資者目前對中長期封閉型產品的接受度不斷提升,但長期穩定的業績表現、品牌效應是頭部私募能夠大力布局的根本原因。

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多家中型私募較為重視品牌建設,紛紛招聘相關人員以提升公司的曝光度,傳遞其投資理念,加深與投資人之間的交流。

相關焦點

  • 用益-私募市場動向:「日光基」再現 私募還在狂發新產品
    昨天開始發行的南方成長先鋒受到市場熱捧,募集規模達到百億水平,並提前結束募集。這也是5月份以來又一爆款基金,反映了市場對績優基金經理的追捧。爆款基金頻出助推5月份以來權益基金募集超過1500億元,給市場帶來較大增量資金。從基金股票倉位來看,公募、私募基金倉位都處於高位,釋放出較為積極樂觀的信號。統計顯示,目前逾七成百億級私募倉位已超過了八成,且年內倉位一直處於穩定上升的態勢。
  • 尚智逢源:年內百餘只公募基金清盤 債券基金是今年清盤主力
    ,超去年全年的130隻。上月宣布清盤的基金達到27隻,創下了年內單月最高紀錄。  尚智逢源注意到,從清盤基金的類型看,債基是今年的清盤主力。截至周四記者發稿時為止,年內有63隻債券型基金髮布清算報告,而2019年同期債券基金清盤數量只有18隻。年內清盤的混合型與股票型基金數量為39隻與32隻;貨幣基金、QDII基金的清盤數量不超過10隻。
  • 40隻陽光私募提前清盤 從容同威均在其中
    結構分化嚴重的股市又將一批陽光私募逼上了提前清盤之路。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遭遇清算的陽光私募產品多達86隻,其中46隻產品是到期清算,40隻產品則是提前清算。被提前清算的產品中,不乏一些知名私募,如同威資產李馳掌管的同威增值2期,從容投資呂俊掌舵的從容成長5期。
  • 百億私募平均收益超40%,盛泉恆元晉級第11家百億量化私募
    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在11月份也是大多上漲,順周期行業強勢領漲,商品價格的大幅上升,更是讓有色金屬行業成為順周期行業領頭羊,單月累計上漲超20%,高估值行業中的醫藥生物、計算機和傳媒在11月跌幅居前。
  • 私募上半年最高收益超50% 進取產品大幅勝出
    與公募相比,今年上半年「最牛」私募以50%的高收益率遠超公募冠軍。但值得注意的是,私募產品業績分化嚴重,今年以來私募首尾業績差距接近八十個百分點,且清盤潮不斷。  具體來看,德源安資產在2009年5月發行第一隻產品,2010年震蕩市中公司產品收益率高達43%,進攻性十足。不過2011年熊市中跌幅同樣巨大,當年2隻產品跌幅分別高達20%、30%。而隨著今年A股市場否極泰來,公司旗下產品也再度強勁回升。
  • 11月備案新產品超600隻 百億級私募手握重金布局來年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11月備案新產品超600隻 百億級私募手握重金布局來年來源:上海證券報大批資金正借道頭部私募入市。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1月百億級私募備案新產品數量超過300隻,這在私募基金髮行史上較為罕見。一向堅持逆向投資的景林資產更是備案了35隻產品,為其去年同期備案產品數的近5倍。
  • 私募基金「中考」戰績:新發超7700隻 友山旗下產品業績跌破50%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底,私募基金平均倉位大幅提升,持倉比例過半的私募基金超九成。雖然上半年A股行情有所波動,不過私募基金公司在彈藥儲備方面並未手軟,共發行7785隻產品,同比增長6.98%。此外,私募基金也不乏爆款產品出現,比如上海寧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興全基金前總經理楊東的新發基金熱賣80億。新成員加入的同時,清盤產品也屢見不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512隻私募基金清盤,同比減少54.03%。
  • 百億私募產品備案潮回落,但斌再提白酒股,只投這兩類公司!
    02私募產品單周備案再超700隻,年內最高收益接近翻倍根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上周(12.14-12.18)共有768隻私募產品完成備案登記,增長量主要由股權私募基金貢獻。其中382家證券私募管理人共計備案產品524隻,在新增備案產品中佔比68.23%。
  • 年內百億私募超60家 行業分化九成仍虧損
    在頭部機構持續洗牌、尾部機構不時清盤中,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行業從草莽競爭邁向頭部化開展,2020年8月,全行業資產管理範圍初次打破3萬億元,其中,資管範圍50億元以上的頭部私募,數量只佔1.3%,卻管理著57.66%的資產。頭部私募陣營中,既有成立10年以上的先行者,也有5年不到的後起之秀;上海機構為數最多,佔了45.61%。
  • 私募規模14.4萬億!陽光私募單月淨增137億亮眼,「百億陣營」管理人...
    來自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底,協會存續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4584家,存續備案私募基金85700隻,較上月增加318隻,環比增長0.37%;管理基金規模14.35萬億元,較上月增加102.48億元,環比增長0.07%。
  • 百億私募11月發行321隻基金,量化對衝與股票多頭難分伯仲
    在此背景下, 11月份依舊有2644隻私募基金產品完成備案登記,其中1913隻產品為證券私募管理人發行,40家百億私募在11月份也是共計備案321隻基金,靈均投資、景林資產、寧波幻方量化全月備案產品數量均在30隻以上。
  • 【調查】2800萬私募產品淨值暴跌至0.09,跌穿清盤線後託管方招商...
    記者 | 張曉雲 編輯 | 彭潔雲 1 買了2800萬私募基金,未收到任何基金管理人和託管方披露的有關產品報告,投資者劉先生在四年半後突然被告知產品淨值已跌去91%,產品淨值僅為0.09。
  • 12萬億私募養成記:私募十年,盡顯芳華
    那時候,沒有人會知道未來會怎樣,這些基金經理沒想到的是,這場熊市變成了創造私募新元年的奇蹟。2008年,股票型公募基金的下跌幅度達到 50%,而股票型陽光私募基金將下跌幅度控制在了 33%以內。嚴格的回撤能力,讓私募在暴跌中大幅降低了損失。更令人稱道的是,當年表現最好的公募股票型基金年度收益率-31.61%,尚不能收復失地。而私募基金卻有6隻產品收益率為正。
  • 外貿信託管理 映雪投資旗下債券專項產品踩雷西王債清盤 投資者...
    另一位北京地區的信託人士對記者表示,陽光私募產品一般實質性的管理人是私募基金,因為信託機構做證券業務時主動投資能力較弱,因此,一般採取陽光私募方式,私募機構藉助信託通道發行產品。實際的資金募集一般也是私募基金自己來找。
  • 股票私募倉位再提高!百億私募加倉最猛高達八成,結構性行情仍被看好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其監測的所有規模股票私募平均倉位指數為73.54%,環比加倉了0.42個百分點,為近九周以來新高。其中百億規模私募的平均股票倉位高達83.82%,大幅領先於10億元以下小型私募71.95%的倉位指數。當前私募已經是高倉位運行,也反映了業內對於後市行情的樂觀態度。
  • 百億私募增至53家,石鋒資產剛升百億就拿下業績冠軍
    需要注意的是,下文所述私募規模數據與協會備案規模一致。文中提及的百億私募需同時滿足:機構類型為證券類私募管理人、管理的產品類型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 業績也證明了機構的整體投資水平,截至9月底,在私募排排網納入統計的15469隻對衝基金中,就有高達86.43%的產品在前三季度取得正收益,其中更是不乏322隻基金收益翻倍。 2020還是私募基金規模屢創新高的一年,整體規模突破15萬億元,其中百億私募更是功不可沒。
  • 「復甦牛」成機構熱詞 百億私募倉位創年內新高
    近幾周股票私募平均倉位水平出現持續回升,私募排排網截至5月1日監測的所有規模股票私募平均倉位報73.50%,為近五周以來新高。「復甦牛」也成為當前私募業內的主流研判觀點,其中新老基建、內需及科技則成為了私募普遍看好的三類核心資產。近日,私募4月成績相繼出爐。
  • 百億級私募連續9周加倉,超七成私募看好「春躁行情」!這次輪到誰來...
    調查數據顯示,當前,71.43%的私募認為A股的「春躁行情」會如約而至,順周期、新能源、半導體等有望成為主角。不過也有私募認為,今年是機構豐收的大年,在鎖定收益的邏輯之下,機構或將頻繁調倉換股,整體市場將表現為震蕩格局,有28.57%的私募不看好「春躁行情」。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倉位調查發現,百億級私募已經連續9周加倉。
  • 百億級私募連續9周加倉,超七成私募看好「春躁行情」!上輪滬指上漲...
    調查數據顯示,當前,71.43%的私募認為A股的「春躁行情」會如約而至,順周期、新能源、半導體等有望成為主角。不過也有私募認為,今年是機構豐收的大年,在鎖定收益的邏輯之下,機構或將頻繁調倉換股,整體市場將表現為震蕩格局,有28.57%的私募不看好「春躁行情」。另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倉位調查發現,百億級私募已經連續9周加倉。
  • 多地證監局密集開私募罰單,世界銀行顧問專家組發起私募在列,行業...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私募機構再接罰單,違規問題觸目驚心,私募基金銷售亂象亟待整治。6月4日,江西世行大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江西世行大通」)因風控問題遭江西證監局下發警示函,被採取監管措施的還包括時任總經理呂靈斐、時任產品總監武潤霞和時任產品經理張佳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