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貧富家庭互換生活,2組家長共同發現:富養從娃自力更生開始

2020-12-14 育兒點金術

孩子的富養窮養的問題一直持續到今天,還是很多父母的心頭大事。

一方面有些父母堅持自己的方法,無論男孩女孩都一視同仁,給孩子平等的教育,另一方面有的家長堅持「窮養兒富養女」的老觀念方法,對男孩加強嚴格的教育,而對女兒則是百事百順還提供豐富的物質條件。

但這兩種教育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缺點,前者沒有遵循孩子不同的性格發展,而後者違背了孩子科學發展的規律,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全面發展不好,甚至會為孩子的未來產生阻礙的作用。

為什麼說「窮養兒富養女」的觀點是錯誤的?這要從上世紀20年代弗洛伊德的學術研究了解:

弗洛伊德通過大量家庭發現,大多數人們提倡的「窮養」其實是嚴厲的窮苦教育,而「富養是所謂的親密溺愛,這兩點已經被早期的育兒觀念和兒童心理學拋棄了。

而取而代之的是給孩子的「教養」,也就是根據性格特點,給孩子在關鍵期立下規矩,養成好習慣!

為了進一步證明孩子長大有出息,許多育兒專家以及明星寶媽都通過時間和改變孩子的物質生活做出了測試,在大大小小的教育測試中,我們從中發現了英國的一個案例比較典型:兩個貧富差距比較大的家庭交換了生活,跟孩子一起適應嶄新的生活,並在其中感受孩子的成長,但最後的結論驚人相似:

孩子長大能不能有出息,在於家長的後天培養,無關窮養富養,關鍵是從娃自力更生開始!

這個故事發生在英國一個《Rich house poor house》的真人秀節目中,節目的規則就跟名字一樣簡單,就是被選中的2個生活條件不同的家庭完全的互換生活,互相搬到對方的房子去體驗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而節目組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探索孩子的教育成果跟生活條件的關係。

下面這幅照片是節目中選中的「窮家庭」,家裡只有三個房間,但是有四個孩子。

「窮夫妻」分別叫Neil 和 Louise和他們的孩子

兩人生活的開始,媽媽Louise本是一個公司主管,爸爸則是就職於普通的玻璃廠,但是隨著孩子的出生,負責帶孩子的媽媽只好捨棄了工作,做起了全職主婦,而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爸爸一個人的肩上。久而久之爸爸每天拼命工作到12個小時,但是孩子的支出還是讓這個家庭入不敷出。

在交完各種家庭費用之後,也就是扣除掉140磅左右的費用,就足以讓他們成為了英國「最窮的10%家庭」當中的一個。

而與之相對的是「富人家庭」不僅沒有這樣的窘境,還會生出太富裕的煩惱。

在家庭的住上,他們住在所謂的富人區,房價都是百萬英鎊起,而且家裡的房間太多,富人家庭中的爸爸Haslams就曾抱怨道:「房間太多,會為經常走錯衛生間而煩惱」。

不僅如此他們家裡只有三個孩子,其中一個已經到了獨立的年紀搬了出去。

富人家庭的房子到底有多大?

為了孩子玩遊戲,家裡就設置了專門的遊戲室,而且為了支持女兒成為高爾夫手的夢想,開設了每周500磅的培訓課程,而富爸爸的這些財富不是無緣無故來的:在年輕的時候貪玩曠課被老師斷言以後「沒出息,只配幹刷廁所之類的活」。

而生性要強的Haslams經過自己的打拼,在23歲的時候就憑藉「洗廁所」闖出了自己的事業,掌控了1家酒吧、10多家餐廳,每個月都能為家庭開出3000多磅的零花錢。

對於這兩個「天上地下」的家庭生活互換,每個家庭都充滿了各自的疑惑和擔憂。

比如說「窮家庭」中的爸爸就對'富生活「充滿了期待,坦言道:有錢人的生活肯定非常棒,可以給孩子想要的任何東西,我甚至已經等不及了!」

而富家庭中的女兒卻充滿了擔憂,對於即將要體驗窮人的生活表示:「我覺得應該會很糟糕,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弟弟打斷說話,一針見血的說道:」因為你花錢大手大腳。」

3000磅VS140磅

我們前邊說了富家庭每個月有3000磅的花銷,而窮家庭僅僅能承受一個月140磅的開支。

在窮家庭簡單的收拾自己的行李之後,來到了羨慕已久的富人家庭」,不愧是富人區的房子,「窮爸爸」一進門就被客廳的裝潢和氣派震驚到了,呼喊了一聲「Nice」(好棒的意思),而到了富人家庭看到「窮人房子」的時候就比較平淡了,富人家的女兒只是看到家庭的裝飾之後淡淡的說了句「還挺可愛的」。

緊接著兩個家庭開始開始了解並融入各自的生活,我們先說過上「富生活」的「窮家庭」,他們第一飯的開支就是之前一周的總費用,而且開始享受家裡的遊戲室和院子裡的高爾夫球場地。

但是「窮爸爸」看到自己孩子玩每周500磅的高爾夫球課程時,心裡產生了異樣的滋味:

要是我也能給孩子帶來這樣的生活就好了。

後來他又通過「富爸爸」手下公司的員工和他的父親了解到,「富爸爸」的財富積累過程非常勵志。

再來說一下過上「窮生活」的富家庭,除了房子的變小,他們還見到了幾乎空空蕩蕩的冰箱,再就是面對交完生活費後僅剩「1塊八毛錢」的窘境。

但是在這樣的生活中,「富爸爸」因此獲得了陪伴孩子家人的時間,在跟孩子精打細算的買菜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還增強了親子關係。

在兒子生日這一天,一向不怎麼碰廚房事情的」富爸爸」通過自己的努力只做了一個蛋糕,兒子感動之餘說道:」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生日了!」。

不同的家庭,得出了共同的家心得:富養從娃自力更生開始

在到了星期天這天時,雙方的體驗生活就宣告結束了,而兩個家庭與之而來的感悟心得卻長久的銘記在了心裡。無論是「窮爸爸」,還是富爸爸「,他們都找到了教育孩子缺少的東西,比如說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時間分配。

對此,窮爸爸立志不再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富人」,要學習他們為家庭拼搏奮鬥的精神,並把這種精神傳達給孩子。而對於「富爸爸」而說,以後不僅要多陪伴一些孩子,更要教會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這樣長大的孩子才能以後各種各樣的生活環境。

其實跟這兩個家庭得出結論相同的家長還有很多,比如說明星家長汪涵、白巖松就提倡孩子從小培養「抗挫力」、「自立」的能力。

孩子自力更生也就是「自立自理」的能力,是可以伴隨孩子一生的好習慣,不僅可以快速的適應新的學習和工作生活,還能給自己和別人留下值得依靠的印象。

對此,我呼籲家長朋友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這項能力。

李玫瑾教授曾提到:3-6歲是孩子性格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家長在這個時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這個時期可以根據孩子性格特點,抓住孩子愛玩的特點,利用故事繪本對孩子進行習慣能力上的培養。在這一方面,我推薦給大家一份專業的工具書《小腳鴨 培養好習慣 情緒管理繪本》, 就是專門針對孩子的能力習慣養成的繪本故事。

這套《小腳鴨 培養好習慣 情緒管理繪本》一共10冊,書裡面包含了生動形象的故事和鮮豔多彩的插畫,準確的把握住了孩子對色彩圖畫的吸引力,而且故事情節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孩子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懂,有些簡單的道理不需要家長千言萬語的說教,孩子就能被潛移默化的理解。

在孩子3歲之前可以當做孩子的睡前故事書,在3-6歲的關鍵期當做培養好習慣的「幫手」。

這10冊書分為了10個主題,雖然主題都不相同,但是都是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它們分別是:

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對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而這些對孩子一生有益的好習慣,都被繪本簡單的故事傳遞給了孩子。

好習慣是開啟孩子一生的「基石」,而我們家長要想孩子有出息,就務必要從種下好習慣的「因」開始。

這套《小腳鴨 培養好習慣 情緒管理繪本》不光可以幫助家長培養孩子文章開頭說到的「自力更生」的能力,還能全面健全孩子的生活習慣,孩子也可以通過主人公「小腳鴨」的的優點來改正自身的習慣。

足足10冊《小腳鴨 培養好習慣 情緒管理繪本》,現在參加了活動,感興趣的家長點擊下方【去看看】就能用1頓飯的花銷搶到這本書。

育兒有道,養娃有術。最好的帶娃不是又教又育,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我是阿玉媽媽,帶有倆娃,希望跟大家一起陪娃成為更好的人。

相關焦點

  • 窮養在這樣的家庭,勝過富養「百倍」
    物質「窮養」,精神「富養」孩子是應該窮養還是富養,一直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娛樂圈李湘富養女兒的報導隔三差五就會登上熱搜,寶媽們也會就此展開激烈的討論。漸漸地,大家開始理智地看待窮養和富養的關係。並不是父母刻意要窮養孩子,讓孩子衣衫襤褸,食不果腹。而在物質生活日漸充盈的今天,家庭經濟情況只能是在對比中顯現出好或者不好。你無法和世界首富比金錢,也不能和流浪人員比穿著。在這種大形勢之下,「精神層面」的養育就開始映入眼帘。
  • 大S選擇富養孩子,小S則選擇「窮養」,家長的思維才是關鍵
    在大多數人眼裡,富養和窮養是根據家庭條件來決定的,當然比較有錢的家長也是可以選擇「窮養」自己孩子的,所以這兩種養孩子的方式一般都是由金錢決定的。
  • 「富養」的安迪和「窮養」的Japser之間的差別是明顯的
    「窮養兒富養女」永遠不是空單詞,踐行者無處不在。有些人認為男孩應該富有。例如,黃聖依和楊子的兒子安迪很富有長大也撫養男孩,為什麼「富養」的安迪和「窮養」的Japser明顯不同。富安迪現在有一個很好的哥哥外觀許多人都熟悉黃聖依,他們從星女郎開始被人熟知,並逐漸淡出公眾的視線嫁入豪門。為了楊子,生了一個兒子安迪,幸福生活。對兒子來說,她和丈夫採用了「富養」方法,從孩提時代起安迪在物質方面就完全滿意了。
  • 看過比爾蓋茨的女兒才發現,貴族家庭的教育方式,並非靠「富養」
    「窮養兒,富養女」幾乎成了如今很多家庭的教育信條!對兒子要「心狠」,對女兒要「使勁兒疼」,那真正的貴族家庭也是如此教育的嗎?不妨看看比爾·蓋茨的女兒。比爾·蓋茨13次登上世界首富的位置,這可是真正的貴族家庭。
  • 戚薇的「奢侈」教育觀,讓家長們意識到,女兒富養才是正確決定
    窮養兒,富養女。這種教育理念在明星家庭中尤其明顯,從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到李湘的閨女Angelababy,他們在養育閨女的時候都用到了富養女的教育觀。因為他們深知富養女將來會帶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品質。有網友發現戚薇給閨女真的是捨得花錢,就閨女身上穿的衣服真的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起的。
  • 「窮養」諾一「富養」Kimi,養出了性格不同的娃,教育方式是重點
    俗語講:窮養兒,富養女,中國老百姓對養育兒女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認為,男孩子頂天立地,需要養家餬口,要經受雨比女孩更多的生活考驗。當然,並非沒有錢的家庭就培養不出來優異的孩子,窮養與富養,各自有各自的不同。前幾年霸屏電視的《爸爸去哪兒》節目,參加節目的每一組嘉賓,都有各自不同教育理念,而從他們的教育方式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許多。
  • 當爸爸開始帶娃,娃養的更好了!(媽媽們,你們只能好好工作了)
    雲南尚恩教育-一站式解決你的英語考試問題本文由尚恩「少一門」中考英語教研組整理編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似乎網上總是流傳著一些爸爸帶孩子的段子, 總之大意就是爸爸帶娃,娃或者就好! 類似這樣的照片也是在瘋傳!
  • 為何中國家長帶娃「身心疲憊」,外國家長卻很「歡樂」?有3點差別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在大家的眼裡帶娃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嗎?可能只有過來人才知道其中的「疲憊」。我們會發現中國父母「一對一」帶娃都覺得身心疲憊,國外每個家庭那麼多孩子,家長卻能輕鬆應對。難道是他們的孩子天生好帶?
  • 女子帶娃乘公交弄髒地面反被贊,有這樣的家長,坐公交車也是富養
    一位女子帶著自家孩子在公交車上乘車時,孩子不小心將豆漿灑落,而這位媽媽和孩子這讓我們從中看出了,這個家庭一定是對孩子真正富養的家庭。孩子面對自己的錯誤沒有試圖躲避,而是主動勇敢地向司機師傅道歉,承認錯誤;孩子的媽媽則幫助敦促孩子自己解決自己留下的爛攤子,沒有像一些家長一樣對孩子的錯誤大包大攬,網友看到這樣的一則視頻之後,也不禁紛紛感嘆:有這樣的家長哪怕坐公交也是對孩子真正的富養。
  • 養娃導致家庭矛盾,年輕父母為何走不出困局?
    很多年輕父母都十分感慨:生娃前家庭關係一片和諧,大家相敬如賓感情不錯;卻不曾想生娃後矛盾不斷出現,家庭關係出現明顯裂痕。只是因為多了一個孩子,家人的感情基礎就如此不堪一擊嗎?生活有了共同的焦點和重點,為什麼不是心往一處使呢?……很多年家長都想不明白的問題,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理一理,聊一聊。
  • 盲目「富養」不可取,需理解富養的真正含義
    可是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窮二代,變得開始不努力,甚至沒有責任心,而且內心極其虛榮,反而現在的富二代人才輩出。這讓許多人都認為寒門難出「貴子」,可真的是這樣嗎?我家的鄰居就是一個這樣的家庭,家中一共三口人,父母開著一家小麵館,而他們的女兒現如今已經上了大學。
  • 三種貧富交換真人秀,貧窮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虎嗅網
    各種論壇命題裡,也少不了「如果給你2億、如果你中了5000萬、如果你和xx互換人生」的暢想。富有是否有助於培養人的良好品性?「窮生奸計,富長良心」的觀點如今真是深入人心。貧窮是否意味著劣根性?天生的窮氣註定難成功、或發了財也有股不招人待見的憤懣氣,比不得天生「貴氣」?
  • 富養的比爾蓋茨,窮養的米歇爾,他們的成長經歷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最近,又看到有人提「富養」和「窮養」。這原本指的是在金錢和物質上給予孩子的窮與富。後來延伸為精神、思想、內心世界的窮與富,比如獲得很多父母的支持鼓勵,對世界認知充足等,都為富養。除了富養和窮養,其實還有正常養和摳養。
  • 都說養娃燒錢,寶媽朋友圈轉瘋了的養娃省錢技巧,家長一定要看
    一、養娃就是在「燒錢」有人說寶寶出生後就是「燒錢」的開始、因為寶寶的衣、食、住、行全都離不開錢。在「食」方面:寶寶出生後,對於奶水充足的媽媽,媽媽的奶水足夠滿足寶寶日常的需求,但對於奶水不充足的媽媽來說,奶粉成為寶寶「口糧」的第二選擇,市面上的奶粉種類眾多,為了避免買到市面上的「三鹿奶粉」等摻假和有毒的奶粉,大多家長會購買國外進口的優質奶粉,就這樣一罐優質的奶粉售價就是上千元,更何況寶寶一個月就需要1-2罐,等到寶寶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家長還需要挑選適合寶寶的食材
  • 網友:怪不得窮養兒子,富養女兒!
    接觸教育時間久了,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長和家庭,有的家庭條件比較好,有的家庭條件相對一般,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點,都對孩子的教育比較憂愁。
  • 楊穎陪兒子在家裡種菜,素顏露面顯接地氣,網友:真正的富養
    但最近楊穎素顏出鏡,陪「小海綿」在家裡種菜的行為受到了網友極大的好評與肯定:這才是真正的富養。作為明星,楊穎和黃曉明家庭非常富裕,吃喝不愁,但為了讓「小海綿」提前了解大自然的魅力,她選擇在家中的荒地上種菜,帶著孩子一起守護這片菜園。
  • 吃飯用「金碗」,年僅3歲身價過億,「林心如式富養」真的可行?
    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講究「富養」孩子,可是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富養嗎?我們見過李湘的女兒王詩齡一個月五位數的生活費,上一年十幾萬的國際私立小學,也見過黃聖依的兒子有專門的遊樂場和滑雪場,過著「王子般」的生活。明星們花式「富養」孩子的方法,讓人們十分羨慕。
  • 姐妹花大小S,因女兒是窮養還是富養「吵翻」了,用孩子來說話吧
    父母都聽過一句老話叫「窮養兒,富養女」。無論是對是錯,這句話都屬於流傳坊間多年的養娃經驗,既為很多家長所採納,也為很多家長所反對。在這些家長裡,自然不乏明星父母,譬如仿佛兩個典型一般,本是姐妹花的大S和小S,在養女兒的事上就持有完全相反的意見。
  • 「養不起為什麼還生我」,對孩子哭窮的家長,網友:害娃不淺
    現在為什麼那麼多孩子都開始「拼爹」,因為他們的家長也給孩子長了臉,家長如果能力不高,卻總想著「拼孩子」,這樣的作風跟那些拼爹的孩子也沒有多少區別。 小學的時候,班裡的孩子都沒什麼錢,小亮的人緣也是非常好的,但到了初中小亮才發現,大家都有零花錢,當小亮跟朋友出去的時候,他因為沒錢而各種尷尬。
  • 看月入5萬和1萬的家庭支出,才知道中年夫妻不拆夥就是為了養娃
    最近我分別在網上刷到兩個特別詳細的家庭開支統計。一個是東北二線城市的養娃支出統計,還有一個是上海的家庭開支統計。稍微不足的是這兩個開支統計的小孩都還在讀幼兒園,當媽的都知道,娃上了學,開銷只會更大。不過公立學校義務教育的話還是能節約出一筆幼兒園園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