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氧化燒與還原燒有何區別?各有什麼特點?宋韻建盞為你解析

2020-12-23 宋韻建盞

對於建盞來說,有一個概念常常讓盞友們很難分辨,也是本文的要討論主題:氧化燒和還原燒。這是瓷器燒制的兩大分水嶺,是完全不一樣的燒制系統,對欣賞建盞也是一個重要的標準,下面咱們就來講一講什麼是建盞氧化燒與還原燒?

建盞氧化燒與氧化燒的定義

簡單來說,燒制建盞時除了要在窯內放置盞體外,其他地方也會「氧氣」給佔滿,而氧氣是燒制建盞時一個很重要的變數。

然後燒制建盞,要燒就得有火,空氣中的氧元素和火結合才能形成真正的「燃燒」。而氧化燒就是在燒窯時,在窯內保持不斷的空氣進入,以補充其足夠的氧氣,從而保持這個「燃燒」,反之如果讓窯內缺氧,窯內之火會抽取建盞胎體和釉料中的氧氣,這就是還原燒。

釉水的氧化與還原

事實上,釉色同樣分為氧化釉和還原釉。通俗一點就是,氧化釉約等於色釉,如五彩、釉上彩這樣很絢麗的色彩,它們所表現的形式本身就是釉的色彩。

相比於氧化釉,還原釉主要表現的是瓷器質感,青花瓷、青瓷,還有建窯建盞,都屬於還原釉,因為它們本身沒有絢麗的色彩,但把玩起來卻一樣很令人舒適。

窯燒時,氧化釉因為窯內的氣體較充足,所以並不會讓釉料和燃料發生衝突,燒制也就自然而然的讓釉彩粉混合共融,從而產生顏色。燒制難度相對不是很大,只要知道釉料配方和燒成溫度,大致上就能穩定的燒制瓷器了。

而還原釉則因為窯內缺乏氧氣,要從胚體和釉料中提取氧氣來燃燒,釉料因為失去這一部分氧氣,變化產生質感強烈的結晶釉色,和氧化釉燒制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

但還原釉也存在一個很大缺點——不穩定,燒制時需時刻注意窯內的溫度和氣氛,但這個東西人工又很難做到精準控制,所以這是還原釉最大燒制難題,根本無法量產。

建盞是還原燒的經典代表

建盞作為鐵繫結晶釉,是還原燒的經典代表作品之一,所以任何建盞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作品。

由於建盞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建盞燒制也和「鐵」息息相關,顏色是因鐵的變價而成,這也是建盞為何燒制黑釉瓷的原因。

前面說了,建盞還原燒最大的難度,在於窯內溫度和氣氛無法做到精準控制,而這也是建盞顏色差異的主要因素。

如何評斷氧化燒和還原燒的好壞?

其實,氧化燒和還原燒各有各的優點,也有各自的缺點,我們不能對其武斷的進行評斷。

氧化燒因為產量穩定性高,自然就更適合商業化。況且它是以色釉為發展方向,提升其作品的多樣性,偏向工藝美術的範圍。

還有就是,氧化燒在作品整體造型的表現較好,所以氧化燒的使用率也更高一些。

還原燒則是注重於作品的質感,看重的是建盞燒制時的過程,建盞匠人更願意把提升作品的質感。所以還原燒屬於「內隱」,而氧化燒屬於「外顯」,相比之下,前者也契合傳統儒家文化。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評論私信~

相關焦點

  • 佳逸茶具|建盞和天目盞有何區別?
    在日本的茶文化、陶瓷史體系中,建盞屬於天目的一部分。如今常常有人將天目和建盞混為一談,事實上,天目和建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今天小逸就來跟大家具體聊聊建盞和天目的區別。自此日本匠人也開始製作黑釉瓷盞,並將黑釉瓷盞統稱為「天目」,這是「天目」來由最為廣泛和普遍的說法。
  • 建盞是什麼?建盞必須知道哪些術語?何為建窯系窯口?
    建盞是什麼?建盞必須知道哪些術語?何為建窯系窯口?柴燒、電燒是什麼?建窯系窯口又是什麼?玩建盞不知道一些建盞術語怎麼可以?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說一說這些術語有什麼意義。1 建窯系窯口何為建窯系窯口,是指宋代模仿建窯風格進行燒制黑釉盞的窯口,著名的建窯系窯口有武夷山的遇林亭窯址,延平區的茶洋窯,還有福清市的東張窯。遇林亭窯址與茶洋窯位於南平市,與水吉距離近,聯繫更為發展密切。
  • 建盞一般多少錢?建陽建盞定價的依據是什麼?宋韻建盞為你解析
    建盞的燒制工藝是比較複雜的,但是為了燒制出令人滿意的建盞,還是必須要使用這種工藝技術。即便到了現代,建盞的胎釉在無限精細化的同時,還仍然帶有宋代建盞的古意。所以盞友們購入建盞時,需要有一點點的心理準備,不要一味追求的完美主義,擁有自己的較為包容的心態,才會選出自己喜歡的建盞。比如建盞就不會像青瓷那樣平滑。
  • 龍窯是什麼窯?作為柴燒建盞的出生地,龍窯有何特別之處?
    在燒制條件受到限制的宋代,勞動人民克服種種困難,以依山而建出超長龍窯,燒出精美純粹的建盞。雖然在現在古法燒盞式微,但還是有不少匠人效法古人,不惜工本以龍窯燒盞。龍窯最早出現於商代,又稱長窯,一種半連續式陶瓷燒成窯,依一定的坡度進行建築,以斜臥似龍得名。商代時期的龍窯既燒制印紋硬陶,而且又燒制一些原始青瓷,也就是陶瓷同窯合燒。
  • 何為柴燒建窯建盞?龍窯與倒焰窯柴燒又有何不同?怎麼區分兩者?
    傳統龍窯柴燒龍窯通常是在靠山的斜坡而建造,就像一條巨龍趴在山上,故名為龍窯。傳統龍窯一般有兩種格局,通天一體式和隔艙式。前者就像是隧道一樣中空直達,有著升溫快,內部空間大的優點。缺點也比較明顯,溫度流失過快,窯內氣氛過於大,沒有辦法真正做到更加精準的還原焰。
  • 建盞杯底的「瑕疵」是什麼?現代建盞和宋代建盞有啥區別?
    建窯建盞,專門指福建建窯燒制的瓷器茶盞,由於皇帝為代表的權貴對鬥茶的代表與推崇,被譽為「宋代第一茶器」。 一般來說,建盞闊口小足,胎體厚重,瓷胎質地粗糙,足底因不施釉而胎體外露。建盞採用水吉含鐵量高的紅褐色粘土,,露出的胎體呈灰黑色,一般稱為鐵胎。
  • 建盞美學思想的形成有哪些因素?審美方面又有什麼特點?
    加上宋初減輕了賦稅,佃農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好的改善,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有利於社會進步、發展生產,這樣就為宋代制瓷業打下了基礎。而且宋代統治階級實施了一系列較為開明的文化政策,為思想、言論方面有一個比較寬鬆、和諧的環境。
  • 建盞大師李達的作品特點如何?怎樣分辨是不是李達的鷓鴣斑建盞?
    完美的建盞屬於稀有品,是可以收藏的存在。別的匠人一窯能有一隻精品,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李達老師不燒則已,一燒必有精品,當然這個精品率是相比較其他匠人來說的,況且他每一隻窯燒的盞都很少,別人一窯怎麼得有幾十隻盞,李達能有幾隻就不錯了,這也是李達盞難求的原因之一。
  • 範華旺建盞賞析,作為許家有大師高徒,他有什麼代表作品?
    以「建盞」為例,曾經也是在兩宋時期稱霸一時,被帝王所青睞的頂級茶器。建盞,因產自宋建州府建安縣(今福建建陽市後井村一帶),故稱為建盞。而作為黑瓷之代表,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的建盞。其中之珍品更是千挑萬選選出來的極少數,是在宋代狂熱鬥茶的背景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燒制的,因此建盞是真正的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存在。
  • 建盞杯為何那麼美?建盞杯釉色之美分為幾種?宋韻建盞解析
    在高溫下,釉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在杯底有一種掛釉的現象,而這也是杯身結構的一大特點所在。釉色在建盞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靈魂,加上建盞釉色是如此複雜,所以下面咱們就來細說建盞釉色的美。如此條紋就像碗裡有星空的感覺。
  • 窯變建盞到底是什麼?如何深入理解毫變的含義?兩者又有何關係?
    建盞釉面可以說是千差萬別,若是看到斑紋有一點不同,就可能起一個名字,這就導致了建盞名稱越來越多。比如一隻鐵鏽斑盞,它還有可能叫鷓鴣斑或是毫變盞。現在問題了,建盞毫變到底是什麼?該如何正確的理解建盞毫變。
  • 宋代建盞美在哪?宋人怎樣的描寫建盞釉色?何為「盞色貴青黑」?
    宋代與建盞相關的史料文獻中,形容釉瓷的詞彙量要比宋代之前許多,這是宋代建盞藝術蓬勃發展的象徵。宋人認為建盞要胎骨穩重、黑色純正,好的建盞更是得有兔毫、鷓鴣斑之美,能為點茶之用,並且創造花樣繁多的溢美之詞。東漢時期,黑釉瓷器就已初見雛形。
  • 建盞是什麼?建盞能給人帶來什麼?大家該如何對待這樣一款茶器?
    建盞能給人帶來什麼?這是很多不玩盞的朋友疑惑的問題,你花那麼多錢去買一隻茶盞,值得嗎?其實不了解建盞的人確實不太明白,但對於愛盞之人而言,選擇一隻心儀的建盞非常重要。即便這隻盞在別人眼中非常不便宜。建盞是什麼?
  • 建盞喝茶的好處有哪些?建盞與茶的搭配,到底有多完美?
    建盞作為一種茶器,更是幾乎能讓人化異求同,給你一個寧靜而優雅的生活。事實上,持一盞茶,翻一卷書,有茶相伴的日子自然是悠然自得淡淡的茶香隔絕了塵世的浮華,生活的紛爭也漸漸淡化了。品質純正的茶葉具有天然的含義,這是純粹的樸素,平復著平時焦慮和煩惱。喝茶時間長了,對茶盞的要求自然也越發高了。
  • 建盞茶具如何對待?男人和女人有什麼不同?兩者想法有什麼差別?
    關於男女之間的差別,之前有一種說法:男人來自火星,女子來自金星。兩者之間,有一種天然存在的區別。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區別,是一個理性和感性的較量。男人講究邏輯,女子講究心情。而不管在外工作有多麼的累,回家之後,看著陪伴自己的家人,手捧茶具上的建盞,瞬間能整個身體舒緩下來,得到放鬆。女子對建盞的投資是一次性的與男人相比,女子對建盞的消費,不太持續性。因為她們認為有一隻建盞就足夠使用。
  • 建盞品茶真正的好處,建盞的故事和個性,總能給人以無限的樂趣
    起初喜歡建盞,是被其豐富的色彩吸引,久而之久才發現內斂的建盞或許更好,用的時間越長,越有宋韻。建盞不存在挑茶的現象,可以搭配任何茶,配合各種茶的變化,給於盞友更多的想像空間,也更符合茶之精神。 從偶遇建盞開始,慢慢開始希望有屬於自己的建盞,開始選擇喜歡的建盞,使用建盞喝茶。在使用的過程中,建盞如同普洱茶,越陳越香。透過橙紅油亮的茶湯,顯示出或金絲鐵線、或金耀兔毫,共同訴說著建盞的故事。
  • 被作為國禮送出的建盞,究竟有什麼魅力?
    展示櫃正中央的即為建盞 建盞,始於名窯林立的宋代,是建窯燒制的一款黑釉瓷器 蘇東坡、歐陽修、黃庭堅等文人墨客,都曾留下不少讚美建盞的詩句。 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力推建盞,將它選為御用茶器。
  • 實用建盞就要選擇價格低的嗎?為何看著相似的建盞價格差這麼多?
    建盞品茗是一種平民文化,玩盞也是很平常的一項愛好,就看你舍不捨得了。幾百元錢或許可以吃一頓大餐,但如果買一隻建盞,卻可以陪伴你很長時間。因此,只要不是收藏,建盞價格還是很平民的。若是想要升值或收藏,你必須有投資常識,要知道目前高價的東西,一般以後會更有價值。不過選擇的建盞,最好還是現在和以後都受歡迎的建盞。雖然也有不少現在不知名,以後很有價值類似「千裡馬」建盞,但你要考慮你是不是那個「伯樂」。因此,還是要多看多學,這樣才有撿漏的能力。
  • 為什麼幾十塊的建盞買不到?九塊九和幾百上千的建盞差別在這3點
    簡言之,其實基本就是"魚目"和"珍珠"的區別。1、 九塊九的"建盞"一定是假的,特殊工藝決定成本首先,盞友們必須要清楚一點,那就是九塊九的建盞一定是假的,也許它還可以稱得上是個別致的杯子,但絕對擔不起"建盞"二字。
  • 宋瓷黑釉瓷重要代表木葉盞究竟是不是建盞,有何區別?從這3點看
    同是宋人為了鬥茶、點茶之用而衍生的黑釉茶器,黑陶黃紋的木葉盞似乎與同期的兔毫、鷓鴣盞不太相同,也並不利於鬥茶時的觀察湯色,那麼木葉盞是建盞嗎?有何區別?關於木葉盞你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史載木葉天目產于吉州窯,是宋元時期最富創造性的民間窯場,吉州窯是宋代另一個黑釉瓷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