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是什麼?建盞必須知道哪些術語?何為建窯系窯口?

2020-12-10 宋韻建盞

建盞是什麼?建盞必須知道哪些術語?何為建窯系窯口?

柴燒、電燒是什麼?建窯系窯口又是什麼?玩建盞不知道一些建盞術語怎麼可以?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說一說這些術語有什麼意義。

1 建窯系窯口

何為建窯系窯口,是指宋代模仿建窯風格進行燒制黑釉盞的窯口,著名的建窯系窯口有武夷山的遇林亭窯址,延平區的茶洋窯,還有福清市的東張窯。遇林亭窯址與茶洋窯位於南平市,與水吉距離近,聯繫更為發展密切。

雖然這些窯口與水吉窯口不同,但建窯系窯口所燒的宋代建盞也有其獨有的藝術文化價值,許多愛好者以及收藏建盞的朋友,其實也對建窯系窯口的作品有興趣。

2 龍窯柴燒、電燒和氣窯

龍窯柴燒是依山而建,燃料是松木。電燒是利用電力升高的溫度下,成品率更高一些。

氣窯則是用燃氣加溫,成品率也比柴窯要高。不過,雖然電燒和氣燒的成品率與柴燒相比,更高一些,但建盞的特殊工藝決定了即便是電燒和氣窯,精品率也不是很高。

3 烏金釉、兔毫、油滴、曜變、雜色釉

建盞在高溫下形成具有不同的鐵繫結晶斑紋,這些色彩斑紋整體可歸類為烏金釉、兔毫、油滴、曜變、雜色釉,每一種基本釉色發展都有自己各自的特點。

烏金釉是純黑色的,素黑無紋,品質好的烏金釉細節處也有生活意趣,並不十分單調;兔毫呈毫絲狀,條條管理清晰提供有力;油滴斑紋分布呈現或者卵形,像炸開的油滴一般;曜變黑色斑核呈群落出現,周邊的釉面,在各種光照下會出現不同的效果,雜色釉就指的其它釉色,如柿紅釉、茶葉末釉、鐵鏽斑等。

4 供御、進琖和新窯款,這些都屬於建盞中比較知名的款識,屬於精品建盞。

5 鬥茶、點茶、建茶

鬥茶是宋代一種以飲茶為主要內容的娛樂活動。點茶則是使用建盞進行點茶,把茶水打出泡沫,色白而咬盞持久者勝。建盞屬於貢茶,和建盞一樣出自建州。

6 鐵胎

建盞的胎體,由於原料中含鐵量極高,所以被稱為鐵胎。

7 露胎、聚釉和掛釉

建盞和其他瓷器不同的一點就是施半釉,底部不施釉,這就是露胎的現象。聚釉則是燒盞時,釉水在高溫下流動,聚集在釉層底部。如果流動過程中,恰好聚成了欲墜未墜的釉滴,這種現象就是掛釉。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評論私信~

相關焦點

  • 宋代建盞美在哪?宋人怎樣的描寫建盞釉色?何為「盞色貴青黑」?
    宋代與建盞相關的史料文獻中,形容釉瓷的詞彙量要比宋代之前許多,這是宋代建盞藝術蓬勃發展的象徵。宋人認為建盞要胎骨穩重、黑色純正,好的建盞更是得有兔毫、鷓鴣斑之美,能為點茶之用,並且創造花樣繁多的溢美之詞。東漢時期,黑釉瓷器就已初見雛形。
  • 建盞杯為什麼含鐵?
    建盞作為獨樹一幟的窯變黑釉茶器,其工藝上有許多特別之處,而這一切與建盞杯含鐵量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建窯建盞工藝師——徐澤閩 一顆建盞界新起的新星
    徐澤閩出生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小湖鎮,家鄉的隔壁就是著名的建窯遺址水吉鎮,因而徐澤閩幼年的時候便接觸到了建盞,待到長大些,徐澤閩沒有忘記兒時的夢想,徐澤閩深知建盞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豐富儲備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加以實踐,故而徐澤閩便拜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建盞大師裴春元為師。
  • 巧奪天工的精美建盞
    建窯,以在瓷釉上的紋理表現是道家思想在瓷器上的一種反應。北宋徽宗曾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能夠得到皇帝的評價,可見建窯瓷在當時受到皇 室的重視程度。「冰雪為容玉作胎」是當時文人雅士做人的理想追求,採用和田頁巖白玉掏膛作胎,製作出建窯風格的精品瓷器,是瓷器家族裡的一個新品種——玉胎瓷。
  • 建盞氧化燒與還原燒有何區別?各有什麼特點?宋韻建盞為你解析
    對於建盞來說,有一個概念常常讓盞友們很難分辨,也是本文的要討論主題:氧化燒和還原燒。這是瓷器燒制的兩大分水嶺,是完全不一樣的燒制系統,對欣賞建盞也是一個重要的標準,下面咱們就來講一講什麼是建盞氧化燒與還原燒?
  • 只知道福建建窯建盞,其他省份都有多少古代窯口競相模仿黑釉瓷?
    因點茶需要,以建盞為代表的黑釉茶碗成為宋代茶人首選。規模化燒制黑瓷的窯口遍布宋土。雖然黑瓷到明代又遭冷遇,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宋代茶史的關鍵地位,令它在當代又吸引茶人藏家的目光。除建窯之外,還有哪些歷代瓷窯燒制黑釉瓷?分別是什麼藝術風格?[注1].
  • 建盞杯底的「瑕疵」是什麼?現代建盞和宋代建盞有啥區別?
    建窯建盞,專門指福建建窯燒制的瓷器茶盞,由於皇帝為代表的權貴對鬥茶的代表與推崇,被譽為「宋代第一茶器」。 一般來說,建盞闊口小足,胎體厚重,瓷胎質地粗糙,足底因不施釉而胎體外露。建盞採用水吉含鐵量高的紅褐色粘土,,露出的胎體呈灰黑色,一般稱為鐵胎。
  • 建盞一般多少錢?建陽建盞定價的依據是什麼?宋韻建盞為你解析
    建盞的燒制工藝是比較複雜的,但是為了燒制出令人滿意的建盞,還是必須要使用這種工藝技術。即便到了現代,建盞的胎釉在無限精細化的同時,還仍然帶有宋代建盞的古意。所以盞友們購入建盞時,需要有一點點的心理準備,不要一味追求的完美主義,擁有自己的較為包容的心態,才會選出自己喜歡的建盞。比如建盞就不會像青瓷那樣平滑。
  • 窯變建盞到底是什麼?如何深入理解毫變的含義?兩者又有何關係?
    建盞釉面可以說是千差萬別,若是看到斑紋有一點不同,就可能起一個名字,這就導致了建盞名稱越來越多。比如一隻鐵鏽斑盞,它還有可能叫鷓鴣斑或是毫變盞。現在問題了,建盞毫變到底是什麼?該如何正確的理解建盞毫變。
  • 佳逸茶具|建盞和天目盞有何區別?
    一、建盞與天目概念不同建盞源於中國唐代,興盛於兩宋,建盞指建窯燒制的茶盞。建是建窯,盞是茶盞,也就是茶碗,兩個字把產地和器型都說得清楚明白。千回建盞先有建盞,而後出現「天目」相傳宋元時期日本僧人至天目山留學求法,回國時將天目山寺院中所用的建窯黑釉盞帶回日本
  • 建盞喝茶的好處有哪些?建盞與茶的搭配,到底有多完美?
    愛好建盞的人會慢慢體會到,這個愛好是非常消磨時間的,買到一隻喜歡的建盞只是開始,之後就是慢慢的養盞、磨合,慢慢的品茶,慢慢享受建盞喝茶的樂趣。每個人喜歡的東西往往是不同的,每個人又可能每段時間追求的東西也不同。因此,有時候的喜歡,真的算一種很值得珍惜的緣分。
  • 建盞是什麼材質的做成的
    建盞,興辦於晚唐五代時期,興盛於兩宋。建盞為宋朝時期皇室御用茶具,因為生產自宋代建州府建安縣——建窯,所以被稱為建盞。它是黑瓷的代表,中國八大名瓷之一。建盞是土與火交融而誕生的偉大藝術品,用其飲茶是品味與身份的體現。每隻建盞一誕生就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與生俱來的驕傲。是任何茶器都沒辦法比較的。
  • 原產地建盞的類別劃分
    在歷史上的水吉一帶龍窯所燒制建盞,正是因為柴燒促成的窯內溫度不均衡所導致的建盞紋理與釉色差異,才會出現一些截然不同的建盞紋理與花色。概括而言,建盞的紋理與花色,總的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兔毫(金兔毫、銀兔毫、藍兔毫)、油滴(金油滴、銀油滴)、烏金釉、柿紅釉、西瓜紋、鐵鏽斑、鷓鴣斑、耀變等。
  • 建盞是什麼?建盞能給人帶來什麼?大家該如何對待這樣一款茶器?
    建盞能給人帶來什麼?這是很多不玩盞的朋友疑惑的問題,你花那麼多錢去買一隻茶盞,值得嗎?其實不了解建盞的人確實不太明白,但對於愛盞之人而言,選擇一隻心儀的建盞非常重要。即便這隻盞在別人眼中非常不便宜。建盞是什麼?
  • 實用建盞就要選擇價格低的嗎?為何看著相似的建盞價格差這麼多?
    若是想要升值或收藏,你必須有投資常識,要知道目前高價的東西,一般以後會更有價值。不過選擇的建盞,最好還是現在和以後都受歡迎的建盞。雖然也有不少現在不知名,以後很有價值類似「千裡馬」建盞,但你要考慮你是不是那個「伯樂」。因此,還是要多看多學,這樣才有撿漏的能力。
  • 福建非遺|福建建陽:建盞與鬥茶
    由建窯燒制的建盞便是著名的文人皇帝宋徽宗的最愛,甚至還為其出書立著,其《大觀茶論》有云:「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採色也。」在位於建陽的建窯遺址中發掘出的刻有「供御」「進盞」銘文的殘片,可驗證除了民用,建窯還製造宮廷燒造的御用茶盞。
  • 建盞美學思想的形成有哪些因素?審美方面又有什麼特點?
    加上宋初減輕了賦稅,佃農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好的改善,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有利於社會進步、發展生產,這樣就為宋代制瓷業打下了基礎。而且宋代統治階級實施了一系列較為開明的文化政策,為思想、言論方面有一個比較寬鬆、和諧的環境。
  • 為什麼幾十塊的建盞買不到?九塊九和幾百上千的建盞差別在這3點
    ▲2011年,「建窯建盞燒制技藝」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隨便到網上一搜,可以發現各類建盞五花八門,價格也是參差不齊,便宜的有九塊九包郵,貴的有幾百上千的,甚至萬元以上者也不在少數。這種情況一定會讓入門不久的盞友一頭霧水,九塊九和幾百上千塊的建盞差別在哪呢?
  • 被作為國禮送出的建盞,究竟有什麼魅力?
    展示櫃正中央的即為建盞 建盞,始於名窯林立的宋代,是建窯燒制的一款黑釉瓷器 蘇東坡、歐陽修、黃庭堅等文人墨客,都曾留下不少讚美建盞的詩句。 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力推建盞,將它選為御用茶器。
  • 四年升值1.7倍,宋代老盞985萬港幣落槌,刷新建盞拍賣排行榜
    南宋 建窯兔毫束口盞(成交價港幣985.5萬) 此盞器型為宋代建盞經典束口,造型典雅規整,做工精細,口沿加釦;釉面斑紋泛銀色金屬光澤,散看近類似德川美術館收藏的小油滴盞「星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