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帶有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具有強烈的東方傳統審美,不僅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寶庫,同時對世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響,享有很高的聲譽,建盞是美麗和優雅的化身,釉色明亮如星光,無一不體現其獨特的審美特徵和時代相符的美學思想。
社會政治
自古以來,政治文化對藝術的發展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宋代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整個社會進入了比較安定的時期。加上宋初減輕了賦稅,佃農的社會地位得到了較好的改善,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有利於社會進步、發展生產,這樣就為宋代制瓷業打下了基礎。
而且宋代統治階級實施了一系列較為開明的文化政策,為思想、言論方面有一個比較寬鬆、和諧的環境。
經濟地理
北宋社會的穩定,生產力的發展,商品經濟也比較發達,出現了很多人口密集、商業繁榮的城市。這些城市裡的百姓,因為日常生活的需要,對瓷器需求量比較大。
宋代的對外貿易稅收是當時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由於瓷器美觀實用,清洗方便,海外對瓷器需求也很大,因此瓷器是對外貿易中出口最多的商品。
泉州港位於福建,水陸交通便利,是宋代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之一,所生產的瓷器很方便就能運輸和銷往海內外,而建窯生產的建盞深受海外各國特別是日本的歡迎。
工藝技術
建盞取得的成就與陶瓷工藝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宋代建盞的燒制已經非常成熟。巨大的龍窯依山而建,不僅產量高、升溫快,相對當時的其他窯口,還易於調節。能夠燒成溫度高,溫度範圍窄的產品,比如兔毫,油滴,曜變等斑紋的建盞。
加上燒制建盞的匠人經驗豐富,火候控制比較好,器物擺放的位置比較合適,並在裝燒時還採一器一匣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粘發粘、落灰等現象。而且因為採用的是輪制方法,建盞器型規整,蘸釉水平高,這些工藝技術都讓建盞的品質得到了有力保證。
文化因素
宋代是一個理學文化的時代,美學思想方面崇尚自然、含蓄、平淡和質樸。這就使得宋人在陶瓷造型上,追求大方簡潔,質樸無華,反對過多裝飾雕琢,偏重安靜典雅的色澤,講究天人合一。
總體來說,建盞美學和宋代美學思想一脈相承,具象化的表現就是建盞的釉色和造型,都體現出了這種「自然天成」的美學觀念。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百度搜索:宋韻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