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全球首個機器人餐廳綜合體在中國開業了!
它就是碧桂園旗下的「千璽集團」打造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綜合廳!
還記得之前碧桂園老闆楊國強宣布的一個大消息嗎?
要投1500億,培養大量AI的幹部、工人,擬建設1000家機器人餐廳,由機器人負責下單、炒菜、送菜!
當時楊國強的設想是:
每間餐廳有幾十個機器人,每個機器人都用大廚教會它做一個菜,製造幾萬個機器人,在中國做中餐廳,也可能推廣到香港、歐美乃至全世界,我們公司進入了農業和高科技結合發展階段。
想不到,那麼快,這個機器人餐廳就橫跨出世了!
作為餐飲業的新物種,這個機器人餐廳徹底顛覆人們對餐飲行業的認知!
該餐廳共有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粉面機器人等20餘種餐飲機器人,而且它們個個「內植」核心「大腦」!
機器人餐廳綜合體分為中餐區、火鍋區、快餐區三大區域。
在中餐區,客人掃碼點單後,系統自動拆解菜單發出指令,機器人機械臂上下忙碌開始炒菜:
(圖片來自碧桂園的FOODOM 機器人中餐廳)
AGV送菜小車在頭頂雲軌上平穩穿行,很快精緻的菜品就會放在一個盤子裡從「天」而降,抵達客人所在的桌位。
在火鍋區,機器人智能分揀系統有序地「搬磚」,蜿蜒的輸送帶可以直接將客人掃碼下單的菜品直接送到客人所在的桌臺上。「您好,您的菜品到啦!」,送餐機器人徐徐來到桌前送餐,客人只需按下桌上按鈕就可自行取用美食。
下面是之前開業的FOODOM 機器人中餐廳的情況:
在快餐區,機器人包括粉面澆頭機、小龍蝦自助售賣機、新零售咖啡站、能量早餐機等。甜品站內的機器人,可以一邊製作冰激凌,一邊向客人們打招呼賣萌。
煲仔飯機器人忙碌地煮著煲仔飯,還能自動打湯,點單掃碼後,短短幾分鐘內,熱氣騰騰的煲仔飯和湯就傳出來了;
這個是雙壁煲仔飯機器人,只要備足材料,它15 分鐘就能做出 36 份煲仔飯,24 小時不停運轉。
下面這個就是抗疫期間,在武漢街頭出現的碧桂園煲仔飯機器人,正在給醫護人員不停歇地生產著熱乎乎的食物。
下面是碧桂園之前開業的FOODOM 機器人中餐廳賞析:
漢堡機器人:
煲仔飯機器人:
冰激凌機器人:
下面是調酒機器人:
雙臂煎炸機器人:
再搭配一杯可樂:
下面這個則是碧桂園餐廳機器人炒出來的鍋上叉燒,色香味俱全!
下面這個是碧桂園餐廳機器人蒸出來的清蒸筍殼魚,是不是火候天成,讓人垂涎欲滴?
還有這個:
不僅如此,碧桂園老闆楊國強還曾說:讓機器人像生產汽車一樣準確地建房子!
如今,碧桂園已經在研建築機器人50款,投放工地測試32款。
在順德,碧桂園研發的機器人,已開始搬磚、砌磚、粉刷、貼地磚。
來看看建築機器人是怎樣蓋房子的:
▲砌磚
▲取磚抹灰
▲砌牆
▲換個角度再看看
▲一天蓋好一棟樓
楊老闆已經放話: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在建築行業把工人數量減少50%!
劉強東也曾經宣布:未來在京東員工數量減半,每天只需工作2-3小時,將全面實現「無人公司」!
的確,無人時代正在徹底而來,無人快遞、無人汽車、無人工廠、無人超市,無人酒店等等,「無人模式將」成為所有行業的一大趨勢!
早在2017年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馬雲宣布人類即將迎來一場解放:
「在可預見的二十年內,人類每天只需工作4小時,每周只上3天班。
李彥宏也曾說,未來人類將可能實現每周工作2天休息5天。
宗慶後反駁他:「什麼都用機器人代替,全社會都失業了,還要人幹什麼?人不都變傻子了嗎?」
李彥宏霸氣懟回:技術革命,不論你喜歡不喜歡,都會發生。比如蒸汽機和電力的發明,都會因解放勞動力造成大量的失業,但我們現在不是活得更好嗎?
隨著生產力的發達,未來絕大部分人都不需要參與工作了,也不需要創造價值,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當然,社會已經有足夠的資源去」圈養「他們,讓他們每天就刷短視頻,看直播,玩遊戲等,他們對社會的唯一的貢獻就是順應了算法機制,成了大數據的一份子,如同一具具行屍走肉,被摺疊起來,任意堆放。
未來一個人要想成功,只有兩條路可選:
1、要麼積累影響力,做自己的IP,成為獨立的經濟體;
2、要麼積累知識,成為更高深技術的掌握者;
這部分人僅佔人口總數的1%!
但正是這1%的人,負責設計和維護社會的秩序。
他們將通過「自律」和「自驅」實現自我成長,進而產生各自「信用」以及「價值」。比如產品/作品/IP等等,從而引領社會的進步,他們才是人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