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不住的「大個子」——記霑益區菱角鄉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

2020-12-22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劉保林(中)在地裡查看甜脆豌豆長勢。

霑益區菱角鄉稻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保林,憑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對扶貧事業的熱愛和對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主動紮根貧困山村,紮實履職,駐村期間走遍全村的每一個角落,為貧困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實際困難,他以突出的業績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好口碑。

走村串戶

訪民情解民困

整理好文檔資料,拿上每日必備的藥品,劉保林拎著自己的公文包出門,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這位頭髮花白的「大個子」,當了幾十年的一線民警,從霑益公安分局執法執勤部門的領導崗位退居二線後,本可以在退休前「享幾年清閒」,但他卻拖著帶病的身體,每日走村串戶,忙碌於脫貧攻堅一線。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農村工作比較熟悉,對農民也有深厚的感情,我希望能實實在在地為貧困群眾做一些有益的工作,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劉保林樸實的話語中,透著一種深沉的愛。

在稻堆村委會,「大個子」閒不住,總是走村串戶了解村情民意,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稻堆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雷文兵,夫妻雙方均已年邁,獨子雷光慶身體殘疾,讀高中的孫子雷恆昌曾想要放棄學業外出打工。劉保林得知情況後,心中萬分焦急,帶領工作隊員及村組幹部多次上門做工作,幫助他們搞養殖增加收入,並協調解決雷恆昌讀書的學費問題。如今,雷光慶在網上做起了生意,銷售汽車用品,月銷售額可達5000元,雷恆昌也於2019年考上了武漢的本科院校,一家人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劉書記經常來,問我們生活上是否需要幫助,讓我們樹立信心,好好生活。現在政策好,娃娃也考上大學了,我們對生活充滿信心。」雷光慶說道。

先解決

貧困戶「精神上的貧窮」

奮戰在扶貧一線,讓劉保林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也使他逐漸意識到,有些貧困戶扶不起,窮依舊,不是他們不能致富,而是他們缺乏脫貧致富的勇氣和勤勞實幹的行動。所以想要真正解決貧困問題,就必須先解決貧困戶「精神上的貧窮」,而這恰恰也是扶貧工作中的大難題。

黑泥溝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陳小寬,個人身體健康,卻因好吃懶做導致貧困,整天遊手好閒,熱衷棋牌麻將。劉保林得知此事後,便對陳小寬實行起了嚴格的「管控」,同時給村裡的其他人打招呼,不得在農忙時間和陳小寬玩撲克打麻將,每到田地裡活計最緊的時候,劉保林總是到他家中催著攆著陳小寬到地裡面去勞動。在劉保林的監督和鼓勵下,陳小寬逐漸變勤快了,種了十幾畝烤菸和玉米,還養了豬、羊和幾十隻雞,家裡的新房也快要蓋好了,通過自己的雙手成功脫了貧。

「劉書記對我很關心,每次來都要問問情況,鼓勵我養豬、養雞,還出點子讓我種烤菸、玉米,這兩年我家的收入上去了,房子也蓋了。他在我們稻堆,確確實實對老百姓幫助相當大,希望家家戶戶都可以過好。」在陳小寬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劉保林的感激之情。

劉保林時刻心系村民,除了走村串戶,他還非常關心村裡的農業生產,經常帶領著駐村工作隊員到田間地頭,查看每家每戶農作物的生長情況。2018年,劉保林看到村裡經常因為缺水導致農作物產量減少,便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籌集了20萬元資金,為村裡建設了一個抽水泵站,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灌溉用水緊缺的狀況。

劉保林常說,只有和群眾打成一片,才能做好基層工作,只有真正俯下身子,才能知道群眾需要什麼。駐村以來,劉保林與村組幹部同吃同住同勞動,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嚴格按照要求落實各項幫扶措施。稻堆村黨總支書記包柱平說:「劉保林同志來我們稻堆駐村以來,和村幹部一起走遍了名村各組,對每一戶貧困戶的情況都了如指掌,充分彰顯了一位老黨員、一位老民警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愛民情懷與積極作為。」

如今,這位體察民情的「大個子」,善解民憂的劉書記,仍不斷奔走在各村小組的田間地頭,挨家挨戶替群眾分憂解難,鞏固脫貧成果。稻堆村這幾年的發展,劉保林看在眼裡,樂在心裡,他堅信,有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再加上貧困群眾的奮力拼搏,大家的生活一定會越過越好。

(作者:本報特約記者陳克天通訊員寧圓圓文/圖)

相關焦點

  • 【駐村工作】記清水河縣韭菜莊鄉榆樹莊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鵬飛
    【駐村工作】記清水河縣韭菜莊鄉榆樹莊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鵬飛 2020-09-25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霑益區菱角鄉建立長效機制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常態化
    自愛國衛生運動開展以來,菱角鄉動員全鄉上下,對村莊、道路、河道等地集中開展清理整治,全面掀起了愛國衛生運動新熱潮,形成無盲區、無死角、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為有效鞏固愛國衛生運動整治成果,菱角鄉堅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規範化、常態化。
  • 記張家口市崇禮區白旗鄉西林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三元
    #決勝2020#,講述您身邊駐村第一書記的感人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張家口市崇禮區白旗鄉西林村,了解駐村第一書記陳三元的故事。張家口市崇禮區白旗鄉西林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三元——「三條路」詮釋他的扶貧抱負張家口市崇禮區白旗鄉西林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三元用三條路,完美詮釋了他的扶貧抱負。
  • 霑益區菱角鄉清理房前屋後垃圾 著力提升鄉村顏值
    近日,在菱角鄉各村看到,村民們正自發清理房前屋後垃圾, 排走陽溝汙水,打掃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改善人居環境。眼下,菱角鄉通過生活垃圾、陽溝清理、畜禽養殖、堆碼規範等方面著手,並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懸掛宣傳標語等形式,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環境意識和養成健康生活習慣,鄉村幹部全民參與,號召村民切身投入整治工作中,打造示範院落和家庭。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左手抓防疫 右手抓脫貧——吉林駐村第一書記返崗記
    新華社長春3月23日電題:左手抓防疫 右手抓脫貧——吉林駐村第一書記返崗記新華社記者郎秋紅從正月初三開始返崗,初七全部到位,在過去的50多天裡,吉林省1400多名駐村第一書記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復產、脫貧攻堅,在兩個戰場衝鋒陷陣,成為群眾的「主心骨」「定心丸」。
  • 衝在戰「疫」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記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駐從江縣...
    衝在戰「疫」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記貴州廣播電視大學駐從江縣剛邊鄉加麼村駐村第一書記張碩    貴州廣播電視大學    2020-02-04 大 中 小
  • 記廣西三江縣獨峒鎮八協村駐村第一書記邵濱
    原標題:記廣西三江縣獨峒鎮八協村駐村第一書記邵濱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執法和反壟斷處四級調研員邵濱,平時話不多,但做起事來有股執拗勁。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獨峒鎮八協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後,正是憑著這股勁,他辦成了許多看似難辦的事,成為一名扶貧一線的尖兵。 部隊轉業的邵濱深知,打勝仗需要一支團結的隊伍,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村委班子。 2018年3月,性格內斂的邵濱正式駐村,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 抗疫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
    面對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135名駐村第一書記主動放棄休假,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爭當守門員、宣傳員、勸導員。第一時間返村開展疫情防控萬安縣夏造鎮橫江村駐村第一書記肖力光,今年56歲。正月初二,肖力光不顧家人勸阻,主動放棄休假,返回所駐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橫江村地處偏遠,是萬安縣與遂川縣交界處。
  • 記滄州市海興縣張常豐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巍婷
    今起,由河北省委網信辦、河北省扶貧辦主辦,河青新聞網、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承辦的「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如果您身邊有令人感動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起添加話題詞#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講述您身邊駐村第一書記的感人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滄州市海興縣張常豐村,了解駐村第一書記張巍婷的故事。
  • 愛心播撒扶貧路 ——記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
    莽張鎮蔡店村駐村第一書記許金柱任職以來,緊緊圍繞「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脫貧攻堅」這一主線,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團結帶領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推動全村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2017年11月,雞公山管理區辦公室主任許金柱來到莽張鎮蔡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經過充分了解村情和入戶走訪後提出,建強基層組織,為脫貧提供堅強保障。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2日上午,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一德等領導視察了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布展情況,對全省駐村第一書記履職成效和幫扶成果表示讚許和肯定。
  • 駐愛滋病村第一書記的感人事跡
    商丘市睢陽區閆集鎮趙口村第一書記李龍同志,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紮根鄉村扶志扶貧,他幹事雷厲風行,工作務實創新,為趙口村辦了不少事實。他經常深入貧困群眾以及「愛滋病」患者之中,了解他們的困難,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
  • 雲南曲靖:第一書記的駐村手札
    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宣威市稅務局幹部李興雲主動請纓,和三個年輕小夥子組成駐村工作隊,去到了水坪村接下了駐村接力棒,著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易地扶貧可將當地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鎮上,享受安置區較好的生產生活條件、拓展增收渠道,但村民們並不願意搬。「在家我可以種點玉米、養幾頭豬就能維持收入,要是搬去鎮裡的安置小區,我沒有收入來源怎麼辦?」貧困戶徐昭宴在易地搬遷多次動員工作中都是這樣答覆。儘管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多次介紹政府幫扶措施,可以安排到扶貧車間工作和有就業招聘會自由選擇工作崗位,但是徐昭宴還是不放心。
  • ...初心的駐村幹部|黃果樹旅遊區黃果樹鎮石頭寨村駐村第一書記陳俊
    我叫陳俊,是黃果樹旅遊區工委政治部創建辦副主任,按照組織安排,自2018年擔任石頭寨村駐村第一書記至今已有近3年了。    3年來,我始終以石頭寨村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為己任,以石頭寨村全面實現小康為目標,帶領駐村工作組及村兩委幹部積極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役第一線,實現了7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目標,推動了石頭寨村鄉村振興。
  • ...記「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盧氏縣林業局派駐下莊科村楊...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王雪紅 通訊員 張海軍  「我在和陝西兩省三縣交界的玉皇山下莊科村擔任第一書記已經5年多,妻子在熊耳山橫澗鄉擔任人大主席一直管扶貧,相距90多公裡聚少離多……」在盧氏縣組織的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全縣巡迴宣講中,「河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
  • |駐村「第一書記」成幫扶「親人」——記中國人壽天津市薊州區...
    在孟憲存看來「群眾事無小事」,駐村以來他認真傾聽每一位村民的心聲,做村民們的「知心人」,辦村民們的「瑣碎事」,3年時間裡這位蘆相莊村的駐村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成了蘆相莊村村民口中的「親人」。對於村民的肯定,孟憲存說:「當定點幫扶組踏進蘆相莊村的那一刻,所有的工作人員已經把蘆相莊村當成了第二故鄉,村民的大事小情都是自家事。」
  • 以心駐村,奉獻青春——記鳳山縣鳳陽社區第一書記林丹丹
    但經歷了生死劫難的林丹丹選擇報考廣西選調生,被分配到國家級貧困縣鳳山縣工作。「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鍛鍊和奉獻青春。」林丹丹說。在主動請纓之下,2017年8月,她被安排到鳳山最偏遠貧困的砦牙鄉工作。不久,林丹丹又主動請戰駐村。
  • 記中國電信福建公司駐松溪巖後村第一書記金時恆
    2018年底,福建省級重點貧困村——南平市松谿縣河東鄉巖後村,順利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多虧我們村裡來了個金書記,用三把『金鑰匙』打開了我們的脫貧路」巖後村村主任賴鎔思自豪地道出脫貧的原因。這位金書記就是扶貧駐村第一書記——金時恆,他是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的優秀業務骨幹。
  • 31名駐村第一書記這樣工作
    挺身而出,奔赴前線,不分晝夜連軸轉,團結帶領廣大黨員群眾開展部署、宣傳、排查、值守和應急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番禺區31名駐村第一書記為抓牢抓實基層疫情防控作了突出貢獻,彰顯了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近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近這些駐村第一書記,了解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