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文:海倫凱勒
音:阿通伯徐濤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丨海倫凱勒
朋友,如果我有三天能用眼睛看到東西的話,我最喜歡看到什麼呢?並且我希望你也想一想這個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能看見東西的話,你將怎樣使用自己的眼睛呢?假如你知道,當第三天的黑夜來臨以後,太陽就永遠不會在你面前升起,你將怎樣度過這短暫插入的寶貴的三天時光呢?你最高興看到的是什麼東西呢?
自然,我最希望看到的是那些在我的黑暗年代裡,對我變得最親切的東西。我常常在內心裡呼喚著,讓我看看這一切吧!這樣,我就能把對它們的記憶帶到黑夜裡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溫和的、使我的生活變得有價值的人們。首先,我要長時間地凝視我親愛的老師Macy夫人的臉,在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她就來到我們家,是她為我打開了外部世界。我要從她的眼睛裡,看到她面對困難的堅強毅力,和她那經常對我顯示出的對於人的同情心。
我要把我所有親愛的朋友都叫來,好好地端詳他們的面孔,把他們內在美的外貌深深地印到我的心裡。
我還要看一張嬰兒的面孔,這樣,我就能看到一種有生氣的、天真無邪的美,一種沒有經歷過生活鬥爭的美。
啊,我還要看看我那一群忠誠的、令人信賴的狗的眼睛,它們的熱情、溫柔而又淘氣的友誼,使我感到溫暖。
我要用虔誠和崇敬的目光凝視我所讀過的那些盲文書,不過這目光將 更急切地看到供有視力的人閱讀的印刷書。因為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裡,我讀過的書和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成為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
下午,我將在森林裡做一次長時間的漫步,讓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世界的美色裡。
當夜幕降臨,我以能看到人造光明而體驗到雙重的喜悅。這是人類的智慧在大自然規定黑夜的時候為擴大自己的視力而發明創造的。
在第一個擁有視覺的夜晚,我將睡不著,心中充滿對於這一天的回憶。
第二天,我將伴著曙色起床。我要用這一天對整個世界從古到今做匆匆的一瞥。我要看看人類進步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看看歷代的興衰和滄桑之變。
自然,這只能通過參觀博物館。
我經常到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去,用手無數次地撫摸在那裡展出的物品,我是多麼渴望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這經過縮寫的地球歷史啊,那裡實在是一個使用眼睛的地方啊!
你們有視力的人,可以在那兒度過無數個大有所獲的日子,可是我,在想像中能看見東西的短短三天裡,對此只能做匆匆一瞥就得離去。
我的下一站將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像自然歷史博物館揭示的是世界的物質方面那樣,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展現出人類精神的無數個側面。在它的巨型大廳裡,當我們觀看埃及、希臘、羅馬的藝術時,就能感受到這些國家的精神面貌。
我的手在那些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塑上停留過,它們都是我指尖上的朋友。對於這些能用手觸摸的藝術品,我能理解它們的意義。伸是對於那些只能看不能摸的東西,我就只好猜測那一直躲避著我的美。現在我能用自己的眼睛來看它們了,整個宏偉的繪畫世界將向我敞開,我要設法通過藝術來探索人類的靈魂!
我將在劇院或者電影院度過我能看到東西的第二個夜晚。我是多麼希望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哈姆雷特那迷人的形象,我是多麼希望模仿優雅的哈姆雷特的每一個動作:啊,我想看的戲實在是太多了,這個晚上,戲劇文學中的許多高大形象將爭先恐後地出現在我眼前。
你們有視力的人想看什麼都行啊,不過我懷疑你們中間究竟有多少人 當全神貫注於一幕戲、一部電影,或者是別的景象的時候,會意識到,並且感激視力所產生的寄跡呢?
第三天,這是我想像中能看見東西的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啊,我沒有時間去悔恨或者渴望,因為我想看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這一天,我要在現實世界中,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度過平凡的一天。於是,紐約成了我選擇的目標。
我匆匆忙忙登上帝國大廈的頂層。前不久,在那裡,我通過秘書的眼睛看到了腳下的城市。我急於要把想像力和真實感做一次比較,我相信,展現在我面前的這幅畫卷一定不會使我感到失望,因為它對我來說,將是另一番世界的景象啊!
我開始週遊這個城市。我站在它的―角,僅僅看看來往的人群。看到微笑,我感到欣慰;看到果斷,我感到驕傲;看到疾苦,我產生憐憫……我要到花園大街去,到貧民區去,到工廠去,到孩子們玩耍的公園去!我的心充滿了對人和物的憧憬,我的目光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東西。
我確信,我一定會成為一個櫥窗前的常客,看著那多姿多彩、五光十色的陳列品,一定會感到賞心悅目啊!我怕在這最後―天晚上,我還會再次到劇場去,看一出狂喜的滑稽戲,以便欣賞到人類精神世界中喜劇的梵音。
到午夜,我從盲人痛苦中得到的暫時解脫就要結束了。永久的黑暗將重新籠罩我。
只有當黑暗重新降臨時,我才會感到,我沒有看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不過,我的腦海裡將充滿了壯麗的回憶,以至於我根本沒有時間去懊悔。
朋友,如果有朝一曰你也會變成一個盲人,如果你真的面臨那樣的厄運,那麼,你的眼睛就會向過去從不留神的事物睜開,為即將來臨的漫長黑夜儲存記憶。你將會一反過去的常態去使用自己的眼睛,你所看到的東西都會變得非常的親切,你的目光將捕捉和擁抱任何一個映入你眼帘之內的東西。最後,你將真正看到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在你面前敞開!朋友,讓你所有的官能都發揮最大的作用,為你能感受到世界向你展示的多種多樣的美和歡樂而自豪吧!在所有的官能中,我相信,視力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
阿通伯徐濤
朗誦藝術愛好者,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首屆十佳主持人,連續三屆擔任杭州人民廣播電臺首席主持人,現任杭州電視臺明珠頻道《阿通伯工作室》主任兼《健康匯》欄目製片人、主持人。
作者
海倫亞當斯凱勒又譯為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盲聾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阿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塔斯喀姆比亞。她在19個月的時候因為一場高燒,不敢睜眼,不面對太陽(面對角落),不僅奪去了視力和聽力,還使她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導師安妮莎莉文(Anne Sullivan Macy )[有些地方翻譯不同]走近了她的生活,在她的幫助下,海倫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在她導師的悉心教導和盲人學校的教學下,她熱愛生活並從中得到許多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脾氣不再暴躁,甚至開始和親人以外的人溝通。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成為了一位學識淵博,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五種語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END
聲音,穿透靈魂
誦讀,抵達內心
大家丨經典丨誦讀丨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