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於啃老族的定義
百度百科:啃老族,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啃老族」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
特別體現在日本的「繭居族(不工作,也不外出,生活全部依靠父母)」中,與現實社會更是幾近絕緣。
據我國2018年度發布的《兒童、青年白皮書》則顯示,16-39歲的青壯年「繭居」者全國不完全統計仍然有54萬人。
對啃老界定的幾個程度
1、在法律上:父母作為監護人,對於子女應盡的撫養和教育的義務只需要持續到他16歲,最多管到18歲。一般在18歲後拿父母的錢就算啃老了,包括大學的學費、生活費。但按照目前社會情況來看,完全是趨於正常普遍的。
2、超出父母能力的啃老,虛榮性消費的啃老。
3、不以啃老為恥,反以為榮。一邊毫不猶豫的從父母那兒像薅羊毛一樣啃掉父母積攢一輩子的辛苦錢,一邊毫不吝嗇的大花特花,維持著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
買房、買車——父母「幫忙」;
旅遊、購物——父母「贊助」;
名包、潮鞋——父母「滿足」。
甚至飯要回爸媽家吃,連日用品都是從爸媽家裡拿。
是什麼讓這一代年輕人放棄獨立自由的獨居生活,選擇當「迴旋鏢」一代,住回到父母的房子中呢?
二、現實的社會壓力
北上廣容不下肉體,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在許多城市裡,年輕人靠「啃老」過活,家庭存在「啃老」問題隨著人口壓力的增多,經濟水平高速發展,物價的升高,呈現愈加普遍態勢。
根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在城市裡,有60%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的現象,其中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養著,成為社會中的「啃老族」。
1、高房價
從一線城市房價走勢看來,從09年到19年的十年間,
廣州房價翻了3倍;
北京房價翻了5倍;
上海房價翻了6倍;
深圳房價翻了7倍。
2018年1 -- 4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858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8.9%,很快全國新房均價破萬。
不僅是在中國,在實施獨立式教育的西方,也被高房價給逼慫了。
在美國,Zillow2019年的數據顯示,千禧一代近22%,即超過1400萬的年輕人,仍然與父母住在一起,達到了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
在英國,與父母同住的20歲至34歲人口比例從1997年的19.48%(相當於240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25.91%(相當於340萬人)。
2、低收入、高債務
滙豐銀行最近調查顯示,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令人吃驚的1850%,該群體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12萬元人民幣)。
90後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人均負債高達12萬。
然而更扎心的卻是90後的儲蓄率,主要體現在為:一是「愛花錢」,二是「窮」。
2019年人名日報發布的《90後的財貌圖譜》來看,月薪在3000~5000元之中的人數所佔的比例最高,為27.73%,3000以下的有約17%,其中月收入1.5w以上的人數約佔總人數的9%左右。
相信對於在座的各位來說,生活中除了最大的吃、車房貸佔據較大開支外,還有美妝服飾,一般的護膚品套裝近千元,一雙新發售的品牌鞋子幾千,更不用說要花費幾個月工資的的手機了。
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1、伸手要錢就是在壓榨父母?
對於許多人來說,人生中最煎熬的莫過於伸手要錢,每次都是巨大的心理博弈和掙扎,但這種情緒並非是心有愧疚,而是怕父母不給錢,或者埋怨自己。
越是用這樣的表情包,就越能體現要生活費時候的內心煎熬和忐忑。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描述的。
有一天小男孩的爸爸問他:「你能搬起地上的石頭嗎?」
小男孩試了一下,說:「不能。」
爸爸問:「你真的盡力了嗎?」
小男孩又試了一次,無奈的搖了搖頭,對爸爸說:「我盡力了,可我還是沒法搬起石頭。」
爸爸說:「你沒盡力!因為我就在你身邊,你卻從未想到找我幫你搬起石頭。」
因為混社會真的太難了!
就例如買房,如果要靠我自己,估計還得再等上二十年。
但是真正長大後,現實重重地把我拉扯到了地上。我悲哀地發現,如果不伸手的話,那肯定是短期內買不起房、結不了婚的。
但事實上,在特定的情形下,父母反而也會得到一些益處,可能是經濟上的、情感上的、陪伴上的,每個家庭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是存在的。
我們也可以適當地握住父母的手,靠著他們的力量,爬上更高的高度。
2、左腿是智力,右腿是努力。
以廣東的房價為例,依靠父母支援的那些人買了房子,幾年後房價陡然之間翻了好幾番,孝順與骨氣,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一點用都沒有。
在資本的原始積累的時代,堅持當一個謙謙君子,大多數時候會被現實打擊的體無完膚。
很多人內心都有一種個人英雄主義情節,覺得靠自己白手起家打拼最光榮。
然而,現實卻給你一個過肩摔,再啪啪打臉。
當年堅持不啃老的那些人,現在已經無力買房;掏空父母積蓄在一線城市買房的那批人,做了人生最正確的決定,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
公眾號:小本備忘錄
其他文章連結:
這次的疫情,讓我們明白了什麼?
在喪文化中「絕地求生 」
90後,修己而後可以愛人
20多歲,設置好人生秘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