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要錢≠一味啃老

2020-12-16 小本備忘錄

一、對於啃老族的定義

百度百科:啃老族,它是指一些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啃老族」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

特別體現在日本的「繭居族(不工作,也不外出,生活全部依靠父母)」中,與現實社會更是幾近絕緣。

據我國2018年度發布的《兒童、青年白皮書》則顯示,16-39歲的青壯年「繭居」者全國不完全統計仍然有54萬人。

對啃老界定的幾個程度

1、在法律上:父母作為監護人,對於子女應盡的撫養和教育的義務只需要持續到他16歲,最多管到18歲。一般在18歲後拿父母的錢就算啃老了,包括大學的學費、生活費。但按照目前社會情況來看,完全是趨於正常普遍的。

2、超出父母能力的啃老,虛榮性消費的啃老。

3、不以啃老為恥,反以為榮。一邊毫不猶豫的從父母那兒像薅羊毛一樣啃掉父母積攢一輩子的辛苦錢,一邊毫不吝嗇的大花特花,維持著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

買房、買車——父母「幫忙」;

旅遊、購物——父母「贊助」;

名包、潮鞋——父母「滿足」

甚至飯要回爸媽家吃,連日用品都是從爸媽家裡拿。

是什麼讓這一代年輕人放棄獨立自由的獨居生活,選擇當「迴旋鏢」一代,住回到父母的房子中呢?

二、現實的社會壓力

北上廣容不下肉體,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在許多城市裡,年輕人靠「啃老」過活,家庭存在「啃老」問題隨著人口壓力的增多,經濟水平高速發展,物價的升高,呈現愈加普遍態勢。

根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在城市裡,有60%以上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的現象,其中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老年人養著,成為社會中的「啃老族」

1、高房價

從一線城市房價走勢看來,從09年到19年的十年間,

廣州房價翻了3倍;

北京房價翻了5倍;

上海房價翻了6倍;

深圳房價翻了7倍。

2018年1 -- 4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均價858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8.9%,很快全國新房均價破萬。

不僅是在中國,在實施獨立式教育的西方,也被高房價給逼慫了。

在美國,Zillow2019年的數據顯示,千禧一代近22%,即超過1400萬的年輕人,仍然與父母住在一起,達到了2000年以來最高水平。

在英國,與父母同住的20歲至34歲人口比例從1997年的19.48%(相當於240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25.91%(相當於340萬人)。

2、低收入、高債務

滙豐銀行最近調查顯示,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令人吃驚的1850%,該群體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12萬元人民幣)

90後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人均負債高達12萬。

然而更扎心的卻是90後的儲蓄率,主要體現在為:一是「愛花錢」,二是「窮」

2019年人名日報發布的《90後的財貌圖譜》來看,月薪在3000~5000元之中的人數所佔的比例最高,為27.73%3000以下的有約17%,其中月收入1.5w以上的人數約佔總人數的9%左右。

相信對於在座的各位來說,生活中除了最大的吃、車房貸佔據較大開支外,還有美妝服飾,一般的護膚品套裝近千元,一雙新發售的品牌鞋子幾千,更不用說要花費幾個月工資的的手機了。

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1、伸手要錢就是在壓榨父母?

對於許多人來說,人生中最煎熬的莫過於伸手要錢,每次都是巨大的心理博弈和掙扎,但這種情緒並非是心有愧疚,而是怕父母不給錢,或者埋怨自己。

越是用這樣的表情包,就越能體現要生活費時候的內心煎熬和忐忑。

有一個故事是這麼描述的。

有一天小男孩的爸爸問他:「你能搬起地上的石頭嗎?」

小男孩試了一下,說:「不能。」

爸爸問:「你真的盡力了嗎?」

小男孩又試了一次,無奈的搖了搖頭,對爸爸說:「我盡力了,可我還是沒法搬起石頭。」

爸爸說:「你沒盡力!因為我就在你身邊,你卻從未想到找我幫你搬起石頭。」

因為混社會真的太難了!

就例如買房,如果要靠我自己,估計還得再等上二十年

但是真正長大後,現實重重地把我拉扯到了地上。我悲哀地發現,如果不伸手的話,那肯定是短期內買不起房、結不了婚的。

但事實上,在特定的情形下,父母反而也會得到一些益處,可能是經濟上的、情感上的、陪伴上,每個家庭各有不同,但是他們都是存在的。

我們也可以適當地握住父母的手,靠著他們的力量,爬上更高的高度

2、左腿是智力,右腿是努力。

廣東的房價為例,依靠父母支援的那些人買了房子,幾年後房價陡然之間翻了好幾番,孝順與骨氣,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一點用都沒有。

在資本的原始積累的時代,堅持當一個謙謙君子,大多數時候會被現實打擊的體無完膚。

很多人內心都有一種個人英雄主義情節,覺得靠自己白手起家打拼最光榮。

然而,現實卻給你一個過肩摔,再啪啪打臉。

當年堅持不啃老的那些人,現在已經無力買房;掏空父母積蓄在一線城市買房的那批人,做了人生最正確的決定,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

公眾號:小本備忘錄

其他文章連結:

這次的疫情,讓我們明白了什麼?

在喪文化中「絕地求生 」

90後,修己而後可以愛人

20多歲,設置好人生秘鑰

相關焦點

  • 90後「負翁」啃老成風,00後、10後「啃老無門」,究竟路在何方?
    毫無疑問90後「啃老」現象日益嚴重;對於90後,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評價。有人認為90後是懶惰、不思進取的。他們寧願呆在家裡花父母的錢也不願出去找工作自己掙錢。總之,在這些人眼裡,90後就是最不爭氣的一代。那90後啃老成風究竟為什麼?其實很簡單,一句話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 母親不同意,她用「新型啃老」對待老人
    現在的啃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沒有謀生能力,讓父母花錢養著,另一種是自己已經有了經濟能力,還依舊伸手向父母要錢。近年來,新聞上爆出的啃老事件越來越多,他們一沒錢了,就伸手問父母要錢,並且花了錢大手大腳,成為了父母的拖油瓶,但是父母看在是自己親生孩子的份上,也沒有辦法去說他們,知道,別在心裡默不作聲,依舊默默的付出著。
  • 微信伸手要錢,波及2億用戶,騰訊商業基因又來了
    騰訊的商業基因微信伸手要錢,早在意料之中,個人看來,這次面向2億個人創作者推出收費功能,不過是牛刀小試,向外界釋放信號,如果保持沉默,那麼大規模收費是指日可待的;日本、韓國、中國臺灣最有名的社交軟體叫做Line,幾乎和微信一樣,可是連表情圖片都要收費。
  • 以下啃老新模式已粉墨登場,年輕人花樣百出,老一輩苦不堪言
    文|秘籍君說到啃老一詞,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年輕人不肯工作、全然依賴於父母生活,這種毫無自理能力的依附就被稱之為啃老,帶有媽寶爹寶的意味。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發覺不對,為何子女已經獨立工作,我的晚年生活依舊如此勞累呢?
  • 當孩子伸手向你要錢時,千萬不能這樣做!
    整天就知道跟我要錢出去玩,一點都不知道節儉!別人家有錢,我們家比不起!」我相信,說出這樣話的家長,80%的可能不是家庭經濟困難,而是在向孩子「哭窮」。「窮養」孩子的心理在作祟,尤其是此情此景下,你對孩子一聲聲的抱怨,讓孩子深陷自責,更是倍感低人一等。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被刻意窮養是種怎麼樣的體驗?
  • 黃夏溫伸手要錢表情包合集 你的小可愛需要一點零花錢
    黃夏溫伸手要錢表情包合集 你的小可愛需要一點零花錢我——你的小祖宗要錢來了!
  • 中國遊客去非洲旅遊,街上的小孩看到就伸手要錢,到底該不該給
    中國遊客去非洲旅遊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些髒兮兮的非洲小孩伸出手問遊客要錢,他們看上去非常的可憐,讓人不由得生出一種憐憫之心,很多外國遊客看到之後都會將自己身上的零錢遞給他們,讓他們去買好吃的。這些小孩問遊客們要錢,一般是不會被拒絕的,碰巧有時候遊客身上沒有零錢,就會拒絕這些小孩。
  • 啃老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啃老這個話題由來已久,社會上對這種現象也比較關注。啃老比較普遍,我給其歸納起來,大概分為二種。第一種 、主動啃老我所說的主動啃老就是兒女生活有困難,主動要求父母資助他們。我來給大家舉一個真實的事例。這種現象也比較普遍,我認為這些都屬於主動啃老。第二、被動啃老被動啃老,就是子女不是主動地向父母索取,而是父母認為自己的養老金用不完,花不了,分些給子女使用。
  • 球員求助遼寧足協反被收費:解決問題你不行,伸手要錢第一名
    解決問題你不行,伸手要錢第一名,遼寧坐擁全國最大的體育人才基地,遲早要被敗光。
  • 一家3口組團「啃老」,60歲老人無奈落淚:兒子,我不用你養老了
    但是老一輩的一味偏袒,可能會讓小輩沒有感恩之心,反而認為老人做的這些事情都是應該做的。王大爺和老伴的生活就是如此,他和老伴育有一子一女,當女兒出嫁後,老房子只剩下了他和老伴居住。對於這個兒子,王大爺夫婦一向非常疼愛,有求必應。兒子結婚成家的時候,王大爺幾乎拼了老命給他們買房買車,周末老兩口還會幫著兒子一家帶帶娃。
  • 你是怎麼看待「啃老」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啃老」現象越來越嚴重。雖然「啃老族」給人的印象不是很好,但「啃老」也是分為幾種情況的。 一部分的「啃老」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外面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家裡的幫助,再加上好多大學生不想剛畢業找的工作就與專業沒有關係,從而短時間內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就需要父母的幫助。
  • 中國人民平均存款,你拖後腿了嗎,負債和「啃老」也是一種壓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不是一味的追求「超前消費」和「偽裝精緻」在日常開銷中,除了生活必需品和「提升生活品質」的花費外,有35%的貸款用於技能培訓,33%的貸款用於健身和運動中國啃老族?說到「啃老」是一件讓人羞愧的事情,但是現在啃老族越來越多,而且現在還出現「啃小族」其實不管是,啃老還是啃小,都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 房仕德:成龍是我弟弟,身價幾十億,但我不會伸手向他要錢
    哥哥房仕德更是表示,雖然成龍是自己的弟弟,但是他們不會向成龍伸手要錢,儘管自己的生活很艱難,但是親人之間就應該是純粹的,不應該摻雜金錢關係。這也說明,即便是家庭不好,成龍的哥哥從未想過去找成龍,因為親情就是用金錢也換不來的。如今的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圈子,成龍將兒子取名房祖名,也算是認祖歸宗,而且成龍還回鄉祭祖。可見成龍也是很在意血緣關係的。
  • 一種新型「女士啃老」已出現,專門在兒媳身上上演,讓人很不齒
    「啃老」這個詞我們已經屢見不鮮了,但是最近有一種「新型的女士啃老」形式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而且專門在兒媳身上上演,讓人感覺很不恥。兒媳好吃懶做,不斷壓榨公婆要說這新型的「女士啃老」,蘭蘭就是其中的一員。蘭蘭自從嫁到了現在的家裡,她每天都好吃懶做,家裡的家務活基本都是由她的公婆來做。
  • 「新型啃老」你對孩子的溺愛,可能是在「花錢買死」
    什麼是「啃老」 「新型啃老」與傳統·「啃老」的區別 新型啃老有哪些 1. 看望啃老
  • 子若強於我,要錢做什麼;子若不如我,留錢做什麼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說家裡有兒子的父母,如果他的兒子不能自立,沒有能力,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千萬不要給他找老婆,否則一個人啃老,可能會變成兩個人、甚至三、四個人啃老,父母能受得了嗎?作為一個男人,就要擔負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保護好自己的妻兒,給妻子依靠的肩膀。要對得起養育自己的父母,而不是一味地索取。
  • 已婚男人的霸氣回應:「我老婆伸手跟我要錢,關你屁事」
    這句話講得勇振氣血上湧,他忍不住,十分威嚴地大聲回擊:「我老婆在家帶孩子,伸手向我要錢。「我就是喜歡花錢來撫養我老婆孩子,這是在浪費我的時間。」勇振怒是肯定的,我養老婆孩子是樂意的,你們這些閒人只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說些有沒有。"你怎麼能理解全職媽媽是多麼的辛苦,我是多麼地感謝我的妻子。
  • 還是2.0版本 曾伸手向球哥要錢
    更重要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公司重新啟動,球爹甚至還在此前不久伸手向球哥要錢,這樣的操作不得不說真是讓球迷們大為不解,隨後球哥並沒有對其有過多的回應。如今,3B品牌推出關於男士、女士以及兒童的T-恤、運動衫、鞋子以及帽子等相關產品。
  • 沒有無緣無故的「啃老」,晚年還在被壓榨的父母,早該想到這一點
    "啃老"這個詞近年來好像很少被大家提起和討論了,但啃老的現象卻沒有好轉,很多老年人都因為孩子的啃老而活得非常悽慘。這樣的生活狀態也影響了兩代人之間的親子關係,說起自己啃老的孩子,老人們大多是恨鐵不成鋼。但為啥別家孩子就自強,自家孩子就啃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