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伸手要錢,波及2億用戶,騰訊商業基因又來了

2020-12-16 仙童說科技

從QQ到微信

微信用戶已超過10億,騰訊是當之無愧的社交霸主,跟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不同,騰訊憑藉社交軟體的優勢,根本不缺流量;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媒體公司,依靠實體經濟的廣告維持生活,流量是永恆的主題,如此說來,騰訊是吃喝不愁,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2010年,360的周鴻禕和騰訊的馬化騰拉開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最精彩的一幕,前者差點被「查水錶」,最終「跑路」香港,卻一戰成名,江湖人稱「紅衣大炮」;後者依靠當地部門,最終鎖定勝局,卻為人詬病,江湖人稱「深圳南山必勝客」。

經此一役,老馬悟了,騰訊開始改變。2010年也是國內網際網路發展的轉折點,開始由傳統的手機網際網路時代跨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以前只是將電腦軟體和網站「搬運」到手機上,而移動網際網路則以智慧型手機為主體。2011年,騰訊為擺脫QQ繁雜的包袱,推出微信。

舊病復發

QQ作為一款等級森嚴的社交軟體,如同封建社會一般,這不符合社交的平等原則;各種「鑽石會員」,總有一款可以收割用戶;QQ功能過於複雜,用戶偏向年輕化群體。微信則大為不同,十分簡單,甚至是簡陋,卻能將各個年齡層的用戶一網打盡。

微信是完全免費的,不存在各種花裡胡哨的內置收費功能,微信面前,人人平等;然而,最近微信推出了一項內置收費功能,可以說是舊病復發,波及2億微信用戶,釋放了一個不好的信號,一時間人人自危,似乎等級森嚴的封建王朝將要復闢。

據了解,2020年12月9日,微信正式推出了一項收費服務:面向視頻號微信用戶開通紅包封面定製功能,即完成視頻號認證的微信用戶可以定製紅包「皮膚」,定製費用1元1個,封建王朝正式復闢。

目前,視頻號微信用戶已超過2億,即2億的微信用戶將被波及,不禁讓人想到一句名言,不妨將其改寫為:「當微信向個人創作者推出收費功能時,我保持沉默,因為我不是微信創作者……後來,當微信要向我收費時,已經沒有人能為我作聲了!」

騰訊的商業基因

微信伸手要錢,早在意料之中,個人看來,這次面向2億個人創作者推出收費功能,不過是牛刀小試,向外界釋放信號,如果保持沉默,那麼大規模收費是指日可待的;日本、韓國、中國臺灣最有名的社交軟體叫做Line,幾乎和微信一樣,可是連表情圖片都要收費。

其實,一家公司舊病復發並開始收費,往往與其商業基因有關,那麼騰訊的商業基因是什麼?2010年之後的騰訊並沒有改變,只不過手段更為隱秘,顯性基因變成了隱性基因,騰訊的基因是擅長模仿、渠道控制,它是運動員,也是裁判,甚至是體育場都是它開的。

當年,不用QQ能用什麼呢?現在,不用微信又能用什麼呢?如果說微信會變成Line,或者是變成等級森嚴的QQ,那是一點都不奇怪。

總結

總之,微信已經伸手要錢了,波及2億視頻號微信用戶,弄出一個微信紅包「皮膚」,接下來呢?一家公司的商業基因是很難被改變的,如同生物體的基因一樣,在技術層面和道德層面都不允許被改變。

騰訊的商業基因,20多年來,用戶心知肚明,2010年的「3Q大戰」讓騰訊更為低調;既然商業基因不可改變,唯有利用基因的優勢,避免基因帶來的缺陷;伸手要錢可以,別把微信變成QQ,再次背上繁雜的包袱。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微信冒著被用戶反感的風險力推自己的視頻號?
    11月,微信進行了重大更新。微信視頻號直播在朋友圈得到置頂位。這是微信本月第二次在其關鍵功能之中添加視頻號入口,為其引流。雖然這個功能後來被證明還在灰度測試之中,但還是引起了很多用戶的反感。騰訊沒有短視頻基因?
  • 騰訊微信在美面臨封禁 硬抗還是服軟?
    雖然相比被強制出售的TikTok,微信在美國尚未到如此絕境,但這一禁令對騰訊同樣有很大的影響。騰訊的全球化或受到波及與字節跳動和華為不同,騰訊身上的全球化布局並不那麼引人關注。在美國,騰訊正在尋求提升存在感。
  • 騰訊2019年財報公布:遊戲收入1000多億 微信用戶是QQ2倍
    騰訊2019年財報公布:遊戲收入1000多億 微信用戶是QQ2倍2020-03-19 17:24出處/作者:PConline原創整合編輯:WW責任編輯:wengweiming   [PConline 資訊] 昨天騰訊公布了2019年財報,數據十分耀眼。
  • 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超過12億―― 騰訊:創新「朋友圈...
    在騰訊發展史上,漸進式創新和持續性創新始終根植其中,圍繞用戶體驗和需求的微創新引領騰訊將觸角延伸至網際網路生態的方方面面,構建起一片騰訊網際網路森林。截至目前,這家創立於22年前的企業市值高達5.3萬億港元,其產品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帳戶於今年超過12億。  騰訊如何看待創新?從創始人馬化騰的談話中可見一斑:比自己喪失公司控制力更可怕的是公司自我成長、自我創新能力的喪失。
  • 「侵吞」騰訊一個億,被「薅」之後,暴露了騰訊的倔強
    在該案中騰訊以違反不正當競爭法為由起訴廣州登堂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和廈門聯絡易科技有限公司。據判決書內容,被告在其主辦網站 "OK 微信管家"上,推銷微信管理軟體,該軟體可以獲取微信軟體的用戶信息、聊天內容、微信好友、微信帳號、微信紅包及轉帳、微信朋友圈等各類隱私數據,並自動生成統計圖表,擁有諸多微信無法提供的功能。OK微信管家通過薅微信羊毛獲利超1億。
  • 微信收費新規正式確定,12億用戶將受影響,該來的總會來的!
    導讀:微信收費新規正式確定,12億用戶將受影響,該來的總會來的!一說起騰訊QQ很多人都還是比較熟悉的,特別是很多80後和90後的人都曾擁有過自己的QQ號碼,但隨著大學畢業進入工作以後,很多人的社交軟體就由QQ變成了微信,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在微信在全國已經擁有了近12億的用戶,可以說在我們身邊除了老人和小孩以外,大多數的人都在使用微信這一社交產品!
  • 抖音訴騰訊背後:從商業競爭到反壟斷大戰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記   者丨張雅婷,實習生閆智婷 編   輯丨曹金良2月2日,抖音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正式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2月2日,抖音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正式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抖音方面主張,騰訊通過微信和QQ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構成了《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要求法院判令騰訊停止這一行為,並賠償抖音9000萬元。
  • 第三方工具偷竊微信用戶信息,與騰訊對簿公堂,利潤超過一個億
    一個信息不安全的軟體一定會被用戶拋棄的,微信作為騰訊最重要的社交產品,用戶早已超過十幾億,不僅在生活裡,除了幾個大廠,大部分公司在工作上也是使用微信溝通的。這麼大一塊肥肉,那些做第三方插件的怎麼可能錯過。於是在沒有微信授權的情況下,各種插件頻繁出現。
  • 一天1.5億!騰訊靠「賣皮膚」賺了多少錢?如今微信紅包也來撈金
    這一次騰訊又推出了微信紅包皮膚,想必此後必然也會引起一番熱度,畢竟一塊錢一個的價格並不貴,而現在微信的用戶規模那麼大,很容易有人為了圖新鮮定製。這樣一來,單單是通過微信紅包,騰訊在第一波至少就會有幾億的收入,而且之後這種「賣皮膚」的收入可以說是源源不斷的,況且這也不需要什麼成本,一個皮膚研發出來之後就可以一勞永逸,接下來只需要維持好「皮膚」的經營就好了。顯然,「賣皮膚」是一個暴利的產業,而這還只是騰訊暴利的冰山一角。
  • 伸手要錢≠一味啃老
    2、超出父母能力的啃老,虛榮性消費的啃老。3、不以啃老為恥,反以為榮。一邊毫不猶豫的從父母那兒像薅羊毛一樣啃掉父母積攢一輩子的辛苦錢,一邊毫不吝嗇的大花特花,維持著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2、低收入、高債務滙豐銀行最近調查顯示,中國90後一代人的債務與收入比達到令人吃驚的1850%,該群體欠各種貸款機構和信用卡發行機構的人均債務超過17433美元(約合12萬元人民幣)。
  • 12.03億!微信月活再創新高,騰訊C+B雙產品矩陣助力復產復工
    其中,微信月活再創新高,增至12.03億;受益於疫情期間線上經濟旺盛發展,小程序用戶迅速增長,日活躍帳戶數超過4億;騰訊視頻的訂購用戶數進一步增長至1.12億。縱觀整份財報,騰訊在疫情衝擊下充分呈現了巨頭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 騰訊「最嚴新規」被確認!觸碰微信底線將被封號,用戶要注意了!
    導讀:騰訊「最嚴新規」被確認!觸碰微信底線將被封號,用戶要注意了!根據微信官方的數據顯示,目前微信的用戶規模已經超過了12億,如此龐大的用戶群體也讓微信成為了中國社交軟體領域的最強霸主,幾乎很難有人能撼動微信在社交軟體領域的地位,而依靠著微信與QQ這兩大社交流量池,讓騰訊公司在很多領域的發展都十分的便利,其中就包括遊戲業務和視頻業務等等;隨著微信的快速發展,微信除了能社交以外,還聚集了支付轉帳、出行交通等眾多的功能
  • 社交黑馬誕生,700萬企業加入,用戶超2億,市場份額是微信4.7倍
    那麼提到社交領域,我們必然會想到騰訊公司,騰訊名下的兩大軟體可以說是社交領域的巨頭,馬化騰能夠擁有現在的成就與財富,也主要是依靠於QQ和微信。而同樣是網際網路產業的阿里巴巴,也曾想過要涉足於社交領域,但是多次嘗試之後還是沒有從馬化騰手中「咬」下一口肥肉。
  • 騰訊AI全景圖首次曝光,解密騰訊的真正基因
    在平臺層,騰訊通過騰訊雲等對外開放AI能力,打造AI生態。在場景層,騰訊AI服務於騰訊「兩張網」戰略,是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引擎之一。在消費網際網路領域,騰訊的AI已服務10億級用戶,應用於騰訊內部遊戲、內容、社交等100多個產品。
  • 騰訊手機QQ模仿微信 折射騰訊帝國自我迷失
    為何這次更新引起如此之多的用戶牴觸?我們從產品的界面來看看,騰訊都為把手機QQ做成什麼樣子了。引起用戶最大不滿的,就在於「全新的空間動態體驗」。筆者打開騰訊手機QQ4.0版,新版的界面無論是配色或是標籤的布局,都與微信界面非常相似,再看底部的四個標籤:消息,聯繫人,動態,設置。原有的「會話」標籤,此次更名為「聯繫人」,顯示近期聯繫的聯繫人列表,與此前功能變化不大。
  • 騰訊電商的第N次嘗試:微信小商店動了誰的奶酪?
    騰訊沒有電商基因  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網民數量暴增,電子商務市場開始迎來爆發式增長。當時最吸引眾人的是C2C的戰場。依託5.9億用戶量,2005年騰訊推出了C2C電商平臺拍拍網,和淘寶、eBay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 騰訊上半年收入2230億元 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增至12.06億
    商業化提速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增至12.06億值得一提的是,在騰訊擅長的社交領域,微信在加速「謀變」,實現從社交產品向數字經濟產品的轉化。一方面,小程序不斷升級商業服務能力,推出小程序直播、微信小商店、小程序訂單管理、交易保障、微信物流助手等系列能力,電商交易生態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微信與企業微信互聯互通升級,讓更多商家激活私域流量的巨大商業價值。同時,微信支付分正式開放查詢功能,已支持超千種信用服務。
  • 騰訊成宅經濟最大贏家:《和平精英》崩了,微信小遊戲火了
    文/ 楊松 編輯/ 鄢子為在疫情之下,戶外娛樂活動被取消,春節假期通過遊戲來消磨時間的用戶暴增,遠超往年。面對蜂擁而來的用戶,騰訊伺服器「崩了」。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騰訊旗下手遊產品《和平精英》伺服器宕機。官微稱,「正在十萬火急對伺服器進行擴容」。《和平精英》有多火?截至2月5日,微博話題「和平精英崩了」的閱讀量高達1.6億,討論2.4萬,用戶在線吐槽遊戲卡頓,難以登陸。
  • 微信官方:84%用戶對朋友圈廣告持正面態度
    1月25日開始,微信朋友圈第一波廣告開始傳播,一時間引發微信朋友圈一片討論,有不少用戶的朋友圈瞬間就被這些廣告的截圖刷了屏。  沒錯,微信廣告確實來了,還來得很突然,很強勢,很隨意。不像當年的微博廣告那樣令人反感,如今的微信廣告似乎正在成為用戶茶餘飯後的話題。騰訊方面也為這一次微信廣告的公測下了不少工夫。從用戶篩選到推送位置、時間等,都經過了計算和測試。
  • 人均月薪7萬6,每天淨賺3億多,騰訊三季報太亮眼!券商繼續...
    與收入增長相匹配的是用戶數量的增加。第三季度,騰訊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躍帳戶12.1億,同比增長5.4%;QQ的智能終端月活躍帳戶數6.174億,同比減少5.5%;收費增值服務帳戶數同比增長25%至2.13億,主要來自視頻及音樂內容服務會員數的增長,其中視頻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20%至1.2億,音樂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46%至約52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