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最近這段時間大家總會想快過年了,不願有太多的煩心事,但病痛在來臨之前不會選擇時間,雖然我們應該及時就醫,但巨額的醫療費用也會讓普通的人受到打壓。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就像醫生也會出錯,手術過後也會引發其他事故一樣。這不就有一位女子做鋼釘手術,沒想到第2天鋼釘都翹起來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記者接到了浙江杭州董女士的求助,她表示前段時間自己右手小拇指因為撞到桌子導致骨塊脫落,需要用鋼釘進行固定。在記者趕到現場後,發現董女士依舊躺在病房裡休養,雖然已經進行過手術,但情況並不樂觀。她說:「從晚上7點多一直疼到第2天下午,醫生過來就說3根鋼釘全都翹起來了,還承諾再1次手術不需要我來承擔費用。」
董女士目前已經做了第2次手術,而這次不是鋼釘而是縫合,一直以為是免費,沒想到當天跟醫生協商時,主治醫生竟改口否認「我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雖然董女士當時沒有和醫生籤字畫押,但沒必要為了4000塊錢的手術費用冤枉一個醫生。董女士說:「至於嗎?說好的話又不認了!」
帶著她訴求,記者又見到了主治醫生黃醫生,本人不接受採訪,但可以確認:1.之前在手術沒有問題,鋼釘之所以跳起很可能是不小心碰到了。2.作為一名醫生,自己不可能說出減免費用的話。雙方各執一詞,鋼釘手術換為縫合手術一事,醫生解釋這都是綜合患者的病情考慮的。最終經過協商,雙方同意在醫務科的介入下再重新作出協商。
此事一出引發眾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小心醫生,我也碰見過這種手段。不管說沒說醫生都要向患者解釋清楚為什麼會翹起,如果是因為一開始就沒有固定牢,這筆責任自然不用患者來承擔。連時間都沒有搞清楚,就讓患者稀裡糊塗地上了手術臺,這根坐地起價又有什麼區別?
也有網友表示:我從來不信醫生說說的那些話,看病吃藥都是面向我們自己,更別說是手術了,醫生給我們做手術用的那些藥,醫療設備更花費的時間,人力物力俱在,怎麼可能說免費就免費?但我覺得這件事確實有點太窩囊了。
筆者觀點:
對於剛接受完手術的病人來說,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手術部位,特別是對於骨折的患者來說一定不要多動。雖然董女士進行了二次手術,但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而且手術性質也有所改變,如果醫生建議患者進行二次手術修復,但也要提前說明定的翹起情況。畢竟一次手術很可能帶給患者二次傷害,同時也讓醫院貢獻了藥品,這個藥費到底算在誰身上,不能通過單方面就能決定。
今日互動話題:
大家覺得二次手術的費用,
到底應該由誰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