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蔬菜不如種海參果,從種到收四個月,效益相當可觀

2020-12-26 鄉村話鄉情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農村的大力扶持,各地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種植方面,各種各樣的新品種也是不斷推出,以前人們從沒見過、聽多的果蔬品種,現如今也都出現在人們的面前,而且有的品種特別受人喜歡,在市場上賣的非常好,一些敢於搶先種植的農民,自然也獲得了客觀的收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近幾年非常紅火的一種水果,相信你會喜歡上它。

種植蔬菜不如種海參果,從種到收四個月,效益相當可觀。

這種水果叫火參果,又叫火星果、海參果等,還別說,長得還真有點像海參,可能很多人聽說過、也見過,別看它長得很奇特,但卻好吃,在市場很受歡迎。原產於非洲,就像葫蘆、黃瓜一樣,爬藤生長,果實外面帶刺,形狀十分漂亮,現在很多國家都有種植,我國福建、雲南、山東、江蘇等地均有種植,從種到收僅需四個月,是一種一年可以多次種植多次收穫的水果品種。

火參果被稱為新一代健康綠色營養水果,其肉質細膩,鮮嫩多汁,味道清香,吃起來就像果凍般的口感,清甜爽口,吃過之後,嘴裡會留有餘香,而且火星果外觀非常美麗,很多人買回去都不捨得吃,專門作為一種工藝品擺設在家中,在市場上也是特別好賣,人們不但喜歡它的味道和口感,也喜歡它美麗的外貌。

火參果在生長期外皮是綠色,成熟後變成金黃色,植株長勢旺盛,坐果率高,果實從開花到收穫約一個多月,整個生長期僅需100多天就可以陸續收穫果實,畝產鮮果5000斤左右,近幾年各地的價格也沒有太大的變化,每市斤一般4-10元左右,論個賣的話,一個250克左右,賣價3-5元,一畝地可以結8000-10000個果實,畝收入是非常可觀的。

火參果喜歡在乾燥和炎熱的環境下生長,高溼多雨容易得病,不耐寒冷,一般溫度能達到20度以上,開花結果時的溫度達到25度以上,只要能種植西瓜、黃瓜的地方一般都適應,大棚、露地、溫室都可以。但任何植物都有它的適應性,如果想種植,首先要考察好當地市場,看看當地市場是否認可,再一個就是不管種植什麼新品種,都要先進行少量試種,待成功了,種植方面的技術掌握了,再擴大規模,切忌不可盲目。

相關焦點

  • 農村種植蔬菜啥品種利潤大?三種蔬菜無需太多成本,效益卻挺高
    所以,對於普通農民,還是來點實際的比較好,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幾種不用多少成本,而且收入可觀,利潤還挺大的幾種蔬菜,供大家參考。1,大葉香菜香菜品種有很多,就目前而言,大葉香菜不僅產量高,也深受人們喜愛,而且香菜適應性強,可以一年四季種植,從播種到收穫僅需兩個月,一年可以種植好幾茬,大葉香菜一畝地可收穫4000斤,價格最低的時候兩塊錢一斤,高的時候賣到十幾元一斤,種植成本一畝幾十元的種子加上肥料,加在一起一畝地不超過300元,而一畝地最少也能收入5000元以上,是一種成本低、利潤大的種植項目,沒有任何風險
  • 鐵嶺:陳亞茹種植觀賞花卉效益可觀
    鐵嶺:陳亞茹種植觀賞花卉效益可觀 作者: 2018-01-16 10:44   來源:鐵嶺日報
  • 新民融媒:「南菜北種」效益高
    今年,瀋陽市于洪區農民曹殿舉在興隆堡鎮西高力村承包暖棚,搞「南菜北種」,效果很好,讓當地農民紛紛效仿。曹殿舉種植棚菜已經有40年經驗。今年年初他在興隆堡鎮租了19個暖棚種植白菜、芥藍、草莓、柿子等果蔬。由於管理科學,這幾種蔬菜長勢旺盛,深受採購商的青睞。
  • 回農村種地,種什麼成本低、效益好?
    那麼回農村種地,種什麼比較好呢?能夠成本低效益還好。我們住在北方,自然只能提供一些關於北方地區農業的參考,壽光如今是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種什麼的都有,還有一些北方水果也都賣的很好,具體來說我認為有機蔬菜、櫻桃、長果桑、玉米等農作物都是不錯的選擇。
  • 葛根的種植前景與種植效益分析
    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其種植面積是會非常廣泛的,因為它的生長適應環境強。現在隨著葛根的市場需求增加,其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那麼現在葛根的種植效益怎麼樣呢?今天就給大家談一談。一、葛根的市場上價格情況我們都知道葛根是一年生長植物,平時吃到的都是存貨。
  • 一場蔬菜批發市場裡的辣椒種收博弈
    到現在,窟窿臺蔬菜批發市場,已經成為一個擁有13個田頭市場的市場群,帶動周邊65%的農戶。不過,當地菜農也表示,和壽光相比,窟窿臺蔬菜批發市場的品種相對單一,「春秋兩季,春菜主要是豆角,秋菜主要是尖椒和甜椒,其中尖椒佔多數,甜椒多是輪作時換種」。
  • 蘆筍味道好營養高,市場需求量大,種植收益相當可觀!
    蘆筍味道好營養高,市場需求量大,種植收益相當可觀蘆筍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菜品,蘆筍中硒的含量極其豐富,味道也鮮美好吃,更是具有抗癌,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多種功效,是人們最受好評歡迎的蔬菜之一,因此市場中對蘆筍的需求量很大。
  • 大棚蔬菜種植利潤怎麼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大全
    近年來大棚蔬菜非常的普遍,其優點是可以人為控制蔬菜上市季節時間,是種植戶增收的方式之一,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但是有很多人對大棚蔬菜存在一些錯誤認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 2021年農村種什麼好?我覺得這三種挺不錯,效益高還簡單
    現在農村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大多都是靠種植和養殖,種植和養殖永遠都是農村創業的首選,那麼,2021年馬上就要到了,在來年有哪些值得種植的農作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選出了收益快、效益高,值得種植的三種農作物,以供大家作為參考。
  • 中和農信:管種管收管賣,讓種植戶「省點心」
    近幾年新樂周邊村落都流行頭棚種甜瓜,下茬種西紅柿的路子,許多村民對下茬番茄都十分頭疼。「番茄一直在種,但不怎麼掙錢,不如種瓜來錢快。」一位大叔搖頭道。 專家在了解了大叔以往的種植模式之後邀請他晚上去聽一場免費的課,就知道自己為什麼種西紅柿不掙錢了。
  • 【視頻新聞】世邦農業供港蔬菜產業園:以創新供給結構促蔬菜產業...
    今年58歲的張花菊是禹王鄉郭裡村的村民,曾經以種植桃子、葡萄等作物為主要收入來源,全家年均收入不到3萬元。今年4月份,在鄉政府的協調下,她把自家的13畝地全部流轉給世邦農業供港蔬菜基地,她和老伴就開始在基地裡務工,半年時間不僅學到了特色蔬菜的種植管護技術,收入也比以前多了。
  • 新疆伊寧縣:巧打時間差 錯季種蔬菜
    伊寧縣「果然美」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戶伍冬雲說:「我們現在種植的菜是冬季菜,冬季菜我們儘量種好,打個時間差,為我們自己多掙點錢。我種的是蘿蔔、大白菜、油白菜,還有蓮花白,我們這個時間就剛好出棚供應伊寧縣蔬菜市場, 讓大家吃到新鮮的蔬菜,我們的經濟效益也好。」
  • 如果你還年輕,種植金絲楠木樹,可能會給你創造可觀的財富
    但財富是靠積累,並將積累的財富發展事業,種植金絲楠木就是積累財富比較好的方式之一。 種2公分金絲楠木樹苗,種植20-25年,一百畝所產的效益可以建立一個企業,十畝所產的效益可以開一個好店鋪,一畝所產的效益可以買一輛中檔汽車! 「這是小葉楨楠,出金絲的概率高,是楠木中品種較好的。」龍興文告訴我們說。
  • 【設施】大棚蔬菜種植幾點技術
    大棚蔬菜是指在大棚上覆蓋塑料薄膜所種植出來的蔬菜。採用大棚覆蓋塑料薄膜種植蔬菜,人為地創造適宜的環境,調整蔬菜生產季節,調節市場需求,促進蔬菜優質高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從多數大棚種菜的農戶調查來看,效益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也有些農民種植大棚菜,效果不盡人意。
  • 同伴種植:為什麼菜園中的蔬菜需要「朋友」 及62種常用的驅蟲植物
    在菜園裡和菜園周圍種植的這些花卉非但不會佔用寶貴的種植空間,還能提供了許多好處。在這段視頻中,我們將探索花卉的力量,以及在菜園裡如何利用它們的好處。註:文章未完全翻譯和參照視頻內容,英語好的可直接觀看視頻,不好的請閱讀此文。單一種植的蔬菜更容易受到害蟲的侵擾,所以通過在作物周圍種上金盞花或波斯菊等花卉,它們自然會吸引以這些害蟲為食的益蟲,比如:蚜蟲,飛蠅到寄生黃蜂。
  • 種這些藥材收益還可以,值得農民一試
    農民在農村裡種地,要想獲得更高的效益,僅僅依靠玉米、小麥、大豆、稻穀等糧食作物是不賺錢的。因此有些農民為了過得更大的利潤,採取了以種植中藥材來代替糧食作物。 然而事實證明,一些中草藥的種植效益還是很可觀的,其利潤也在糧食的一倍以上。
  • 活動招募︱怎樣種出一個陽臺菜園——特色蔬菜新優品種及家庭種植...
    活動招募︱怎樣種出一個陽臺菜園——特色蔬菜新優品種及家庭種植栽培 2020-10-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裡陽臺可種20種蔬菜種子,陽臺種什麼菜比較容易
    家裡陽臺可以種很多蔬菜,如果家裡陽臺空間大,光線好的話,完全可以利用來種植蔬菜。陽臺種植蔬菜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陽臺的陽光要充足,如果陽光不好的話,那麼很多蔬菜種了效果就很差。因為對植物來說,陽光是最重要的。陽臺上可以種的蔬菜有20多種。
  • 錦屏縣敦新壩區:規模種植效益高 瓜果飄香迎豐收
    一年可輪換種植三季,每畝年綜合產值達1.2萬元以上。「以前種水稻、玉米,產值低,現在蔬菜一年可以種三茬,一年到頭天天可以下地幹活,還有工資領。」新化所村村民羅春竹在談起規模化蔬菜種植,臉上樂開了花。據統計,2018年壩區經濟作物佔比僅為46.34%,目前經濟作物佔比為61.69%,上升了15.35個百分點,經濟作物佔比顯著提高。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永清縣瓦屋辛莊村:棚菜種植引領農民走上...
    村民陳志賢正在棚內打理蔬菜藤,他告訴記者,他家建有7畝多的大棚,隨著蔬菜價格的上漲,今年一棚蔬菜可以收入幾萬元。村民 陳志賢以前生活條件不如現在好。現在村兒裡發展比較好,我們新蓋了瓦房,現在弄大棚,又蓋了三層樓。36歲的陳志賢,20歲就開始種大棚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