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縣敦新壩區:規模種植效益高 瓜果飄香迎豐收

2021-02-15 杉鄉錦屏

初冬,錦屏縣敦新壩區瓜果飄香,生機盎然。村民們或是移栽菜苗,或是採摘果蔬,忙得不亦樂乎,一幅豐收的畫面盡收眼底。

敦新壩區位於錦屏縣東南部,耕地面積22829.6畝,橫跨敦寨鎮和新化鄉兩個鄉鎮,涉及新化所村、三合村、敦寨社區等18個行政村,覆蓋村民7282戶31555人,其中貧困戶2182戶8671人,是錦屏縣產業扶貧主陣地。

錦屏縣緊扣「八要素」,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在敦新壩區實施萬畝蔬菜種植,使壩區產業發展效果顯著。

因地制宜選產業  培訓農民增信心

我省農村產業革命開始實施後,錦屏縣依據壩區自然條件,以發展「短平快」的蔬菜品種作為主攻產業。一年可輪換種植三季,每畝年綜合產值達1.2萬元以上。

「以前種水稻、玉米,產值低,現在蔬菜一年可以種三茬,一年到頭天天可以下地幹活,還有工資領。」新化所村村民羅春竹在談起規模化蔬菜種植,臉上樂開了花。

據統計,2018年壩區經濟作物佔比僅為46.34%,目前經濟作物佔比為61.69%,上升了15.35個百分點,經濟作物佔比顯著提高。

「產業要發展,要從思想上入先手。」龍池村村支書龍紹海這樣說。新化所村、三合村等18個村的村支兩委、黨支部通過入戶、開院壩會等方式宣傳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與好處,從思想上改變村民們不願種的想法,「通過村裡開會不僅知道蔬菜一年可以種三茬,還給蔬菜買了保險,我就把4畝地流轉了。」今年65歲的新化所村村民陳憲梅說。

科學技術進田間  資金投入有保障

「面對村民不會種,種不好的問題,我們聯合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做好技術服務。」新化鄉北門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李成龍說。

目前該壩區技術培訓人數在1.4萬人左右。敦寨平江村村民楊細凡說:「不僅有錢賺,我還學會了種植西蘭花的方法。」

 在壩區每個蔬菜基地裡,負責技術服務的錦屏縣兩岸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都會配備五至六個技術員把關種植。   

 而資金籌措到位,也有效保障了壩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規模化種植。

 貴州山地美農農業有限公司是錦屏縣的平臺公司。「2018年以來,我們主要是以『三變資金』、自籌資金與中西部幫扶資金為主,『三變資金』我們籌了5000多萬元,自籌有341萬元,中西部幫扶資金在983萬元。」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姚才錦說。

新化北門蔬菜種植基地作為敦新壩區蔬菜種植示範性基地之一,目前節水滴灌設施、育苗中心車間、儲藏冷庫等設施建設已完成。該基地現建成大棚有240多個。而新化南門蔬菜基地總規模300畝,建有大棚26個,機耕道、灌溉水渠等基礎設施完備。

組織方式作用大  產銷對接賣得好

今年,敦新壩區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引進錦屏縣兩岸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黔泉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2家龍頭企業入駐壩區,負責建設管理、技術服務、產銷對接等;村支兩委、合作社負責宣傳、組織種植等;農民參與務工、入股等;組織方式的充分運用使壩區產業順利推進,以股權為紐帶,以產業為平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快速推進。

 錦屏縣兩岸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具有二十多年蔬菜種植經驗的企業。「我們採用訂單模式,35%的產品銷往東南亞地區,另外35%銷往廣東、江浙及周邊省會城市,剩餘30%由我們在北京、上海、貴陽等地的檔口銷售。」該公司管理員李海傑說。

「我們在壩區有冷庫兩座,配套冷鏈運輸車15輛,蔬菜在這裡集中後分發。銷往國外的,我們跟外貿公司籤有協議,物流有保障。」 該公司董事長李成勝說。

利益聯結增收入   基層黨建動力強

據了解,敦新壩區共覆蓋村民7282戶31555人,帶動了其中一大批村民務工。「一個月有2200多元工資,還有土地流轉費。」新化所村村民陳憲梅很滿意。

「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使企業和農戶的利益緊緊聯繫在一起,村民通過基地務工賺工資、土地流轉收租金、入股得分紅等形式實現了在家門口就能賺錢。

壩區內的新化鄉、敦寨鎮按照「強堡壘、聚民心、興產業、促發展」思路,以支部帶動、黨員帶頭、能人帶富為抓手,積極推行「十戶一體」抱團發展,形成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利益共同體。新化所村黨支部書記閔啟貴等黨員幹部,遠赴廣東、江西等地考研、選種,回來後帶領村民開展蔬菜種植。他說:「壩區產業轉型升級,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村民們積極性高漲。很高興看到我們這裡現代農業正在逐漸成型。」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吳運鎮 

錦屏縣融媒體中心:吳玉富 

相關焦點

  • 赤峰市林西縣:瓜果飄香醉人心
    室外北風肆虐,塵土飛揚,室內溫暖如春,瓜果飄香。赤峰市林西縣東山扶貧產業園,目前建有高標準智能溫室12個,以特色瓜果種植、觀光採摘為核心,利用地域優勢,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加快鄉村旅遊發展,農業生態旅遊扶貧富民效益初步顯現。
  • 儋州優先種植瓜果菜 豐富全省「菜籃子」
    擴大優勢農產品種植規模  2020年,儋州市大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繼續抓好撂荒地復耕,擴大優勢農產品種植規模,推廣種植黃金百香果、火龍果、金鑽鳳梨、海頭地瓜等高效經濟作物,優先發展瓜菜、水果等優勢農產品。
  • 瓜果飄香、文化浸潤、環境優美……這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你知道...
    瓜果飄香、文化浸潤、環境優美……這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你知道嗎?一條大治河橫貫東西,兩岸瓜果飄香,村內設施健全、村容優美,村民安居樂業……位於惠南鎮東南首的橋北村,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邁進。不久前,橋北村獲評上海市美麗鄉村示範村,讓村民們對村莊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
  • 臨夏縣河西鄉:瓜果飄香 產業興旺
    走進河西鄉尕李家村村民李永壽創辦的尕李家瓜瓜籽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瓜瓜籽、西瓜、西紅柿、聖女果等果蔬長勢喜人,有的已經進入採摘期。這兩年鄉上大力發展林果產業,這使他有了重新種植流失多年的河西瓜瓜籽等果蔬的想法,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投資近60萬元,成立了河西鄉尕李家瓜瓜籽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啟了他的「理想之門」。
  • 臨潁:這個村荷花香、魚滿塘,書聲琅琅、樹木蔥蘢、瓜果飄香
    石拐村自安辣椒種植合作社600多畝辣椒大豐收。石拐村書記在辣椒基地查看辣椒品質。辣椒地裡到處一片繁忙景象。辣椒種植合作社安排村裡貧困戶及剩餘勞動力10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60元。當你漫步在石拐村鄉間小道上,荷花香、魚滿塘、書聲琅琅、鳥語花香、樹木蔥蘢、瓜果飄香。隨處可見文明鄉村、富裕鄉村、幸福鄉村的迷人景象。孩子們在長廊下認真的讀書。
  • 瓜果飄香的小山溝
    好在最近幾年隨著市場的繁榮,人們又看到了本地水果現摘現賣、新鮮地道的優勢,開始大量栽植引進的優質水果,黃荊溝裡的不少人家有了自己的花果園,花果飄香的景象又開始重現了。但願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富裕,但願我的黃荊溝永遠瓜果飄香。               2020年6月
  • 葛根的種植前景與種植效益分析
    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其種植面積是會非常廣泛的,因為它的生長適應環境強。現在隨著葛根的市場需求增加,其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那麼現在葛根的種植效益怎麼樣呢?今天就給大家談一談。一、葛根的市場上價格情況我們都知道葛根是一年生長植物,平時吃到的都是存貨。
  • 與詩邂逅的芒市,你瓜果飄香的樣子真美
    與詩邂逅的芒市,你瓜果飄香的樣子真美 2020-06-21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產量高、效益好,國內首屆草莓AI種植比賽,人工智慧更勝一籌
    (攝影:龍遇春)「此次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鼓勵青年探索高性價比的人工智慧種植方案,通過多輪角逐,頂尖農人團隊展示了傳統種植技術的價值與意義,人工智慧團隊驗證了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可行性」,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助理代表張忠軍表示。
  • 2021年種植什麼前景好?怎麼種植收益高?
    所以,在選擇中草藥種植的時候,要選擇未來增長趨勢比較好的中草藥,比如黃柴胡、白朮、白芷、知母、紅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中草藥的種植和土壤、施肥等因素也有很大關係,比如沙土地比較適合種山藥、甘草;普通的含沙土壤則可以種植根類藥材,比如桔梗、知母、黃芩等;黏土壤則適合種植地上部分入藥的品種,比如金銀花、蛇床子等,所以種植戶要根據自身的種植情況來選擇品種。
  • 農村種植蔬菜啥品種利潤大?三種蔬菜無需太多成本,效益卻挺高
    在農村想搞一點種植真的是不容易,普普通通的農作物根本賺不了幾個錢,一些賺錢的經濟作物投資又高,一畝地就需要投入幾千上萬元,這對於很多農民來說,根本就不敢種植,怕投資這麼多錢,到時候萬一賣不出去咋辦?1,大葉香菜香菜品種有很多,就目前而言,大葉香菜不僅產量高,也深受人們喜愛,而且香菜適應性強,可以一年四季種植,從播種到收穫僅需兩個月,一年可以種植好幾茬,大葉香菜一畝地可收穫4000斤,價格最低的時候兩塊錢一斤,高的時候賣到十幾元一斤,種植成本一畝幾十元的種子加上肥料,加在一起一畝地不超過300元,而一畝地最少也能收入5000元以上,是一種成本低、利潤大的種植項目,沒有任何風險
  • 【「飛閱」中國】稻田藝術畫 「熊貓」迎豐收
    黃日強 攝  近年來,賓陽縣古辣鎮依託香米種植優勢,大力發展農旅融合產業。從2016年起,大陸村每年都繪製稻田藝術畫,創作了《西遊記》《八仙過海》等多幅作品,不斷提升稻田藝術畫和古辣香米知名度。同時,開展稻田文化藝術節、豐收節等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打卡。
  • 不同品種的紅富士,種植哪種效益高?果農不要把精力都放在這裡
    目前來說,我們種蘋果的果農種植紅富士蘋果的比較多,但是紅富士的品種又有很多,我們現在選擇哪個蘋果品種的經濟效益比較好呢? 我現在也是每年都要栽種一些紅富士,不斷發展規模,對於品種的選擇,我認為現在一些新品種都還是比較不錯的,能不能賺到錢關鍵在於個人的管理。
  • 鐵嶺:陳亞茹種植觀賞花卉效益可觀
    鐵嶺:陳亞茹種植觀賞花卉效益可觀 作者: 2018-01-16 10:44   來源:鐵嶺日報
  • 種植蔬菜不如種海參果,從種到收四個月,效益相當可觀
    種植蔬菜不如種海參果,從種到收四個月,效益相當可觀。這種水果叫火參果,又叫火星果、海參果等,還別說,長得還真有點像海參,可能很多人聽說過、也見過,別看它長得很奇特,但卻好吃,在市場很受歡迎。原產於非洲,就像葫蘆、黃瓜一樣,爬藤生長,果實外面帶刺,形狀十分漂亮,現在很多國家都有種植,我國福建、雲南、山東、江蘇等地均有種植,從種到收僅需四個月,是一種一年可以多次種植多次收穫的水果品種。
  • 2017年效益好中藥材種植查詢表
    2017年種植中藥材效益最好查詢表       (公斤)、元
  • 定點幫扶顯真情 精準滴灌拔窮根:農發行交出幫扶錦屏縣打贏脫貧...
    「按照總行部署,我們聚集脫貧目標,下足繡花功夫,做深做細做實」農發行貴州省分行行長張孝成說,針對錦屏特色產業、易地搬遷、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領域,農發行制定「十三五」期間金融服務目標計劃、編制扶貧項目清單,實施以規劃先行、整體授信、規模單列等措施,深刻切中錦屏發展脈搏;研究出臺定點扶貧縣的幫扶政策舉措,優化政
  • 濟南老張紮根西藏20年 換來雪域高原瓜果飄香
    原本只產藏蘿蔔、藏土豆的雪域高原何以瓜果飄香?是誰把蔬菜大棚搬上了海拔4000多米的白朗縣?又是誰創造了「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奇蹟?「是咱山東濟南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幹部人才將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引進了白朗縣,並將其做成了一項產業!」提起蔬菜產業,來自山東濟南的援藏幹部、白朗縣委常務副書記李盛利一臉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