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效益好中藥材種植查詢表

2021-02-13 亳州市亳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2017年種植中藥材效益最好查詢表       (公斤)、元

品名

種子價格

畝用量

播種期

生長期

畝產苗

畝產藥材

市場均價

白芨種苗

 160

 100

春秋

2年

1500

350-400

500

黃精種苗

 18

 150

春夏秋

3年

2000

600-850

65

北蒼朮苗

 22

  150

春秋

二年

1800

200-250

40

白朮種苗

 8

 100

春秋

一年

1600

350-450

26

覆盆子

 2元

660株

秋冬

多年

2萬株

100--150

90

丹參種苗

 12

 40

春夏秋

一年

5萬株

450--500

12

桔梗種子

 50

 4

春夏秋

一二年

40

300-350

28

金蓮花

3000

2000

春夏秋

二年

2萬株

100--150

120

牡丹種苗

0.30元

3500株

秋冬

多年

300

子200

25

黑柴胡種子

 60

3

春夏秋

二年

50

100-150

65

黑枸杞

 6

330

冬,春

多年

20

300-350

300

黨參種子

 120

育苗4

春夏秋

二或三

1200

400-450

35

松葉百合

30

120

秋冬

一年

1600

400-450

60

太子參

 35

30

秋冬

半年

450

180--200

150

黃芪種子

120

2

春夏

一年

60

300-350

22

金絲皇菊

1元

2200

六個月

5萬株

100-120

200

高山貢菊

0.2元

3000株

7個月

6萬株

150-200

80

薄荷種苗

8

50

四季


600 

400--500

10

蒲公英種子

80

1

春夏

連收多

籽15

300-350

9

奇亞籽

360

2

春夏秋

1年

籽200

150--180

120

旱半夏

38

100

春夏

半年

700

300

90

當歸種子

450

5

春夏秋

一二年

70

350-450

50

白癬皮

600

5

3年

籽30

400--500

80

前湖,石斛,何首烏,千層塔,重樓金銀花,玫瑰花,黃秋葵,白芷,遠志,魚腥草

白癬皮,赤芍,西洋參,茴香,辣木種子,澤瀉,連翹,杜仲,黃柏,紅豆杉,青錢柳

黃連,佛手,紫苑,雲木香,五味子,黑枸杞,秦九,玄參,元胡,貝母等等。

亳州市名貴藥材種植研究所,馮學品  13705684118 

 

 


金絲皇菊原產江西修水縣,因南宋詩人黃庭堅將修水藥菊進貢朝廷,被皇上賜名金絲皇菊而得名。金絲皇菊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金絲皇菊富含黃酮素,具有抗疲勞抗衰老的神奇功效。

1、菊花茶能夠清熱解火、消暑。菊花茶是最佳的降火良藥,比如像因為乾燥火旺而導致的痤瘡、喉嚨發炎、外感風熱、頭痛、口腔潰瘍等症,

2、防止眼睛疲勞。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來喝,能使眼睛疲勞的症狀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對恢復視力也有幫助。

3、明目養神。日常生活中多喝菊花茶不僅能夠明目,還能夠起到養神的作用,對於經常加班、熬夜的上班族可要多喝一些哦,絕對是有益處的哦。

4、防止輻射。日常生活中多喝菊花茶有助於防止輻射,對於大部分的上班族而言,經常對著電腦過久的話,就應該多喝菊花茶,這樣能夠牴觸電腦的輻射。

5、殺菌消炎。多喝菊花茶能夠幫助人體對抗多重病毒、細菌,能夠達到很好的抑制的作用。

6、消除眼睛浮腫。對於經常熬夜的朋友而言,早上起床後眼睛會出現浮腫的現象,可以用菊花茶來消除浮腫,用棉籤蘸取適量的菊花茶,塗於眼睛的四周,能夠起到消除浮腫的作用。

7、抗衰老。經常喝菊花茶還用抗衰老的作用哦,菊花茶也是一種保健茶,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些。


1、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乾燥果實。清熱解毒的中藥,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急性腎炎等。畝用種苗330株。多年生。畝採收連翹180-200公斤。市場價格30--36元。年畝效益7000元以上,逐年增加。


2、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以根入藥,有益氣、健脾、生津之功能。主治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後虛弱、心悸口乾等症。主產安徽、貴州、福建等地。太子參適宜溫和溼潤氣候,喜肥、怕澇、怕高溫、耐寒。種植時間為10月上旬至地面土壤封凍之前。畝用種根25-30公斤,生長8個月即可收穫,畝產幹藥100--150多公斤,市場價格150—160元 3、松葉百合藥食兩用1.潤肺止咳:百合鮮品含黏液質,具有潤燥清熱作用,中醫用之治療肺燥或肺熱咳嗽等症常能奏效。2.寧心安神:百合入心經,性微寒,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用於熱病後餘熱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夢、心情抑鬱、喜悲傷欲哭等病症。3.美容養顏:百合潔白嬌豔,鮮品富含黏液質及維生素,對皮膚細胞新陳代謝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防癌抗癌:百合含多種生物鹼,對白細胞減少症有預防作用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經,具有養陰潤燥,益氣養胃,生津止渴的作用,可治熱病。5、黨參有補中益氣、止渴、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用於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內熱消渴。[1] 懶言短氣、四肢無力、食慾不佳、氣虛、氣津兩虛、氣血雙虧以及血虛萎黃等症。但表證未解而中滿邪實的不能用。 該品功效與人參相似,治一般虛證,可代替人參使用;虛脫重證,則仍用人參為宜。秋季採挖,洗淨,曬乾。黨參屬植物全世界約有40種,中國約有39種,藥用有21種、4變種。黨參為中國常用的傳統補益藥,古代以山西上黨地區出產的黨參為上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之功效。現代研究,黨參有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黨參是補氣藥,以黨參為原料的中成藥有黨參養容丸、黨參健脾丸、脾胃雙補丸等305種,黨參還是我國大中出口創匯中藥之一,出口量約佔總產量的1\3,直播需生長2年,栽苗一即可收穫,一般畝產幹藥300公斤左右,市場價格30--40元,畝效益萬元以上。

6、黑枸杞又名黑果枸杞,枸杞屬類棘刺灌木,原產地為青海獨特的環境造就了黑枸杞喜陽、耐寒、耐旱、耐鹼、耐瘠薄的生活特性和極高的營養價值,黑枸杞含有4.3%花青素是藍莓18倍和大量有益微量元素,可預防並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血栓等多種疾病,並有預防癌症和延年益壽等功效。保健價值極高,2011年4月16日,新華社發布消息證明:黑枸杞提取物在提高免疫力、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降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腫瘤的藥物中均有廣泛的應用。栽植以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弱鹼性沙壤土為佳,自然壽命在40-60年。黑枸杞的效益可望比紅枸杞提高10倍以上,根據這幾年研究人員的分析比較,豐產期的黑枸杞每株年可產鮮果1.5-3.5公斤,每畝黑枸杞(以每畝550株合理)的鮮果產量可達800-1100公斤之間,乾果產量在200公斤右,每畝每年的純收益在5-8萬元以上。

8,蒼朮概述  蒼朮為菊科植物茅蒼朮或北蒼朮的乾燥根莖。春、秋兩季採挖,除去泥沙,曬乾,撞去鬚根。蒼朮商品主要來源於野生,北蒼朮主治與白朮同,「蒼朮有雄壯上行之氣,能除溼,下安太陰,使邪氣不傳入脾也」;「脾精不禁,小便漏濁淋不止,腰背酸痛,宜用蒼朮以斂脾精。」 

蒼朮的效益分析:蒼朮喜涼爽,怕高溫,耐寒,能耐-30℃的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黃紅壤土及微鹼性砂壤土均能生長。種植最佳時間冬春季節。蒼朮育苗一般畝產種苗600公斤,按亳州藥市最低16元/公斤計算,每畝收9600元左右。共投入1870元,扣除成本,每畝淨收益8800元以上。蒼朮栽苗10個月就可收穫,每畝用種苗100公斤,種苗款2200元左右,3年每畝收幹品500公斤。市場價40--50元,每畝收入超2萬元以上。

9、油用牡丹

    油用牡丹是一種灌木植物。分布於中國安徽省亳州市、銅陵市鳳凰山、甘肅省以及湖南湘西等。現在用於商業生產中的油用牡丹僅有鳳丹和紫斑兩個品種。油用牡丹是一種新興的木本油料作物,具備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點:高產出(五年生畝產可達300公斤,畝綜合效益可達萬元)、高含油率(籽含油率22%)、高品質(不飽和脂肪酸含量92%)、低成本(油用牡丹耐旱耐貧瘠,適合荒山綠化造林、林下種植;一年種百年收,成本低)。油用牡丹耐乾旱、耐瘠薄、耐高寒。安徽銅陵鳳凰山一帶的鳳丹牡丹8個月不下雨沒有旱死;甘肅蘭州、定西一帶紫斑牡丹種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乾旱、貧瘠山嶺上,年降雨量僅300毫米就可生長,每畝還能結籽400斤左右,並且這種地方生產出的牡丹籽油α-亞麻酸含量高達49%,被稱為腦黃金之最。

10、黃精育苗效益高,一年畝產苗10--15萬株,市場每株0.5--0.6元,效益5--6萬元。目前市場可以銷售0.8--1元,產值可達10萬以上。現在正是育苗時間,種子育苗每畝投入5--6000元,根莖育苗10000元。黃精5年不會降價,種植畝投入3500元,3年畝產量600--700公斤,市場價50--60元,產值3--4萬元。    
11、金蓮花(學名:Trollius chinensis Bunge)是毛茛科金蓮花屬的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30-100釐米。具藥用功能,可清熱解毒,主治扁桃體炎、中耳炎。金蓮花金黃璀璨,口感清爽,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養陰清熱和消火殺菌的作用,長期飲用可清咽潤喉嗓音清亮。尤其對慢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和聲音嘶啞者有消炎,預防和治療作用,對從事播音,聲樂,教育和通訊等語音職業者有特殊的保健治療作用,可放適量的白糖,枸杞子,甘草,玉竹等一起飲用,效果更佳。金蓮花茶是北方百姓家裡的常備茶,為優質的民間茶。種植當年開花,第二年豐產,可以生長20年,一般畝產花100--150公斤市場價120元。

 12,羽扇豆因其根系具有固肥的機能,在中國臺灣地區的茶園中廣泛種植,被臺灣當地人形象地稱為"母親花"。但臺灣對羽扇豆採用了音譯的名字"魯冰花"。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朗朗上口的魯冰花
學名叫做多葉羽扇豆。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大約有半米多高,一般分布在山地,原產地在北美西部。花期在七八月份,花朵繁多而且排列較為密布,互生順序,喜歡涼風習習的天氣氣候,喜歡在暖暖陽光下閒適的生長成株。那麼多葉羽扇豆有什麼功效和作用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諮詢電話13705684118馮會長

 

13、奇亞籽加拿大魁北克青年克魯捷在奇亞籽(chia seeds)中發現抗癌成分,因而榮獲魁北克科學大獎。今年18歲的克魯捷表示,獲獎最大的功臣是媽媽。因為先前媽媽買了一袋奇亞籽回家,不斷告訴他營養成分有多高,才燃起他對奇亞籽的好奇心,並開始進行研究。克魯捷首先追溯奇亞籽的歷史,才知道5000年前這項植物就被馬雅及阿茲特克拿來用在醫療、宗教及促進營養。更驚人的是,他發現奇亞籽中真的有一種特殊分子可以用來治療癌症。克魯捷說∶「我現在才知道我媽是對的,奇亞籽不僅是高營養的植物,他甚至可以做為醫療用途。」他表示,奇亞籽的萃取物可能具有抗癌效果,不僅能抑制癌細胞增長,還能促進癌細胞死亡,特別是對抗大腸癌細胞HCT116特別有用。克魯捷對自己的發現大感驚訝,表示從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研究結果,但想到可以幫助到許多人,就覺得非常開心。幾個月前他開始進行以奇亞籽治療大腸癌的研究。奇亞籽分為白色和灰黑色兩種類,外觀有斑點及條狀花紋,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抗氧化劑等,被視為減肥聖品。不過,奇亞籽也可能造成脹氣及過敏,由於具有降血壓的功效,因此血壓低者應避免食用。






  

相關焦點

  • 2021中藥材種植怎麼選擇中藥材品種和藥材種子,12個萬元以上中藥材品種有訂單
    據市場調查,購買的一批種子裡雜質竟高達20%~30%,也就是說購買的種子幾乎三分之一不是藥材種子,種植效果肯定不理想。第二,發芽率高,出苗率佳。第三,用種量少。好的種子即使用種量少也能保證較高的出苗率,能夠幫種植者省去不少成本。中藥材種植要講因地制宜,以野生藥材馴化脫毒培育為主。從而得到效益最大化。
  • 雨樟鎮:泓森槐套種中藥材 「長短結合」效益好
    這段時間,在義龍新區雨樟鎮青底村火牛坪種植示範基地裡,貴州泓森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正組織群眾將泓森槐和板藍根進行套種。泓森槐作為菌材林和木材林發展,3至4年菌材林可以進行砍伐,8至10年木材林進行砍伐,套種短、中期中藥材的方式可以進一步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
  • 蘆山種植的這個中藥材開花啦!
    小河村位於蘆山縣大川鎮東北部,2014年被評為「省定貧困村」,雖然地處偏遠山村,但小河村有一項不可多得優勢——優越的生態環境。近年來,小河村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推進「以白芨、重樓、毛慈菇等為主,發展高附加值中藥材種植」產業扶貧項目,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內生動力。2017年小河村實現整村摘帽、全戶脫貧。
  • 較偏門的中藥材種植項目,市場收80塊錢一斤,畝產效益19000元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漂亮的中藥材種植作物——遠志,遠志的外觀非常漂亮,一串串藍紫色花朵非常吸引人,在種植遠志的地區,每逢花期就會吸引很多人到地裡攝影拍照。然而,遠志卻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中藥。遠志不被大從所熟悉,因為多數人並不知道這味中藥材,野生遠志一經採挖,便不會再生,而在中藥材市場上也不多見,統貨的流通量不是很大,屬於稍偏門一點的中藥材,但近幾年,隨著中醫學的進步和發展,各種偏門中藥材逐漸被推上了臨床前臺。市場對於各種中藥材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大。進而引起了種植行業對它的重視。
  • 陽灣村:中藥材種植鋪就「致富路」
    「2017年,我就把自家30畝地全都種上了油用牡丹,現在看到花開的這麼好,成活率也很高,打心裡就高興。」楊井鎮陽灣村村民付生芳指著自己的牡丹田說,「當初就想著自己先賭一把,如果經濟效益可觀就帶動更多的村民種植中藥材。」
  • 農村有種作物,被稱為綠色中藥材,種植戶收入成亮點
    農村有種人工種植和野生行情差異較大的中藥材,近年來人工種植價格從均價25元/公斤,到2018-2019年下降至最低11元/公斤,再到2019下半年-2020年初的15元/公斤,雖說行情波動起伏,但和野生行情相比,則差距懸殊,如內蒙東部野生價格高達300多元/公斤,質量稍遜的野生品種
  • 威寧自治縣哈喇河鎮海外村 種植中藥材開出「治窮好藥方」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哈喇河鎮結合實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種植,開出一副增收致富的「好藥方」。走進哈喇河鎮海外村貴州泉海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中藥材種植基地,幾十名村民正忙著栽種羌活。謝銀滿說:「一個月能掙3000元左右,還供午餐,在家鄉幹活還是比外出打工好得多。」據了解,海外村泉海中藥材種植基地建於2018年,共建成組培光照室2000平方米、溫涼大棚50畝。目前,基地種植金線蓮、白芨、黃精、半夏等中藥材500餘畝。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帶動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利益分紅、就近務工等實現穩定增收。
  • 新疆中藥材種植成為牧民增收新亮點
    過去一直從事小麥、玉米、油葵等農作物種植,村民的收入每畝地超不過400元。 為了盤活農村土地,「今年我們進行土地流轉,拓展規模經營,發展現代化農業。對村子裡7700畝土地進行流轉,其中3700種植藥材,4000畝流轉給種植大戶和合作社。土地流轉後,村民在種植大戶的田間地頭學習種植藥材技術,每天的收入在220元,每家每戶的收入都在翻翻。」努爾別克·卡肯說。
  • 葛根的種植前景與種植效益分析
    葛根在我國是一種非常傳統的中藥材,與紅薯、芋頭一樣,能食用的都是其根部果實。葛根在我們這邊又叫葛薯,用來煮食很粉,不過味道甘甜可口。目前在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其種植面積是會非常廣泛的,因為它的生長適應環境強。
  • 【老師種植】蒼朮 種子種苗 種植移栽最新關鍵技術
    蒼朮緊缺價高貨源供不應求可以大力發展    蒼朮,北蒼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以莖塊入藥,生長2-3年,畝效益25000元-35000元,最高達40000元以上,效益相當不錯,蒼朮適應晝夜溫差大環境在中藥材市場上十分俏銷,據中藥材種植指南網價格統計表20年來,一直都在上漲價格高,乾貨85-90元一公斤,加工貨105-110元一公斤, 在中藥材市場上常年要貨,如果可以一定幫助你賣貨。
  • 百名記者百村行|90後女大學生的中藥材種植經
    1991年出生於瀘溪縣的龔宗敏,2013年湖南理工學院本科畢業。畢業前夕,龔宗敏的同學有考研的,也有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但她卻想試試自己創業。龔宗敏留意到家鄉中藥材市場的空缺,於是學習了大量與中藥材種植相關的知識。回家後,她主動聯繫了瀘溪縣委縣政府,申請在都岐村種植黃柏並套種黃精項目獲得通過。
  • 扶貧微故事丨鄧本俊:從貧困戶到中藥材種植帶頭人
    2017年以前,因為鄧本俊患有高血壓、腎炎無法外出打工,再加上閉塞的交通、傳統的耕作模式,全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2017年,鄧本俊家被評為建檔立卡戶,幫扶責任人、村幹部等紛紛上門,為他出主意、講解扶貧政策、梳理鎮村產業發展項目,給他鼓勁打氣、增添脫貧信心。
  • 三年種植萬畝中藥材 千年古鎮村民有了增收新路徑
    2017年,綿山鎮黨委、政府主導推進中藥材種植產業,通過典型引領、保底價回收等多項措施兜底,該鎮道地藥材種植由原來的零星種植快速增至現在的1萬畝,成功破解了種玉米「十有六七」受制於天旱的難題,為留守村民找到增收新路徑。綿山鎮鎮長宋建國(圖右)與劉清安在田間地頭調研道地藥材產量和質量。
  • 鄧本俊:從貧困戶到中藥材種植帶頭人
    2017年,鄧本俊家被評為村裡建檔立卡戶,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在掛鈎幫扶人的動員鼓勵下,鄧本俊籌措來5萬元錢,再加上政府給10800元的產業補助資金種植了5畝苦參。種下的5畝苦參就成鄧本俊脫貧的希望,他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苦參的田間管理上,除草、施肥一樣也沒落下。讓鄧本俊意想不到的是,僅僅辛苦了兩年,種植苦參不單讓他實現脫貧,還給他家帶來的財富。
  • 武安中藥材種植形成規模
    武安市,河北直轄,邯鄲市代管,位於河北省南部、屬典型丘陵山區,有70多萬畝耕地、百萬畝林地,但溝壑縱橫、十年九旱,非常適合中草藥材生長,是中藥材生產規模較大的縣據介紹,武安市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探索出「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中藥材種植經營模式。發揮典型示範帶頭作用,建立中藥材健康種植基地,同時針對不同的主體,分類制定出科學的技術規範,加大技術、信息、涉農資金整合等方面的幫扶力度,推動中藥材種植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板藍根耐旱,市場需求較大。武安市農業農村局協調製藥企業與農場派相關技術人員跟蹤服務,並籤訂最低保護收購價格,這等於給農場上了雙保險。
  • 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結對幫扶4年 儀隴縣中藥材種出大產業
    不遠處,有的村民在採收半夏,有的挖窩、栽苗、培土,種植元胡、川明參等中藥材。看著眼前的景象,四川德潤堂中藥材有限公司負責人蔣曉瀾眉頭舒展:「磐安千裡走親,讓儀隴荒廢了多年的黃土地裡,長出了一串串『金元寶』。」乘著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德潤堂中藥材種植基地不斷壯大,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並輻射周邊鄉鎮。如今,中藥材產業成為儀隴縣的主導產業,種植面積超6000畝。
  • 包頭中藥材產業:品牌化建設初露頭角
    「藥材好,藥才好」,對於喜歡用中醫藥保障健康的人來說,最關心的莫過於中藥材的品質。我市山北地區由於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所種植的黃芪、甘草、正紅花、黨參等中藥材歷來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近年來,藉助政策優勢,我市中藥材種植面積持續擴大,迎來發展良機,但由於種種原因,中藥材產業化發展仍面臨著較大挑戰。品牌化建設初露頭角「2019年我們種植了一千多畝有機黃芪,並且都和困難農戶籤訂了訂單合同來幫助他們增收。」
  • 隘口壩芒村中藥材種植忙
    秀山網訊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的好時節,隘口鎮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群眾忙碌的身影。3月24日上午,記者在該鎮壩芒村五間組看到,村民們正忙著栽種中藥材,挖土、起溝、蓋膜,有條不紊。
  • 潛心研究中藥材育種種植技術,河師大副教授李建軍捧回兩項大獎
    2011年春,李建軍從封丘3年大毛花栽培田中選取自然變異優良植株,開始進行長達數年的馴化和培育,最終育出直立性強、莖枝粗壯、葉大花蕾大、毛密又長等特點的豫金1號金銀花新品種。該品種生長快、抗病蟲害強、耐寒耐旱,花期長,花蕾大,千蕾質量、單株產量高,適於各類質地土壤種植。目前,豫金1號種植面積1萬多畝,每畝純收入為10000元,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龍鳳堂中藥材種植基地版圖全覆蓋 產業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中藥產業龍頭企業,2014年江蘇龍鳳堂中藥有限公司即在全國道地中藥材產區啟動建設中藥材種植基地,其中藥資源部——龍鳳閣中藥材種植公司銜命出擊,從「零」開始,跟隨龍鳳堂發展節奏規劃布局中藥材基地,推進「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發展模式,嚴格執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確保「基源明確、產地穩定、質量可控、保證供應、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