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哈喇河鎮結合實際,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種植,開出一副增收致富的「好藥方」。
走進哈喇河鎮海外村貴州泉海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中藥材種植基地,幾十名村民正忙著栽種羌活。
村民謝銀滿是海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自基地建成以來,他一直在基地務工。謝銀滿說:「一個月能掙3000元左右,還供午餐,在家鄉幹活還是比外出打工好得多。」
據了解,海外村泉海中藥材種植基地建於2018年,共建成組培光照室2000平方米、溫涼大棚50畝。目前,基地種植金線蓮、白芨、黃精、半夏等中藥材500餘畝。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帶動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利益分紅、就近務工等實現穩定增收。
基地負責人馬仁豪說:「目前我們基地共500餘畝,分別種植白芨200畝、羌活150畝、魔芋200畝,現有務工人員4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工資按每天70元結算。」
據悉,哈喇河鎮依託地理優勢,把發展農作物作為引導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措施,做大做強主導產業,讓群眾從規模化、品牌化效益中受益。
【來源:畢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