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節入手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2020-12-17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三大體系#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4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5·17」講話中集中談到了「三個體現」,即體現繼承性、民族性,體現原創性、時代性,體現系統性、專業性;具體到學科體系建設,則要注重發展優勢重點學科,要加快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使這些學科研究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突破點。

一、在學科設置上強化跨學科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由兩個二級學科組成,即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七十年代末,兩個研究所合併時的初衷,便是強化和促進跨學科研究。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而國家安全問題,便是一個典型的集經濟與政治於一身的、關係我國民族復興偉業的全局性重大問題,加強國家安全學研究,必須深化政治與經濟之間的交叉學科研究。為了加強正在被列為一級學科的國家安全學研究,我們所黨委決定抽調國際政治和世界經濟兩方面的研究人員,成立國家安全研究室。目前在院領導和科研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正在積極申請創辦國內第一本國家安全學學術期刊《國家安全研究》。

除了成立國家安全研究室,在加強跨學科研究方面,我們還設立了世界能源、全球治理和國際政治經濟學等三個交叉學科研究室。能源安全事關我國經濟、社會、國防等多個領域的發展與穩定,只有通過跨學科研究才能較好把握。鑑於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斷上升,我們開始考慮將世界能源研究室更名為世界大宗商品研究室。

二、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主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問題導向研究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中的作用,並明確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通過學習和分析比較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具體情況和國家現實需求後我們發現,全球治理不僅是一個關係我國國家利益和人類命運的研究領域,也是跨學科色彩非常濃厚的研究領域,還是一個有著巨大理論創新潛力的研究領域。

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被中國外交部指定為G20首腦會議重要配套活動之一T20(智庫20)的首席牽頭單位。相對新的研究議題或研究領域、帶有顯著跨學科的研究特點、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術積累人才存量以及全面深入參與T20組織協調活動的實踐,這四條構成了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絕對優勢」,並最終讓我們將全球治理研究作為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的突破口。為此,我們決定設立研究課題,聚焦作為全球治理載體的國際規則,出版系列研究成果。

三、從打造概念入手加強話語體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在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上,我們應該最有發言權,要善於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引導國際學術界展開研究和討論。這項工作要從學科建設做起,每個學科都要構建成體系的學科理論和概念。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要從事國際問題研究,在對外交往中特別注意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弘揚中國外交理念,並取得了一點點成績。

在西方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概念,叫「帕累託改進」,應該講能實現「帕累託改進」是很好,但在中國人的思維深處則有著更高的追求,即孔子所講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則達人」。趙汀陽據此提出了「孔子改進」概念,作為「帕雷託改進」的中國參照系,而且是道義水準更高的參照系。

我們有意識地把「孔子改進」這一具有典型中國元素的概念作為T20智庫峰會閉幕詞結尾句,這一概念一經傳播便收到了積極正面的回應,並已經成為我們對外交流的必備內容。我們的體會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實乃我們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新源泉。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年5月18日第1927期 作者:張宇燕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完善哲學社會科學社會服務評價體系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國第五輪學科評估方案對哲學社會科學的社會服務評價相關內容進行了修訂,主要變化是「充分認可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在政策諮詢、智庫建設、公共服務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貢獻,加大社會服務案例權重,豐富案例內涵,設置開放性留白,更加強調同行評價」。
  • 武漢大學專家共議新時代一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建設
    為了探索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的創新路徑,更好地開展學術傳播和交流,更好地服務於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10月31日,武漢大學召開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暨《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90周年座談會。來自國內期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評價及轉載機構、國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及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專家圍繞主題深入研討交流。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怎麼建?學術期刊的責任和使命是什麼...
    期望學術期刊成為中國學術的引領者,以戰略眼光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建構。必須緊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善於從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用學術話語豐富中國智慧、凝聚中國力量、彰顯中國價值;要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為主攻方向。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構建暨《江蘇社會科學》三十周年刊慶...
    12月11日,由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主辦,《江蘇社會科學》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構建暨《江蘇社會科學》三十周年刊慶高峰論壇」在南京順利召開。  江蘇省社科院黨委書記、院長夏錦文致辭表示,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社科界的要求,並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提升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水平,要始終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努力建構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要把改革開放實踐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為主攻方向。
  • 哲學社會科學與時代同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兩個不可替代」可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是城市「智庫」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頭聯合著高校系統、黨校系統、社科院所、黨政部門研究機構等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一頭連著黨委政府的決策和政策。
  • 華東師範大學在滬發布《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化研究前沿報告》
    通過「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化研究前沿」項目,持續提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影響力,為構建國際話語體系貢獻好智庫力量,從而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走向世界、影響世界作出貢獻。對此,項目組建議,應推進文科評價方法改革落地,真正落實代表作、分類評價與貢獻評價;弘揚文科研究中的正能量,引導中國學者從事實出發;以新文科建設為契機,從文科交叉角度積極佔領學術制高點;打造文科國際合作常態化機制,以項目推進方式全面立足世界研究前沿。
  • 積極推進中國特色政治學「三大體系」建設
    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致辭。本網記者 呂家佐/攝謝伏瞻指出,政治學在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中處於支撐性地位。
  • 王滬寧:以黨的創新思想引領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四大」體系
    深入學習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紮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工作會議10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出席會議並講話。
  •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
    、積極資政建言、打造學術品牌,不斷開闢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境界。哲學社會科學是經世致用之學,全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把論文更多地寫在江蘇的大地上。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周新國深感責任重大,「我們要做好歷史科學的研究工作,同時要講好歷史的故事,講好中國故事,尤其要講好中國的紅色記憶故事,回答人民的問題,回答人民的需求,我覺得這也是鑄魂培基的重要工程。」
  • 「全民閱讀」康震:肩負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全面深入地闡明了在新形勢下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繁榮的一系列重大原則問題,是新形勢下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綱領性文獻,為哲學社會科學的建設指明了方向。這就要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牢牢把握時代脈搏,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系統總結改革創新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肩負起自身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 教育部啟動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試點建設工作 申報要求來了
    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決定啟動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試點建設工作。首批將遴選認定5個左右試點建設實驗室、15個左右培育實驗室進行試點建設,每輪建設周期為5年,其中含試運行期1年。在建設周期內,教育部給予一定經費支持。  首批試點建設目標是什麼?
  • 南京理工大學在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取得佳績
    近日,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擬獲獎成果公示結束,南京理工大學以第一申報單位榮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取得該獎項設立以來最好成績。代表作:譯著《福柯》,專著《都市空間與文化想像:德萊塞小說中女工形象的文化表徵》【獲獎作品簡介】本書是對福柯豐富深邃思想體系的高度概括,介紹了福柯思想的知識、權力和主體性三大分支,共有10個章節。
  • 以「四個導向」提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四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站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高度,明確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 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四個堅持」是什麼?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 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切實扭轉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存在的「唯論文」不良導向,建立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範和評價體系,全面優化學術生態,不斷提高研究質量,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現提出如下意見。
  • 關於表彰婁底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通報
    中共婁底市委 婁底市人民政府 關於表彰婁底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通報 (2020年11月27日)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市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 社科評價體系創新: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機制改革成績斐然
    社科評價體系創新: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機制改革成績斐然  ——山東省社科界第七次代表大會以來省社科聯工作巡禮之二  學術評價,關係學術導向、學術水平、學術生態,歷來是學界之公器、重器。科學權威的評價體系和成果導向,是扶掖人才成長、推動學科建設、引領學術發展的強大動力。
  • 加強編輯隊伍建設 增強話語表達
    #在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系統工程中,學術期刊承載了重要功能。應該說,這及時反映了學術期刊人才隊伍建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加強編輯隊伍建設是構建「三大體系」的內在要求學術期刊的健康發展既以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為理論基礎,也離不開編輯隊伍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 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
  • 2019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立項名單公示
    》有關規定,現將2019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立項名單予以公示。  電話:(010)55604799  通訊地址:北京西長安街5號全國社科工作辦綜合處  郵政編碼:100806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20年9月11日  附件:2019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立項名單  學科分類